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10100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7.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讲稿陈景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防火所,一、本标准编制过程及背景,本标准自1999年根据建设部建标1999308号文“关于印发1999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由公安部组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河南省公安消防总队、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北京市华远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了本标准的编制工作。本标准的编制历经5年之久正是体现出了许多消防领域的种种变化。,1)思想观念的转化,1)公安消防-人民消防 2)本标准使用主体-如何验收 3)目前验收的现实及问题

2、4)编制思想的转变结果 长期以来消防部门与建筑开发商、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等形成猫鼠关系,这些单位缺少自监自查一切为了应付消防部门的检查,好象一座大厦关心消防安全的只是消防部门,且一旦发生火灾首先想到的是消防部门监督、验收、管理、领导等部门的责任,这显然是错误的倒向。解决这一倾向其中之一的方法就是在编制标准时要使建筑开发商、工程监理、施工部门、材料供应商都应成为执行规范的主体。因此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由最初消防部门为本规范使用主体改变为建筑开发商、工程监理、施工部门、材料供应商都成为本规范的主要使用人。,2)建筑消防体系的划分,建筑消防体系的划分也就是消防专业的划分它牵涉到本标准的编制内容。建筑

3、防火与整个建筑息息相关,建筑体系由于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早已形成了如建筑及装修、结构、建材、空调暖通、给排水、燃气、机电、消防等。而建筑消防是近十年来逐渐被重视的新兴专业,尽管它只是建筑中的一个专业但它又渗透到了建筑中的所有专业。正是消防的综合性使得其专业的划分颇为复杂。本人认为以建审验收角度而划分应该是这样的:建筑与结构-平面防火及结构构件-主要体现在设计 防排烟-设计,设备 报警-设计,设备,施工 灭火-设计、设备、施工 建材及材料防火-设计、选材、产品、安装施工 建筑与结构涉及了消防通道、防火间距、人员疏散结构构件耐火极限等;防排烟主要涉及暖通空调专业送风排风;报警是建筑机电的一部分主要包括

4、火灾报警及照明警示等;灭火主要是水系统及其他灭火措施;建材及材料涉及到建筑中所有使用的材料其防火性能问题。很显然本规范应在建材及材料范畴内.今后应进一步归类并统一使消防验收更简化明了。,3)按统一质量验收标准格式化,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多次易稿,内容也不断在删减最终形成此标准。,二制定本规范的目的及要解决的问题,制定本规范的目的很显然就是要解决实际设计、施工及验收中的问题,那么现实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本人认为最为核心的是消防产品的行业特点问题.1)消防产品的行业特点 消防产品特别是建筑中使用的防火材料它既是一般的商品有着商品的普遍属性同时由于其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而与一般商品有

5、所不同.也正是由于消防产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决定了消防产品的自身行业特点。,二制定本规范的目的及要解决的问题,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它只有通过使用价值才能表现出来.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中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一种商品可以有多个使用价值.价格-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叫价格.价格是物物交换的表现.价格应以价值为基础但价格不等同于价值也不能直接表现价值.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在商品中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便不能被消费者接受,因而不能形成价值.由此可见为

6、什么假冒伪劣产品不能被人们接受正是因为其丧失了它的使用价值.消防产品又是怎样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比较进行分析.,二制定本规范的目的及要解决的问题,电视机 使用价值:音质,图象质量,外观,尺寸,社会认知度 及其它功能.这些功能是人们在购买时确有需求的.阻燃剂 使用价值:提高材料防火功能.当人们对此功能无需求 时正所谓有价值的东西并不一定能成为商品.防火门-使用价值:门的功能+耐火功能.当人们对耐火功能缺 少了实际需求时防火门的价格也只能反映出门的功能 的使用价值.由以上比较得知消防产品与一般商品虽然都有商品的属性但消防产品由于其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因此产生了其特殊的价格规律.其特殊性就在于1消防产品的

7、使用价值没有直观性只有在发生火灾时才能具有价值;2.消防产品的使用价值得到实现必须加强全民的消防意识;3.消防产品的使用价值必须通过政府的强制规定得以体现;4.制定强制性规范保证了使用价值在消防产品中的真实存在.,2)消防产品行业中存在的问题.生产厂家生产中的问题 假冒伪劣问题,由于人们并不真正关心产品的防火性能只要满足其他功能要求就可以使用。设计单位设计选用问题 对于产品在建筑中的设计选用过去多有争论,究竟设计师是否有权指定产品,最后由于避免经济问题,否定了指定产品,那么消防产品应该如何设计选用呢?一直以来防火涂料产品在设计中模模糊糊,大多数设计师采用了这样的方式,木板 B1级 B1级如何实

8、现只有生产施工厂家自圆其说 因此设计中无依据状态由来已久,二制定本规范的目的及要解决的问题,施工单位施工应用问题到底谁可以施工如何施工如何选用产品如何保证质量施工质量与厂家关系 监督监理检测与验收问题有关这一方面正是政府行为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解决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现实中是:1产品认证制2工程验收制 材料进场施工交工,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问题:(1)进场如何保证材料与认证产品一致(2)施工过程如何处理隐蔽处(3)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是否合理(4)施工验收都应验收那些内容,二制定本规范的目的及要解决的问题,二制定本规范的目的及要解决的问题,在政府管理力度到位,才会有健康的市场。所以说消防产品不同于

9、一般商品,它的市场是建立在政府行为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由上述问题可以看出 要想建立良好的市场,就要加强政府的指导,编制标准规范也是政府行为之一,通过本规程的编制就是要建立健康,有序可靠的市场环境,从而不断提高我国建筑防火材料技术水平,使人民的生存环境有一个安全可靠的保障。,三、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在建筑中所使用的材料(装修)当有防火要求时,都应按本规范执行。目前涉及到的主要以下几种纺织织物木质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其他材料 1.生产厂家 a各种材料的准入要求;b确保货真价实。通过见证取样及施工后的理化性能检测确保使用的产品与认证产品一致。2设计部门 在建筑中所有装修材料都应明确其耐火极限或燃烧

10、性能等级。3 施工单位,)按产品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根据工种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可行的施工方案,做好材料的全程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质量技术要求满足规定 4 监理监督检测验收)通过见证取样检测确保产品的可靠性)隐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检测)施工完成后施工质量的技术指标要全部达到要求,三、本标准的主要内容,现批准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54-2005,自2005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五年四月十五日,三、本标准正文,1 总 则,为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危害,保证

11、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施工质量符合防火设计要求,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内部装修工程的防火施工与验收。本规范不适用于古建筑和木结构建筑的内部装修工程的防火施工与验收。建筑内部装修工程的防火施工与验收,应按装修材料种类划分为纺织织物子分部装修工程、木质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高分子合成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复合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及其他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由于我们目前消防工程对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还不明确,本标准在成稿后又改为分部工程

12、待今后消防体系科学划分后再与其他规范合并。建筑内部装修工程的防火施工与验收,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2 基本规定,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施工(简称装修施工)应按照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本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本标准由于不是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因此没有明确强调设计问题。但显然在图纸设计时不明确各种材料的耐火极限或燃烧性能等级本规范将难以执行。所以建议在某本规范中明确提出在提交的图纸中要有各种材料的耐火极限或燃烧性能等级。装修施工应按设计要求编写施工方案。施工现场管理应具备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验制度,并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要填写有关记录。,装

13、修施工前,应对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技术交底。设计监理总包施工采购供应商 进入施工现场的装修材料应完好,并应核查其燃烧性能或耐火极限、防火性能型式检验报告、合格证书等技术文件是否符合防火设计要求。核查、检验时,按本规范附录B的要求填写进场验收记录。由设计部门根据各种材料使用的部位提出燃烧性能要求根据要求确认产品是否准入,准入的原则是产品是否有检验报告,消防产品应有型式检验报告,消防产品认可证等。,2 基本规定,表B 装修材料进场验收记录,2.0.5 装修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单位进行见证取

14、样检验。见证取样检验是防止假冒伪劣的有效措施,当前有合格手续的产品在实际供应时并不一定与检测产品一致。正如前所说对防火品质的不关心。装修施工过程中,装修材料应远离火源,并应指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装修施工过程中,应对各装修部位的施工过程作详细记录。记录表的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要求。,2 基本规定,表C 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施工过程检查记查,建筑工程内部装修不得影响消防设施的使用功能。装修施工过程中,当确需变更防火设计时,应经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按有关规定进行。装修施工过程中,应分阶段对所选用的防火装修材料按本规范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对隐蔽工程的施工,应在施工过程中及完

15、工后进行抽样检验。现场进行阻然处理、喷涂、安装作业的施工,应在相应的施工作业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本规范中对材料的检测有三种形式1.见证取样检验;2.现场抽样检测;3.现场检查。三种检测有着不同的作用。见证取样检验主要是进入关,抽样检测主要是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把关,现场检查是对前两关的确认。,2 基本规定,3 纺织织物子分部装修工程,用于建筑内部装修的纺织织物可分为天然纤维织物和合成纤维织物。纺织织物施工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1 纺织织物燃烧性能等级的设计要求;2 纺织织物燃烧性能型式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抽样检验报告;3 现场对纺织织物进行阻燃处理的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在建筑物中使用

16、的纺织织物品种数量很大并不是所有的织物都有阻燃要求,所以设计人员应根据使用的部位提出燃烧性能要求。有些织物本身达到防火要求的则需要检查其入场要求如检测报告等,有些织物入场没有达到要求则需进行现场阻燃处理施工,对此要做施工记录。下列材料进场应进行见证取样检验:1 B1、B2级纺织织物;2现场对纺织织物进行阻燃处理所使用的阻燃剂。,3 纺织织物子分部装修工程,对于设计要求部位的织物为B1的且满足进场资格的和用于没有达到阻燃要求的织物使用的阻燃剂,为确保进场材料与检测报告的一致性要进行见证取样检验。本条未列入强制性条文主要是考虑使用的量的问题。下列材料应进行抽样检验:1 现场阻燃处理后的纺织织物,每

17、种取2m2检验燃烧性能;2施工过程中受湿浸、燃烧性能可能受影响的纺织织物,每种取2m2检验燃烧性能。(照片 水平燃烧垂直燃烧仪)在现场进行阻燃处理施工时不强调施工质量织物很多情况下是达不到阻燃要求的。,I 主控项目,纺织织物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进场验收记录或阻燃处理记录。现场进行阻燃施工时,应检查阻燃剂的用量、适用范围、操作方法。阻燃施工过程中,应使用计量合格的称量器具,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施工。阻燃剂必须完全浸透织物纤维,阻燃剂干含量应符合检验报告或说明书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现场进行阻燃处理的多层纺织织物,应逐层进行阻燃处理。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18、隐蔽层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一般项目,纺织织物进行阻燃处理过程中,应保持施工区段的洁净;现场处理的纺织织物不应受污染。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阻燃处理后的纺织织物外观、颜色、手感等应无明显异常。检验方法:观察。以上内容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施工方法及过程要求,由于阻燃处理的施工难度不大工艺也不复杂所以内容很少;另一方面是检查要求。,4 木质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4.0.1 用于建筑内部装修的木质材料可分为天然木材和人造板材。4.0.2 木质材料施工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1 木质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设计要求;2 木质材料燃烧性能型式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抽样检验报告;3 现场对木质材料进行阻燃处

19、理的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木质材料是建筑中大量使用的建筑及装修材料,但它是一种可燃性材料。由于在我国的规范中并不是所有建筑中使用的木材都要达到难燃,因此难燃性木材很难形成市场。但大量的可燃物在建筑中的存在必然产生巨大的火灾隐患因此就要求我们加大执行规范力度。4.0.3 下列材料进场应进行见证取样检验:1 B1级木质材料;2 现场进行阻燃处理所使用的阻燃剂及防火涂料。4.0.4 下列材料应进行抽样检验:1 现场阻燃处理后的木质材料,每种取4m2检验燃烧性能;表面进行加工后的B1级木质材料,每种取4m2,检验燃烧性能。(照片),I 主控项目,木质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

20、进场验收记录或阻燃处理施工记录。.木质材料进行阻燃处理前,表面不得涂刷油漆。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4.0.7 木质材料在进行阻燃处理时,木质材料含水率不应大于12。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4.0.8 现场进行阻燃施工时,应检查阻燃剂的用量、适用范围、操作方法。阻燃施工过程中,应使用计量合格的称量器具,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施工。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木质材料涂刷或浸渍阻燃剂时,应对木质材料所有表面都进行涂刷或浸渍,涂刷或浸渍后的木材阻燃剂的干含量应符合检验报告或说明书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木质材料表面粘贴装饰表面或阻燃饰面时,应先对木质材料进行阻燃处理。,

21、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木质材料表面进行防火涂料处理时,应对木质材料的所有表面进行均匀涂刷,且不应少于2次,第二次涂刷应在第一次涂层表面干后进行;涂刷防火涂料用量不应少于500gm2。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I 主控项目,一般项目,现场进行阻燃处理时,应保持施工区段的洁净,现场处理的木质材料不应受污染。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木质材料在涂刷防火涂料前应清理表面,且表面不应有水、灰尘或油污。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阻燃处理后的木质材料表面应无明显返潮及颜色异常变化。检验方法:观察。由于木质材料品种的多样性,如何对其进行阻燃处理并不是很重要的,随着阻燃工艺与技术的不断提高还会有更好

22、的阻燃技术出现,我们更关心的是最终的效果鉴别这一效果的唯一方法是检测。,5 高分子合成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用于建筑内部装修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可分为塑料、橡胶及橡塑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施工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1 高分子合成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设计要求;2 高分子合成材料燃烧性能型式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抽样检验报告;3现场对泡沫塑料进行阻燃处理的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高分子合成材料也是建筑及装修的另一大主要材料,各种硬质的软质的泡沫的型材板材形形色色品种繁多。高分子的性质决定了这类产品大多数是可燃的,且许多种类还是极易燃的。许多建筑火灾都是由于这类产品的存在而发生的。如聚氨脂材料在建筑中的

23、使用引发的火灾就不胜可数。大多数塑料产品一旦出厂很难再进行阻燃加工,它的燃烧性能决定于它的生产加工或合成过程。因此对于进场材料一定要严格把关。如果我们真正把好这一关也必将带动我国塑料阻燃技术的发展。也许我们大家都意识到了防火门,防火涂料的问题,焉不知长期以来塑料阻燃更是假冒伪劣畅行。由于塑料制品不属于消防产品所以很少人去关心它,许多致力于阻燃塑料研究人员无所适从。很显然生产厂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会随波逐流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把好把好进场质量关。,5 高分子合成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下列材料进场应进行见证取样检验:1 B1、B2级高分子合成材料;2 现场进行阻燃处理所使用的阻燃剂及防火涂料。现场

24、阻燃处理后的泡沫塑料应进行抽样检验,每种取0.1m3检验燃烧性能。查看图片,I 主控项目,高分子合成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进场验收记录。B1、B2级高分子合成材料,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检验方法:观察。对具有贯穿孔的泡沫塑料进行阻燃处理时,应检查阻燃剂的用量、适用范围、操作方法。阻燃施工过程中,应使用计量合格的称量器具,并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施工。必须使泡沫塑料被阻燃剂浸透,阻燃剂干含量应符合检验报告或说明书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抽样检验报告。顶棚内采用泡沫塑料时,应涂刷防火涂料。防火涂料宜选用耐火极限大于30min的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或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

25、,湿涂覆比值应大于500gm2。涂刷应均匀,且涂刷不应少于2次。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I 主控项目,5.0.9 塑料电工套管的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1 B2级塑料电工套管不得明敷;2 B1级塑料电工套管明敷时,应明敷在A级材料表面;3 塑料电工套管穿过B1级以下(含B1级)的装修材料时,应采用A级材料或防火封堵密封件严密封堵。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一般项目,对具有贯穿孔的泡沫塑料进行阻燃处理时,应保持施工区段的洁净,避免其他工种施工。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5.0.11 泡沫塑料经阻燃处理后,不应降低其使用功能,表面不应出现明显的盐析、返潮和变硬等现象。检验方法:观察。

26、泡沫塑料进行阻燃处理过程中,应保持施工区段的洁净;现场处理的泡沫塑料不应受污染。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6 复合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用于建筑内部装修的复合材料,可包括不同种类材料按不同方式组合而成的材料组合体。复合材料施工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1 复合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设计要求;2 复合材料燃烧性能型式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抽样检验报告;3 现场对复合材料进行阻燃处理的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下列材料进场应进行见证取样检验:1 B1、B2级复合材料;2 现场进行阻燃处理所使用的阻燃剂及防火涂料。现场阻燃处理后的复合材料应进行抽样检验,每种取4m2检验燃烧性能。,主控项目,复合材料

27、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进场验收记录。复合材料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饰面层内的芯材不得暴露。检验方法:观察。6.0.7 采用复合保温材料制作的通风管道,复合保温材料的芯材不得暴露。当复合保温材料芯材的燃烧性能不能达到B1级时,应在复合材料表面包覆玻璃纤维布等不燃性材料,并应在其表面涂刷饰面型防火涂料。防火涂料湿涂覆比值应大于500gm2,且至少涂刷2次。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 其他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其他材料可包括防火封堵材料和涉及电气设备、灯具、防火门窗、钢结构装修的材料。其他材料施工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1 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设计要求;2 材料燃烧性能型式检验报告、

28、进场验收记录和抽样检验报告;3 现场对材料进行阻燃处理的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下列材料进场应进行见证取样检验:1 B1、B2级材料;2 现场进行阻燃处理所使用的阻燃剂及防火涂料。现场阻燃处理后的复合材料应进行抽样检验。,主控项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进场验收记录。7.0.6 防火门的表面加装贴面材料或其他装修时,不得减小门框和门的规格尺寸,不得降低防火门的耐火性能,所用贴面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l级。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建筑隔墙或隔板、楼板的孔洞需要封堵时,应采用防火堵料严密封堵。采用防火堵料封堵孔洞、缝隙及管道井和电缆竖井时,应根据孔洞、缝隙及管道井

29、和电缆竖井所在位置的墙板或楼板的耐火极限要求选用防火堵料。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用于其他部位的防火堵料应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选用,其施工方式应与检验时的方式一致。防火堵料施工后必须严密填实孔洞、缝隙。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采用阻火圈的部位,不得对阻火圈进行包裹,阻火圈应安装牢固。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电气设备及灯具的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主控项目,1 当有配电箱及电控设备的房间内使用了低于B1级的材料进行装修时,配电箱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2 配电箱的壳体和底板应采用A级材料制作。配电箱不应直接安装在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上;3 动力、照明、电热器等电气设备的高温部位靠近B1

30、级以下(含B1级)材料或导线穿越B1级以下(含B1级)装修材料时,应采用瓷管或防火封堵密封件分隔,并用岩棉、玻璃棉等A级材料隔热;4 安装在B1级以下(含B1级)装修材料内的配件,如插座、开关等,必须采用防火封堵密封件或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A级材料隔绝;5 灯具直接安装在B1级以下(含B1级)的材料上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措施;6 灯具的发热表面不得靠近B1级以下(含B1级)的材料。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以上几方面含盖了墙面、地面、顶棚及构造所用的装修材料查看图片,8 工程质量验收,8.0.1 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验收(简称工程验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1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审核文件

31、、申请报告、设计图纸、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设计要求、设计变更通知单、施工单位的资质证明等;2 进场验收记录,包括所用装修材料的清单、数量、合格证及防火性能型式检验报告;3 装修施工过程的施工记录;4 隐蔽工程施工防火验收记录和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等;5 装修施工过程中所用防火装修材料的见证取样检验报告;6 装修施工过程中的抽样检验报告,包括隐蔽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的抽样检验报告;7 装修施工过程中现场进行涂刷、喷涂等阻燃处理的抽样检验报告。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1 技术资料应完整;2 所用装修材料或产品的见证取样检验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3 装修施工过程中的抽样检验结果,包括隐蔽工程的施

32、工过程中及完工后的抽样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8 工程质量验收,4 现场进行阻燃处理、喷涂,安装作业的抽样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5 施工过程中的主控项目检验结果应全部合格;6 施工过程中的一般项目检验结果合格率应达到80。工程质量验收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等进行。工程质量验收时可对主控项目进行抽查。当有不合格项时,应对不合格项进行整改。工程质量验收时,应按本规范附录D的要求填写有关记录。当装修施工的有关资料经审查全部合格、施工过程全部符合要求、现场检查或抽样检测结果全部合格时,工程验收应为合格。建设单位应建立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施工及验

33、收档案。档案应包括防火施工及验收全过程的有关文件和记录。附录A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陈景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电话:,表B 装修材料进场验收记录,表C 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施工过程检查记查,表D 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验收记录,本规范用词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2 本规范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检测仪器图片,下一页,检测仪器图片,下一页,检测仪器图片,下一页,检测仪器图片,返 回,水平燃烧垂直燃烧仪,返 回,检测仪器图片,返 回,返 回,检测仪器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