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系数与消费水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恩格尔系数与消费水平.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课 第一框 消费及其类型,自学导学提纲:,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了解它们是如何影响消费的?2、认识消费的类型按不同标准的分类。3、认识消费结构的含义、恩格尔系数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关系。,李嘉诚之子顶级豪宅 花8年时间耗资2亿,比尔.盖茨的客厅照片,位于芝加哥的乔丹的豪宅,美国前超级拳王泰森豪宅,村民房子没有围墙四面透风,用石头搭起的床,打赤脚的女孩在火炕上煮饭,山茅野菜汤一年四季的主食,看完图片后你有何感想,为何他们的消费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里主要是居民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设问导学:具体来说,收入是怎样影响消费的?,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一般说来,(可支配)收
2、入高,消费就高;收入低,消费就低。收入与消费是正相关关系。,怎样理解可支配收入?,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唐伯虎曾写过一首自嘲诗:“书画棋琴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字皆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反映出什么经济学道理?,预期收入与消费信心的关系,()消费除了受当前的收入影响,也会受未来收入的影响。,对未来收入有乐观的预期,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预期未来有减收或失业的风险时,就会节制当前消费,以备不时之需。,()、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的大小密切相关,设问导思:为了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国该怎么做?请你说说。,2、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3、(购买力),价格与消费成负相关关系。,价格上涨 购买力下降,消费需求降低,(二)消费的类型,阅读教材思考:消费有哪些类型?其划分标准是什么?,1、按交易方式分,钱货两清消费,租赁消费,贷款消费,贷款消费指消费者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或教育、医疗、旅游等消费支出的一种消费形式。,特点:1、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消费者与贷款机构形成借贷关系,按照约定按时还贷付息。2、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贷款消费的积极作用(利):1、对个人:满足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2、对社会:促进生产,推动经济的发展,拉动 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的信用意识和法制观念。,
4、你赞成贷款消费吗?,贷款消费也有弊端,贷款消费应该注意的问题:1、要转变传统消费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贷款消费,在理智消费的指导下,通过贷款消费满足当前的消费需求,提高生活质量。2、选择贷款消费时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应该把贷款的数额控制在自己的还贷能力之内。3、要讲究信用、按时还贷。,2.按消费对象分类,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消费各种有形商品,消费服务,如家政、维修等,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3、按消费目的分,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衣食住行),发展资料消费(满足德、智、体等方面),享受资料消费(娱乐身心),下列各种消费行为各属哪种类型?,1、外出旅游2、贷款买房(自住
5、)3、购买食物4、送子女读书5、租书阅读6、看病,消费结构反映的是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恩格尔系数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一个家庭收入越少,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的比例就越大,这一观点被称为“恩格尔定律”。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系数为“恩格尔系数”,用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额,消费总支出额,100%,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对一个国家而言,这个国
6、家越穷,其恩格尔系数就越高;反之,这个国家越富,其恩格尔系数越是下降。,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2006我国农村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46.25%下降到2006年的43.02%。农村居民消费进入了讲究生活品位的阶段。,从1978年到2006年,北京市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587下降到308,下降了279个百分点。,(1)消费结构的含义(2)恩格尔系数(3)恩格尔系数大小 与消费结构(生活水平)变化的关系,消费结构,上海高考题,十三年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华社记者用“大起来的住房、多起来的私人轿车、低下来的食品支出比重、高起来的文化程度、热起来的假日旅游、快起来的通信方式”等词语来描绘这些变化。请简述消费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的一般趋势。,参考答案:、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有形商品消费的比重逐步减少,劳务消费比重逐步增大。、自给性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商品性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