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职业卫生.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755257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3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章职业卫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12章职业卫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12章职业卫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12章职业卫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12章职业卫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章职业卫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章职业卫生.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12章 职业卫生本 章 重点 1、职业危害因素 2、职业危害控制措施,2,12.1 概 述一、职业危害因素分类1、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时间、休息制度)2)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组织安排不当 3)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4)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2、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分为有毒物质和生产性粉尘 2)物理因素:噪声、振动、异常的气象条件 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3)生物因素:各种细菌、真菌等,3,二、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1、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1)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2)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诊疗、康复等防治服务(3)

2、了解工作场所产生、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4,(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检举和控告;(6)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7)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5,2、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职责(13点)1)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工作场所应当符合职业卫生要求2)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防治管理,提高防治水平

3、,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并应采取相应措施 3)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职业病申报制度4)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预算时,应当确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所需要费用。,6,5)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6)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消防设施和器材。7)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 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 并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7,8)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岗前、岗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4、,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9)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10)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11)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8,3、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分类管理1)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的分类(3类)危害轻微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控制效果 评价报告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应当进行审核、验收;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除进行审核和验收外,还应进行设 计阶段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卫生审查。2)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未经卫生验 收或验收不合格的,

5、不得投入生产和使用。,9,4、职业病诊断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5、职业病病人保障1)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2)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有获得赔偿的权利,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6、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及时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10,7、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紧急措施1)停止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2)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3)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4)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

6、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5)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11,8、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三类)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 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 人以下的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 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9、法律责任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医疗卫生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如有违反相关法规、标准、规范的行为,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2,12.2 职业危害因素一、生产性粉尘1、对人体的危害2、造成大气污染 对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二、生

7、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造成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质,建筑行业常见职业中毒有:1、锰中毒 采用锰焊条进行焊接、分割产生锰烟尘。慢性锰中毒一般在接触锰的烟尘35年或后发病,13,2、铅中毒 采用含铅焊条进行焊接,可能发生铅中毒。(神 经、消化、造血系统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3、苯中毒 油漆、防水涂料、稀释剂、机件净洗剂中含有含 苯及其同系物的溶剂,若苯及其同系物含量超标 可引起苯中毒。4、一氧化碳中毒 爆破、地下深基坑作业、隧道施工、冬季暖棚施 工、建筑垃圾等,可能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 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14,5、硫化氢中毒 沟渠、隧道、孔桩开挖井下作业等过程可能接触到硫化氢

8、气体,硫化氢是高度危害的窒息性气体,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6、二氧化氮中毒 凿岩放炮、焊接、爆破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氧化氮7、氡子体引起的放射性病变 水泥、大理石、瓷砖等建筑材料、地质断裂带会有大量的氡析出。氡随空气进入人体,或附着于气管粘膜及肺部表面,或溶入体液进入细胞组织,形成体内辐射,诱发肺癌、白血病和呼吸道病变。,15,三、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1、噪声 声源无规律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称为噪声。噪声会导致听力下降,严重者导致噪声性耳聋。噪声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会产生不良的影响。2生产性振动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运转、撞击或运 工具行驶等产生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

9、。,16,3、辐射(1)紫外线辐射 建筑行业的辐射源:电焊、氧乙炔气焊、氩弧焊和等离子焊。(2)红外辐射 生产环境中炽热物体、强光源、金属焊接过程都辐射强烈的红外线。(3)激光辐射 激光测距仪、垂准仪、标线仪、焊机、切割机(4)放射线辐射 用X射线和射线进行工业探伤、焊缝质量检查照片、地基密度检测等。,17,4.异常气象条件1)高温作业 施工环境气温超过35;的高温作业2)低温作业 工人作业能力明显下降,大脑反应能力及动作准 确性下降,误操作增多。(3)高气压作业 水下、地下隧道或桥墩等作业属于高气压作业在高气压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可出现耳鸣、头晕,心率减慢、意识模糊等症状。(4)低气压作业

10、高山、高原运输、勘探、筑路等生产劳动,,18,四、职业性致癌因素1、机械刺激。如反复外伤刺激;2、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电离辐射等;3、化学因素。目前已经确认的职业性致癌物有炼焦油、沥青、页岩油、矿物油、石蜡、碳黑、石棉、砷、萘胺、联苯胺、芥子气、氯甲甲醚、二氯甲醚、异丙基油、氯乙烯、氯丁二烯、苯、硬木屑等。此外,还有一些物质为可疑致癌物,如隔、铜、铁、亚硝胺等。钴、锌、铅等为潜在致癌物。,19,12.3 职业危害控制措施一、生产性粉尘控制措施1、改革生产工艺 改革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产尘量2、限制、抑制扬尘和粉尘扩散 降低物料落差,抑制由于正压引起的扬尘;对亲水性、弱粘性的物料和粉尘尽量采用增

11、湿、喷雾、喷蒸汽等措施,避免粉尘的产生;对振动筛等开放性尘源可用高压静电抑尘装置有效抑制粉尘扩散。3、通风除尘,20,4、个体防护和个人卫生5、作业环境粉尘监测、健康监护与现场安全检察1)建立粉尘监测制度2)对于粉尘作业工人定期体检,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从事粉尘作业。3)检查个人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每月不少于一次,并指导施工作业人员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年度检查为全面性的检查,每年至少一次。6、防尘综合管理7、粉尘卫生标准及相关法规,21,二、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1、防毒对策(1)尽量采用无毒物料和工艺,或以低毒物料及工艺代替高毒物料、工艺。(2)采用密闭的工艺设备装置,避免毒物的跑

12、、冒、滴、漏。应加强对生产性毒物场所的作业监护。(3)通风净化 作业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当空气中毒物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时,应采用机械通风装置进行通风,降低毒物浓度。,22,(4)个体防护:正确穿戴防护服装、防护器具。合理安排工人作业,杜绝超时工作。(5)个人卫生:如饭前要洗脸洗手,车间内禁止吃饭、饮水和吸烟,班后要淋浴,工作衣服与便服隔开存放,并定期清洗等。(6)其他规定:1)禁止使用童工,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和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2)有毒物作业场所应当设置警示线、警示标识3)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23,

13、2、防缺氧、窒息措施1)在缺氧、窒息环境进行施工,应采取有效措施2)坚持先监测、通风,后作业的原则3)作业环境气体检测4)作业环境可能存在可燃气体时,应进行可燃气体浓度检测5)空气中氧浓度大于18%时,在有专人监护的情况下,方可作业。6)工作环境内有毒气体、氧气浓度不能达到国家卫生标准时,作业前应先通风置换有毒、有害气体直至达到卫生标准。,24,3、防止锰中毒的技术措施1)焊接作业尽量采用无锰焊条;2)手工电焊时使用局部机械抽风装置;3)接触锰作业应采取防尘措施和防毒口罩;4)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4、防止铅中毒的技术措施1)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铅;2)控制熔铅温度,加强局部通风、排毒装置;3

14、)定期监测工作场所铅浓度。定期健康监护,包括 就业前体检及每半年或一年定期体检,25,5、预防苯中毒的技术措施1)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物如甲苯代替苯作溶剂;2)改革生产工艺;做好通风排毒工作,防止跑、冒、滴、漏,使空气中苯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3)采取卫生保健措施(用苯洗手,接触高浓度苯)4)发生急性中毒,应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5)苯中毒一经确诊,则应调离接触苯的作业6)常接触苯的人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患有中枢神 经系统疾病、精神病、血液系统疾病和肝肾损害 者不宜从事接触苯的工作。,26,6、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技术措施1)从事可能存在一氧化碳中毒危险的作业,作业前应对作业场所内一氧化碳及氧气

15、的浓度进行检测,符合国家规定的作业条件方可进入上述场所。2)作业时要加强通风3)使用一氧化碳的锅炉、输送管道和阀门要经常维修,防止漏气。4)从事一氧化碳作业的劳动者应避免在不良状态时工作;5)一氧化碳作业应安排在无上述职业危害因素的场所进行,27,7、防止硫化氢中毒的技术措施1)进入可疑作业场所前,用硫化氢检气管监测硫化氢浓度 或用浸有2%醋酸铅的湿试纸暴露于作业场所30秒钟,如 试纸变为棕色至黑色,则严禁入场作业。2)进人高浓度的硫化氢场所,应有人在危险区外监护,作业工人要戴供氧式防毒面具3)生产过程密闭化,加强通风排毒、排气;4)工作场所安装自动报警器,对接触硫化氢工人进行中毒预防及急救知

16、识教育;。8、生产性毒物职业卫生标准及相关法规,28,三、物理性职业危害控制1、噪声控制措施(1)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2)采用吸声、隔声、隔振方法,消除或减少噪声(3)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合理安排轮班制度(4)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定期检查、落实降噪措施及佩戴防护用品情况1)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2)施工现场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3)确需在夜间进行超过噪声标准施工的,施工前建 设单位应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 行夜间施工,29,(5)噪声声级卫生限值1)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限值为85dB(A)2)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根据实际接触时间减半3)最高限值不

17、得超过115dB(A)(6)市区范围内噪声污染的规定1)开工十五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政府环保部门申报2)内容: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保护措施3)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 产生噪声污染的作业3)抢修、抢险作业和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县级以 上主管部门的证明,相关部门批准),30,(7)噪声卫生标准及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法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31,2、振动危害的控制措施(1)消除振动源(提高机具质量,用低振动强度)(2)减振、

18、隔振,控制共振(3)合理安排劳动组织,严禁超时超强度工作(4)个体防护(专用个人防护用品)(5)振动卫生标准1)使用振动工具作业,工具手柄或工件的4h等能量 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不得超过5m/s2。2)局部振动作业,其接振强度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 权振动加速度不得超过5ms23)日接振时间少于4小时可适当放宽。日接振时间 少于4小时可按表11-2适当放宽。4)超过卫生限值应采取减振措施,32,3、紫外线辐射控制措施1)屏蔽与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配戴专用防护用品2)电焊焊工人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 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 袖衣或卷起袖子。3)电焊工人工作时应用屏障围住作

19、业区,防止周围 人员受到紫外线的辐射。4、红外线辐射控制措施1)用机械化遥控作业,避开热源;2)对高温管道、设备敷设隔热保护层;3)穿戴隔热服、防护眼镜、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33,5、激光辐射控制措施(1)用高质量仪器,防护措施可靠有效,光束可能泄漏处设置封闭罩。(2)使用吸光材料,色调要暗,不能裸眼看光。(3)个体防护(防护用品)(4)严格执行作业场所激光辐射卫生标准。6、放射性危害控制措施(1)控制辐射源的质和量 尽量减少辐射的强度、能量和毒性(2)外照射防护: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3)内照射防护:围封隔离防扩散、除污保洁(4)放射卫生防护标准,34,7.异常气象条件防护措施(1)高温作业防护 1)尽量避开中午时段,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效果 2)在高温设备上覆盖隔热材料,减少设备辐射热 3)等防护用品(2)低温作业防护 1)减少低温作业,防寒用品 2)增加营养供给,设采暖操作室、休息室(3)高、低气压防护 改进施工工艺,避免异常气压作业作。,35,8.职业性肿瘤的预防(1)加强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控制和管理(2)健全医学监护制度(3)加强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增强个人体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