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防控新上岗人员培训.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59079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防控新上岗人员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防控新上岗人员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防控新上岗人员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防控新上岗人员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防控新上岗人员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防控新上岗人员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防控新上岗人员培训.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防控,医院感染控制科,一、概述,1、历年院感发生事件:深圳市妇儿医院 天津蓟县 西安交大2、目前我院感控科承担的工作:医院感染控制 传染病管理科工作 慢病管理及报送 食源性疾病的管理 创文创卫工作 艾滋病自愿咨询的报送 死亡病例的报告工作,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1、相应的法律法规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2009年颁布的手卫生、中心供应室管理清洗隔离技术规范六大规范 2010年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2012年颁布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消毒卫生学标准、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2、医院感染的定义及内容及高危因素(1)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

2、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2)内容(七大块的内容):医院感染监测及医院感染散发和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流行的报告与控制消毒灭菌与隔离消毒药械的管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围术期用药及指标)医院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门急诊治疗室、ICU、产房、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新生儿室、导管室、内镜室、输血科、检验科和营养室及洗衣房等);医疗废物的管理职业防护。,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3)高危因素:介入性诊疗操

3、作,破坏皮肤黏膜屏障如:外科手术、各种穿刺、各种插(留置)管、气管切开现代医疗新技术如:器官移植、人工装置(人工关节等)损伤功能的各种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等;如:抗肿瘤药、肾上腺皮质激素钴60治疗;基础疾病致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肾炎、艾滋病、恶性肿瘤等;使用能引起正常微生态失衡的抗菌药物,破坏机体正常微生态屏障;其他原因:如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存在缺陷、医疗场所过于简陋等。,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3、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见内网公共文件柜内“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一栏是否感染社区感染 医院感染 临床诊断 与之相关的操作程序 病原学诊断如:血管相关的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

4、 A临床诊断:1血管性介入,体温高于38,穿刺部位有压痛,未发现其他原因。2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出现蜂窝组织炎。3沿血管导管的皮下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未发现其他原因。三条符合一条或以上即可诊断。B病原体诊断: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注意“医院感染诊断”与社区感染诊断的区别,首先确定是否有感染,其次看感染是社区感染还是医院感染(有潜伏期按照潜伏期计算的、无潜伏期的必须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其检测的结果是哪类病原菌感染或者部位的感染(如:手术部位、尿路感染、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皮肤软组织的感染,或者说MA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若为医院感染的话

5、则要看是否有同源性,是否接触同一物品,或者侵入性操作等。,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4、医院感染的监测: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监测(1)全面综合性监测包括三个方面: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我们每人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日、每锅次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重点科室每月或者一般科室每季度进行);,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2)目标性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一类切口感染率小于0.5%,二类切口感染率小于1.5%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血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手卫生监测高危新生儿的监测皮肤软组织的感染;以上为每月开展的的监测每年还必须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横断面)调查。,二

6、、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5、医院感染的报告时限及程序报告时限: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时限为24小时内报告程序:感染病例科室 院感科控制小组 感控 科 效果评价 信息反馈,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流行的定义: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源感染性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为: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为: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暴发处理流程

7、 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 及时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科 组织院感管理小组 流行病学调查 确认医院感染暴发 隔离病人加强消毒并查找感染原因 汇报分管院长 制定控制措施并实施 按处置规范要求进行上报 写出调查报告、制定防范措施,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6、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可分为两大类标准预防 额外预防(基于传播途径 的预防),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6.1标准预防定义: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基本特点1、强调双向预防 防止疾

8、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 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2、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3、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4、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隔离措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标准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条:洗手和手消毒(手卫生):六步洗手法大家必须掌握!何时进行手卫生(二前三后)以及操作步骤(内、外、夹、弓、大、尖、腕);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什么时间洗手: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2.摘手套后;3.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4.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5.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6.接

9、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当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时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手套、眼罩护目镜、面罩、围裙、防护服);正确处置病人使用后的设备和污染的布类;,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预防针刺伤和锐器伤(职业暴露的预防、报告及处理程序);环境清洁和处理溢出物;正确处置医疗废物(分五类感染性、损伤性、化学性、药物性、病理性),黄色垃圾袋,有警示图标及防渗防盗、防蚊、防火,禁止吸烟饮食等标识;生活垃圾则使用黑色垃圾袋,平常工作中注意不要混淆。,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图,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操作原则1、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操作的

10、全过程2、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以感染传染病均采取3、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眼睛和面罩等基本措施4、进行可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操作时须戴手套5、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洗手,必要时手消毒6、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7、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污染身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者围裙8、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戴双层手套,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9、戴手套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洁区域或物品10、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证充足的光线 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划伤11、使用后的

11、锐器防刺伤: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12、立即清洁污染的环境13、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14、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锐器15、保证废弃物的正确处理 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清洁手套 处理体液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6.2额外预防(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在确保执行标准预防的同时,应采取额外预防的措施包括: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预防;飞沫核5微米的颗粒,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麻疹、水痘肺鼠疫和肺性出血热等疾病。负压病房,同病种一间,门紧闭,将进入的工作人员佩戴外科口罩,具体详见消毒隔离技术规范;空气隔离黄色标识。,

12、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预防:飞沫核5微米的颗粒,见于肺炎、百日咳、白喉、B型流感、腮腺炎;单间或者同种病人一间,距离病人12米进行诊疗操作时应佩戴外科口罩;接送病人时应给病人佩戴外科口罩;飞沫隔离粉色 标识。6.2.3 接触传播疾病的预防、:由接触传播的疾病包括多重耐药菌的定植和感染、肠道感染和皮肤感染;单间或同种病一间,限制活动,实行标准预防,进入病房穿隔离;接触隔离蓝色标识。,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7、重点感染部位的预防与控制7.1呼吸道感染预防与控制主要措施A人工气道患者应采用床头抬高30-45度体位,且尽可能采用无创通气。B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C重复使用的呼吸机

13、管道、雾化器,须灭菌或高水平消毒。D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2次,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及时更换。E对危重病人须注意口腔卫生,实施正确的口腔护理。,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7.2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主要措施A定于择期手术病人,如无特殊指征,术前应 洗澡;B避免不必要的术前备皮;C若必须备皮,提倡手术当天备皮;D使用不损伤皮肤的脱毛方法;E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住院日应少于3天;,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7.3泌尿系统感染预防与控制主要措施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应遵循:A正确固定导尿管,并采用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B不得常规使用抗菌药物膀胱冲洗预防感染;C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D集尿袋不接触地面;E保

14、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7.4血管血管感染预防与控制主要措施A开展有关血管内置管的使用、维护及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培养;B保持插管部位清洁,有污染时,及时更换敷贴;C血管导管的三通锁闭要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迹时,及时更换;D开展导管相关感染的监测、分析与反馈;,二、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7.5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根据“三甲复评”要求必须 加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实施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怎样发现与防控?微生物实验发现

15、临床科室感控科 及临床药学组 合理用药、接触隔离。,三、传染病管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院感相关法律条文法律 200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06年 艾滋病防治条例2002年 消毒管理办法2003年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4年 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试行)2005年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2006年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3年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03年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2004年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年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三、传染病管理,规范及标准2004年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

16、指导原则2005年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5年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2008年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2009年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检测、隔离技术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等6个技术标准 2010年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11年手、皮肤、普通物表消毒剂、空气消毒剂卫生要求的国家标准2012年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三、传染病管理,一、组织机构职责:建立了管理体系(一)卫生行政部门(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三)医疗机构(四)采供血机构,三、传染病管理,二、

17、传染病信息报告(一)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三、传染病管理,(二)报告病种。1、法定传染病39种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茵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三、传染病管理,(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H1NI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

18、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类:水痘、尖锐湿疣 2013年底国家卫计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将H7N9Nn纳入乙类传染病,将HINI调整为丙类中流行性感冒类进行管理。,三、传染病管理,(三)填报要求。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要求字迹清楚,诊断准确,地址详细,未成年人应该留父母的姓名、地址、电话。,

19、三、传染病管理,(五)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三、传染病管理,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三、传染病管理,三、报告数据管理(一)审核(二)订正(三)补报(四)查重,三、传染病管理,四、传染病疫情分析与利用五、资料保存六、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七、考核与评估,四、慢病管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

20、亡率高,严重耗费社会资源,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疾病。区创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国家卫生城市必备的条件之一。为了落实创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慢病工作。,四、慢病管理,一、登记报告病种1.肿瘤病人登记报告病种肿瘤登记:全部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的新发病例、死亡病例C00C97 恶性肿瘤 D32 脑脊膜良性肿瘤D33 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的良性肿瘤,四、慢病管理,2.心脑血管报告事件:以下8种病种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I21 急性心肌梗死 I22 急性再发心肌梗死I46.1 心脏性猝死(心源性猝死)I60 蛛网膜下腔出血,

21、包括脑动脉瘤破裂(不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I61 脑内出血(不包括脑出血后遗症)I62 其他非创伤性颅内出血(不包括颅内出血后遗症)I63 脑梗死,包括大脑动脉和入脑前动脉的闭塞和狭窄造成的脑梗死(不包括脑梗死后遗症)I64 脑卒中,未特指为出血或梗死(不包括脑卒中后遗症),四、慢病管理,二、报告对象 湘潭市户籍人口在各医疗机构门诊、急诊、住院就诊时,经临床或病理、B超、心电图、内窥镜、CT、MRI等检查,首次确诊的肿瘤、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肿瘤登记以“人”为单位,且是原发癌,对同一患者先后出现的原发恶性肿瘤,应分别填报;如果原发癌发生转移不要报告。心脑血管事件以“人次”为

22、单位,即心脑血管疾病28天内如第二次急性发作不登记,28天后有急性发作按另一病例再登记报告1次。,五、死亡病例的报告工作,1、认真填写死亡病例报告卡,字迹清楚,报告人签名要准确规范。2、必须按死亡医学证明书要求规范填写,特别是姓名、性别、年龄、地址等。3、根本死亡原因和直接死亡原因要准确规范。4、分类代码要正确。5、报告时限要正确,在死亡一周内必须网络直报。6、不明死因的主要症状体征必须填写。7、若缓报、漏报者按质量控制要求处罚。,总结,曾清处长说:做好院感控制工作我们要实行“三二一”的策略即:三点着力抓好纲 二部协助抓落实 一线把握有效防范三点即:感控科、微生物实验室、消毒供应中心二部即:医务部和护理部一线即:临床一线。因为临床一线是医院感染管理最终的靶对象,及时院感管理的起点,也是终点。希望提高大家的努力,把我院院感控制工作做得更好!,院感网址及微信,院感网医院感染管理论坛:感控小蜘蛛:微信,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