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一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86134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一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一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一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一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一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一章.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学习计划:第一篇 基础和理论篇第一章 物流系统第二章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第二篇 实务和实践篇第三章 物流园区规划第四章 仓储及运输系统规划第五章 配送中心规划第六章 企业物流规划第七章 物流信息系统规划第八章 物流战略规划第九章 供应链管理,第一篇 基础和理论篇第一章 物流系统,第一节 物流的概念,1.2001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定义为: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它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在起源地到消费地之间有效率和有效益的正向和逆向移动与储存进行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满足客户要求。该定义强调了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的“有效率、有效益”流动,说明物流的目的是

2、“满足顾客要求”,明确地提出了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物流管理必须从供应链的角度进行,反映了美国物流界对物流的认识的深入以及物流内含和外延的变化。,2.1994年,欧洲物流协会将物流定义为:两维矩阵,第一维是物料流,由采购、物料管理和实物配送三个业务功能组成,第二维是活动内容,由顾客服务、运输、仓储、物料搬运、物料计划与控制、信息系统与支持以及管理等六部分构成。该定义强调了物流的业务范回和活动内容。,3.1981年,日本日通综合研究所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及

3、配送等诸种活动。,4.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则是:“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定义既参考了美国、日本的物流定义,又充分考虑了中国物流发展的现实。,不同的国家对物流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反映出以下几个基本点:1.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密切相关。2.物流概念与物流实践最早始于军事后勤,而“物流一词没有限定在商业领域还是军事领域。物流管理对公共企业和私人企业活动都适用”。3.物流无论从Physical Distribution还是Logistics的内

4、涵中都强调了“实物流动”的核心。4.物流的功能主要以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信息等所构成。,图1.1 物流过程中产生的物流活动,传统物流阶段:以运输和仓储管理为主要功能。现代物流阶段:以综合化、网络化、集成化、系统化为特征。现代物流具有现代物流的主要理念如下:市场延伸的观念“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观念 物流价值与利润观念 物流系统化观念 精益物流观念,二、现代物流理念,第二节 物流系统概述,一、系统与物流系统的概念,系统基本理论:近代比较完整地提出“系统”概念的是亨德森。后来由贝塔朗菲将其发展为一般系统论。1948年,诺伯特维纳创立了“控制论”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楔又尝试把控制论与信息论结

5、合起来,并于1956年发表题为一般系统论:一种科学的框架的文章1968年,贝塔朗菲出版的一般系统理论的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更加全面的阐述了动态开放系统的理论,被公认为一般系统论的经典著作。,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单元有机结合起来,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系统的形成应具备以下条件:1.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组成;2.各个要素都具有一定的目标;3.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使系统保持相对稳定;4.系统具有一定结构,保持系统的有序性,从而使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系统的基本特性:系统一般具备四个基本特性,即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系统的五要素:输入 转换处理 输出 干

6、扰 反馈,系统的一般模式,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输入部分、输出部分、转换过程(将系统的输入转换成输出)和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外部环境对系统的干扰等环节构成的。系统是相对于外部环境而言的,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劳力、手段、资源、能量、信息等,称为“输入”。然后,系统应用自己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对输入的元素进行转化处理,形成有用产品,再“输出”到外部环境供其使用。,按系统的输出结果:确定型和随机型系统;根据系统的变化与时间的关系:连续型和随机型(离散型)系统;根据转换的复杂程度: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系统的分类,确定型和随机型系统,确定型,随机型,连续型系统和离散型系统,连续系统,离散系统,连续离散复

7、合型系统,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简单系统,复杂系统,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所需位移的物资与包装设备、装卸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信息联系等若干互相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的概念,物流系统的一般模式,环境 输入转换处理 输出干扰反馈,环境,物流系统具有以下特征:目的性、整体性、服从性、信息性。1.目的性 物流系统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而且这个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证将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在正确的时候,按照正确的数量送达到需求者的手中。2、整体性 为保证物流系统目的的实现,构成物流系统的各个功能要素或者说子系统必须围绕着物流系统的目标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

8、、物流系统的特征,3、服从性 企业物流系统的上位系统是企业的经营系统,物流系统是企业经营大系统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其子系统,为企业经营大系统服务。物流系统目标的设定,如物流服务水准设定要以企业总体的经营目标,战略目标为依据,服从企业总体发展的要求。企业物流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4、信息性 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衔接配合离不开信息功能,信息是构成物流系统的核心要素,为使物流系统按预定目标运行,必须对物流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偏差加以纠正,设计出来的物流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完善,这些都需要建立在对信息充分把握的基础之上。,1.物流系统的一般构成要素:人、财、物、信息

9、,三、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物流系统的组成,2.物质基础要素 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有大量技术装备段这些装备手段就是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物质基础要素包括:物流节点、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3.功能要素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是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力如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这些要素主要有:包装功能要素、装卸功能要素、运输功能要素、储存功能要素、加工功能要素、配送功能要素、信息功能要素。,4.支撑要素 物流系统的建立需要有许多支撑手段,确定物流系统这的地位,协调与其它系统的关系。这些支撑要素主要有:体制和制度 法律和规章 行政 标准化。,所谓物流系统化

10、是指将物流从一种“混沌”的状态转变为有秩序的系统化状态。物流的系统化可以从微观经济的角度和国民经济的角度两个方面分别加以推进。在微观经济方面,主要是通过一般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经营政策,推动物流系统化;在国民经济方面,主要是通过政府经济管理门,站在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角度,为企业物流和物流经营事业创造宏观环境,提供政策上的支持,推动国家经济物流的系统化。,四、物流系统化概要,1.一般企业的物流系统化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化交易双方企业间物流系统化同行业企业间的物流系统化2.物流企业的系统化物流手段间的系统化物流企业间的系统化物流需求间的系统化3.国民经济物流系统化,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结构,系统的结构:

11、组成系统的相互联系的要素的整体形态叫系统的结构。物流系统的结构:物流节点和线路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物流的网络结构,节点与线路的相互关系和配置形成物流系统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就是物流系统的结构。物流系统的要素组成的结构从不同角度上看主要有:流动结构、功能结构、供应链的物流结构、治理结构、网络结构、产业结构等。,一、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 物流系统就像是一个完整地流,它具有流的五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二、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 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包括:运输(含配送)、储存(含仓储管理和储存控制)、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等。,三、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 1.物流系统的网络要

12、素:物流系统的网络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物流节点、物流线路。物流节点:在物流系统中供流动的商品储存、停留的,以进行相关后续作业的场所,如工厂、商店、仓库、配送中心、车站、码头等,是物流基础设施比较集中的地方。按照节点的功能来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转运型节点、储存型节点、集散型节点、配送型节点、综合型节点。物流线路:连接物流网络中的节点的路线。物流活动中货物的空间转移,是通过运输工具在线路上的移动实现的。,2.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物流系统网络的组成要素节点和线路之间的联系构成了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根据结构复杂程度,物流系统中的网络结构图可分为五类:a)点状图 b)线状图 c)圈状图 d)树

13、状图 e)网状图,四、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 物流系统的治理是指物流系统资源配置的管理和控制的机制和方法。根据威廉姆森的理论,可以将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分为四类:多边治理、三边治理、双边治理和单边治理。多边治理 根据多边治理原理,在建立一个物流系统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资源都能够从物流市场上通过交易购买得到。但这些资源不是专门为某一个物流系统定制的专用性资源,它能够用于很多物流系统,比如一般的铁路运输资源、一般的公路运输资源等。,三边治理 三边治理是指通过物流资源的需求方、供给方和第三方来共同治理的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两种物流资源交易。(1)偶尔进行的交易。比如满载货物的卡车在长途运输中抛锚,需要一次

14、性租用当地的装卸设备和人员。(2)资产高度专用化的交易。比如,专门为麦当劳提供沙拉酱、圆白菜、黄瓜、薯条、面包、牛肉等新鲜食品原料的配送中心及其物流设备,因为麦当劳的严格质量和服务要求,必须采用一些专用的运输车辆、包装材料、设备、冷库以及配送人员等。,双边治理 双边治理是指通过物流资源买卖双方共同治理的模式。对于重复发生的由混合和高度专用性投资支持的交易,通常设计专门的治理结构。双边治理模式对交易的几个要求:重复发生、资产专用、非标准化。,第四节 物流系统的功能和作用,1.基本功能 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以及物流信息管理等,分别对应物流活动实际工作环节

15、中的七项具体工作。运输功能存储功能包装功能装卸搬运功能流通加工功能配送功能信息服务功能,一、物流系统的功能,2.增值服务 现代物流配送还需要有增值性的物流服务(Value-Added Logistics Services),增值性的物流服务包括以下几层含义和内容:增加便利性的服务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降低成本的服务延伸服务,二、物流系统的作用 保值节约缩短距离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创造社会效益和附加价值,第五节 物流系统的分类,物流系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1.按物流系统涉及的领域分类宏观物流(Macroscopical logistics):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

16、物流活动,是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宏观物流特点:综合性、全局性;宏观物流的研究内容: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如: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物流系统的主要功能,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微观物流研究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生活物流等均属微观物流。,微观物流(Microcosmic logistics),2.按照物流功能分类 运输物流子系统 仓储物流子系统 装卸搬运子系统 包装加工子系统 配送子系统 信息子系统,3

17、.按照物流活动覆盖的范围分类 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国内物流(National logistics):国内物流是同一个国家(地区)内的物流。区域物流(Regional logistics):区域物流是指一个国家某一区域内的物流。,4.根据物流发生的位置分类 物流系统可划分为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和企业外部物流系统。5.根据物流运行的性质分类 物流系统可以划分为供应物流系统、生产物流系统、销售物流系统、回收物流系统和废弃物流系统。6.按照物流构成的内容分类 把物流系统划分为专项物流系统和综合物流系统。,7.按照物流活动的主体分类 企业自营物流 专业子公司物流 第三方物流8.按照物流的特殊性分类 一般物流 一般物流是指具有某些相同点和一般性的物流活动。特殊物流 特殊物流是指在专门范围、专门领域和特殊行业的物流活动。,作业:1、怎样理解物流的概念?2、物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3、试述物流系统是怎样分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