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培训讲师.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86035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6.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管理培训讲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物流管理培训讲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物流管理培训讲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物流管理培训讲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物流管理培训讲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培训讲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培训讲师.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流管理培训讲师,物流管理培训讲师:谭小琥,现代物流概论,3,内容摘要,2.1 物流系统概述2.2 物流系统构成: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2.3 物流系统分析,第 2 章 物流系统及其构成,第一节:物流系统概述 要求,系统与系统工程 一般了解物流系统概念、功能及其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 掌握 物流系统模式,物流系统设计要素 理解物流系统化的目标 掌握,4,5,2.1 物流系统概述,系统与系统工程(一)系统的含义1、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单元之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每一个单元也可以称为一个子系统。系统与系统的关系是相对的,一个系统可

2、能是另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一个子系统也可以继续分成更小的系统。系统应具备的条件:(1)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2)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使系统保持相对稳定;(3)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保持系统的有序性,从而便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6,2、系统模式系统是相对外部环境而言的,并且和外部环境的的界限往往是模糊过渡的,所以严格地说系统是一个模糊集合。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劳力、手段、资源、信息等,称为输入,系统自身所具有的特定功能,将输入进行必要的转化处理活动,使之成为有用的产成品,供外部环境使用,称之为系统的输出。,7,物流系统的模式,如图21。它反映了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模式

3、。系统处理、输入、输出和约束,又称系统运行的四要素。,图21 系统的一般模式,(二)系统的模式,物流系统处理,环境,反馈,8,(三)系统的结构与特点,1、系统结构:(1)有两个以上的元素及元素间形成的特别关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2)其中元素是基础,元素之间的关系是构成系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2、系统的特点:(1)具有可以判断目标性能好坏的标准;(2)为了完成同一目标可以有几种不同方案;(3)有可能应用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或模拟模型进行分析论证;(4)系统有具有独立性。,9,(四)系统工程,(1)概念:就是用科学的方法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规划和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通过

4、最优途径的选择,使我们的工作在一定期限内收到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成果。(2)实质:是一门技术,具有一套方法。系统工程一项管理技术,运用系统的思想、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最新手段,将分散的、各自为政的局部利益,巧妙的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使用权其发挥最大的效果,从而纠正了过去只注意局部和部分的设计,而对总体设计草率从事的缺点。,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方法,(一)霍尔的系统工程三维系统,图22 系统工程三维结构,(1)摆明问题;(2)指标设计;(3)系统综合;(4)系统分析;(5)系统优化;(6)择优决策;(7)计划实施。,(1)规划阶段;(2)拟订方案;(3)分析阶段;(4)实验阶段;(5)调试阶

5、段;(6)运行阶段;(7)更新阶段。,(1)自然科学;(2)社会科学;(3)管理科学;(4)哲学;(5)数学科学等,11,系统的三大要素:输入、处理、输出系统的结构:输入、处理、输出、制约、反馈等系统概念是现代物流科学的核心物流各环节是子系统物流服务是系统的输出成本和服务水平是系统优化目标,物流系统,12,2.1.2 物流系统,(一)物流系统的概念及其功能1、概念: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构成:由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

6、子系统所组成的综合体。3、通过运用系统科学对物流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人们认识到,以系统的观点将原本分散的各个物流功能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视为一个物流大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就能充分发挥物流的功能,提高物流的效率和效果,实现整体的物流合理化。,13,4、物流系统的特点(1)物流系统是复杂系统(2)物流系统是大跨度系统(3)物流系统环境稳定性差而动态性强。(4)物流系统属于中间层次系统范畴。,14,物流系统服务性的衡量标准:1、对用户的订货能很快地进行配送;2、接受用户订货时商品的缺货率低;3、在运送中交通事故、货物损伤、丢失和发送错误少;4、保管中变质、丢失、破损现象少;5、具有能很好地实现运送

7、、保管功能的包装;6、装卸搬运功能能满足运送和保管功能的包装;7、能提供保障物流活动流畅进行的物流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反馈信息,实现信息共享。8、合理的流通加工,以保证生产费、物流费之和最少。,15,(二)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1、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间的制约关系,商品储存量,16,2、构成物流服务子系统功能之间的约束关系;3、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的关系;4、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所耗费用的关系;,以上的制约关系称为二律背反原理,17,构成物流成本的各环节费用之间的关系,小批量订货,成本,运输费,保管费,小批量订货,18,(三)物流系统的模式,19,1、商品(products)2、商品的数

8、量(Quantity)3、商品的流向(Route)4、服务水平(Service))5、时间(time)6、物流成本(cost)P、Q、R、S、T、C被称为物流系统设计有关的基本数据的六个要素,是设计中必须的。,(四)物流系统设计要素,20,(五)物流系统化优化的目标(5S)【掌握,2008.5,2008.11 判断 多选】1、服务性(Service)2、快捷性(Speed)3、有效的利用面积和空间(Space saving)4、规模适当化(scale optimization)5、库存控制(stock control),21,我国国家标准把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

9、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是什么?物流是无所不在、和人们生产息息相关的。当你从超市的货架上取下这件商品,你能想象出它从走下生产线,再到你手中,中间需要经过多少个环节,而这些中间环节就可以被称之为物流。,第二节:物流系统的构成,运输方式及特点,运输合理化的途径 掌握仓库的功能,仓储合理化;掌握装卸搬运的概念、意义,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原则;掌握包装的概念及其在物流中作用,包装的合理化;理解流通加工的概念及目的 理解,22,23,运输(transportation)(一)运输的作用与意义 概念:运输是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

10、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运输活动花费时间长、距离远、能源和动力消耗大,其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占50%。,2.2物流系统的构成,24,运输的作用和意义,对物品进行较长距离空间移动,是创造空间效益的主要方式扩大了经济活动的范围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25,(二)运输方式及特点 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26,铁路:长距离运行、重载、高速、成本低、缺乏机动性、自成体系、按时刻表运行公路:门到门运输、时空灵活性强、运输单位小水路:运输量大、运价低、周期长、速度慢航空:快速、及时、费用高管道运输:成本低、维

11、修易、只适于特定对象,各类运输方式特点,27,(三)运输合理化的途径【重要】1、运输网络合理配置2、选择最佳运输方式3、提高运行效率4、推进共同运输5、采用各种现代运输方法 运输合理化目标 降低运输成本:干线运输 提高物流的服务质量:末端输送,根据经营战略和销售政策等因素决定,费用时间,车辆运行率、装载率,费用、时间,考虑到包装、装卸等环节的配合及其制约因素,28,选择最佳运输方式,运输距离,运输费用,水运,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D1,D2,D3,C1,C3,C2,29,2.2.2 仓储(储存storing)(一)仓储的作用和意义 仓储是对物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

12、。仓储在物流系统中起着缓冲、调节和平衡的作用,是物流的另一个中心环节。仓储和运输是物流活动的两大支柱。仓储的目的是克服产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使物资产生时间上的效果。,30,(二)仓库的机能,仓库是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仓库成为生产和消费领域中物资集散的中心环节,其功能已不单是保管、储存,而是调运中心。仓库的功能:(一)储存和保管是基本的传统功能(二)调节供需的功能(三)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四)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31,32,高平台铝合金 铝合金结构平 结构仓库 房库,33,高平台彩钢板结构仓库,34,楼 层 恒 温 库,35,36,自动化立体仓库,37,仓储合理化的

13、途径,1、实行 ABC 管理2、科学的库存管理控制1)考虑降低采购费和购入价等综合成本2)减少流动资金、降低盘点资产3)提高服务水平、防止缺货3、应用预测技术,38,2.2.3装卸搬运(一)概念:指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活动,具体说包括装上、卸下、移送、拣选、分类、堆垛、入库、出库等活动。作用:(1)装卸搬运在物流活动转换中起承上启下作用(2)装卸搬运在物流成本中占有重要地位(3)装卸搬运是提高物流系统的关键,39,(二)装卸搬运作业的构成,1、堆放、拆垛作业2、配货作业3、搬运、移送作业4、其它作业。如贴标签、拴卡片等,40,(三)装卸搬运合理

14、化的原则,1、省力化原则。即利用货物本身的重力移动物品,减少附加重量。如利用重力移动物品。2、消除无效搬运作业。只搬运必要的物资,减少搬运次数。提高搬运活性,物品的包装及堆放要有利于下一步装卸搬运作业。3、提高搬运活性原则4、合理利用机械。提高生产率、安全性、服务性和作业的适应性等。5、保持物流的均衡、顺畅。6、集装单元化原则。提高装卸搬运作业效率、作业标准化、物品安全。7、人性化原则。考虑人的正常能力和抓拿的方便性,作业安全和人身安全,作业环境。8、提高综合效果。,41,物料放置活性状态示意图,42,2.2.4包装(packaging)(一)包装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1、概念:包装是为在流通过

15、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体名称。2、注意要点:包装称为生产的终点,同时也社会物流的起点。包装类型:单个包装、内包装、外包装 包装直接影响装卸、保管、运输的质量的效率,关系于整个物流成本销售效果。,43,包装的分类,包装功能:工业包装(运输包装)、商业包装单个包装、内包装、外包装,商业包装,工业包装,44,(二)包装材料1、纸和纸板品2、木质包装材料3、金属包装材料4、塑料包装材料5、玻璃、陶瓷包装材料6、复合材料7、包装用辅助材料,45,(三)包装合理化,1、包装轻薄化。省材料、减重、体积小2、包装的单纯化。作业简单3、符合集装单元化和标准

16、化的要求。(现代化物流的重要标志,单元化物流的基础)4、包装的机械化与自动化5、注意与其它环节的配合。包装与运输、储存和装卸搬运等。6、有利于环保。,46,关键点:包装不仅从运输角度满足保护物品、单元化和彼此区别等功能要求,而且也要反映物流过程中必须通过包装反映物流信息,所以包装的设计十分重要,必须根据物流方式的不同要求进行具体的包装设计。,47,48,49,50,2.2.5流通加工(distribution processing)(一)流通加工的概念 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栓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实际上是物流过程中进行的辅助加工活

17、动。流通加工是满足顾客差异化需求、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手段。流通:改变物质的空间状态与时间状态;加工:改变物质的形状和性质、形成一定产品的活动;流通加工:是为了弥补生产过程的不足,更有效地满足用户或本企业的需要,使产需双方更好地衔接。,如今,流通加工作为提高商品附加值、促进商品差别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基重要性越来越增强。,51,(二)目的1、方便运输:零件分别运输,售前就地组装例如:自行车2、方便用户:剪铁丝、裁玻璃3、综合利用:肉、骨分离,钢板套裁,52,(三)流通加工的形式及作用,1、钢卷剪切流通加工。2、水泥流通加工。3、玻璃流通加工。4、自行车、助力车流通加工。5、服装、书籍流通加工。6、

18、水产品、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流通加工。7、酒类流通加工。,53,注意的问题,流通加工的属性目前尚有不同看法,但它既属于加工范畴,也属于物流活动的一部分。,生产,流通,流通加工,54,2.2.6配送(distribution 或 delivery)(一)配送概述 1、配送概念: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与运输的区别首先在于配送集经营、服务、社会集中库存、分拣、配货于一体,并非单一地送货。其次是配送处于物流过程的末端,是一种短距离、高频的输送,是二次运输。,55,2、配送的特点,(1)配送是从物流据点至用户

19、的一种送货形式。(2)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或输送,而是运输与其他活动共同构成的组合体。(3)配送不是广义概念的组织物资订货、签约、进货及对物资处理分配的供应,而是以供给者送货到户式的服务性供应,是一种“门到门”的服务。(4)配送是在全面配货基础上,完全按用户要求,包括,种类、品种搭配、数量、时间等方面的要求所进行的运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形式。,56,3、配送的意义与作用,1、完善了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2、提高了末端运输的经济效益。3、通过集中库存,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4、简化手续,方便用户。5、提高了供应保证程度,57,配送中心能够缓解交叉运输,配送中心,配送中心,58,另外一种情况,

20、59,(二)配送的种类,1、按配送组织者分类(1)企业内部配送 大型企业内部配送。企业在消费地建若干个配送中心,在配送中心集中的核心地区建物流基地,各生产工厂的产品先批量地运往物流基地,在物流基地经过大致分类后,再配送给周围的配送中心,然后再从配送中心配送至终端用户;连锁型企业内部配送。,60,(2)企业之间的配送,企业对企业的配送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专业物流企业或第三方物流。企业受生产企业的委托开展的配送,即将生产企业的产品或半成品配送给该生产企业指定的企业;另一种类型是生产企业的配套生产企业,按该生产企业的数量、品种、时间、地点等要求,将自己的产品供给该生产企业的各分厂或车间生产线的

21、配送。(3)企业对消费者配送,这种类型的配送大多是日用消费品向居民或个人的配送。,61,2、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类(1)定时配送(2)准时制物流配送 所谓准时制物流配送,就是按照客户的规定时间,双方协议配送。(3)定量配送 指按规定的批量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配送;定时定量配送:(4)定时、定路线配送。,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主要指在一定区域内,为使物流合理化,有若干个定期需求的货主,共同要求某一个卡车运输企业,利用同一个运输系统完成的配送。共同配送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费用;为了车辆满载,避免交叉、重复、迂回和空驶;为了减少配送网点,节约设施费用支出;为了减轻交通拥挤和废气公害,保护环境。共同配送

22、的形式有:由一个配送企业向多个用户的配送。多个配送企业联合在一起,协商划分配送区域或地段,共同利用配送设施进行配送;由若干个用户(商店)联合组织配送系统进行自我配送服务,63,(三)配送方法 1、配货作业方法(1)分货方式 分货方式(又叫播种方式)是将需配送的同一种货物,从配送中心集中搬运到发货场地,然后再根据各用户对该种货物的需求量进行二次分配。这种方式适用于货物易于集中移动且对同一种货物需求量较大的情况。(2)拣选方式 拣选方式(又叫摘果方式)是用分拣车在配送中心分别为每个用户拣选其所需货物,此方法的特点是配送中心的每种货物的位置是固定的。2、车载货物的配装3、配送路线的确定原则,64,(

23、四)配送中心,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结点。配送中心的结构及工作流程,配送中心的功能集货通过运输从生产厂家或物流中心调运大量的货物。储存为保证及时准确地配送货物,中心要有一定水平的货物储存。分货和配货按照用户要求,利用分拣运输设备,从货物存储区将货物分拣并运到货物分放地,65,3、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4、配送中心的设施规划(1)有效地利用空间(2)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3)简化作业周期(4)缩短生产周期(5)力求投资最低(6)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66,67,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原则,1、根据系统的概念、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求得整体优化。2、以发展的观点作为设施规划的出发点,并

24、贯穿在设施始终。3、从宏观到微观,又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4、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5、重视人的因素。,固定货架区,分拣区,分拣系统,配送中心的总体布局,三、配送中心的布局规划,69,2.2.7物流信息(logistics information)。(一)物流信息概述1、物流信息定义:信息是指能够反映事物内涵的知识、资料、信息、情报、图、像、数据、文件、语言声音等。信息是事物的内容、形式及其发展,变化的反映。物流信息的定义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70,2、物流信息的组成与分类【08.11.简答】(1)按管理层次分类物流信息分为战略管理信息战术管理

25、信息理信息操作管理信息。(2)按信息来源分类 物流系统内部信息。物流系统外部信息。,71,3、物流信息的特点(1)物流信息量大、分布广。信息的产生、加i和应用在时间、地点上也各不相同。(2)物流信息动态性强,信息的价值衰减速度快,这对信息管理的及时性要求就比较高。(3)物流信息种类多,不仅本系统内部各个环节有不同种类的信息,而且由于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如生产系统、供应系统等)密切相关,因而还必须收集这些物流系统外的有关信息。这就使物流信息的分类、研究、筛选等工作的难度增加。,72,4、物流信息的作用 物流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它们通过物资实体的运动联系在一起,一个子系统的输出是另一

26、个子系统的输入。合理组织物流活动,就是使各个环节相互协调,根据总目标的需要,适时、适量地调度系统内的基本资源。通过物流信息的作用才能使物流各环节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而不是各个孤立物的活动。,73,(二)物流信息系统1、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1)数据的收集和录人 物流信息系统首先要做的是用某种方式记录下物流系统内外的有关数据,集中起来并转化为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接收的形式并输入到系统中。(2)信息的存贮 数据进入系统之后,经过整理和加工,成为支持物流系统举行的物流信息,这些信息需要暂时存贮或永久保存,以供使用。(3)信息的传播 物流信息来自物流系统内外有关单元,又为不同的物流职能所用,空间障碍

27、的信息传输是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4)信息的处理(5)信息的输出,74,物流水平方向的信息,供应商,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厂内物流),销售物流,废弃回收物流,图16 企业物流的水平结构,厂商,流通中心,消费者,75,物流垂直方向信息,企业物流渗入到生产工厂的所有活动和管理工作中,对企业的影响非常重要。,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物流系统控制和成绩评定,采购原材料库存计划与控制用料管理,生产计划 与控制,成品库存计划与控制订货处理与顾客服务,回收计划与控制,进货运输原材料仓储,厂内运输在制品仓储,发货运输成品仓储,回收运输与仓储,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信息流,信息流,物料流,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统一

28、的计划、实施和控制,控制物料流动过程,完成物料的时间转移和空间转移,包括运输、装卸搬运、包装、保管、流通加工,76,3、物流信息系统的类型(1)按系统功能性质分类 操作型系统。决策型系统。(2)按系统配置分类 单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第三节: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作用、特点 掌握 物流系统分析方法 掌握,78,2.3 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 系统分析是从系统的最优出发,在选定系统目标和准则的基础上,分析构成系统的各级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系统同环境的相互影响。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比较各种替代方案的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得出决策者形成正确判断所必需的资料的信息,以便

29、获得最优系统方案。,系统问题的提出,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最优系统方案,(二)物流系统分析的作用,问 题,目标的确定具备条件的确定,系统计划,概略设计,系统分析,方案确定,详细设计,试 制,制 造,运 行,系统开发程序,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构思,计划,分析,设计,改进,运行,物流系统分析是系统设计的核心部分 系统分析在规划、设计、实施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80,2.3.3系统分析的特点,(一)以整体为目标(二)以特定问题为对象(三)运用定量方法(四)凭借价值判断,81,2.3.4物流系统分析方法,(一)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界定问题,确定目标,提出方案,建立模型,系统最优化,综合评价,建设

30、可行方案,满足否,N,Y,系统分析程序框图,82,(二)物流系统模型化,1、实物模型2、图式模型3、模拟模型4、数学模型,83,GPS系统,84,2、GPS在物流系统的应用,85,图1,图2,86,87,(三)物流系统优化方法1、规划论方法2、模拟方法3、启发式方法,边学边练,在物流系统中,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关键活动是()。A装卸搬运 B信息处理 C流通加工 D包装设计,边学边练,在码头和车站进行不同运输方式的转运时,由于不同运输工具的运输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必须通过()来进行调节与衔接。A配送 B包装 C仓储 D流通加工,在货物放置时要有利于下次货物的搬运,同时还要创造易于搬运的环境和包装,这种要求称之为()。A省力化原则 B消除无效搬运原则C保持物流的均衡顺畅原则D提高搬运活性原则,多选题:1物流系统化的目标有()。A服务性B快捷性C有效的利用面积和空间D规模适当化E库存控制,【答案】ABCDE,多选题:2一般来说,仓库具有()。A储存和保管的功能B创造空间效益的功能C调解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D配送的功能E流通加工的功能,【答案】ACDE,93,1、物流系统与系统内子系统之间的关系2、物流各子系统(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的基本内容3、物流系统分析,需掌握的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