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洲曲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朝乐府西 洲 曲,一、导入新课,大家都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其中作者又特别记起西洲曲中的几句诗:“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几句诗到底有何魔力,竟“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曾经令朱自清不能忘怀江南的西洲曲。,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 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2、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二、西洲曲简介,1、西洲曲的收录及作者西洲曲最早见収于徐陵的玉台新咏,而玉台新咏据唐人记载约成书于梁简文帝时,作江淹诗,但宋本却没有记载。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收入“杂曲辞歌”,认为是“古辞”,不题作者;在明清人编写的古诗选本里,又或作“晋辞”,或以为是梁武帝萧衍所作。这首诗不仅由于其作者和产生年代的无法确知,更由于其意象的扑朔迷离、时空的自由跳跃、抒情角度的多次变化和文意的时有暗转,使得人物、地点、时间、情节、语气等都颇难确定,因而素有诗歌里的“歌德巴赫猜想”之称。,2、前人关于西洲曲的主要看法,西洲曲被定位为“乐府民歌”,清新质朴而少用事典
3、,所以其难解并不在字词的生僻、晦涩,而是整首诗的诗意难以得到一个贯通全篇的畅达的解释。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诗歌所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都有幽暗不明之处,难以得到一个一致的解释。纵观古今人的看法,主要被两个问题纠缠住了:一是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男还是女,二是男女分别处于长江的南边还是北边。余冠英先生: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对所欢的思和忆。开头说她忆起梅落西洲那可纪念的情景,便寄一枝梅花给现在江北的所欢。(汉魏六朝诗选第三卷)可见,余先生是认为女子在江南,男子在江北。游国恩先生:从开头到“海水摇空绿”句皆为男子口气,只有末四句为女子自道心事。造成了诗歌的割裂。,中国古典诗歌之哥德巴赫猜想与木兰诗并称
4、南北朝乐府民歌“双璧”,西 洲 曲,三、理解西洲曲的关键,西洲曲中出现两个明确的地名:西洲、南塘。西洲,有人根据温庭筠西洲曲谓“西洲风色好,遥见武昌楼”,就说“武昌在长江南岸,既云遥见则西洲可能正在江北”,其实西洲也有可能在江南。,主要有三:1、此诗所写地点西洲、江北位置如何确定;2、此诗的叙述抒情主人公是男还是女;3、此诗的用韵特点,每韵四句,构成一个意义单元。,1、南朝梁地图,2、现代湖北局部地图,这种江南之地位于江北之地的西北边之地理形势在荆江流域极为常见,而且其地多沙洲湖塘。也就是说,女子家江南之“西洲”位于男家“江北”的北边。遍检玉台新咏,其中“君”“我”对举处颇多,如“我即媚君姿,
5、君亦悦我颜”(繁钦定情诗),“恨君秋夜月,遗我洞房阴”(谢朓烛)等,“君”都为女子对男子之称呼,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说与玉台新咏之编撰同时产生的西洲曲中之“君”指女子,而此诗中呼“郎”的诗句如“开门郎不至”、“忆郎郎不至”、“望郎上青楼”显然女子口吻。我们认定此诗的叙事抒情主人公“我”为女子。,四、诗意疏解,此诗的每一韵就是一个意义单元。从诗意来看,“西洲”为女子住处。第二韵“乌臼树”为“西洲”之景致,而第三韵首句“树下即门前”当是顺前一韵蝉联而下,“门”自是女子之家门了。第一韵的开头两句“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比较而言,“西洲”位于江南,则“江北”为男子住家所在。,齐读:忆梅下西洲,折梅寄
6、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提问1:此韵的“梅”“杏”如何理解?提问2:写人有何特点?,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庾信夏日应令诗:“五月炎气蒸,三时刻漏长,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首韵押入声韵,以“忆”字领起。正如前人早已指出,南朝乐府民歌多谐音隐语,“梅”可谐音“媒”,“杏”也可谐音“幸”。“梅下西洲”不一定就是梅花落,也有可能是梅子成熟而落,则为诗中男女说媒的时节已是农历五月了,“单衫”正是仲夏衣着;“杏子红”不一定指杏花红,如果指杏花红,就直接说了,民歌没有必要把“杏花”说成“杏子”,
7、成熟的杏子向阳的部分有红晕,本来就是黄红色,因此,这里的“杏子红”理解为成熟的杏子之黄红色可能更符合实际诗意,而杏子成熟也在农历五月,与前一句梅子成熟时节相应。突出时令,这个说媒的过程诗中写得很清楚,媒人先到女子家里,然后再去男子家里,双方已说合,女子的形象借助媒人的视角而作粗线条的勾勒(侧面),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喻写人物,既富有生活气息,也是民歌本色。女子成熟而年轻,建康美丽又不失庄重。,齐读: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提问:此韵的“伯劳”和“乌臼树”意象如何理解?,伯劳,“以夏至鸣,冬至止”(左传昭十七年注),萧衍东飞伯劳歌云:“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牵牛星)织女时
8、相见。”(玉台新咏卷九)伯劳在古代诗歌中通常用来比喻夫妻、情侣亲人朋友的别离。,乌桕,以乌喜食而得名。为制蜡烛和肥皂的原料。,第二韵押去声韵,写女家所在的“西洲”之方位和环境,划船即可到达。树鸟相依,正是乐府民歌中常见的生活意象。这两个意象,既体现了民歌的生活化,乌桕树的果实与当时的女性生活有很大关系,也折射了女子的隐忧。媒人已经说合双方,男方就要选择合适的好日子到女家来相亲了。由媒人说合至男方来女家相亲,这中间又要相隔一段时间,也许十天,也许半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由夏入秋也不无可能。,齐读: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第三韵为平声韵,四句出现四个门字。“门”意味着家,“
9、树下即门前”,明确女家的具体位置,“门中露翠钿”写出女子张望男子到来的急切心态,但又不好意思,正是“和羞走,回门倚首”的少女神态,本想开门偷看一眼“郎”,但因害羞,怕别人笑话,只好托词出门采莲了。,“江东妇女,略无交游,其婚姻之家,或十数年间,未相识者,惟以信命赠遗,致殷勤焉”(颜氏家训治家卷一),这里的“江东”代指颜之推的故国“萧梁”,与北方的“邺下”相对,不仅指以建业为中心的江东之地,而且应当包括南朝政权统治的全部地区。,齐读: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提问1:“秋”字如何解?提问2:“莲”作何解?为什么说“莲子青如水”?注意:“弄”“青”二字的用法。用韵特点。,“
10、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青”字写荷叶倒映之水的颜色,富有质感。,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52.5厘米,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厘米,种皮红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红莲子,白莲子,莲心,莲蓬,荆州莲,“秋”既可说是季节词,也有“时”的意思。“莲”谐音“怜”,爱怜也,第四韵主要写女子采莲。“头”为侯韵,“水”属旨韵,中上古汉语通押,如蒹葭。但前二句为平,后二句为仄。一般而言,“采莲”只是荆楚女子秋天的日常劳作,并无特别之处,可是,这个女子自从男子来过她家相亲以后,虽然两人没有正面接触,但这个男子已经是她终身相托的人了,她的采莲就与以往不
11、一样了,“低头弄莲子”,正是采莲女子在劳作中陷入沉思的情态,这个心有所托的女子一定想了很多,顾虑重重,“弄”字用得好,但看到“莲子青如水”,自然也就想到自己的恋人也一定冰清(青)如水,可以托付终身的。因此,写采莲的这一韵是把特写与泛写结合起来的。,前四韵组成此诗的第一部分。这部分写了女子回忆与男子定亲的经过,也就是叙述思恋之因。这四韵是典型的民歌风味,尤其第三韵,完全如话家常,且不断重复“门”字,这在当时的文人诗里并不多见。,齐读: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提问:如何理解“莲心彻底红”?此韵在全诗中的作用?“飞鸿”的独特意涵?,莲子晒干后剥去青皮,就像去壳的花生一样,带
12、一层薄薄的红衣,正所谓“莲心彻底红”,莲子晒干后,才可“置莲怀袖中”。,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汉书,第五韵是平声韵,为全诗之过渡。前两句承上,莲子刚刚采下来,外面都有一裹厚实的青皮,上一韵“莲子青如水”正是新鲜莲子的写照。从“采莲”到放置“彻底红”的莲心于“怀袖中”,应该有一段时间,恐怕要渐入中秋以后了,而不可能是连续的两个动作,因此,这两句承上而来。当然,平时采集的莲子晒干后也就放在家里供人食用,而自从男子相亲以后,这个多情的女子采集之莲子就带上了一种别样的情意,这些莲子是她爱有所属的见证,而“彻底红”之莲子也仿佛纯洁炽烈的爱情之象征,而“置莲怀袖中
13、”,也就似乎与恋人相依相偎,永不分离,可稍纾相思之苦;后两句启下,由“莲心”而“忆郎”,由“郎不至”而“仰首望飞鸿”,联想合情,衔接自然,希望南飞之鸿雁传书,能够带去她思念情郎的讯息。,齐读: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提问1:“青楼”作何解?提问2:“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青楼”,唐以前指“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如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武帝(萧赜)兴光楼。上施青漆,世人谓之青楼。”至唐始作妓院解。,第六韵是平声韵,第七韵为入声韵,这两韵情感强烈,极力渲染女子相思之深之苦。飞过西洲之鸿雁非常
14、多,痴情的女子一定认为鸿雁应该已经把她的思念之情捎给了她的情郎,那么,她的情郎应该赶来相会,但她困守闺楼,整天斜倚栏干,翘首远望,都不见情郎到来。,如果说第六韵是女子一个人自思自怨的内心独白,那么第七韵就有情感转移的过渡之意。思念之情肠犹如曲曲折折的栏干,亮丽如白玉的素手垂在栏干之外而不自知,“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运用比兴,愁肠百折,完全是娇憨痴想之态,形象地把一个独守闺楼之女子落寞无聊的相思之苦推向了顶点。这时候,她不由自主地把低垂的窗帘向上卷起,也不由自主地把一直遥望大路的眼光投向天空,她的眼界顿时开阔,秋日湛蓝的晴空那么高远,在遥远的天边,湛蓝的天和碧绿的水连结在一起,“秋水共长天
15、一色”,也许那就是大海,只有无际的碧波,在荡漾。空作“广大”解。,齐读: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第八韵是平声韵,这位多情的女子完全沉浸在眼前阔远而宁静的壮美之中,那天边大海的无穷碧波犹如梦幻,绵绵无际,这大约也是上天在萧索秋日的无尽之愁吧,而自己也仿佛置身梦幻之中,不禁想到:普天之下,有情人同一个相思之愁,“君愁我亦愁”。于是她又忆回他们定亲定情的夏日,当南风再起,也该是他们圆梦之时。于秋风肃杀之际,却生南风之暖意,颇具唐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之境,顿扫相思凄迷之愁苦,不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而且结末提振,别开生面。,后四韵构成此诗的第二部分,主要抒发女子思恋之深
16、情。要之,西洲曲是一首荆楚之地良家女子定亲后思念情郎的恋歌,情词婉转,情韵悠长。女家所处之“西洲”在江南,男家在“江北”,由于“荆江九曲”之荆楚大地的独特地理形势,以致位于江南之“西洲”却在“江北”的西北边。,宫体诗的代表诗人梁简文帝萧纲主张:“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诫当阳公大心书)。,这些无不表明南朝汉族政权辖区内男女交往以及婚配之礼教森严的习俗,男女即使已经订婚,恐怕也不能随意往来。那么,未婚的采莲女与男性交往的机会更为稀少了。因此,南朝民歌中少“淫奔期会之诗”,而多相思深苦之词。,南朝的婚恋习俗,世说新语中记载:太傅郗鉴派人为女儿挑王羲之为婿(雅量);“王公渊
17、娶诸葛诞女,入室,言语始交”,山涛之妻要羡观其友人嵇康、阮籍,也只能“夜穿墉以观之,达旦忘反”,王浑妻钟氏与其长子为女儿择夫(贤媛);韩寿与贾充女私通,“充密之,以女妻寿”,这当然不是光彩的事(惑溺)。,五、西洲曲的艺术特色及影响,这首诗已经受到萧齐的“永明体”的影响,注意用韵。每四句一转韵,我们可以根据韵律和节奏把这首诗看成八首“五绝”连缀而成,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它“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确实道出了它在艺术上的特色。陈祚明则谓之“言情之绝唱”(采菽堂古诗选),1、以情景相生的手法,情景交融,写出人物的悠悠情思。2、以委婉细腻之笔,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3、多用“接字”(顶针
18、)、“钩句”(回环反复)、“隐语”(双关)、比兴等手法,续续相生,摇曳无穷。4、用韵颇具特色,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八韵平仄相间,随情感的变化而波动,蝉联而下,一转一妙,对唐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歌行体影响较大。,温庭筠西洲曲,悠悠复悠悠,昨日下西洲。西洲风色好,遥见武昌楼。武昌何郁郁,侬家定无匹。小妇被流黄,登楼抚瑶瑟。硃弦繁复轻,素手直凄清。一弹三四解,掩抑似含情。南楼登且望,西江广复平。艇子摇两桨,催过石头城。门前乌臼树,惨澹天将曙。鹍鵊飞复还,郎随早帆去。回头语同伴,定复负情侬。去帆不安幅,作抵使西风?他日相寻索,莫作西洲客。西洲人不归,春草年年碧。,古乐府西洲曲写男“下西洲”,拟想女在“江北”之念己望己:“单衫杏子红”、“垂手明如玉”者,男心目中女之容饰;“君愁我亦愁”、“吹梦到西洲”者,男意计中女之情思。据实构虚,以想象与怀忆融会而造诗境,无异乎陟岵焉。管锥篇朱日光素冰,黄花映白雪。折梅待佳人,共迎阳春月。梁武帝子夜四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