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儿童和青少年健康保健与护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07366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儿童和青少年健康保健与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社区儿童和青少年健康保健与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社区儿童和青少年健康保健与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社区儿童和青少年健康保健与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社区儿童和青少年健康保健与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儿童和青少年健康保健与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儿童和青少年健康保健与护理.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社区儿童和青少年 健康保健与护理,社区儿童、青少年保健概念,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根据儿童、青少年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以满足其健康需求为目的,以解决健康问题为核心,为他们所提供的系统化服务。,系统化服务,新生儿期,新生儿家庭访视,幼儿期,学龄前期,青春期,婴儿期,社区护士,保健医社区护士,计划免疫,生长发育监测,定期健康检查,学龄期,健康保健指导,社区儿童青少年保健对象的划分,主要对象:06岁的儿童重点对象:03岁的儿童(散居儿童),第一节 概 述,一、社区儿童和青少年保健的意义 1.促进生长发育 2.增强体质,促进早期教育 3.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4.依法保障儿童和青少年权益,二、

2、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组织机构 卫生部妇幼卫生司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妇幼卫生处 省、自治区、直辖市妇幼保健院 市卫生局妇幼卫生处 市妇幼保健院(所)区、县卫生局妇幼卫生科 区、县妇幼保健院(所)街道、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有社区护士),三、我国儿童保健现状,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2001年2010年),概述完毕,第二节 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生长是指随儿童年龄的增加,身体和各器官、各系统的长大,可用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量的变化。生长发育遵循由上而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规律。,一、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特征,新生儿期,二、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检测与评价,(一

3、)儿童和青少年体格生长检测与评价 体格生长发育评价是将儿童和青少年 各项生长指标的实测值与参照标准进行比较,判断个体或群体儿童和青少年生长状况的过程。,为客观准确评价个体或群体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在进行体格检测和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进行体格测量时必须应用准确、统一的测量用具和方法。2.根据不同德对象选用合适的标准参照值。3.评价时应根据评价目的选择适当评价方法,再结合体格检查、生活环境、健康和疾病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较准确的评价效果。4.评价体格发育时,不能仅凭一次测量结果就下结论,而应定期作体格测量,进行动态纵向连续性观察,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5.为了全面评价儿童青

4、少年体格生长状况,形态指标评价内容须包括发育水平、生长速度及匀称程度三个方面。,(二)儿童和青少年神经心理发育检测与评价 儿童和青少年神经心理发育水平表现在感觉、运动、语言及心理过程等各种能力及性格方面,对这些能力及特征的检查称心理测试。,第三节 社区儿童和青少年保健工作内容,一、儿童保健工作内容,二、青少年保健工作内容,一、儿童保健工作内容,(一)新生儿家庭访视(二)定期健康检查(三)生长发育监测(四)计划免疫等,(一)新生儿家庭访视,目的: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降低新生儿发病率、死亡率或减轻发病程度,同时进行科学育儿的保健指导。,新生儿访视次数,初 访:出生后的

5、3天内周 访:出生后的5-7天半月访:出生后的1014天满月访:出生后的27-28天,注:第1次访视应在新生儿出院回家后 24小时内,一般不超过72小时。,访视中的工作内容,干预,评估,环 境,新生儿,产 妇,双记录,约后续保健,访视小结,(计划、措施),一、观察二、询问三、检查四、宣教五、处置六、记录,(二)定期健康检查,内容:生长发育、全身各系统检查及 常见病实验室检查,(4.2.1体检),对象:06岁儿童,地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长参与,频次,全面检查,(三)生长发育监测,对 象:03岁婴幼儿意 义:动态、直观的观察儿童的生长发育 现状与趋势,有利于尽早发现健康 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6、用 具:生长发育监测图,体重值记录,1.每月或5.3.2测量,2.描记,3.连线,二、青少年保健工作内容,内容:按时预防接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保健知识的教育,定期对学生的生长发育进行检测和评价等。,1978年至2002年,全国共减少麻疹、百日咳等传染病的发病人次3亿多人次,减少死亡400多万人,减少住院费用400多亿元。,第四节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1预防接种:是指有针对性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人对某种传染病产生免疫能力,从而预防该传染病。,免疫原,人体,传染病,抗体,接种,产生,预防,明确两个概念:,2.计划免疫:是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的发生情况所制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和有针

7、对性地实施基础免疫(全程足量的初种)及随后适时加强免疫(复种)。,计划免疫,基础免疫,初种,复种,+,+,加强免疫,一、计划免疫,国家计划免疫项目,非计划,甲肝、流脑、乙脑、麻腮风、无细胞百白破出血热、钩体、炭疽(应急),“五苗防七病”,计划免疫实施程序表,出生乙肝卡介苗 二月脊灰炎正好三四五月百白破 八月麻疹岁乙脑,(一)一般禁忌证(二)特殊禁忌证,二、预防接种禁忌证,1.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免疫缺陷者2.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未过检疫期3.重病、长期慢性病、过敏性疾病、化脓性皮肤病、发热者,(一)一般禁忌证,卡介苗: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中耳炎者脊髓灰质炎:免疫抑制剂治疗者、腹泻、妊娠者百日咳:本人或

8、家庭成员有癫痫、神经系统疾病 和有抽搐史者麻疹:其成分过敏者禁止接种;接受大剂量皮质 激素、白血病者暂缓接种,妊娠者。乙肝疫苗:其成分过敏者,(二)特殊禁忌证,三、预防接种的实施,接种证、卡建立,接种前的准备,接种时的工作,接种后的工作,出生后一个月内,所辖社区,监护人,接种证、卡建立,预防接种卡,预防接种证,社区,接种者,外来7岁以下在此居3个月及以上者,身份证凭证,属地化,接种前的准备,确定接种对象,通知监护人,领取疫苗,本次应接种者,上次漏种者,外来流动人口,起始月龄,针次间隔,及时补种,注意,冷链管理,前一天,接种时的工作,接种场所准备,接种操作,咨询与告知,核实并登记,记录与签字、预

9、约、观察,环境、分区、药物,确认对象、疫苗种类,询问禁忌证并登记,再次询问禁忌证,告知疫苗品种、作用、反应、注意事项等并咨询,再次核对,接种技术操作疫苗现场管理,消毒问题,接种后的工作,整理用物,整理核对记录、查出漏种者,统计并上报,处理剩余疫苗,已开启,未开启,安瓶,焚烧,标记后冷藏下次先用,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四、预防接种反应及处理,24h内(活疫苗57d)中低度发热12天 头晕头痛、胃肠道症状多饮水、保暖、适当休息,数小时至24h局部炎症反应23天,(一)一般反应及处理,发热护理高热就诊,较重可热敷,卡介苗禁止,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二)异常反应及处理过敏性休克晕针过敏性皮疹,第五节

10、社区儿童青少年保健指导,一、新生儿期保健指导二、婴幼儿期保健指导三、学龄前期保健指导四、青少年期保健指导,一、新生儿期保健指导,室温:2224,湿度:55%65%,1.适度保暖,,2.衣着:,纯棉、浅色、柔软避免限制四肢活动,防止烫伤,(一)保暖与衣着,(二)营养与喂养,2.混合喂养,3.人工喂养,1.母乳喂养,:全部为母乳,:母乳+其他乳品,:全部为其它乳品,1.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至少46个月,注意事项:,(1)早吸吮、按需哺乳,(2)每次哺乳方法要正确,(3)多吸频吸、夜间哺乳,(4)母亲补充VK,宣教益处,隔次母乳:,2.混合喂养,注意乳汁的保存,方式:,每次均混合:先母乳、后喂其它

11、乳品,母乳不少于34次/d,3.人工喂养,配方奶粉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选择奶嘴、奶瓶并消毒,喂奶的浓度、次数与量要适宜,试温,现用现配,补充水分,1.粪便观察,黄色、粥样、微带酸味,(三)排便护理,次数,蛋花汤样、黄色或绿色-,绿色、次数多、量少-,量多、水样或有粘液、脓液-,2.排便后的护理,大便颜色性状:,:大便35次/d,尿1020次/d,肠道感染,喂养不足,消化不良,(四)皮肤护理,沐浴,(四)皮肤护理,抚触,1.脐部感染,(五)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2.各系统感染,视、听、触觉刺激,(六)早期教育,(七)常见意外伤害预防与院前急救,预防:,1.保持正确哺乳姿势,2.母婴分床睡,3.溢

12、乳护理,4.避免包裹过紧、过厚、过严,院前急救:,去除窒息原因、心肺复苏,5.远离小动物,二、婴幼儿期保健指导,营养与喂养早期教育体格锻炼常见疾病预防与家庭护理意外事故院前急救与预防,3.幼儿期膳食:牛奶为主、三餐二点、促进食欲,1.婴儿期膳食:乳类为主、补充VD 及时添加辅食,2.断奶:选择季节、逐渐断奶,(一)营养与喂养,(二)早期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父母,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视、听、语言及动作的训练及时训练动作与周围人相互关系的培养,(三)体格锻炼,三浴锻炼户外活动时间逐渐延长阳光照射皮肤面积逐渐增大,2.儿童多动症,(四)常见疾病预防与家庭护理,1.儿童自闭症,(五)常见意外事故院前急救与预

13、防,1.气管异物2.灼烫伤,发现气管异物,能呼吸,鼓励咳出,呼吸困难,除非看见异物,否则不可手取物,1岁以下救护,19岁救护,9岁救护,重复救护操作,呼叫120,未看见异物不可手取物,看见异物取出,人工呼吸,就诊,1.气管异物急救,19岁救护,9岁救护,气管异物的预防:,避免吃硬、小、滑的食物和捏鼻喂药,吃东西时避免说话、哭、笑,玩具直径3.5 长度6.0,硬币、纽扣等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处,热液烫伤:,就诊,立即降温,除去被热液浸湿衣物,保护创面,强酸强碱灼伤:,冷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保护创面就诊,生石灰,揩净石灰颗粒,一般酸碱,预防,2.灼烫伤急救与预防,三、学龄前期保健指导,营养与饮食 安

14、全教育教育 学前教育 龋齿 常见疾病与健康问题 弱视 的预防和家庭护理 小儿肥胖症常见意外伤害院前 毒虫咬伤 急救处理与预防 犬咬伤,四、青少年期保健指导,营养与饮食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 德育与法制教育教育 性教育与遗精、经期卫生教育 安全教育 近视青少年常见疾病与健康问题 手淫 的预防和家庭护理 青少年网迷对青少年父母教育的指导 青少年妊娠,第六节 托幼机构儿童卫生保健,一、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要求:1.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2.为儿童提供合理的营养3.建立定期健康检查制度,3岁以下儿童应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并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报告4

15、.完成计划免疫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做好传染病的管理5.根据不同年龄开展与其相适应的体格锻炼,增进儿童身心健康及抗病能力6.制定各种安全措施,保障儿童人身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7.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发展和健康的儿童玩具、教具及制作材料8.做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及美化绿化工作,为儿童创造安全、整洁、优美的环境9.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学习自我保健的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二、托儿所、幼儿园儿童卫生保健管理,1.生活制度2.膳食管理制度3.体格锻炼制度4.消毒、隔离制度5.安全制度 儿童和工作人员入园前体检6.健康检查制度 晨晚间检查 定期检查 7.疾病防治制度,概述:社区儿童和青少年保健的意义;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组织机构;我国 儿童保健的现状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指征;检测与评价社区儿童和青少年保健工作内容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禁忌症、实施;预防接种反应及处理社区儿童青少年保健指导: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青少年期托幼机构儿童卫生保健,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