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与心血管病赵法伋.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18379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0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脂肪酸与心血管病赵法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脂肪酸与心血管病赵法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脂肪酸与心血管病赵法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脂肪酸与心血管病赵法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脂肪酸与心血管病赵法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脂肪酸与心血管病赵法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脂肪酸与心血管病赵法伋.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脂肪酸与心血管病,赵 法 伋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脂肪酸与心血管病,20世纪是历史上科学发展最迅速的100年。抗生素的发现,使人类成功地控制了细菌 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疫苗的研制和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使人 类成功地消灭了天花,并且正在有计划的 消灭脊髓灰质炎和麻疹;医疗水平的提高,可以治愈部分肿瘤。,脂肪酸与心血管病,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疾病谱和死因谱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20世纪后50年,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由过去的传染病转变为非传染性慢性病,其中心血管病是首要死亡原因。,脂肪酸与心血管病,根据流行病资料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到2020年许多疾病排序将发生重大变化,但冠心病和脑卒中将是人

2、类死因的首位和第二位,除人口老龄化因素外,膳食结构的变迁是重要因素。,脂肪酸与心血管病,心血管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肥胖、高血脂及血粘度有关;而肥胖、高血脂和血粘度与膳食脂质密切相关。从而,膳食脂质与心血管病的研究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脂肪酸与心血管病,历史回顾脂肪酸对血脂的作用调整膳食脂肪酸组成预防心血管病,历史回顾,1933年Anitschkow就指出高脂肪膳 食与冠心病发病率有关;二战期间欧洲许多国家因牛奶、黄油 干酪缺乏,冠心病患病率一度减少;,历史回顾,1952至1956年Keys等通过缺血性心 脏病流行病研究指出:膳食脂肪摄入 量超过总能量40%地区的人群

3、冠心病 患病率高;1957年Yerushalmy22国冠心病死亡 率与饮食关系研究表明:冠心病死亡 率与膳食脂肪摄入量呈正相关;,历史回顾,上世纪60年代Keys和Hegsted对膳 食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单不饱 和脂肪与血清胆固醇的关系作出了量 的估计:,历史回顾,Keys(1957)TC(mmol/L)=2.76S+0.05 M-1.35 P-1.68 S:饱和脂肪 M:单不饱和脂肪 P:多不饱和脂肪 单位:%kcal,历史回顾,Keys分值计算公式 Keys膳食脂质分值=1.26(2S-P)+1.5C(mg/1000kcal)S:%kcal P:%kcal C:mg/1000kcal

4、,历史回顾,Hegsted(1963)TC(mmol/L)=2.32S+0.32M-1.46P+0.51C+0.83 C:胆固醇(mg/d),历史回顾,Hegsted(1993)预测方程式(1)TC(mmol/L)=0.05430S-0.00301M+0.00725CLDL-C(mmol/L)=0.0449S-0.0198P+0.0047C,历史回顾,Hegsted(1993)预测方程式(2)HDL-C(mmol/L)=0.0110S+0.0026M+0.0056P+0.0047C,历史回顾,Yu等(1995)预测方程式TC(mmol/L)=0.0052(12:0-16:0)-0.0008(1

5、8:0)-0.0124M-0.0248PLDL-C(mmol/L)=0.0378(12:016:0)+0.0018(18:0)-0.017M-0.248P,历史回顾,Yu等(1995)预测方程式 HDL-C(mmol/L)=0.016(12:0-16:0)-0.0016(18:0)+0.010M+0.0062P,历史回顾,早期认识:SFA升血清CH;PUFA降血清CH;MUFA对血清CH影响不大。,历史回顾,现在认识:SFA升血清CH,但不同碳链对血清 CH的影响有差异;MUFA降血清CH,且不降HDL-C;PUFA降血清CH作用认识更加深入。,脂肪酸对血脂的作用,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

6、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反式脂肪酸(TFA),饱和脂肪酸对血脂的作用,SFA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如肉、蛋、乳脂等食物中,这些食物也常伴有高胆固醇含量;所以,进食较多饱和脂肪酸的同时,也必然进食较多的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对血脂作用,SFA与血清TC、LDL-C呈正相关,可提高 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活 性,促进CH合成;碳链不同的SFA对血脂的影响有差异;限制膳食SFA可降低血清CH;高SFA膳食可增加LDL氧化敏感性。,饱和脂肪酸对血脂作用,美国“膳食与健康专家委员会”研究指出:有明确证据说明增加饱和脂肪摄入,可致TC和LDL-C增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7、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饱和脂肪摄入量是血清TC和LDL-C的主要膳食决定因素,因此也是冠心病风险的决定因素;,饱和脂肪酸对血脂作用,19771994,10项流行病前瞻性研究显 示:膳食饱和脂肪酸与冠心病死亡率 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一些研究显示膳 食胆固醇也与冠心病死亡率呈正相 关;,饱和脂肪酸对血脂作用,七国对比研究(16组人群12000人资 料)显示:膳食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与5年及10年随 访的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正相关。,饱和脂肪酸对血脂作用,日本、夏威夷、旧金山三地人群血 脂研究显示:,饱和脂肪酸对血脂作用,Y=-7.8538+4.2654X1+0.2349X2 Y:心脏病死亡率(1/105

8、)X1:饱和脂肪酸 X2:胆固醇 赵法伋 郭俊生 Asia Pacific J Clin Nutr.1995,4:294297,饱和脂肪酸对血脂作用,Y=-70.781+3.8212X1 21.5971X2 Y:脑血管病死亡率 X1:饱和脂肪酸 X2:多不饱和脂肪/饱和脂肪(P/S)赵法伋 郭俊生 Asia Pacific J Clin Nutr.1995,4:294297,饱和脂肪酸对血脂作用,膳食中不同碳链饱和脂肪酸对血清TC 的作用有差异(Shaomei Yu,1995)含碳原子12,18的饱和脂肪酸对 血清TC无影响;,饱和脂肪酸对血脂作用,含1216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可明显 升高血清

9、TC、LDL-C、HDL-C水平;如:月桂酸(C12:0)牛乳脂、椰子油含量多 豆蔻酸(C14:0)牛乳脂、椰子油含量多 棕榈酸(C16:0)牛乳脂、猪油、牛油、羊油及棉籽油,饱和脂肪酸对血脂作用,含18个碳原子的硬脂酸(C18:0)不升高血清TC、LDL-C水平;对 HDL-C有性别差异,对男性无影响,明显降低女性HDL-C水平。牛羊油含量较高,饱和脂肪酸对血脂作用,总量 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 C12:0 C14:0 C16:0 C18:0牛油 54.4 0.1 3.9 25.3 28.6羊油 48.2 Tr 2.0 18.2 35.9猪油 41.1 Tr 26.0 15.7棉籽油 23.2

10、 0.6 18.9 4.5,饱和脂肪酸对血脂作用,限制SFA可降低血清胆固醇(1)Walden报道:409例(男231,女178)高脂血症患者 进食TF25%kcal,SFA7.5%kcal 6个月后,血清LDL-C7.6%8.8%,饱和脂肪酸对血脂作用,限制SFA可降低血清胆固醇(2)Senderd等 26例健康男性 TF30%kcal,减少SFA50%3周后,血清LDL-C、Apo-B,单不饱和脂肪酸对血脂作用,18碳烯酸(C18:1,油酸,-9)橄榄油、茶油中含量丰富 地中海地区居民脂肪摄入量虽高,但冠心病发病率和血胆固醇均低于 欧美国家,与食用富含单不饱和脂 肪酸的橄榄油有关;,单不饱

11、和脂肪酸对血脂作用,MUFA与血清TC、LDL-C呈负相关,与 HDL-C呈正相关;高MUFA膳食可降低血TC、LDL-C及 TG,升高HDL-C,改善血粘度;MUFA降低血TC作用不及PUFA明显;降LDL-C的作用机制是增加LDL-C受体 的活性,使循环中LDL-C清除加快。,单不饱和脂肪酸对血脂作用,以MUFA替换膳食SFA(8%kcal)TC-9%LDL-C-19%膳食中每千卡能量增加MUFA 7%21%HDL-C+6%+22%TG-2%-24%,资料来源:Hu et al.NEJM 1997;337:1491,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血脂的作用,用富含PUFA的脂肪酸替换膳食SFA可 显著降

12、低TC、LDL-C;PUFA降TC、LDL-C作用强于MUFA;PUFA对HDL-C的作用有性别差异:男女,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血脂的作用,亚油酸(18C:2-6)的作用 增加胆固醇从血浆转移至组织库;增加胆固醇代谢产物排出;形成极化的水溶性条件,有利于分解 代谢的脂质基质排出;通过改变胆固醇结构;使体内胆固醇再分布;等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血脂的作用,亚麻酸(18C:3-3)膳食中-3 PUFA的主要来源是:20碳5烯酸(EPA)22碳6烯酸(DHA)源于富含油脂的鱼类,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的转化 n-6 n-3 18:2(n-6 亚油酸)18:3(n-3-亚麻酸)6D(去饱和酶)6D 18:3

13、(n-6)18:4(n-3)E(碳链延长酶)E 20:3(n-6)20:4(n-3)5D 5D 22:4(n-6 花生四烯酸)20:5(n-3 EPA)E E 22:4(n-6)22:5(n-3)4D 4D 22:5(n-6)22:6(n-3 DHA),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鱼类和鱼油的作用(1)20世纪70年代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血 清TC、TG、LDL-C低,HDL-C高,认为 与以鱼类为主食有关;1996年Pauletto等发现坦桑尼亚以淡水鱼 为主的湖区人群血清TC、TG、LP(a)低于素食为主农村人群;,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鱼类和鱼油的作用(2)Hirai et al(1982)日

14、本渔民CVD 死亡率低于普通农民;Dewailly,2001 加拿大Eskimos和 Quebecers鱼消费多,CVD危险性 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鱼类和鱼油的作用(3)海鱼摄入量与CVD发病率和死亡率 呈负相关;36个国家的资料分析:增加鱼摄入量 降低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率,总死 亡率;,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鱼类和鱼油的作用(4)受试者:美国20551名男医师 试验膳食:鱼餐组:1 次鱼/w 无/少鱼餐组:1 次鱼/w)。,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鱼类和鱼油的作用(5)2000 余名心脏病的患者-吃鱼组(鱼200400g/w 或鱼油0.5g/d)-不吃鱼组 结果-吃鱼组CVD死亡率比不

15、吃鱼组低29%Burr ea al.,Lancet 1989,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鱼类和鱼油的作用(6)受试者:11324第一次发生心肌梗死病人 随访42个月 EPA+DHA(850mg/d)VE(300mg/d)n-3 PUFA+VE 对照结果:EPA+DHA 组:总死亡率降低15%CVD死亡率降低30%,VE 无作用 GISSI Prevenzion investigators,Lancet 1999,354,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鱼类和鱼油的作用(7)增加n-3 PUFA摄入量(通过鱼类或鱼油补 充)与CVD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负相关;鱼类摄入量较低的人群,增加鱼类摄入量或 补充鱼油对CV

16、D有明显预防作用;鱼类摄入量已经很高的人群,再增加鱼类消费,未见对心血管疾病有进一步的预防作用。,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的作用,鱼类和鱼油的作用(8)鱼对心血管保护作用:主要是由 n-3 PUFA(EPA,DHA)介导的,不排除其它成分的作 用;补充鱼油有可能引起过氧化,达到效果需要很 大剂量(4g/d),伴胃肠道不适等,建议以鱼 类作为主要来源。(WHO),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的作用,n-3PUFA与CVD作用机制(1)抗血栓形成:EPA能抑制血小板TXA2 形成,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mRNA 表达;调节血脂:EPA/DHA 可抑制VLDL和 ApoB合成,降TCL、LDL-C;增加 H

17、DL-C水平;,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的作用,n-3PUFA与CVD作用机制(2)改善血管功能 EPA/DHA可抑制细胞 因子和IL1-的合成,刺激内皮细胞释 放NO,扩张血管,降血压;抗心律失常 DHA可使心肌细胞膜流动 性增加,稳定心肌细胞膜电位,降低 心肌兴奋性。,反式脂肪酸的作用,反式脂肪酸的作用,反式脂肪酸(TFA),植物油顺式不饱和脂 肪酸,经氢化改变结构的产物,主要存在于 氢化人造黄油及高温(220C)烹调油;TFA升高TC、LDL-C、LP(a),降低HDL-C;TFA与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PT)活性呈 正相关,与TFA降低HDL-C的作用有关。,调整脂肪酸组成预防心血管病,里昂膳

18、食与心脏病研究(g/d)食物种类 对照组 试验组 食物种类 对照组 试验组 面包 145 167 禽类 52.8 57.8 谷类 99.4 94 奶酪 35.0 32.2 豆类 9.9 19.9 黄油奶油 16.6 2.8 蔬菜 288 316 人造黄油 5.1 19.0 水果 203 251 植物油 16.5 15.7 熟肉制品 13 6.4 鱼类 39.5 46.5 肉类 60.4 40.8,调整脂肪酸结构预防心血管病,里昂膳食与心脏病研究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总能量(kJ)8945.2 8059.0 酒精 6.4 5.5蛋白质(%)16.5 17.2 胆固醇(mg)318 21

19、7 脂肪(%)32.7 30.5 抗坏血酸(mg)101.7 115.8 饱和脂肪酸 17.1 8.3-生育酚(mg)12.9 11.6 18:1(n-9)10.3 12.9 18:2(n-6)5.6 3.6 18:3(n-3)0.27 0.81,调整脂肪酸结构预防心血管病,里昂膳食与心脏病研究 研究结果:随访27个月、46个月,试 验组冠心病心肌梗塞发生率明显低于 对照组;提示:膳食模式与心血管病的多种危 险因素有关,改善膳食结构不仅限于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调整脂肪酸结构预防心血管病,中国营养学会(2001)TF(kcal)20%30%SFA(kcal)10%MUFA(kcal)8%PUFA(kcal)10%n-6:n-3 4 6:1 CH(mg/d)300,调整脂肪酸组成预防心血管病,膳食脂质限量(FAO/WHO 2003)下限值 上限值 TF 15%kcal 30%kcal SFA 0%kcal 10%kcal PUFA 3%kcal 7%kcal CH 0mg/d 300mg/d,结 束 语,膳食脂肪酸组成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调整膳食结构,改善膳食脂肪酸组成,对 预防心血管病有重要意义;我国居民膳食脂肪酸的主要问题是MUFA 和-3脂肪酸摄入不足;改善膳食脂肪酸组成的主要途径是增加鱼 的摄入和改善食用油脂结构。,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