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常见病虫害.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57283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1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鹃常见病虫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杜鹃常见病虫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杜鹃常见病虫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杜鹃常见病虫害.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杜鹃常见病虫害.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鹃常见病虫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鹃常见病虫害.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杜鹃黑斑病杜鹃黑斑病也叫褐斑病,是杜鹃常见的多发叶斑病害。发病后叶片形成黑斑,渐渐干枯脱落直至植株死亡。该病主要危害杜鹃的叶子,是由杜鹃尾孢,真菌侵染受害,病菌开始出现若干个褐色小点,随着小点的不断扩大,病斑相互连接成片,产生灰褐色霉菌丝,受害叶片从叶柄部开始,由绿变褐黄色提早脱落,,严重时影响杜鹃的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病菌在叶片或病株上越冬,孢子随风传播。该病的重发期一般多在高温多湿季节,温室中冬季也有发病现象,,一般生长较弱植株、小苗、下部叶片、通风条件较差植株和西洋鹃(与毛鹃相比)发病较重,根据发病规律,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1)加强栽培,管理,杜鹃栽培盆土要选用腐叶土,浇水pH值要在4

2、.5至6.5之间,浇水基质要见干见湿,要经常浇施些腐熟的稀薄有机液肥,以促进植株健壮,叶片肥,厚提高抵抗力,盆鹃要放于通风处,夏季要遮荫、防湿、防积水。病叶要及时摘除烧掉,并注意选择抗病品种,同时加强植物病虫害检疫工作。(2),药剂防治:花后及时喷洒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或50 的多菌灵300倍液。另外可以定期喷洒药剂预防,可用保护性杀菌剂及杀菌剂混合施用,,如保丽安加M大生45与可杀得交替施用可取得良好效果,或用11150波尔多液每周一次连续喷2次。进入雨季每10 天喷一次11100波,尔多液,连续喷施3至4次。杜鹃黄化病 杜鹃黄化病是一种非侵染性病害,也是杜鹃栽培中一种常见病害。植株

3、发生病变后,叶片变雹褪绿、,叶色苍白,因此也称此病为褪绿病,新叶缺绿明显,当新梢叶色变浅,叶肉变为黄色时,叶脉仍然呈绿色,这时一般确诊为缺铁症状,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碱性土,壤和使用偏碱性水浇花的地区。叶片出现病状后,光合作用即不能正常进行,轻时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及观赏价值,严重者会导致植株死亡。防治措施:要加强,栽培管理,可结合灌水,浇灌硫酸亚铁溶液,叶面可喷洒0.5的硫酸亚铁溶液,即可使植株叶面逐步恢复绿色。杜鹃红蜘蛛 该雌成虫体长,0.3毫米左右,暗红色,近椭圆形,体背隆起,足4 对暗红色;雄成虫体长0.25毫米,楔形,扁平鲜红色。一年发生多代,成虫在植株根部越冬,主要,在叶背面近叶柄部的主

4、脉附近危害,逢6至 7月份高温、少雨、干旱天气繁殖快,发生数量较多,危害严重时,被害叶焦枯脱落。防治方法:人工防,治,4月份以后经常检查,发现个别叶片有红蜘蛛时,可及时摘除虫叶烧掉。有条件的可人工释放天敌如瓢虫,草青蛉、蓟马等,进行生物防治。若发现较多叶,片有红蜘蛛时,可进行药剂防治,如喷洒40三氯杀螨醇800至1000倍液,对成虫、若虫、幼虫和卵均有较强的杀伤力,只要喷洒均匀效果良好。,杜鹃网蝽 杜鹃网蝽,也叫杜鹃军配虫,小臭大姐。成虫体长3.5毫米左右,黑褐色,翅上布满网状须前翅略呈长方形,静止时,翅上的黑褐色斑,纹构成“X”状。若虫形似成虫,只是虫体嫩小无翅,长约2毫米左右,卵长0.6毫

5、米,椭圆形,乳白色,产于中脉和较大的叶脉处,初产时淡绿色,后变为,淡黄色。该虫一年发生3至4代,成虫于10月中下旬在树皮和土地缝隙等处越冬,第二年4至5月份开始活动,在叶背面取食为害,7至8月份为害,最重,成、若虫喜群聚集在叶背面主脉附近,剌吸叶片的汁液,其分泌物形成较大的黄褐色锈斑,严重时叶片苍白,引起早落,影响杜鹃的生长、开花。,防治方法:(1)入冬后清除花木附近的落叶、杂草,深埋或焚烧,消灭越冬成虫。(2)药剂防治,5月份在越冬成虫出现后和第一代若虫发生期,喷80,敌敌畏乳油或50螟松乳剂1000倍液,7至10天喷一次,连续喷洒2至3次。也可用3呋喃丹每盆埋5克左右,效果也很好。杜鹃蚯蚓、,蛞蝓主要危害根部。有时蛞蝓也危害叶片,栽培所用介质要高温消毒,杀死虫卵,发现虫害,可用呋喃丹,铁灭克盆施防治。,青铜铸造,全文完!感谢您的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