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剧与学校心理教育.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73658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0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心理剧与学校心理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校园心理剧与学校心理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校园心理剧与学校心理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校园心理剧与学校心理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校园心理剧与学校心理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心理剧与学校心理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心理剧与学校心理教育.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校园心理剧与学校心理教育,感动与震撼 2003年秋天的故事,从生命源头感知校园心理剧,人的生命的四个组成部分:自然生命:强健的体魄是生命的源泉精神生命:健全的人格是精神生命的意义所在价值生命:真、善、美完美结合是生命的内在尺度智慧生命:人的发展的动力之源,一、基本概念解读,1、校园心理剧 校园心理剧集小品、戏剧的特色,将校园中青少年学生典型的心理问题移师于舞台,让观众学生和参与者学生在自发的、和谐的、轻松的状态下获得教育和启发。,心理剧的三个发展阶段,早期的发展阶段莫瑞诺1919年第一次使用心理剧这个名称多学科的整合阶段整合了心理剧、社会计量学、社会剧以及团体心理治疗等成熟发展阶段外在条件比较

2、关注:如必要的设备、选择好表演者、大体勾画出剧情、鼓励当事人大胆表演等 这种心理剧的方法特别倚重于心理辅导教师。,校园心理剧是有社会剧发展而来的,比一般心理剧具有更大的表演性。在校园环境中,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发的将生活经历再现出来,并探索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同时学会与同伴交流、分享,最后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表演剧。,校园心理剧奔向妈妈奔向爱 中所得到的,校园心理剧是一种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活动,参与的角色能够在安全、宽松和弹性甚大的环境中,走到自己的过去或未来,在比较自然的状态中,重现失去的自我,发现事情的真实状况,并做出决定或采取新的行动。校园心理剧充盈着积极心理

3、学的色彩。,校园心理剧悔所揭示的,校园心理剧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比较真切地体验。校园心理剧着重于学生行为的改变和自我感受,突出了学生自主性的教育,充分体现尊重原则,特别强调自发性、本源性和内省力。,校园心理剧没有人是孤单的 所感悟到的,校园心理剧是同伴心理互助(或称同辈辅导)的一种重要形式,为学生提供心理互助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心理互助和自助能力。,2、学校心理教育,所谓学校心理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教育。,1、学校心理教育是张扬人性的教育人之心力人之潜能人之德性2、学校心理教育是发展性的教育积极心态自主意

4、识健全人格,二、学校心理教育的本质,3、学校心理教育是幸福的教育察知幸福感受幸福追求幸福4、学校心理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校园心理剧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在上述四个层面都十分形象、生动、到位地体现和诠释了学校心理教育的本质。,三、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校园心理剧,校园心理剧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它是一种完全符合青少年心理特征的表达方式;而心理剧中所展现的形形色色的心理矛盾和困惑也正是青少年学生若干心理问题的形象反映。,1、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两大觉醒:性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的觉醒,六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与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闭锁性心理导致的孤独感与交往需要之间的矛盾性冲动

5、与道德感的矛盾幻想与现实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独立意识与依附心理的矛盾,2、常见的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学习类人格和情感类人际交往类,3、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与校园心理剧,青少年学生的认知特征与校园心理剧:生动直观、形式活泼、引人入胜符合学生思维品质 更容易澄清问题 满足好奇心,青少年学生的情绪情感特征与校园心理剧:心理剧是学生情绪宣泄的舞台 情感的丰富性使心理剧表演成为可能,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特征与校园心理剧:角色扮演是心理剧的重要理论基础 通过与他人互动,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和自身角色的理解 心理剧堪称完善自我意识的催化剂,青少年学生的人际关系特征与校园心理剧:心理剧有助于教育和治疗青少年学生的

6、过于自我关注和自我中心等 心理剧直接为青少年的模仿学习提供了契机和榜样,四、关于校园心理剧的创作与思考,1、校园心理剧的创作,校园心理剧的构成要素,人物:心理辅导教师 当事人学生 参与者学生 观众学生 活动场所 内容 人物关系,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作为心理剧的策划者、组织者,在需要时进行点拨。在暖身阶段对群体行为作评估,并进行角色分配和组织热身;在演出阶段协助探索问题、维持演出过程和进行解释;在分享阶段组织问题分享各自的体验和感受,当事人(学生)指遭受心理困惑并急需解决这些困惑的学生,他们在表演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获得指导帮助,或者通过他人的表演演绎问题,领悟问题的原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参

7、与者(学生)饰演当事人生活中重要角色,以其所饰演人物的口吻和行为方式同当事人交往并坦诚说出自己的想法。,观众(学生)心理剧的观众不是欣赏心理剧演出的,而是来体验心理剧的感受的。通过观看演出对当事人提供支持或领悟心理问题产生的实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活动场所,活动场所是人物活动的地点和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主要是舞台、观众席,包括灯光的设置、明暗,道具的摆放,背景音乐等等。,内容,事件是引起当事人内心冲突的导火线和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其真实生活中发生的,对其造成重要影响的事情。心理剧围绕事件展开,通过对事件的演绎进对其进行重新思考和领悟,达到认知改变和行为矫正的目的。,人物关系:心理剧通过角色

8、扮演的方式,展现造成心理问题的各种关系,使当事人通过观察或领悟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恰当地处理各种人物关系奠定基础。,校园心理剧的结构,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分享感受,提出问题 开端的任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时代特点等 交代人物之间的关系 引出全剧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开端的形式 心理辅导老师说明和旁白(也可以学生自己完成)情节引出:通过表演者一连串的动作来暗示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分析问题 问题提出以后,就要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各个事件的影响程度及相互关系。通过对造成心理问题的相关事件和人物关系的精心演绎,使问题层层展开,不断深化,从而探讨这些问题对

9、个人心理产生的影响程度以及他人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人物的内心心理感受不能仅仅通过表白来说明和揭示,而要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以第一人称的身份通过相应动作表现出来,通过动作表现人物对某一具体事件的情绪反映和内心体验,真实地再现当时具体的情景,从而使当事人有所领悟和感受。由于角色扮演提供了在假设、不用负责的情况下尝试应付问题,从而学习及练习应付问题的技巧。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演绎,使演员和观众受到震撼和感悟。,解决问题 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改变不是通过一两次角色扮演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持续过程,需要当事人在领悟的基础上通过日常生活的训练来完成。解决问题只是指当事人症状有所减轻或有所领悟,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

10、题的方法。心理剧的结局要有深意,能够引起观众的回味与反思,要通过内心冲突与斗争,使观众有所体验和领悟,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行为。结局可以通过心理辅导老师的解释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旁白来进行。,分享感受:心理辅导老师在扮演结束后把全体学生组织起来,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感受和领悟,使当事人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了解别人的反应和感受,学会换位思考,改变非理性的认知;同时使团体气氛更融洽,使当事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获得团体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消除无助感,增强信心和勇气。,校园心理剧的题材,升学适应不良的问题:环境不适应、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我认知失调等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注意记忆障碍、考试焦虑、动力失落、专业不满意

11、、成绩波动过大、厌学等 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宿舍关系失调、同学之间不和、异性交往不当、社交恐怖、缺乏交往技能、难以被他人接纳等 情绪性格问题 情绪不稳定、消极情绪体验过多、过于内向封闭、性格缺陷等。其他心理问题:家庭关系不协调、贫困、抑郁、自杀预防等,校园心理剧中的咨询治疗技巧,空椅子角色反转技术镜子技术时间投射技术哑剧表演技术创意情景技术短剧技术资源回收站技术等等,关于校园心理剧的思考,褪去校园心理剧“外化”的色彩,还校园心理剧本来的“纯粹”依照校园心理剧内在的规律组织引领校园心理剧发展 学生永远是校园心理剧的主角,校园心理剧的舞台虽小校园人们的心却很大校园心理剧虽很简单校园人们的心灵却很丰盈校园心理剧的表演虽很短暂校园人们的生命之树却永远常青,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