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标准物质的现状与进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28008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8.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品标准物质的现状与进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药品标准物质的现状与进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药品标准物质的现状与进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药品标准物质的现状与进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药品标准物质的现状与进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品标准物质的现状与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标准物质的现状与进展.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宁保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药品标准物质的现状与进展,一、药品标准,药品标准国家药典中国药典国家药品标准:卫生部部颁区域药典国际药典,2004年 38个国家药典 2007年 30个国家药典,二、药品标准物质,药品标准物质:国家药品标准物质是指供国家药品标准中(在国内生产的品种)物理和化学测试及生物方法试验用,具有确定特性量值,用于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者给供试药品赋值的材料或物质。生物标准品(参考品)、化学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医疗器械对照材料和标准品、体外诊断试剂标准物质和参考物质、药用辅料对照品及药包材对照物质等。,标准物质的制备管理机构,三、美国药典标准物质的历史,1820

2、年,第一部美国药典出版。1888年美国药学会出版了国家处方集。1926年,为了促进药典质量标准中生物测定方法的收载,第十版美国药典(USPX)首次对标准物质的使用进行了论述,美国农业部的化学局(Bureau of Chemistry of the 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提出在未来提供药典检测用标准物质的愿望。,美国药典标准物质的历史,1936年,第十一版美国药典(USP XI)收载了乙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等6种标准物质。1940年,肾上腺素等13个标准物质。1942年,USP制备了第一个磺胺对照品。1947年,USP首次制备了性能确认用标准物质(熔点标准品)。

3、,1950年,37个标准物质(3$/支)。1960年,158个 标准物质。1970年,258个标准物质(20$/支)。1980年,870 个标准物质(包括NF标准物质),40$/每支,44,069支。2008年,USP可提供2100多种标准物质。,美国药典标准物质的历史,USP标准物质回顾,USP每周分发的标准物质超过5000瓶,USP 总部,四、WHO国际化学对照品,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第一次世界卫生大会批准建立了统一药典的专家委员会(Expert Committee on the Unification of Pharmacopoeias)。1959 年更名为药品标准专家委员会(

4、Expert Committee on Specifications for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1951年,第一版国际药典出版,1956年首次建立了雌酮、黄体酮、维生素A、盐酸筒箭毒碱及氯霉素等5种化学对照品。1956年Apoteket AB 成为WHO国际化学对照品的标定中心。1963年,经过13个国家15个实验室的协作标化,制备了首批国际熔点标准品(共13种)。2008年,WHO可提供221种国际化学对照品,其中包括12种熔点标准品。,五、欧洲药典标准物质,1969年第一版欧洲药典出版,第一卷收载了熔点校正用及滴定用化学对照品。1971年第二卷中首次

5、对标准物质的概念进行了论述,收载了倍他米松、地高辛等38种化学对照品。1975年第三卷收载了56种化学对照品。1997年第三版欧洲药典收载的化学对照品超过了900种。2008年欧洲药典会研制的化学对照品接近2000种。,欧洲药典标准物质,2005年10月56th WHO生物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决定,从2006年5月起,EDQM取代NIBSC成为WHO抗生素国际标准品协作标化中心,并负责抗生素国际标准品的制备和发放。目前提供两性霉素B等22种抗生素国际标准品,六、日本药品标准物质,1951年第6版日本药局方首次收载三种药品标准物质,都是生物测定用标准物质。1961年第七版日本药局方收载了5种熔点校正

6、用化学对照品首次收载化学对照品如地高辛等43种。1971年第八版日本药局方收载了供TLC法用的维生素A醋酸酯和棕榈酸酯化学对照品。2006年第十五版日本药局方收载300种。,七、我国药品标准物质的历史,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委托上海市人民政府卫生局接管原“卫生署药物食品检验局”,并于1950年8月12日正式迁至北京,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药物食品检验局(即现在的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我国药品标准物质的历史,1951年,中检所制备了历史上第一个标准物质-测定菌苗浓度用中国细菌浊度标准(当时的名称是标准细菌比浊管临时标准品)。1952年中检所研制了第一个抗生素标准品-青霉素国家参考品。195

7、6年首次制备乙磺酸麦角毒碱化学对照品。,首批化学对照品的建立,1953年2月,经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审查同意,新中国第一部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53年版出版。1953年版药典对药品检验中所需的标准物质称为“对照标准制品”或“对照标准”。1953年10月,在药典会总干事长即卫生部药物食品检验所第一任所长孟目的先生的建议下,成立了对照标准品小组。,1954年6月,卫生部决定由卫生部药物食品检验所负责对照标准品的制备、保管和分发工作。1954年11月27日,卫生部药物药检所起草了药品检验对照标准品制备保管及使用规程草案,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1955年11月11日,经卫生部批准后执行。该规程确定了

8、包括乙磺酸麦角毒碱药品检验用的15种标准品。,承担卫生部首批药品标准物质的制备任务后,在收集有关标准品的制备方法等技术资料的基础上,成立了孟目的所长直接领导的对照标准品小组,成员有徐玉均、涂国士、孙增培、董宪光、茹家平、叶震、赵淑慎等。,我国药品标准物质的历史,1985年,开始研制中药标准物质,共研制435种中药化学对照品,660种中药对照药材。到2008年,共研制化学对照品、中药对照药材、生物标准品、生物参考品等标准物质已达2117种,累计发放数量超过300万支(套)。,为了完成标准物质的制备工作,还成立了上海标准品协作6人工作小组,由顾汉颐认组长,成员有张昌绍、曾广方、王绍鼎、黄衡禄、雷兴

9、翰。该小组成员都是药典编纂委员会委员或专家。孙增培先生具体负责乙磺酸麦角毒碱标准品的制备工作。,鉴于当时国内制药工艺水平,国产原料无法满足要求,1955年从广州市药品检验所进口检品中选定英国BDH药厂(British Drug Houses)的乙磺酸麦角毒碱作为原料,数量为12g,采用安瓿封装,每支1g装。经卫生部审定,最后确定本品的名称为乙磺酸麦角毒碱标准品,装量为10mg,采用硬质玻璃管充氮熔封。解决了本品的稳定性问题,稳定性研究数据表明该对照品可稳定保存6年。,首批乙磺酸麦角毒碱标准品,我国药品标准物质供应品种数量统计表,我国对药品标准物质的管理,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

10、门的药品检验机构负责标定国家药品标准品、对照品(第五章第三十二条)。,我国药品标准物质的制备、标定与管理,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要求,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负责国家标准物质的规划、制备、标定、保藏、和分发工作。中检所的标准物质委员会承担标准物质的技术审查、审定工作。,我国药品标准物质的制备、标定与管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自建国初期,就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指定为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制备、分发的唯一法定机构,历经数十年,在我国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的统筹、规划、研制、标定、贮藏和分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我国由于药品生产单位众多,且检验技术参差不齐,故我国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规定:当按国家药品标

11、准进行药品生产、销售或临床应用的法定检验时,必须使用法定的国家标准物质。,我国药品标准物质的制备、标定与管理,我国药品标准物质的分类,生物标准品(参考品)化学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医疗器械对照材料和标准品体外诊断试剂标准物质和参考物质药用辅料对照品及药包材对照物质,分类:生物标准品,生物标准品:系指采用生物测定方法以国际标准品标定的、或我国自行研制的,用于衡量某一制品效价或毒性的特定物质,其生物活性以国际单位(IU)或以单位(U)或以活性重量单位(g)表示。它是使所表示的效价或活性单位在不同地点、不同条件下、由不同操作者都能得出相对一致测定结果的实物标准。,生物标准品(112),生物制品标

12、准品(29)冻干人凝血酶国家标准品SARS病毒抗体国家参考品HIV抗体国家参考品抗生素标准品(37 效价测定)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其他标准品(46)尿激酶、胰岛素、细菌内毒素、肝素,分类:化学对照品,化学对照品:系指专供物理和化学测试时用来与供试药品进行对照的物质,其纯度适合于使用要求并为质量均一的实物样品。,化学对照品(约1458),化学对照品(882)中药化学对照品(396)抗生素化学对照品(115)麻醉药品化学对照品(55),分类:中药标准物质,1)中药化学对照品:(396)系指国家中药材及中药成方制剂标准中,采用化学方法对某一特定成分鉴别及含量测定时,用来与供试药品

13、进行对照的物质。供含量测定的中药化学对照品应具有确定的量值。2)中药对照药材:(604)系指未经溶剂提取的药材或药材粉末,为 国家中药材和中药成方制剂标准中薄层色谱鉴 别用的对照物质。大黄(唐古特大黄)、人参,化学对照物质的细分,化学对照物质根据用途不同分为:鉴别用化学对照物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薄层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色质纯度或杂质检查用化学对照物质:杂质对照品、混合对照物质或系统适用性实验用杂质对照物质含量测定用对照物质:活性成分(色谱或光谱)(溶出度、含量均匀度等)校准量具或仪器用对照物质:(熔点、溶出仪),药品标准物质的研究和制备,稳定性均匀性准确性,药品标准物质建立的典型过程

14、,制定标准物质的研制计划和质量标准 根据标准物质的质量标准选购原料(候选物质)设计标定方案并对候选品进行标定 数据分析 数据报标准物质委员会审核批准 分包装条件及最终包装材料的确认试验/质量控制试验 分包装 质量检验 QA签发入库 期间核查或继续使用的适用性(continued suitability for use),标准物质的质量要求,标准物质的质量研究,结构确认,标准物质的标定,协作标定实验室的选择,化学对照品的赋值,EP:X(%)=(100.0 水分/溶剂)x 色谱纯度/100 冻干:硫酸长春地辛 5.11mg/瓶(根据原料纯度、水分)WHO:X(%)=(100.0 水分残渣)x色谱纯

15、度/100USP:X(%)=(100.0 水分/溶剂)x 色谱纯度/100,标准物质的定值,药品标准物质的有效期,药品标准物质有效性的保障措施,药品标准物质储存和使用,D1952000 批号2 酒石酸二氢麦角胺Dihydroergotamine tartrate,100-105C 干燥至恒重后,按C70H80N10O16计,含量为100.0%,化学对照品的使用,中检所制备的化学对照品用于药典及其他国家药品标准中鉴别、纯度检查和含量测定。化学对照品适用于规定的用途;不能保证规定以外的其他用途的适用性,比如维生素A化学对照品仅用于紫外法含量测定,如果药品研发企业在新维生素A制剂的质量研究中准备采用

16、HPLC法进行维生素A的含量测定,已有国家药品对照品维生素A并不适用于企业药品标准的新用途,化学对照品维生素A所赋的量值也不适用于HPLC 法。,化学对照品的量值,1.鉴别用化学对照品-纸色谱法(PC)-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毛细管电泳法(CE)-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鉴别用的化学对照品,如果仅用于鉴别,在标签和说明书中不标识含量。,化学对照品的量值,2.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化学对照品-纸色谱法(PC)-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毛细管电泳法(CE)在标签和说明书中不标识含量。,化学对照品的量值,3.用于

17、PC法和TLC法有关物质检查用化学对照品由于这两种方法为限度检查法,属于半定量分析,如果仅用于此项检查,一般不标识含量,按100.0%计。,3.用于PC法和TLC法有关物质检查用化学对照品由于这两种方法为限度检查法,属于半定量分析,如果仅用于此项检查,一般不标识含量,按100.0%计。,3.用于PC法和TLC法有关物质检查用化学对照品-限度检查法,属于半定量分析,如果仅用于此项检查,一般不标识含量,按100.0%计。,化学对照品的量值,4.HPLC、GC或CE法检查用化学对照品对于这类化学对照品,一般在标签或说明书中会给出含量,如果未标识含量,按100.0%计。有些杂质对照品,由于数量有限,通

18、常将原料用适当的溶剂配制成使用项下的浓度,将溶液精密分装在小瓶中,然后采用减压干燥或冷冻干燥的方法除去溶剂。这些对照品的量值就采用“微克/每瓶”的方式标识其量值。,5.含量测定用化学对照品早期的含量测定用化学对照品,在标签和说明书中一般不给出含量,按100.0%计。目前,我国的含量测定用化学对照品采用质量平衡法,对每个用途都进行赋值,,甲磺酸酚妥拉明对照品,该对照品的说明书内容为“本品为甲磺酸酚妥拉明(Phentolamine Mesylate)。105干燥2小时后使用,按C17H19N3OCH4O3S计,供HPLC法测定,本品含量为99.9%;供UV法测定,本品含量为100.0%”。,化学对

19、照品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不需干燥处理。-丙泊酚对照品“本品为丙泊酚(Propofol),使用前不需干燥处理,按C18H18O计供HPLC法测定,含量为100.0%。本品放置室温使成溶液后称重使用”。2.减压干燥后使用。若未给出干燥温度,系指室温(10-30)。,3.常压条件下干燥后使用。-哌喹对照品,化学对照品的使用方法,4.特殊对照品-奥美沙坦酯杂质在制备杂质对照品时,将两种对照品原料混合后,配成溶液,分装后减压干燥。,化学对照品的使用方法,说明书为:本品为RNH-6373和RNH-8276混合物(奥美沙坦酯杂质)。经溶液分装后挥发至干,并附于瓶底及瓶壁。本品供检查用。每支含RNH-637

20、3为5.7g;RNH-8276为4.6g。精密量取乙腈水(90:10)1.0ml,充分溶解,混匀,直接使用。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该混合物对照品还附色谱图及色谱条件:,化学对照品的使用方法,化学对照品的使用方法,药品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ISO GUIDE 35 Pharmacopoeial standards and substances are established and distributed by pharmacopoeial authorities following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is Guide.Specific guidance for

21、 the production of these kinds of RMs exists.It should be noted,however,that a different approach is used by the pharmacopoeial authorities to give the user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certificates of analysis and expiration dates.Also,the uncertainty oftheir assigned values is not stated since it i

22、s not permitted in the prescribed use of these RMs in the relevant compendia.,含量的赋值,1水分残留溶剂炽灼残渣有机杂质或(1水分残留溶剂炽灼残渣)HPLC(GC)纯度 按原样(as is)经干燥处理后使用1炽灼残渣有机杂质 或(1炽灼残渣)纯度测定水分后使用(1水分)给值,Labeling System of EP Standards,欧洲药典标准物质的监测,周期 2年项目:水分 干燥失重 纯度 HPLC GC标准:0.5%(6 抗生素),苯赖加压素Felypressin,欧洲药典标准物质的协作标定,检测结果的要求

23、:水分,SD0.25(RSD5.0%3份)干燥失重,SD0.1HPLC RSD0.41(3)或 RSD0.85(6)分离度(具体情况)对称度(0.8-1.5)RSD%(5%,对照溶液)LOQ,不确定度,i2=杂质的方差 w2=水分的方差 s2=残留溶剂的方差n=实验室数量,Ciprofloxacin HCl盐酸环丙沙星,样品:-8瓶 样品-3瓶 国际标准品 方法:-浊度法5个剂量-扩散法 3个剂量,利福霉素效价测定,取样计划,美国药典协作标定要求,样品份数和平行测定次数与分析方法的变异性有关,容易制备并能够长期大量提供的杂质,可采用外标法。合成困难或纯度难以达到要求的杂质,如果是必须控制的已知

24、毒性杂质,只需提供微量样品用于确定已知杂质的峰位,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对照品。采用自身对照法测定。如果与主成分的响应因子差异大,应采用相对响应因子对结果进行校正。当采用氧化、水解、光照等手段破坏样品可以获得已知杂质,根据破坏后样品中杂质的相对保留时间确定供试品溶液中的杂质峰,采用自身对照法测定杂质。如果与主成分的响应因子差异大,应采用相对响应因子对结果进行校正。欧洲药典第三版(1997年版)卡托普利有关物质检查项下首次采用碘氧化法获得卡托普利二硫化物杂质(图1),目前欧洲药典第五版中仍然采用此方法制备系统适用性溶液。,杂质对照品,色谱柱:Discovery C18 25cm4.6mm 流动相:磷酸二氢钠溶液-甲醇-乙睛70:25:51、I2 2、卡托普利 3、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图1 卡托普利系统适用性试验图谱,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