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作文考题说起.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769282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7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学生作文考题说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从学生作文考题说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从学生作文考题说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从学生作文考题说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从学生作文考题说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学生作文考题说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学生作文考题说起.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学生作文考题说起,孙忠民,学生习作,文题体裁,作文考题,作文考题,1.读题,学生获得哪些直接信息?,体裁信息:记事(一件事例;表达真情实感),表达信息:写具体(语句通顺;表达生动;详略得当),命题信息:半命题作文,需要把题目补充完整,篇幅信息:不少于400字,规避信息:不涉及真实的校名、人名,作文考题,1.读题,学生获得哪些直接信息?,内容信息:写什么?(选择典型材料),叙事信息: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情感信息:喜怒哀乐(合符典型材料的情感抒发;“积极向上;正能量”),谋篇信息:总分总(或是:总分;分总)等,书写信息:第一行正中“题目”;每小节开头“空二格”;首格“不书写标点符号”等,

2、2.梳理,学生还需补充哪些信息?,文题体裁,1.关于命题,2.关于审题,3.关于体裁,文题体裁,1.关于命题,全命题:试卷提供了完整题目的作文,半命题:需要根据材料,补充完整题目的作文,结构形式:命前半题:如是快乐的我想对你说 命后半题:如我的难忘的 命中间题:如给的一封信、我的一个人,补题技巧: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题。补题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考虑自我写作的特长,以内容“熟”为考虑的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题目小”为上策,闪亮登场,抢人眼球。,易犯毛病:1.拘于提示,拟题过大。2.选材俗套,情感平淡。3.贪大求全,缺少细节。4.脱离自我,文题不符。,自命题:根据提供的素材,学生自拟

3、题目的作文,文题体裁,2.关于审题,审对象和体裁。即看一看题目对文章写作对象和体裁有什么要求。如我的好伙伴,可以写人,如要好的同学、小朋友等;也可以写物,如和自己有亲密关系的字典、录音机等,对自己忠实、讨人喜爱的小狗、小猫等,都可以是这个题目的写作对象。确定好写作对象后,要看一看写作体裁是什么,是写记叙文还是其他体裁。,审题限。即进一步明确题目的选材范围。文章的写作范围表现在时间、地点、数量和内容等方面。如课间十分钟是要你写正在发生的事;童年趣事是要你写已经发生过的事。又如校园新貌写的是“校园”,有趣的课外活动,地点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因此,要仔细审清选材范围。,审题眼。即抓住题目中的题

4、眼,也就是揭示思想意义或表现感情色彩的词语。如我敬佩的一个人,“敬佩”就是这个题目的题眼。要重点写出为什么“敬佩”。再如记一位勤奋工作的老师,“勤奋工作”表达了文章的中心,它就是“题眼”,如果去写这位老师如何“生活朴素”“关心同学”的事,那就离题了。,文题体裁,3.关于体裁,写人:写人要写“真实”,讲“真话”,育“真人”。可以自由选材与立意,写人要写出人物的个性与特点,写得人物要神气活现。,写事:写事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与结果。写清楚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按事情发生过程写清楚。,写景:写景文章要写清对象的主要特征、形状、颜色、声音、动态、静态等特征。写景一定要表达感情,要注意描写

5、对象顺序、层次、重点、景物间关系。,状物:状物分为动物、植物、静物三类。状物文章要注意观察,观察要细致,状物文章必须按一定顺序、层次写清楚。,想象:想象作文关键就在于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可以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这件事物想象到另一件事物,从事物某一点想到事物其他方面,联想事物的过去与未来。,应用文:应用文与生活、社会联系紧密,格式、行为习惯更有规定。格式包括:书写要求、行款式样、结构、习惯用语、称谓和签署、简明得体、规范。同时要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场合、对象及表达方式。,学生习作,1.教师指导过程:作前指导作后批改作后讲评,问题:作前指导缺方法;作后眉批、总批不到位;作后讲评走过场(或有或无;目标模糊),解决策略:学习教法,转变学法;批改严要求;讲评促提升,2.学生学习过程:明确要求习作实践批后修改,问题:典型内容选择不当(走题);遣词作句平淡无味(不具体);谋篇布局没有新意(没个性);思想情感虚假功利(不真实);批后只看等第分数,没有修改意识和习惯。,解决策略:活动体验是学生习作的内容来源,是作文抒发真情实感的本源;“先说”“后写”是“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语言”的“思维”和“表达”的路径,我们往往忽略“先说”这一环节,造成习作“前能力”的培养缺失,学生习作“无从下笔”,日积月累学生厌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