最新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图文版.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52760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PPT 页数:172 大小:17.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图文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最新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图文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最新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图文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最新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图文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最新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图文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图文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图文版.ppt(1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201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3.0.1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计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2005规范】3.0.1 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高度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3.0.3 多层建筑物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外

2、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建筑面积规范:,1、本规范不再区分单层建筑与多层建筑,其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统一进行规定。2、结构层高是指“楼面或地面结构层上表面至上部结构层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建筑面积规范:,(1)上下均为楼面时,结构层高是相邻两层楼板结构层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2)建筑物最底层,从“混凝土构造”的上表面,算至上层楼板结构层上表面。分两种情况:一是有混凝土底板的,从底板上表面算起(如底板上有上反梁,则应从上反梁上表面算起);二是无混凝土底板、有地面构造的,以地面构造中最上一层混凝土垫层或混凝土找平层上表面算起。

3、(3)建筑物顶层,从楼板结构层上表面算至屋面板结构层上表面。,建筑面积规范:,3、勒脚是指建筑物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分墙体的加厚部分,其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也有的将勒脚高度提高到底层窗台。因为勒脚是墙根很矮的一部分墙体加厚,不能代表整个外墙结构,故计算建筑面积时不考虑勒脚。4、当外墙结构本身在一个层高范围内不等厚时(不包括勒脚),以楼地面结构标高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规范:,5、下部为砌体,上部为彩钢板围护的建筑物(俗称轻钢厂房),其建筑面积的计算:当h在0.45m以下时,建筑面积按彩钢板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当h在0.45m及以上时,建筑面积按下部砌体外围水平面积

4、计算。,建筑面积规范:,3.0.2 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时,对于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且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2005规范】3.0.2 单层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者,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建筑面积规范:,1、本规范不再强调“单层建筑物内设置”的概念,无论是单层、多层,只要是在一

5、个自然层内设置的局部楼层都适用本条,例如复式房屋。复式房屋在概念上是一层,但层高较普通的房屋高,可在局部掏出夹层,安排卧室或书房等内容。2、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其首层面积已包括在原建筑物中不能重复计算。因此,应从二层以上开始计算局部楼层的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例】以右图为例:假设局部楼层、层高均超过2.20m,计算该建筑物建筑面积。解:首层建筑面积=5010=500m2 有围护结构的局部楼层建筑面积=5.493.49=19.16m2 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局部楼层建筑面积=(5+0.1)(3+0.1)=15.81m2 合计建筑面积=500+19.16+15.81=534.97m2

6、,建筑面积规范:,计算局部楼层时,要遵循“相加”的原则,而不是“扣减”的原则,即:应该是逐层计算后相加计算建筑面积,而不是先乘层数再扣减孔洞。,建筑面积规范:,正确:一层建筑面积=(0.1+4.2+3.6+0.1)(0.1+5.4+0.1)=44.80m2二层建筑面积=(0.1+4.2+0.05)(0.1+5.4+0.1)=24.36m2合计建筑面积=44.80+24.36=69.16m2,建筑面积规范:,错误:一层建筑面积=(0.1+4.2+3.6+0.1)(0.1+5.4+0.1)=44.80m2孔洞面积=()()=17.94m2合计建筑面积=44.802-17.94=71.66m2错误的

7、原因是把客厅部分的外墙算了两遍。,建筑面积规范:,3、围护结构是指“围合建筑空间的墙体、门、窗”。定义仅规定了三种部件“墙体、门、窗”,“栏杆、栏板”按照本规范的定义,属于围护设施。本规范局部楼层分两种:一种是有围护结构,另一种是无围护结构。但需要注意,无围护结构的情况下,必须要有围护设施。如果既无围护结构也无围护设施,则不属于楼层,不计算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3.0.3 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2005规范】3.0.1 单层建筑

8、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净高超过2.10m的部位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0m至2.1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0m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1、建筑空间是“具备可出入、可利用条件(设计中可能标明了使用用途,也可能没有标明使用用途或使用用途不明确)的围合空间”。考虑到有时设计图纸中不一定明确标注某个房间的用途,因此本规范不再提“设计加以利用”的说法。只要具备建筑空间的两个基本要素(围合空间,可出入、可利用),即使设计中未体现某个房间的具体用途,仍然可以计算建筑面积。需要注意:可出入是指人能够正

9、常出入,即通过门或楼梯等进出。而必须通过窗、栏杆、人孔、检修孔等出入的不算可出入。,建筑面积规范:,2、结构净高是指“楼面或地面结构层上表面至上部结构层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建筑面积规范:,【例】某坡屋面下建筑空间的尺寸如图,建筑物长50m,计算其建筑面积。解:全面积部分:S=50(15-1.52-1.02)=500m21/2面积部分:S=501.521/2=75m2合计建筑面积:S=500+75=575m2,建筑面积规范:,3.0.4 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

10、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室内单独设置的有围护设施的悬挑看台,应按看台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面积。【2005规范】3.0.4 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和场馆看台下,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净高超过2.10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0m至2.1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当设计不利用或室内净高不足1.20m时不应计算面积。3.0.12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规范:,1、本规范取消了“设计加以利用”的说法,改按“建筑空间”进行判断,详见条的解释。2、本规范取消了“永久性顶盖”的

11、说法,一律称呼为“顶盖”。只要设计有顶盖(不包括镂空顶盖),无论是已有详细设计还是标注为需二次设计,无论是什么材质,都视为有顶盖。3、本条共分三款,都是针对场馆的,但各款的适用范围有一定区别:第一款关于看台下的建筑空间,对“场”(顶盖不闭合)和“馆”(顶盖闭合)都适用;第二款关于室内单独悬挑看台,仅对“馆”适用;第三款关于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看台,仅对“场”适用。,建筑面积规范:,4、室内单独设置的有围护设施的悬挑看台如下图。无论是单层还是双层悬挑看台,都按各自的“看台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5、“场”的看台(1)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看台,无论是否有围护设施,均按顶盖

12、计算1/2建筑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应是看台与顶盖重叠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建筑面积规范:,5、“场”的看台(2)有双层看台时,各层分别计算建筑面积,顶盖及上层看台均视为下层看台的盖。,建筑面积规范:,5、“场”的看台(3)无顶盖的看台,不计算建筑面积(看台下的建筑空间按本条第一款计算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3.0.5 地下室、半地下室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应计算1/2面积。【2005规范】3.0.5 地下室、半地下室(车间、商店、车站、车库、仓库等),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

13、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建筑面积规范:,1、由于地下室、半地下室与正常楼层的计算原则相一致,故实际在计算建筑面积时,无需对地下室、半地下室进行严格意义的划分。2、地下空间未形成建筑空间的(例如:基础底板上有填土层,与0.000结构板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但无正常出入口),不属于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不计算建筑面积。3、地下室的外墙结构不包括找平层、防水(潮)层、保护墙等。4、地下室、半地下室按“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不再按“外墙上口”取定。当外墙为变截面时,按地下室、半地下室楼地面结构标高处的外围水平

14、面积计算,详见条解释。,建筑面积规范:,3.0.6 出入口外墙外侧坡道有顶盖的部位,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面积。【2005规范】3.0.5 地下室、半地下室(车间、商店、车站、车库、仓库等),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建筑面积规范:,1、出入口坡道计算建筑面积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顶盖,二是有侧墙(即规范中所说的“外墙结构”,但侧墙不一定封闭)。计算建筑面积时,有顶盖的部位按外墙(侧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顶盖的部位

15、,即使有侧墙,也不计算建筑面积。有顶盖的出入口,建筑面积规范:,无顶盖的出入口,建筑面积规范:,2、本条不单单适用于地下室、半地下室出入口,也适用于其他出入口。如坡道向上,则侧面不一定是墙,可能是栏板,此时应以栏板(视同为侧墙)外侧计算建筑面积。3、本规范出入口坡道,无论结构层高多高,都只计算半面积,这一点与2005规范不同。4、由于坡道是从建筑物内部一直延伸到建筑物外部的,建筑物内的部分随建筑物正常计算建筑面积,建筑物外的部分按本条执行。建筑物内、外的划分以建筑物外墙结构外边线为界。见下页图。,建筑面积规范:,上图中,红色线标示出了建筑物外墙结构外边线,线的左侧、下侧部分属于坡道出入口,按本

16、条执行。,建筑面积规范:,3.0.7 建筑物架空层及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应按其顶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2005规范】3.0.6 坡地的建筑物吊脚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并有围护结构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设计加以利用、无围护结构的建筑吊脚架空层,应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积的l/2计算;设计不利用的深基础架空层、坡地吊脚架空层、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场馆看台下的空间不应计算面积。,建筑面积规范:,1、架空层常见的是学校教学楼、住宅等工程

17、在底层设置的架空层,有的建筑物在二层或以上某个甚至多个楼层设置架空层,有的建筑物设置深基础架空层或利用斜坡设置吊脚架空层,作为公共活动、停车、绿化等空间。,建筑面积规范:,2、架空层是指“仅有结构支撑而无外围护结构的开敞空间层”。本规范架空层无围护结构,这一点与2005规范中的架空层不同,且无论是否“设计加以利用”,只要具备可利用状态,均计算建筑面积。规范中提到的“吊脚架空层”,也是无围护结构的,如右边两图。,建筑面积规范:,3、本规范将2005规范仅适用于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扩大为建筑物架空层及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解决了近年来大量出现的学校教学楼、住宅底层设置架空层的建筑面

18、积计算问题。同时,对计算规则作了调整,将建筑物架空层及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建筑面积改为按顶板水平投影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4、顶板水平投影面积是指架空层结构顶板的水平投影面积,不包括架空层主体结构外的阳台、空调板、通长水平挑板等外挑部分。,建筑面积规范:,【例】计算右图教学楼底层架空层的建筑面积。解:S=15(4.5+1.8)=94.5m2,建筑面积规范:,【例】计算右图吊脚架空层的建筑面积。解:S=5.442.8=15.23m2,建筑面积规范:,3.0.8 建筑物的门厅、大厅应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门厅、大厅内设置的走廊应按走

19、廊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2005规范】3.0.7 建筑物的门厅、大厅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建筑面积规范:,本条与2005规范实质内容完全一样,仅是将“回廊”修改为“走廊”(回廊属于走廊的一种),表述更全面。右图中涂黄部分归为走廊。,建筑面积规范:,3.0.9 建筑物间的架空走廊,有顶盖和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应按

20、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面积。【2005规范】3.0.8 建筑物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规范:,1、架空走廊,是指“专门设置在建筑物的二层或二层以上,作为不同建筑物之间水平交通的空间”。有顶盖和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建筑面积规范:,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架空走廊,建筑面积规范:,2、关于规范中“有顶盖和围护结构”的含义:2005规范仅提到“有围护结构”,本规范修改为“有顶盖和围护结构”,两本规范表述方式不同,但

21、本质含义未发生变化。3、架空走廊建筑面积计算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有围护结构且有顶盖,计算全面积;二是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无论是否有顶盖,均计算1/2面积。有围护结构的,按围护结构计算面积;无围护结构的,按底板计算面积。4、由于架空走廊存在无盖的情况,有时无法计算结构层高,故规范中不考虑层高的因素。,建筑面积规范:,3.0.10 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计算,有结构层的应按其结构层面积分别计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

2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2005规范】3.0.9 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计算,有结构层的应按其结构层面积分别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建筑面积规范:,1、本规范增加了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如下图:,建筑面积规范:,2、有围护结构的,按围护结构计算面积;无围护结构的,按底板计算面积。3、结构层是指“整体结构体系中承重的楼板层”。特指整体结构体系中承重的楼层,包括板、梁等构件,而非局部结构起承重作用的分隔层。结构层承受整个楼层的全部荷载,并对楼层的隔声、防火等起主要作用。,

23、建筑面积规范:,注意:立体车库中的升降设备,不属于结构层,不计算建筑面积。此二图都只能计算一层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仓库中的立体货架、书库中的立体书架都不算结构层。,建筑面积规范:,3.0.11 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2005规范】3.0.10 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建筑面积规范:,本条规范与2005规范计算规则完全一致。,建筑面积规范:,3.0.

24、12 附属在建筑物外墙的落地橱窗,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2005规范】3.0.11 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规范:,1、落地橱窗的界定,本规范有所调整,由2005规范“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落地橱窗”调整为“附属在建筑物外墙的落地橱窗”。橱窗有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内的,有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外的。在

25、建筑物主体结构内的橱窗如右图:,建筑面积规范:,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内的橱窗,其建筑面积随自然层一起计算,不执行本条款。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外的橱窗,属于建筑物的附属结构,“附属在建筑物外墙”明确体现了这个含义。“落地”系指该橱窗下设置有基础。由于“附属在建筑物外墙的落地橱窗”的顶板、底板标高不一定与自然层的划分相一致,故此条单列,未随自然层一起规定。2、本条规范仅适用于“落地橱窗”。如橱窗无基础,为悬挑式时,按凸(飘)窗的规则计算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3.0.13 窗台与室内楼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凸(飘)窗,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1/2面积。【2005

26、规范】3.0.24 下列项目不应计算面积:6 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料面层、装饰性幕墙、空调室外机搁板(箱)、飘窗、构件、配件、宽度在2.10m及以内的雨棚以及与建筑物内不相连通的装饰性阳台、挑廊。,建筑面积规范:,1、目前俗称的凸窗或飘窗,从外立面上看主要有两类:间断式、连续式,如右图。,建筑面积规范:,间断式 连续式,从室内看,也分两类:一类是凸(飘)窗地面与室内地面同标高,另一类是凸(飘)窗与室内地面有高差(有高差时,高差可能在0.45m以上,也可能在0.45m以下)。,建筑面积规范:,无高差 高差0.45m以下 高差0.45m及以上,2、2005规范飘窗不计算

27、建筑面积,其飘窗仅指为采光和美化造型而设置的突出外墙的窗,是指高差在0.45m及以上的情形,本规范仍然不计算建筑面积。无高差或高差在0.45m以下的,则凸(飘)窗实际上具备了一定的使用功能,因此本规范计算建筑面积。本规范高差取定0.45m,是基于设计规范的原则取定。,建筑面积规范:,3、凸(飘)窗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方能计算建筑面积:一是高差在0.45m以下,二是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建筑面积规范:,如右图:高差0.6m0.45m,结构净高1.9m2.1m,两个条件均不满足,故该凸(飘)窗不计算建筑面积。,上图,高差0.3m0.45m,结构净高2.2m2.1m,两个条件均满足,故该凸(飘

28、)窗应计算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例】某个能计算建筑面积的凸(飘)窗平面尺寸如下图,计算凸(飘)窗建筑面积。解:S=1/2(1.2+2.6)0.61/2=0.57m2,建筑面积规范:,3.0.14 有围护设施的室外走廊(挑廊),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面积;有围护设施(或柱)的檐廊,应按其围护设施(或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1/2面积。【2005规范】3.0.11 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

29、算。,建筑面积规范:,1、室外走廊(包括挑廊)、檐廊都是室外水平交通空间。其中挑廊是悬挑的水平交通空间;檐廊是底层的水平交通空间,由屋檐或挑檐作为顶盖,且一般有柱或栏杆、栏板等。底层无围护设施但有柱的室外走廊可参照檐廊的规则计算建筑面积。无论哪一种廊,除了必须有地面结构外,还必须有栏杆、栏板等围护设施或柱,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计算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图中一至四层的水平交通空间均属于室外走廊。,建筑面积规范:,图中二、三层的室外水平交通空间为挑廊。底层虽然有地面结构,但无栏杆、栏板或柱,不属于室外走廊,不计算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图中左侧部分虽无栏杆、栏板等围护

30、设施,但有柱、有地面结构,按檐廊的规则计算建筑面积。右侧部分无栏杆、栏板,也无柱,不属于室外走廊,不计算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右图的室外水平交通空间为檐廊。,建筑面积规范:,2、室外走廊(挑廊)、檐廊虽然都算1/2面积,但取定的计算部位不同:室外走廊(挑廊)按结构底板计算,檐廊按围护设施(或柱)外围计算。,建筑面积规范:,3.0.15 门斗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且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2005规范】3.0.11 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

31、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规范:,1、门斗是“建筑物出入口两道门之间的空间”,它是有顶盖和围护结构的全围合空间。2、门斗是全围合的,门廊、雨篷至少有一面不围合。,建筑面积规范:,3.0.16 门廊应按其顶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有柱雨篷应按其结构板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无柱雨篷的结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在2.10m及以上的,按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2005规范】3.0.16 雨篷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超过2.1

32、0m者,应按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规范:,1、雨篷系指建筑物出入口上方、突出墙面、为遮挡雨水而单独设立的建筑部件。雨篷划分为有柱雨篷(包括独立柱雨篷、多柱雨篷、柱墙混合支撑雨篷、墙支撑雨篷)和无柱雨篷(悬挑雨篷)。,建筑面积规范:,悬挑雨篷独立柱雨篷多柱雨篷柱墙混合支撑雨篷墙支撑雨篷,2、有柱雨篷和无柱雨篷计算规则不同(1)有柱雨篷,没有出挑宽度的限制;无柱雨篷,出挑宽度2.10m时才能计算建筑面积。出挑宽度,系指雨篷结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弧形或异形时,为最大宽度(图中b)。,建筑面积规范:,(2)有柱雨篷不受跨越层数的限制,均可计算建筑面积。如右图,有柱

33、雨篷顶板跨层,达到二层顶板标高处,仍可计算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3)无柱雨篷,其结构顶板不能跨层。如顶板跨层,则不计算建筑面积。,3、门廊是指在建筑物出入口,无门、三面或二面有墙,上部有板(或借用上部楼板)维护的部位。门廊划分为全凹式、半凹半凸式。全凸时,归为墙支撑雨篷。,建筑面积规范:,全凹式门廊;半凹半凸式门廊,4、门廊、有柱雨篷上部可借用楼板做盖,而无柱雨篷则不可。条文解释中“不单独设立顶盖,利用上层结构板(如楼板、阳台底板)进行遮挡,也不视为雨篷,不计算建筑面积”仅针对无柱雨篷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到底是门廊还是雨篷有时很难界定,不过由于都是按顶盖计算1/2建筑面积,因此即使判断

34、不清,对于我们计算建筑面积也无实质影响。,建筑面积规范:,5、混合情况判断(1),建筑面积规范:,图中,二层部位按本规范判断为阳台,计算1/2建筑面积;一层出入口部位,利用上层阳台底板进行遮挡,不视为雨篷,不计算建筑面积。,5、混合情况判断(2),建筑面积规范:,图中,下部为有柱雨篷,按顶盖计算1/2建筑面积;上部为雨篷上设置的露台,露台不计算建筑面积。,5、混合情况判断(3),建筑面积规范:,图中,下部为有柱雨篷,按顶盖计算1/2建筑面积;第二层处为主体结构外的阳台,按底板计算1/2建筑面积;第三层里侧部分为屋面上的露台,外侧阳台正上方部分,其做法与屋面相同,是屋面的延伸,也应属于屋面上的露

35、台,两部分均为露台,均不计算建筑面积。,3.0.17 设在建筑物顶部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2005规范】3.0.13 建筑物顶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建筑面积规范:,本条款与2005规范一致。目前建筑物屋顶上的装饰性结构构件(即屋顶造型),各种材质均有,且形式各异。除了本条款规定的“三间”以外,屋顶上的建筑部件属于建筑空间的可以计算建筑面积,不属于建筑空间的则归为屋顶造型,不计算建

36、筑面积。例如,某工程屋顶四角设置塔楼,该塔楼有混凝土顶盖,四周以墙和窗围合,无门,且不与室内楼梯相通。由于该塔楼不属于建筑空间(是围合空间,但不可出入,不具备可利用条件),故不计算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3.0.18 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楼层,应按其底板面的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2005规范】3.0.14 设有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应按其底板面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

37、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建筑面积规范:,1、2005规范中仅对围护结构向外倾斜的情况进行了规定,本规范对于向内、向外倾斜均适用。在划分高度上,本条使用的是“净高”,与其他正常平楼层按层高划分不同,但与斜屋面的划分原则相一致。由于目前很多建筑设计追求新、奇、特,造型越来越复杂,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无法明确区分什么是围护结构、什么是屋顶,例如国家大剧院的蛋壳型外壳,我们无法准确说其到底是算墙还是算屋顶,因此本规范中对于斜围护结构与斜屋顶采用相同的计算规则,即只要外壳倾斜,就按净高划段,分别计算建筑面积。但是要注意:因为围护结构本身是应计算建筑面积的,如果我们认定是斜围护结构时,围护

38、结构本身应计算建筑面积,而如果认定是斜屋顶时,屋面结构不计算建筑面积。因此虽然有时很难对二者明确区分,但为了统一计算的原则,对于围护结构向内倾斜的情况做如下规定:,建筑面积规范:,(1)多(高)层建筑物顶层,楼板以上部位的外侧均视为屋顶,随着净高,算1/2面积或不算面积。,建筑面积规范:,(2)多(高)层建筑物其他层,倾斜部位均视为围护结构,底板面处的围护结构应计算全面积。,建筑面积规范:,计算1/2面积;不计算建筑面积;部分计算全面积。,【例】某高层建筑标准层剖面如图,建筑物宽10m,计算其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解:S=(0.1+3.6+2.4+4+0.2)10+0.3100.5=10

39、3+1.5=104.5m2 或S=1110-0.410-0.3100.5=104.5m2,(3)单层建筑物时,计算原则同多(高)层建筑物其他层,即:倾斜部位均视为围护结构,底板面处的围护结构应计算全面积。,建筑面积规范:,1计算1/2面积;2不计算建筑面积,2、本条款计算规则比较复杂,按“底板面的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这是由于围护结构不垂直,可能向内倾斜,也可能向外倾斜,各个标高处的外墙外围水平面积可能是不同的,因此本规范取定为结构底板处的外墙外围水平面积。,建筑面积规范:,3.0.19 建筑物的室内楼梯、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烟道,应并入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40、有顶盖的采光井应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且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2.1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2005规范】3.0.15 建筑物内的室内楼梯间、电梯井、观光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垃圾道、附墙烟囱应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规范:,1、本规范将“室内楼梯间”改为“室内楼梯”,明确了没有形成井道的室内楼梯也应该计算建筑面积,例如建筑物大堂内的楼梯、跃层(或复式)住宅的室内楼梯等,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并入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2、室内楼梯按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以右图为例,地上15层、地下1层,故楼梯间按16层计算建

41、筑面积。建筑物顶部的楼梯间另按条规定计算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3、室内公共楼梯间:跃层房屋,按两个自然层计算;复式房屋,按一个自然层计算。复式房屋在概念上是一层,但层高较普通的房屋高,在局部掏出夹层,安排卧室或书房等内容。跃层房屋是指房屋占有上下两层楼面,卧室、起居室、客厅、卫生间、厨房及其他辅助用房分层布置。4、根据本条款第1条解释,室内楼梯应计算建筑面积。但应注意:如图纸中画出了楼梯,无论是否用户自理,均按楼梯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如图纸中未画出楼梯,仅以洞口符号表示,则计算建筑面积时不扣除该洞口面积。,建筑面积规范:,5、当室内公共楼梯间两侧自然层数不同时,以主要服务的楼层的层

42、数计算。图中楼梯间应计算6个自然层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6、设备管道层,尽管通常设计描述的层数中不包括,但在计算楼梯间建筑面积时,应算1个自然层。7、利用室内楼梯下部的建筑空间不重复计算建筑面积。例如,利用梯段下方做卫生间或库房时,该卫生间或库房不另计算建筑面积。8、本规范电梯井、观光电梯井合并,统一称呼为电梯井。9、井道(包括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烟道),不分建筑物内外,均按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例如附墙烟道。但独立烟道不计算建筑面积,详见条第10款。10、井道(包括室内楼梯、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烟道)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如自然层结构层高在2.

43、20m以下,楼层本身计算1/2面积时,相应的井道也应计算1/2面积。,建筑面积规范:,11、采光井 由于目前建筑物设计的多样化,采光井的构造也发了很大的变化。本规范增加了有顶盖的采光井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有顶盖的采光井包括建筑物中的采光井和地下室采光井)。有顶盖的采光井如下图。无顶盖的采光井仍然不计算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11、采光井 有顶盖的采光井不论多深、采光多少层,均只计算一层建筑面积。图53采光两层,但只计算一层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3.0.20 室外楼梯应并入所依附建筑物自然层,并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2005规范】3.0.17 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

44、,应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3.0.24 下列项目不应计算面积:7 无永久性顶盖的架空走廊、室外楼梯和用于检修、消防等的室外钢楼梯、爬梯。,建筑面积规范:,1、楼梯是“由连续行走的梯级、休息平台和维护安全的栏杆(或栏板)、扶手以及相应的支托结构组成的作为楼层之间垂直交通使用的建筑部件”。室外楼梯作为连接该建筑物层与层之间交通不可缺少的基本部件,无论从其功能、还是工程计价的要求来说,均需计算建筑面积。本规范取消了室外楼梯计算建筑面积要有永久性顶盖的条件,室外楼梯无论有盖或无盖均应计算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2、本条中的“自然层”是指所依附建筑物的自然层,层数为室外楼梯所依附

45、的主体建筑物的楼层数,即梯段部分垂直投影到建筑物范围的层数。,建筑面积规范:,层数的判断方法为“梯段部分投影到建筑物范围的层数”,即将梯段部分向主体建筑物墙面进行垂直投影,投影覆盖几个层高,就计算几个自然层。,【例】以下图为例,假设楼梯水平投影面积S=10m2,计算室外楼梯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规范:,解:由于本规范室外楼梯无论是否有盖,都计算建筑面积,因此两图的建筑面积是一样的。S=1020.5=10m2,3、利用室外楼梯下部的建筑空间不重复计算建筑面积。,3.0.21 在主体结构内的阳台,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在主体结构外的阳台,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面积。【200

46、5规范】3.0.18 建筑物的阳台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规范:,1、阳台是“附设于建筑物外墙,设有栏杆或栏板,可供人活动的室外空间”(源自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GB/T 50504-2009),与2005规范的定义(供使用者进行活动和晾晒衣物的建筑空间)有一定的区别。2005规范仅从使用功能上进行了定义,本规范对阳台的本质属性进行了明确。通过本规范对阳台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阳台主要有三个属性:一是附设于建筑物外墙,即阳台不应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内,是附设于外墙之外的,是附属设施;二是有栏杆或栏板等围护设施;三是阳台是室外空间(针对外墙而言,不在主体结构内,与是否封闭无直接关系)

47、。根据定义,阳台是主体结构外的附属设施,主体结构内的阳台实际上不应称呼为阳台。但由于目前设计中很多主体结构内的部分也标注为阳台,与国家的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不符合。本规范为了能够表述清楚不同情况的规则,避免大家混乱,故条文中对主体结构内的部分也用“阳台”来进行表述。,建筑面积规范:,主体结构内的阳台与主体结构外的阳台建筑面积是不同的,主体结构内的阳台计算全面积,主体结构外的阳台计算1/2面积。,建筑面积规范:,上面两图中的阳台均为主体结构内的阳台,应计算全面积。,建筑面积规范:,上图中的阳台均为主体结构内的阳台,应计算全面积。,上面两图中的阳台均为主体结构外的阳台,应计算1/2面积。,建筑面积

48、规范:,2、主体结构是“接受、承担和传递建设工程所有上部荷载,维持上部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有机联系的构造”。以前我们判断建筑面积时,基本都是依据建筑平、立、剖面图,但为了判断主体结构,有时我们也要结合结构图纸一起判断。主体结构也可称呼为主体受力结构,但该定义可操作性差,为便于执行,详细规定如下:,建筑面积规范:,(1)砖混结构:通常以外墙(即围护结构,包括墙、门、窗)来判断,外墙以内为主体结构内,外墙以外为主体结构外。,建筑面积规范:,(2)框架结构:柱梁体系之内为主体结构内,柱梁体系之外为主体结构外。(3)剪力墙结构:情况比较复杂,主要分四类。,建筑面积规范:,(3)剪力墙结构 如阳

49、台在剪力墙包围之内,则属于主体结构内,应计算全面积。如右图:,建筑面积规范:,(3)剪力墙结构 如相对两侧均为剪力墙时,情况非常复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我们主要掌握如下的原则:,建筑面积规范:,如右图,两侧剪力墙旁为房间时,两侧的剪力墙均视为房间的外墙,阳台为主体结构外。,(3)剪力墙结构 如相对两侧均为剪力墙时,情况非常复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我们主要掌握如下的原则:,建筑面积规范:,右侧的阳台,阳台右侧的墙旁边无房间,不属于房间的外墙,剪力墙是为阳台单独设置的,故阳台归为主体结构内。,(3)剪力墙结构 如相对两侧仅一侧为剪力墙时,属于主体结构外,计算半面积。如下

50、图:,建筑面积规范:,(3)剪力墙结构 如相对两侧均无剪力墙时,属于主体结构外,计算半面积。如下图:,建筑面积规范:,(3)剪力墙结构 如相对两侧均无剪力墙时,属于主体结构外,计算半面积。如下图:,建筑面积规范:,(4)阳台处剪力墙与框架混合时,分两种情况:角柱为受力结构,根基落地,则阳台为主体结构内,计算全面积。,建筑面积规范:,(4)阳台处剪力墙与框架混合时,分两种情况:角柱为受力结构,根基落地,则阳台为主体结构内,计算全面积。,建筑面积规范:,角柱仅为造型,无根基,则阳台为主体结构外,计算1/2面积。,建筑面积规范:,(4)阳台处剪力墙与框架混合时,分两种情况:,3、顶盖不再是判断阳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