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选课系统的分析与设计.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825650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选课系统的分析与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学选课系统的分析与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学选课系统的分析与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学选课系统的分析与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学选课系统的分析与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选课系统的分析与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选课系统的分析与设计.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选课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UML应用案例,本文主要以“学生注册讨论班”为例,运用UML建模语言对大学的选课系统进行了分析。从问题分析到最后的系统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陈述:,问题描述需求分析静态建模,动态建模组件建模部署建模,一、问题描述,大学选课系统是与学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注册、交费、选课、成绩查询等功能为了简化本次系统分析只考虑学生注册讨论班的功能,该问题描述如下:,学生想要注册某门讨论班,于是向注册员提交其姓名和学生编号;注册员验证该学生是否有资格注册这门讨论班;注册员验证后,提供讨论班列表,并验证是否适合学生的课程安排;注册员统计费用并通知学生;在学生确认后,注册员将该学生

2、注册到讨论班,并将费用加入学生帐单;注册员向学生提供注册成功的确认信息。,根据以上问题描述,该简化系统应具有如下功能:,学生搜索、注册讨论班验证注册资格显示讨论班及相关信息提供成绩单结算并显示帐单注册成功关闭注册,返回,二、需求分析 采用用例驱动的方法分析需求的主要任务是识别参与者和用例,并建立用例模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识别参与者识别用例确定事件流,返回,(一)识别参与者(角色)参与者表示与系统进行交互的任何人或物。可以包括人(不只是最终用户)、外部系统和其它机构。通过分析选课系统的功能需求,确定有以下三个参与者:(1)学生:在系统中申请注册讨论班的人(2)注册员:完成验证注册信息的人

3、或外部系统(3)教授:指导或协助讨论班和管理学生成绩,返回,(二)识别用例(用况)用例是一系列活动,描述真实世界中参与者与系统相互交互的方式。通过分析选课系统的功能需求,确定有如下用例:(1)注册讨论班(2)退出讨论班(3)参加讨论班(4)完成讨论班(5)通知学生计划改变(6)分发成绩单(7)输出收费计划表(8)输入成绩(9)指导讨论班(10)生成教学进度,系统的用例图如下所示:,返回,(三)用例的事件流描述,用例还可以事件流来描述,用例的事件流是对完成用例行为所需的事件的描述。事件流描述了系统应该作什么,而不是描述系统应该怎样做。,名称:注册讨论班描述:把现有的有资格的某一学生注册到某个讨论

4、班。前提条件:学生已在大学注册。后置条件:如果学生具有注册资格,并且该讨论班仍有空位,则学生注册到该讨论班。活动的基本过程:,事件流续表:,候选过程A:学生没有资格注册讨论班。A3.注册员确定学生没有资格注册讨论班。A4.注册员通知学生,她没有资格注册。A5.用况结束。候选过程B:学生不具备注册这一讨论班所需要的必备条件。B5.注册员确定学生没有资格注册该讨论班。B6.注册员通知学生,她不具备注册这一讨论班所需要的必备条件 B7.注册员通知学生,她需要具备的条件。B8.用况从活动基本过程中的步骤4继续执行。候选过程C:学生决定不注册讨论班,虽然有讨论班可供其选择。C4.学生查看讨论班列表,但没

5、有找到他想要注册的项。C5.用况结束。,根据事件流描述,活动框图如下所示:,返回,三、静态建模,进一步分析系统需求,发现类以及类之间的关系,确定它们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是面向对像分析的基本任务。系统的静态结构模型主要用类图和对象图描述。静态建模主要分为两步:1)定义类 2)确定类的名字、属性和操作,建立类图。,返回,(一)定义类该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类:参与者类(actor class):代表出现在用况中的参与者 用户界面类(user interface class):组成系统用户界面的屏幕显示、菜单和报表,即UI元素 业务类(business class):描述业务的地点、物品、概念和事件

6、 在静态建模中用类模型表示概念模型,而着手进行概念模型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把领域模型作为设计基础,于是要采用类-职责-协作(CRC)模型并把它直接转换成类图 CRC卡片的布局如下图所示:,该系统CRC模型如下,该列为参与者类,该列为业务类,该列为用户界面类,返回,(二)类图,识别出系统中的类后,还要识别出类间的关系(关联、聚合、组合、类属、依赖、实现关系,前面已讲过),然后就可以建立类图了。在处理复杂问题时,通常使用分类的方法来有效地降低问题的复杂性。在面向对象建模技术中,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将客观世界的实体映射为对象,并归纳成类。类、对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面向对象技术中最基本的元素。类图是面向对

7、象系统最常用的图,类图描述了类集、接口集、协作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类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用户界面包中有如下三个类:,1.成绩单2.注册讨论班3.安全登录,返回,四、动态建模,动态模型描绘了参与每个用例的对象之间的交互。开发动态模型的起点是用例以及在对象构建期间决定的对象。通常使用协作图来描绘满足用例需要的对象间消息通信,针对单个类实例的行为,用状态图描绘该类状态的改变。,状态图:为依赖状态展示不同行为的类开发状态图协作图:描绘对象间交互的鸟瞰视图,返回,状 态 图,返回,协 作 图,返回,五、组件建模,组件建模的目标,把系统中在类分布到更大的内聚的组件当中。重构(refactor)传统的对象设计,以便将其作为组件进行部署。为了能够把对象设计组件化,需要执行五个步骤,通常这五个步骤是迭代执行的:1处理非业务/领域类。2定义类契约。3简化继承与聚合的层次结构。4确定领域组件。5定义领域组件契约。,组 件 图,返回,六、部署建模,下图给出了学生选课系统的UML部署图。三维方框代表节点,比如计算机和交换机,结点之间的连接用简单的直线表示,在该图中构造型指出了浏览器和应用服务器的连接使用http协议,而应用服务器与数据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使用Java的远程方法调用(RMI)协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