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上课用PPT).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90709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4.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上课用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上课用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上课用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上课用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上课用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上课用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上课用PPT).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幼 虎,把自己想象成虎体内的一个基因。你不仅不愿意自己在虎的后代中消失,而且想让越来越多的虎拥有自己的拷贝。你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你将选择做什么样的基因?,一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对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贡献越大,拥有该基因的个体的可能越多!当然就会使越来越多的虎拥有自己的拷贝!,问题探讨,在自然界中,没有哪一个体是长生不死的,个体的基因型也会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失,但决定表现型的基因却可以通过有性生殖才传给后代,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境适应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变化,这个群体就是种群。,种群是生物

2、进化的基本单位,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指出,在一种生物的群体中,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能存活,并且有机会留下自己的后代。但是,研究生物的进化,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群体基因组成的变化。,这个群体就是种群!,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卧龙自然保护区 猕猴,1.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 B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幼蚜、有翅、无翅的成蚜 C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

3、.一个池塘中全部鱼,B,判断下列是否属于种群,(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3)两个池塘内的全部青蛙(4)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5)一片草地上的成年梅花鹿,庙里的一群和尚也属于种群吗?,否,是,否,否,否,3.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个体 B.基因 C.种群 D.群体,2.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一种群的个体可以自由交配 B.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C.中国大陆上所有老虎是一个种群 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C,2、种群的特点:,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人们为什么要提出“种群”这个概念

4、呢?,自然界的物种实际上是以一个个种群存在的,种群是物种繁衍、进化的基本单位。它为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和物种的变化带来了方便。,探究活动(二),1.怎样的一群个体可以称为种群呢?,实际上,在自然界中,物种是以一个个种群存在的,种群是物种繁殖、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一个生物的“种”或“物种”与种群又有什么区别呢?,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物种可以分布在不同的自然界的不同区域,只有在可以发生随机交配、繁衍,使基因能够世代相传的一定区域内的同种全部个体的集合才是一个种群。,思考:同前一年的蝗虫种群相比,新形成的蝗虫种群在基因组成上会有什么变化吗?,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研究

5、生物的进化必须研究种群的基因组成和变化。如何分析种群的基因组成和变化?由此人们提出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3、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这些金鱼各自有自己的基因,共同构成了种群的基因库。它们各自的基因都是基因库的一部分。个体数目越多,个体间的差异越大,基因库也就越大。,探究活动(三),1.什么是基因库?基因频率的含义是什么?,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中,某基因型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率。,基因型频率:,4、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6、1.基因频率 是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基因频率 100%2基因型频率 是指某种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占群体内全部个体的比率。基因型频率 100%,二、基因频率的计算,=纯合体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基因型频率,A%+a%=1 AA%+Aa%+aa%=1,AA 30%Aa 60%aa 10%,基因频率,=,某基因总数,该基因等位基因的总数,2.基因频率的计算,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3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例1:如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

7、为绿色的基因为A,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因为a,从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那么A和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解:,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基因频率=,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频率,=40%,30/100100%+1/260/100100%=60%,10/100100%+1/260/100100%=40%,A%=,a%=,100%,=60%,A%=,a%=,基因频率=,例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人,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色盲5人,女性携带15人。男性色盲11人,求XB,Xb的频率。,解:,Xb%=,=6%,XB%=

8、16%,=94%,30%,30%,30%,10%,36%,48%,16%,60%,40%,p+q=1,(p+q)2,=p2+2pq+q2,=1,AA=p2 Aa=2pq aa=q2,P表示基因A的频率,q表示基因a的频率,AA,36%,Aa,24%,24%,Aa,aa,16%,36%,48%,40%,在讨论题2中的群体满足五个条件的情况下,计算子二代、子三代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分析一下各代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相同吗?,16%,60%,由此可见,如果满足上述五个条件,则亲代和子代每一种基因的频率都不会改变,到再下一代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基因频率可以代代保持稳定不变。这就是哈迪温伯格平衡,也叫遗

9、传平衡定律。它是指在一个极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可以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保持平衡。,满足五个假设条件的种群是理想的种群,在自然条件下,这样的种群是不存在的。这也从反面说明了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迟早要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种群的进化是必然的。,上述计算结果是在满足五个假设条件的基础上计算的,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都能成立吗?特别是如果第点假设(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即没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成立这与前面我们所学的基因突变的哪个特性相违背?,与基因突变的普遍性相违背。,如果该种群出现新的突变型,也就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A2)

10、,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变化吗?基因A2的频率可能会怎样变化?,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基因A2的频率是增加还是减少,要看这一突变对生物体是有益还是有害的,这往往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利用遗传平衡定律求基因频率 如用p代表基因A的频率,q代表基因a的频率,遗传平衡定律可写成:(p+q)2=p2+2pq+q2=1,利用遗传平衡定律求基因频率例: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代谢疾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如果群体的发病率为1/100。随机婚配的群体中,后代AA、Aa、aa三种基因型出现的频率分别是多少?,0.81、0.18、0.01,例: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代谢疾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如果

11、群体的发病率为1/100。表现型正常的个体婚配,生出患病小孩的概率是多少?,1/121,5伴X染色体遗传基因频率的计算pAqa,例: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正确的是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C抗菌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D,如图为对一块甲虫成灾的农田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分析:(1)曲线回升是通过 之间的来实现的。(2)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作用,这种作用是(定向、不定向)

12、的,结果导致甲虫的抗药性(增强、减弱)。(3)根据以上分析,使用杀虫剂治虫有其缺点,主要有:。,甲虫与杀虫剂,生存斗争,选择,定向,增强,具有抗药性害虫比例增加。对环境造成污染。,果蝇是常用于遗传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2)假定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3)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请问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基因库,2106

13、,65%,35%,(4)若果蝇白眼(b)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该种群中每2500只果蝇中才有一只白眼果蝇,那么白眼基因(b)的基因频率为。(5)假定残翅(v)的基因突变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果蝇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数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2%,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是不利变异,经长期的自然选择而不断被淘汰,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的进化过程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通过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可以认识到,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一

14、定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种群的进化是必然的。,2.从某生物种群中随机抽10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BB、Bb、bb的个体分别为300个、600个和100个。在这1000个个体中:B基因有 个,其基因频率为;b基因有 个,其基因频率为。,1.AA、Aa、aa的个体分别占24%、72%、4%、那么A、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A.36%和64%B.57%和43%C.24%和72%D.60%和40%,D,1200,800,6040,3.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基因型A和a的频率分别是,。,57 43,(二)突变和基因

15、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变异,自然界中生物的自然突变频率很低,而且一般对生物体是有害的。为什么还能够改变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呢?,种群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内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这样,每一代就会产生大量的突变。,例如:一个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那么每一代出现基因突变数是多少呢?,2 104 105,个体,108,种群,

16、=2 107,1种群中突变的特点:突变数很大、随机、不定向2种群基因重组的结果:产生更多可遗传变异、不定向,突变的有害还是有利也不是绝对的,这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新的等位基因,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种群中出现大量可遗传的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形成了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过程实质:,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突变,许多等位基因,基因重组,许多基因型,大量可遗传的变异,No!变异是不定向的,那,谁决定的呢?,形成了进化的原材料,人类把鲫鱼的后代培育成金鱼,实质就是通过选择

17、改变基因频率。从图中看显然红色基因的频率显著提高了。,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蠖,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英19世纪曼彻斯特,英20世纪曼彻斯特,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问题:桦尺蠖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为什么越来越低?假设:根据前面所学的你能做出假设吗?,探究,现在我们用数学方法来讨论一下桦尺蠖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1870年桦尺蠖的基因型频率为SS 10%;Ss 20%;ss 70%,在树干变黑这一环境条件下假如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以后的几年内,桦尺蠖种群每年的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是多少

18、呢?,13.1%,升高,26%,60.9%,26.1%,73.9%,14.6%,29.3%,56.1%,29.3%,70.7%,降低,提示:假设第1年种群个体数为100个,当黑色(表现型)个体每年增加10%时,基因型为SS(黑色)个体第2年将会增加到11个,基因型为Ss(黑色)个体第2年将增加到22个,基因型为ss(浅色)个体第2年将减少到63个。第2年种群个体总数为96个,基因型SS的频率是1196=11.5%;基因型Ss的频率是2296=22.9%;基因型ss的频率是6396=65.6%,(1)在这个探究实验中根据上面的数据分析,变黑的环境对桦尺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变黑的环境对桦尺蠖浅色

19、个体的出生率有影响吗?,(2)在自然选择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变黑的环境使控制浅色的s基因频率减少,S基因频率增加。,有影响。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配、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蠖的体色(表现型)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结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三)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可以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原因:淘汰不利变异基因,积累有利变异基因。结果: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的基因

20、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下面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1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 其他生物 B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蚜 D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课堂练习,3.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同一物种内的生物个体可以自由交配和繁殖 B物种具有遗传稳定性 C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交配一定不能成功 D同一物种内的个体

21、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C,4 在我国云南澄江发现的动物化石群约处于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该化石群有l00多种60多个类群,大多已灭绝。其动物结构与现存动物结构差异根大,在此前的地层中却找不到其祖先。如此多的动物种类在寒武纪早期“突然”出现的事实与达尔文进化学说观点相矛盾的是()A生物是由其祖先经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 化而来B现代生物之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D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的,A,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方向性问题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种群中生物个体的变异是定向的 B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的 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D生物的进化是定

22、向的6.下列哪一项不是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作用 A自然选择作用于生物的变异,使有利的变异得到保存,不利的变异被淘汰 B自然选择使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性改变 C自然选择可诱导生物的变异发生定向性改变 D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之一,A,C,(多选)20世纪初,美国从印度引种大陆棉,由于检疫的问题,使印度棉红铃虫流入美国,下列关于这一问题的预测,正确的是()A短时期内,印度红铃虫和美国红铃虫是两个种群B长时期后,美国红铃虫可形成一个新的物种C现在的美国红铃虫和印度红铃虫可自由交配和繁殖D现在的美国红铃虫和印度红铃虫可能交配成功,但不一定能繁殖,ABD,6.某岛屿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

23、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成工业区。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的两个变种尺蛾的数量比。这些变产生的原因是()A灰尺蛾迁离,黑尺蛾迁入B工业煤烟使灰尺蛾变成黑尺蛾C自然选择作用D人工选择的作用,C,7.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解释狼的进化过程。(1)狼群中存在不同类型的个体,如有跑得快的,有跑得慢的。它说明生物具有_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生物进化的。(2)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稀少,跑得快、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这样,食物、环境对狼起了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变异,原材料,选择,方向,定向,课后练习,(P118),基础题 1.C。2.C。3.C。,4.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

24、料。如果没有突变,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也就没有意义,生物就不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也就不可能进化。,拓展题 1.如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2.如果气候等其他条件也合适,并且这个种群具有一定的繁殖能力,该种群的个体数会迅速增加。否则,也可能仍然处于濒危状态甚至绝灭。,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1、物种的概念:,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一个生物“种”或“物种”与种群有何区别?,物种是生物的种类,可以分布在自然界的不同区域;而种群是一定区域内的全部同种个体的集合。如:鲫鱼是一个物种,湘江中的鲫鱼是一个种群。自然界的物种实际上是以一个个种群

25、存在的,种群是物种繁衍、进化的基本单位。,人都是一个物种,无论白人黑人黄种人结婚,都能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同样,所有的马是一个物种,所有的驴也是一个物种。但马和驴不是一个物种,因为马与驴交配产生的后代骡没有生殖能力。,全世界的人都是一个物种吗?,马跟驴是一个物种吗?,3、地理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够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够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生殖隔离。如季节隔离;不亲合性;杂种不活;杂种不育等。,2、生殖隔离:,东北虎和华南虎之间存在什么隔离?,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使得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群间不能够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4、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

26、自然条件下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资料分析,1.由于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够多,基因频率可能是不一样的。,2.不一样。因为突变是随机发生的。,3.不同岛屿的地形和植被条件不一样,因此环境的作用会有差别,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朝不同的方向改变。,4.不会。因为个体间有基因的交流。,地理隔离,生殖隔离,长期,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由于地理隔离而形成生殖隔离,形成了不同的物种。其过程十分缓慢!,物种形成的比较常见的方式:,不同小岛上的植被不同,果实大小不同所致。,自然选择2,自然选择1,地理隔离,物种形成的比较常见的方式:,原种,变异1,变异2,变异类型1,变异类型2,新物种,新物种,生殖 隔离,地理

27、隔离 阻断基因交流在不同的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作用下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种群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差异进一步加大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地理隔离是形成物种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形成物种的质变阶段,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同物种间都存在着生殖隔离,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旁栏思考题,(P118),最先在裸露的岩石上生长的植物往往是地衣,地衣的出现促进岩石的分解,形成土壤,为苔藓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现代进化论解释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1、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2、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基因突

28、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突变和基因重组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它们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不利的变异逐渐被淘汰,有利的变异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进化。所以说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小结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种群,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1)区别 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

29、因频率改变的过程,所以生物进化的标志为基因频率改变,不论变化大小,都属于进化的范围;物种形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至突破种的界限,形成生殖隔离,标志着新的物种形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联系: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生物进化。,课后练习,(P121),基础题 1.(1);(2);(3)。,2.生活在峡谷北侧的种群发生了突变,由于突变的随机性,同样的突变没有发生在峡谷南侧的种群中。由于这两个种群被河流隔开,彼此没有交配的机会,也就是没有基因的交流,所以两个种群发生明显的分化,有可能演变成两个物种。,拓展题雄虎和雌狮杂交生出的后代是虎狮兽,雄狮和雌虎杂交生出

30、的后代是狮虎兽。目前还没有虎狮兽和狮虎兽交配并生出可育后代的证据。对于让虎和狮杂交的做法,有专家认为这在科学研究上价值不大,但是在商业上具有一定价值。有专家认为,对待野生珍稀动物,人类最应当做的是进行保护,让它们自然繁殖,而不是人为改变其自然繁殖体系。,技能训练,(P122),1.假说甲: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假说乙:湖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发生混杂在一起。,2.假说甲没有考虑到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也没有考虑洪水的作用。,3.这一证据支持假说乙。,4.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

31、,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在自然界,一种植物专门由一种昆虫传粉的情形很常见,昆虫传粉的专门化对植物繁衍后代有什么意义?,.共同进化,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资料:,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进行研究时发现,东岸的羚羊群的奔跑速度比西岸的羚羊每分钟竟快13米。为何差距如此之大?,经过观察和科学实验,动物学家终于明白,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有一个狼群,生存时时处于危险之中。,捕食者的存在是不是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呢?,捕食,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捕食者所捕食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

32、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共同进化的含义1: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地球形成时原始大气中是没有氧气的,但是随着光合细菌的出现,使得大气中有了氧气,进而出现好氧生物。,共同进化的含义2:生物和无机环境间也存在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

33、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也就是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综上所述:,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化石埋藏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和遗物,石化后形成的。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进化历程,最早的生物化石古细菌(距今35亿年),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哪一类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厌氧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生活海洋中。,13亿年前真核生物的红藻化石,34亿年前的古细胞化石,前寒武纪地层中的水母化石,前寒武纪生物 寒武纪之前(前寒武纪),地球上的生命都是非常低级的,主要是一些单细胞生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多细胞生

34、物大约是什么时期出现的?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大约是在寒武纪,生活在海洋中。,早古生代生物(寒武纪)进入早古生代,一些大型的古生物相继出现,如三叶虫、鹦鹉螺等。出现了生命演化史上的第一次繁荣景象。在中国云南澄江发现的寒武纪古生物是最有代表性的寒武纪生物群.,最早登陆的生物是植物还是动物?为什么?植物,否则动物登陆后就会饿死。,一些海洋植物开始适应陆地生活,主要是蕨类植物。,陆地上还是一片荒芜,生物都生活在海洋中。,寒武纪时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中生代生物 中生代三叠纪生物复苏,开始出现水生爬行动物,如鱼龙、蛇颈龙等;侏罗纪是恐龙的天下,发现始祖鸟、中华龙鸟等,昆虫类也开始繁盛;白垩纪末期

35、也是生物的灭绝时期,但开始出现被子植物。,恐龙是在中生代后期绝灭的。恐龙的绝灭有利于哺乳动物的繁盛,使生物进化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恐龙是什么时候灭绝的?恐龙的灭绝对生物多样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3、生物进化理论的不断发展,生物进化是如此复杂的,现有的进化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问题比已经解释的问题还要多,因此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不断发展的。,中性进化理论:,“间断平衡学”理论:,课后练习,(P126),基础题1.(1);(2);(3);2.C。,3.有性生殖的出现,使基因重组得以实现,增加了生

36、物变异的多样性,因而使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拓展题 1.假如那样,生物界纷繁复杂的现象就很难用统一的观点和理论来解释,作为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的进化观点将难以建立,生物学就不可能形成现在这样一个科学的框架体系,学习生物学将缺少基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和统领。,2.生态指的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进化指的是生物界的历史演变;如果把进化看做由各种生物表演的一部历史剧,那么,上演这部历史剧的舞台就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物种进化的表演受舞台背景的制约,舞台背景也要与上演的内容相协调。,自我检测,(P129),一、概念检测判断题1.。2.。3.。4.。选择题1.A。2.C。,画概念图,二、知识迁

37、移1.这两个种群属于同一个物种,因为未出现生殖隔离。,2.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以做如下解释:昆虫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就有抗药性强的变异。在未使用杀虫剂时,抗药性强的变异不是有利变异,这样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不占优势;使用杀虫剂以后,抗药性弱的个体大量死亡,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机会产生更多的后代,一段时间以后,杀虫剂的杀虫效果就会下降。,三、技能应用中间体色可能与环境色彩较接近,这样的个体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多,相应的基因型频率较高。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中间体色个体较多。,四、思维拓展1.不一定。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物种,有些是靠开辟环境中新的生存位置来生存和繁衍的,不一定就比原来的物种适应能力更强。例如,海洋中的生物登陆后,形成许多新物种,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但是不能说这些新物种比海洋藻类的适应能力强。,2.与同种或类似的野生种类相比,家养动物的变异往往更多,这与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采取的杂交育种等措施有关。,3.假如达尔文接受了孟德尔的理论,他可能会摒弃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对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做出较为科学的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