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化工操作工艺安全培训.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79545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6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氯碱化工操作工艺安全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氯碱化工操作工艺安全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氯碱化工操作工艺安全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氯碱化工操作工艺安全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氯碱化工操作工艺安全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氯碱化工操作工艺安全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碱化工操作工艺安全培训.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解、氯碱化工艺作业人员培训内容,郑英兰2013年5月11日,一、近几年来发生的重大安全事事故,事故案例一: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2010年11月15日14时20分,上海市静安区一栋正在外立面墙壁施工的20层住宅脚手架发生大火,造成58人死亡、70余人受伤。起火原因是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查处结果是处理54人,其中26人追究刑事责任、28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事故调查除其他原因外,发现电焊工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严重违反操作规程,事故案例二:吉林市吉林商业大厦“11.5”重大火灾事故,2010年11月5日9时17分,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吉林市商业大厦发生火灾,造成19人死亡、24人受伤

2、。起火原因是电气线路短路。起火后放火卷帘门及自动喷淋设施未正常启动,造成火灾蔓延扩大。目前7人受审。调查发现间接原因之一是,几名电工虽然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但未参加全部内容培训,培训考核不严格。为此,吉林市培训考核部门有关人员受到处分。,事故案例三:南京“7.28”地下丙稀管道泄漏爆燃重大事故,2010年7月28日上午,南京市栖霞区南京塑料四厂地块拆除工地发生地下丙稀管道泄漏爆燃事故,造成22人死亡、120人受伤。事故原因是个体拆除施工队擅自组织开挖地下管道、现场盲目指挥并野蛮操作挖掘机挖掘,导致丙稀大量泄漏,遇点火源引发爆炸。有18名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调查发现操作挖掘机是无证操作(未经培

3、训取证)。,另外,2005年12月7日,河北唐山刘官屯“12.7”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08人死亡,其中15人未经培训就下井作业。据统计,88%以上生产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因此,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作用十分重大。,事故案例四:维尼纶生产装置发生爆炸,2008年8月26日6时45分,维尼纶生产装置发生爆炸,将整个生产装置摧毁,20名工人罹难,60人受伤,其中6人重伤。,事故案例五: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液氯储槽爆炸,2004年4月16日凌晨,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液氯储槽爆炸,导致氯气外泄。事故造成9人死亡或失踪,3人受伤,15万群众紧急疏散。,事故案例六:河北赵县化工厂发生爆炸,

4、2012年2月28日上午9时30分左右,位于河北省赵县的克尔化工厂1号车间发生爆炸事故,事故共造成25人死亡、46人受伤。发生事故的1号车间已经基本上被炸平,爆炸地点出现了一个直径约十几米的大坑,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安全生产警钟长鸣!,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2000年以前法制建设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对企业职工安全培训十分重视,国务院和原劳动部、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安全培训的法规制度。早在1954年,劳动部就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技术教育的决定,确立了新工人三级教育制度,要求对新工人必须进行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才准许独立操作。1956年,国务

5、院颁布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等“三大规程”,规程要求:对各级管理生产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应进行安全生产、工业卫生科技知识教育和考核。,2000年以前法制建设回顾,1963年3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该规定要求对电气、锅炉、焊接、瓦斯检查等特殊工种的工人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技术训练,经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上岗操作。首次确立了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1982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领导,防止企业继续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紧急通知中重申:必须加强对广大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特别是对新工人必须坚持入厂、进车间、上岗前“三级”教育培训。1990年10月,劳动部颁发

6、厂长、经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资格认证规定,确立了厂长、经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资格认证制度,要求厂长、经理要经考试合格,取得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认证证书,方可任职。,2000年以前法制建设回顾,1991年9月,劳动部颁布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同年11月又颁布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大纲,对六大类特种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安全培训内容及课时、考核方法、证书发放管理等进行了规范。1994年7月,国家颁布劳动法。该法规定:劳动者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用人单位必须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

7、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2000年以前法制建设回顾,1995年11月,劳动部颁发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要求企业必须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倡导安全文化,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并对企业法人代表和厂长、经理、班组长、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新工人的安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学时、考核、组织领导等作出了具体规定。1996年8月,国家颁布煤炭法。该法规定:矿长必须依法培训合格,取得矿长资格证书;煤矿企业应当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1999年7月,原国家经贸委颁发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13号令),进一步规范了特种作业人员的安

8、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等工作。这些法规制度,为推进安全培训法制化进程奠定了扎实基础。,2001年以来法制建设,2001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成立以后,安全培训法规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尤其是2005年成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之后,安全培训法制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2002年11月,安全生产法正式颁布实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

9、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第二十三条,第三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

10、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十类特种作业1、电工作业2、焊接与热切割作业3、高处作业4、制冷与空调作业5、煤矿安全作业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7、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8、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9、危险化学品作业10、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危化品定义:凡具有易燃、易爆、腐蚀与毒害等危险特性,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能引起燃烧、爆炸、灼伤、中毒等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化学品危化品分类(1)爆炸品(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3)易燃液体(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11、6)有毒品(7)放射性物品(8)腐蚀品,安全生产法,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第五十条,第八十二条,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本法第21条、第22条的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为依法开展安全培训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和强有力的法律武器。以

12、安全生产法为依据,我们又相继建立完善了一系列教育培训法规制度,初步形成了4个层次的法规制度体系。,一是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专门法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第397号令)、煤矿安全监察条例(2000年第296号令)、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2005年第446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第344号令,2011年第591号令)、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2006年第455号令)等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行政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第373号令,2009年第549号令)、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

13、例(2003年第393号令)、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6年第466号令)等相关部门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此外,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这些法律法规都对安全培训作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是依法推进安全培训的基本法律依据。,二是安全监管部门和地方的规章制度。总局先后制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总局3号令)、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总局30号令)、安全培训管理办法(总局44号令)、注

14、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总局12号令)、安全培训机构及教师资格认证办法、煤矿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办法、矿山救护培训管理暂行规定等部门规章制度,各地区也相继制定了安全培训管理实施细则、培训教学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安全培训规章制度,对加强和规范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防范伤亡事故和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健康,进一步作出了具体规定。,三是一系列安全培训规范性文件。针对安全培训工作中的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安全培训各项工作,总局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特种作业操作证(IC卡)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农民

15、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加强企业班组长安全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职业健康培训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共计20多个,这些规范性文件,对安全培训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外,总局还颁发了安全生产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关于进一步深化“十二五”时期安全监管监察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意见,即将颁发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为下一步安全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并作出了具体部署。,四是较为系统的安全培训大纲标准。目前,总局已制定并颁布了11个作业类别51个工种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以及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等高

16、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30余个,基本涵盖了所有高危行业领域,许多大纲标准是以国家标准形式颁布。不少地方部门也制定有关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这些标准的建立,使安全培训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及考核标准有了依据。同时,完成了10多个类别人员的考试题库建设,为推进并实施教考分离工作奠定了基础。总之,从成立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十多年来看,我国的安全教育培训法规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电解及氯气液化生产中存在的危险隐患,1、氢气着火爆炸危险,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其爆炸极限为 4.174.1%(体积)。氢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在生产过程中氢

17、气系统的设备、管道一旦泄漏,在厂房内积聚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氢气放空时遇雷击也可引起火灾爆炸。,2、氯气着火爆炸危险,氯气为有毒物质,本身不燃,但可助燃。能与氢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氯气含氢达到 587.5%时,遇明火、日光照射或高温物体能引起燃烧爆炸。,3、三氯化氮的爆炸危险,三氯化氮是电解盐水时氯与氮反应产生的副产物。三氯化氮是极不稳定的化学物质,在 95时,易分解,遇氨、铵、油脂等物质易发生剧烈反应,对震动很敏感,受震动会发生爆炸,破坏性极大。,4、灼伤危害,氯气干燥时需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分,硫酸具有强腐蚀性,若输送硫酸的管道、设备或存放浓硫酸的贮槽遭到腐蚀破坏,或发生泄漏,浓硫

18、酸喷溅到人的身体上,有发生化学灼伤的危险。NaOH 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在生产过程中高浓度的液碱或固碱对人会造成化学灼伤事故。,5、氯气泄漏造成中毒的危险,对眼、呼吸系统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反射性心跳骤停。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水肿;可引起牙齿酸蚀症。,在电解、氯气处理、液氯及包装、等工段有吊装起重设备,在设备检修吊装施工的其他起吊设备,在作业中存在起重伤害的危险。,6、起重伤害危险分析,7、触电危险,离子膜电解使用强大直流电,在电槽操作和日常管理

19、、检查过程中若不注意,则发生电灼伤、电击等触电事故,严重的会引起触电身亡。,8、噪声危险,长期在噪声环境下作业对人的听觉造成损伤,甚至导致不可逆性的噪声性耳聋。此外还对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有一定影响。,四、发生事故隐患原因,1、氢气着火爆炸的原因(1)在生产过程中因氢气系统的设备、管道腐蚀造成氢气泄漏,在厂房内积聚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2)氢气放空时遇雷击也可引起火灾爆炸。(3)防静电设施不好或空气混入氢气系统形成了爆炸性混合气体引起火灾和爆炸。,2、氯气着火爆炸的原因,(1)自控装置失效,整流器跳闸、氯、氢气压力波动或压差大,或者槽液位过低等都容易使阴极产生的氢气混入到阳极室与氯气混合会

20、引起电解槽发生爆炸或管道爆炸。(2)氯气在液化和灌装时,由于氢气在氯气液化时的压力和温度下仍为气态,随着氯气液化量增加,氢气在剩余氯气中的含量就相对提高,极易构成爆炸性混合物,存在着一定的火灾危险性。,3、三氯化氮的爆炸原因,由于化盐用水中常含有少量 NH4+,随盐水进入电解槽,与阳极室的氯气发生反应,生成 NCl3,三氯化氮是极不稳定的化学物质,易分解,对震动很敏感,受震动会发生爆炸,破坏性极大。,4、发生灼伤事故原因,(1)设备、管道腐蚀造成突发性泄漏。(2)不按要求穿戴好防护用品。(3)安全意识淡薄。(4)操作程序错误。(5)日常安全管理及设备管理不善。,5、造成氯气泄漏的原因,由于受氯

21、气介质腐蚀,使输送氯气管道和贮存氯气设备腐蚀穿孔,或因电器、操作不当等原因而造成氯气泄漏。,6、发生起重伤害的原因,1)选型不当,起吊负荷不匹配;2)制造、安装质量不合格;3)升高限位器、行程开关、刹车装置失效;4)电器故障;5)违章作业或误操作;6)卷扬机传动机构损坏,吊钩缺陷,钢丝绳断股;7)现场指挥错误;8)超重吊装。,7、触电事故发生原因,离子膜电解使用强大直流电,而电解槽连接铜排均是祼露的,外表无绝缘保护层,而电解操作时,直流电负荷很大。,8、噪声事故原因,离子烧碱装置存在很多机电设备如压缩机、喷射泵、气液输送泵,以及气液输送管道产生的振动噪声。,五、为了预防事故发生,在生产操作上应

22、注意什么?,(一)电解安全生产注意事项,1、严格按操作法进行操作,控制好各项工艺指标。其中以下重点工艺指标不能超标(1)氢气氯气压差(2)氢气压力(3)氯气压力2、单元槽离子膜完好,严禁有针孔和撕裂。3、按时巡回检查,做好设备管理与维护。4、对于压力容器要按要求定期检验。,(一)电解安全生产注意事项,5、停车检修前要进行安全处理(1)按停车方案进行停车(2)泄压排放(3)降温(4)抽堵盲板:抽堵盲板时要保持正压、严防中毒、防止着火、注意高空作业、安全安全拆卸螺丝。,(一)电解安全生产注意事项,5、置换(1)可靠隔离 该作业应在抽堵盲板之后进行。(2)制订方案 置换前应制订置换方案。(3)置换彻

23、底(4)取样分析6、吹扫和清洗,(二)氯气液化安全生产注意事项,1、严格按操作法进行操作。控制好各项工艺指标。其中以下重点工艺指标不能超标(1)原氯含氢(2)废氯含氢(3)氯含水(4)三氯化氮含量2、按时巡回检查,做好设备管理与维护。3、对于压力容器要按要求定期检验。4、停车检修前要进行安全处理(与电解安全生产注意事项中第4点相同),(二)氯气液化安全生产注意事项,5、定期对气液分离器和气化器进行排污处理排污时分别将气液分离器和气化器中富集的三氯化氮带着液体氯一起排放到排污器中,然后加入烧碱溶液进行处理;或者排放至制备次氯酸钠溶液的反应池内,如无反应池,就直接排放至配置好一定浓度烧碱溶液的贮罐

24、内。,六、为了预防事故发生,个人防护应注意什么?,1、要戴好安全帽2、在有酸碱腐蚀区域操作时,要穿防酸、防碱服、防酸碱手套;防酸碱鞋;戴防护眼罩或面罩。3、在有毒气体生产区域要随身携带防毒口罩。4、在高处作业时应系安全带。,七、应具有的安全处理设施及安全设施操作与维护。,1、氢气正压水封2、氯气正负压水封3、氯气洗涤塔4、事故氯气处理装置5、氯气泄漏水幕墙6、液氯贮槽区域抽风装置及地下排污水装置7、气液分离器和气化器排污处理装置,八、一旦发生事故如何进行应急处理?,(一)发生灼伤事故应急处理,1、烧碱灼伤应急处理迅速脱去污染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冲洗时间不得少于15min,清洗要遍及各受害

25、部位,尤其注意五官等处对眼睛的冲洗一般用生理盐水或清洁自来水冲洗,冲洗时水流不宜正对角膜方向,不要搓揉眼睛或将面部浸在清洁的水盆里,用手撑开上下眼皮睁大眼睛,头在水中左右摆动。其它部位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中和剂洗涤或温敷,用中和剂时间不易太长,再用清水冲洗。完成冲洗后送医院治疗。,(一)发生灼伤事故应急处理,2、硫酸灼伤应急处理(1)皮肤接触:大量硫酸与皮肤接触需要先用干布吸去,不能用力按、擦,否则会擦掉皮肤;少量硫酸接触无需用干布。然后用大量冷水冲洗,再用3%-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用大量冷水冲洗剩余液体,最后再用NaHCO3溶液涂于患处,最后用0.01%的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就医

26、。(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二)发生氯气泄漏事故现场应急处理,1、常规的氯处理 通过事故氯气处理装置进行吸收(吸收装置的碱液贮槽要随时备有足够的碱)。并且该装置要有备用电。2、突发氯气泄漏事故初期现场处置(1)现场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事故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当班值班长或生产调度室报警。讲明事故源点、泄漏部位及原因。(2)根据泄漏氯气浓度选择呼吸器,然后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切断事故源。(3)值班

27、长接到报警后,根据事故情况向生产调度和本单位领导发出事故警报,并组织好现场人员进行自救和无关人员向上风向撤离,(二)发生氯气泄漏事故现场应急处理,(4)事故单位的领导,在接到报警后,要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组织自救。凡能经切断气源或倒槽等措可施消除事故的,要尽快处理,不可延误。如确实不能控制,应立即向救援指挥部报告,并提出堵漏、抢救的具体措施。(5)消防队接到报警后,应尽快赶赴现场。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中毒者,要以最快速度将中毒者救离现场空气新鲜处。使中毒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若呼吸已停止,则做人工呼吸;若心脏已停止跳动,则做心脏复苏术。若皮肤或眼部已被污染,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

28、洗,然后去急救站或医院就医。,(二)发生氯气泄漏事故现场应急处理,(6)指挥部成员到达现场后,要尽快收集事故现场资料,做出相应决策:A、视事故状况,决定是否局部或全部停车。若要局部或全部紧急停车,应指令公司生产调度按紧急停车的程序迅速执行。B、派出人员查明泄漏毒气的扩散情况,若需通知下风向扩散区域群众撤离,应派出人员临场指导。C、按各专业对口原则,向有关上级机关报告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D、命令各专业救援队迅速投入救援。,(二)发生氯气泄漏事故现场应急处理,(7)各专业救援队接到指令后,要以最快速度召集人员,带上救援器材和装备,赶赴指挥部集结,然后在指挥部的指挥下,迅速进入事故现场实施救援

29、。A、治安队要在事故现场周围划定禁区,设岗警戒,组织纠察,巡逻检查,进行交通管制。如氯气扩散危及友邻安全时,应协助友邻单位指导群众向侧上风方向的安全地带撤离。B、医疗救护队要与抢险队配合立即救护伤员,对中毒者应视其中毒症状采取相应的现场急救措施,重伤员应尽快送往医院抢救。,(二)发生氯气泄漏事故现场应急处理,C、抢险队员要配戴好防护器具,抢救伤员,并做好协助事故单位堵漏的准备,必要时参与堵漏。D、抢修队应迅速抢修设备、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扩大。E、运输队和后勤队要根据应急救援的需要,配合做好后勤和运输工作。F、通信联络队要保证指挥部与各专业救援队伍、与友邻单位、与上级领导机关的通信联络畅通。(8

30、)当事故得到控制后,指挥部应立即成立两个专业小组。A、事故调查小组 B、设备抢修小组,(三)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理,(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当班领导(值班长)或调度室、消防队报警,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切断可燃物料来源。(2)当班领导(值班长)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必须迅速查明着火部位及物料名称,尽快向公司消防队和调度报警。(3)调度人员接报警后,应迅速与消防队取得联系,并根据事故现场反馈的信息,发出救援信号,下达事故救援指令,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救援队赶赴火灾现场。,(三)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理,(4)事故发生部位在报警同时,应组织力量酌情采用相应手段和灭火器进行灭火。如为气体

31、燃烧,应先关闭阀门,切断气源,然后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如为油类物质燃烧,迅速用泡沫、干粉或1211灭火器灭火;如为电气设备着火,应先切断电源,然后用二氧化碳或1211灭火器灭火;如为一般可燃物燃烧,可用泡沫灭火器和大量的水灭火。若火灾中潜伏爆炸危险,指挥者应当机立断,把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向指挥部报告情况。(5)消防队接到报警,应迅速赶赴火灾现场按拟订的应急灭火方案进行灭火和抢救伤员。如火势控制不住,应立即向火警119报警。,(三)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理,(6)指挥部成员到位后,要尽快收集事故情况,指挥灭火、防爆,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如事故扩大,则请求外援。(7)专业救援队要以最快速

32、度赶赴指挥部集合,然后按指挥部的指令,进入事故现场实施救援任务。(8)当事故控制后,指挥部应立即成立两个专门小组。A、事故调查小组 B、设备抢修小组,灭火扑救原则,1、报警要早、损失就小2、边报警、边扑救3、先控制、后灭火4、先救人、后救物5、防中毒、防窒息6、听指挥、不惊慌,九、个人防护器材及灭火器使用、维护,(一)气体防护用品(防毒面具)的使用、维护,1、防毒面具使用前检查:(1)使用前需检查面具是否有裂痕、破口,确保面具与脸部贴合密封性;(2)检查呼气阀片有无变形,破裂及裂缝;(3)检查头带是否有弹性;(4)检查滤毒盒座密封圈是否完好;(5)检查滤毒盒是否在使用期内,(一)气体防护用品(

33、防毒面具)的使用、维护,2、防毒面具佩戴说明:(1)将面具盖住口鼻,然后将头带框套拉至头顶;(2)用双手将下面的头带拉向颈后,然后扣住;(3)风干的面具请仔细检查连接部位及呼气阀、吸气阀的密合性,并将面具放于洁净的地方以便下次使用;(4)清洗时请不要用有机溶液清洗剂进行清洗,否则会降低使用效果。,(一)气体防护用品(防毒面具)的使用、维护,3、防毒面具佩戴密合性测试:测试方法一:将手掌盖住呼气阀并缓缓呼气,如面部感到有一定压力,但没感到有空气从面部和面罩之间泄露,表示佩戴密合性良好;若面部与面罩之间有泄露,则需重新调节头带与面罩排除漏气现象。,(一)气体防护用品(防毒面具)的使用、维护,3、防

34、毒面具佩戴密合性测试:测试方法二:用手掌盖住滤毒盒座的连接口,缓缓吸气,若感到呼吸有困难,则表示佩戴面具密闭性良好。若感觉能吸入空气,则需重新调整面具位置及调节头带松紧度,消除漏气现象。,(一)气体防护用品(防毒面具)的使用、维护,4、滤毒盒更换及装配方法:(1)按照滤毒盒的有效防毒时间更换或感觉有异味更换;(2)将滤毒盒的密封层去掉,并将滤盒镙口对准滤盒座,正时针方向拧紧,压扣滤线盒对准盒座压紧。,(一)气体防护用品(防毒面具)的使用、维护,5、防毒面具更换条件:(1)佩带时如闻到毒气微弱气味,应立即离开有毒区域。(2)有毒区域的氧气占体积的18%以下、有毒气体占总体积2%以上的地方,各型滤

35、毒罐都不能起到防护作用。,(一)气体防护用品(防毒面具)的使用、维护,6、贮存方法及使用年限(1)每次使用后应将滤毒罐上部的螺帽盖拧上,并塞上橡皮塞后储存,以免内部受潮.。(2)滤毒罐应储存于干燥,清洁,空气流通的库房环境,严防潮湿,过热,有效期为 5 年,超过 5 年应重新鉴定。,(一)灭火原理及灭火器使用、维护,1、灭火原理(1)窒息法:用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包围燃烧物,阻碍空气与燃烧物接触,使燃烧物因缺氧而熄灭。(2)冷却法: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燃点以下以终止燃烧。(3)隔离法:将火源与火源附近的可燃物隔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控制火势蔓延。(4)化学抑制灭火法: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中去

36、,以抑制燃烧连锁反应进行。,(一)灭火原理及灭火器使用、维护,2、灭火剂及其应用(1)、水:灭火原理:冷却,稀释冲击作用。扑救:木材等一般火灾。禁水物质:碱金属、轻金属、电石、熔融状金属、电器设备火灾。(2)、泡沫灭火剂:灭火原理:利用在液体表面形成凝聚的泡沫漂浮层,起窒息和冷却作用。(3)、干粉灭火剂:灭火原理:窒息,冷却。(4)卤代烷灭火剂:灭火原理:利用化学抑制灭火原理。(5)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原理:CO2不燃,不助燃易于液化特性制成。,(一)灭火原理及灭火器使用、维护,3、灭火器及其应用(1)泡沫灭火器.扑救固体物质或其它易燃液体火灾。.使用注意:a、不能横着拿,倾斜拿或颠倒拿;b、

37、使用前就摇匀,对准火焰根部拔开插销,往下按。.贮存:a、阴凉、干燥、方便取用处;b、每年检查一次。C、注意使用期限,防止喷嘴堵塞。,(一)灭火原理及灭火器使用、维护,(2)CO2灭火器:.扑救甲类物质(非水溶性和水溶性物质)。.使用注意:a、防止受冻伤(一手拿出喇叭筒对准火源一手打开开关);b、在密闭狭小空间使用CO2灭火器后要立即离开。C、在室外使用时要站在上风向。.贮存:a、阴凉、干燥、方便取用处;b、每月测量一次,质量少于1/10时应充气。,(一)灭火原理及灭火器使用、维护,(3)干粉灭火器.扑救石油、石油产品。.使用注意:提起圈环,干粉即可喷出。.贮存:a、阴凉、干燥、方便使用处;b、

38、一年检测一次,质量少于1/10时应充气。,(一)灭火原理及灭火器使用、维护,(4)1211灭火器.扑救电器设备,化工纤维原料等初期火灾。.使用注意:a、灭火时应保持直立,不可水平、颠倒使用,喷嘴对准火焰根部,由远及近,快速向前推近。.贮存:a、阴冷、干燥、方便取用处;b、每年检查一次。C、勿碰撞。,十、氯气安全规程,(一)生产安全,1、液氯应符合GB5138中的有关规定2、氯气总管含氢0.4%。氯气液化尾气含氢4.0%。3、充装液氯压力不应超过1.1MPa4、液氯贮槽、计量槽、气化器中液氯充装量不应大于容器容积80%。液氯充装结束,应采取措施,防止管道处于满液封闭状态。5、不应将液氯气化器中的

39、液氯充入液氯气瓶。6、对液化器和热交换器等设备应定期排污(三氯化氮),三氯化氮含量60g/L.,(二)充装安全,1、每班应对计量器具校零。计量器具应设超装警报或自动切断液氯装置。2、液氯气瓶充装系数为1.25kg/L,不应超装。3、做好充装前、充装中、充装后的所有记录。4、充装前应有专人对气瓶进行检查,确认完好无缺陷和无异物后方可充装。,(二)充装安全,5、气瓶有下列情况的不许充装(1)颜色标志不符合GB7144规定或未对瓶内介质确认的。(2)钢印标志不全,或不能识别。(3)新瓶无合格证的。(4)超过技术检验期限的。(5)瓶体存在明显损伤或缺陷,安全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6)瓶体温度超

40、过.6、充装后的气瓶应复称,两次误差不应超过允许充装量的1%。7、入库前应有产品合格证。,入罐作业的八个必须是什么?1、答(1)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2)必须进行安全隔绝。(3)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4)必须进行置换、通风。(5)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6)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7)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8)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事故四不过的原因?2、答: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未查清或责任人未处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动火作业的六大禁令?1、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2、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3、不清洁或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4、不清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5、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6、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谢谢大家,祝愿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