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流变性检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36266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流变性检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血液流变性检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血液流变性检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血液流变性检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血液流变性检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流变性检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流变性检测.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陈蓉,第6章血液流变性检测,血液流变学主要研究血液及其组分的流动与变形规律一门新兴的医学分析学科介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临床广泛应用于预报疾病、监测病情、辅助诊断、评价疗效、估计预后等。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血液流变性检测的意义,切变力(剪切力):流体作层流时,相邻流层间存在内摩擦力(粘滞力),方向是沿层面的切线。切(剪)应力:单位面积的剪切力。切(剪)变率:层流中,两层间的速度梯度,称切变率。反映流体在剪应力作用下变形的速率。,相关概念,粘度():是流体粘滞性的量度。由流体本身的性质决定,并和温度有关。牛

2、顿流体:遵循牛顿粘滞定律的流体。其粘度相对恒定,即切应力与切变率成正比非牛顿流体:不遵循牛顿粘滞定律的流体。其表观粘度(a)不是常量(即切应力与切变率不成正比),随切变率而变化。,相关概念,一、血液标本的采集(一)采血:坐位,清晨空腹安静下采集肘前静脉血。(二)抗凝:固体抗凝剂,常用肝素或乙二胺乙酸盐(EDTA)。枸橼酸盐或草酸盐易引起血细胞皱缩(三)保存:抗凝血样室温(1525)下密封存放(不放冰箱内),采血后20min测量,4h内完成(四)血浆:3000转/分离心10min,提取上层血浆(五)测量温度:37恒温水浴箱,测量前充分混匀。,二、检测仪器(血液流变仪,粘度仪/计)(一)毛细管粘度

3、计遵循泊肃叶定律设计,不适合于测量“非牛顿流体”(如全血),不能检测粘度与剪变率的对应关系,现已改进为电子-压力传感式粘度仪。,奥氏粘度计,全自动血液流变快测仪(电子-压力传感式粘度仪),二、检测仪器(血液流变仪,粘度仪/计)(二)旋转式粘度计圆筒式:设计上存在误差,随两筒间距缩小、转数增高(剪变流场相对较均匀)而降低。锥板式:理论上无误差,剪切率范围较宽,可以精确地测量全血和血浆粘度。,三、常用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一)血液粘度检测,全血粘度(b)血浆粘度(p)全血还原粘度(RV),1.全血粘度(b)指在不同剪切率下的表观粘度增高表示血液粘滞性增加、流动性降低血液是非牛顿流体,所以

4、粘度不恒定,随切变率的变化而改变。一般在以下三个切变率下测量:,(1)全血粘度(低切)参考范围:1519 mPa.s低切变率下RBC容易聚集。RBC聚集性增强,可使低切粘度增高增高的原因依次是:RBC浓度增加,血浆粘度增加,RBC聚集性增加。,(2)全血粘度(高切)参考范围:46 mPa.sRBC在高切变力作用下主要发生变形。RBC变形性差,可使高切粘度增高增高的原因依次是:RBC浓度增加;血浆粘度增加;RBC变形性降低,(3)全血粘度(中切)参考范围:68 mPa.s反映的是红细胞既已明显变形又无明显聚集状况下的血液粘度其临床意义不及前两者,【临床意义】全血粘度增高:引起血流阻力增加,使血流

5、减慢,脏器血供减少,导致疾病。常见于:,RBC浓度:各种病因引起的RBC增多血浆粘度:血浆蛋白和血脂增高的疾病 红细胞流变性异常:聚集性增加变形性降低,【临床意义】全血粘度降低:较少见,可见于贫血一些出血性疾病(尿毒症、肝硬化、晚期肿瘤、鼻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2.血浆粘度(p)主要是血浆的蛋白成分所形成影响最大的依次是: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脂类无需采用不同切变率测定(牛顿流体)参考值约为:男 0.851.99 mpa.s 女 0.821.84 mpa.s,增高:见于血浆蛋白和血脂增高的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降低:见于过量补液、肝功能不全、肾病、长期营养

6、不良等,评价微循环障碍的原因,诊断、防治血液粘度异常的疾病。,【临床意义】,3.全血还原粘度(RV)指红细胞压积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排除了HCT的影响,直接反映红细胞自身流变性的改变。RV高,一定存在红细胞流变性异常,(二)红细胞压积(HCT),也称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影响全血粘度的重要因素,全血粘度随红细胞压积增大而增大参考范围(温氏法)男:0.420.54 女:0.370.47,(二)红细胞压积(HCT),毛细管法测HCT,【临床意义】增高: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测HCT:了解血液浓缩程度,并作为补液量的依据。RBC增多症如真性RBC增高症、肺心病、充血

7、性心衰、慢性缺氧等。测HCT:反映病情程度,判断疗效。降低:各种贫血、血液稀释。,(三)红细胞聚集性检测,指红细胞之间形成聚集体的能力对低切下的血液粘度、流动性影响很大,1.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沉)即红细胞的沉降速度将抗凝血放入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红细胞由于比重较大而下沉以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参考范围:男15mm/h 女20mm/h 血沉增快的直接原因:HCT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同时测定血沉方程K值更有价值,2.血沉方程K值由ESR换算的一个不依赖于HCT的指标直接、客观地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参考范围:1494,3.红细胞聚集指数(RE)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主要取决于红细胞聚集性,并且两

8、者升高程度呈正相关。因此用相对粘度做为红细胞的聚集指数:RE=b/p参考值:男 1.281.44 女 1.151.47,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血浆中大分子蛋白质增多,使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低而聚集提示易形成血栓,可用于诊断和预防血栓性疾病(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血压)导致血流缓慢,组织缺血,【临床意义】,(四)红细胞变形性检测,红细胞变形性(RCD):指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改变其形状的特性,即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决定血液高切粘度的关键因素对血流性质有重大影响。RCD差,高切粘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加,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1.红细胞刚性指数IR和TK2.红细胞变形指数DI反映RBC变形能力R

9、BC变形性 时:变形指数 刚性指数(硬度),【临床意义】红细胞变形性减低:主要见于血液病、血管栓塞性疾病、糖尿病、肝硬化、肾病等。,血液病(异常红细胞),(五)血小板聚集率,增高: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脑梗塞、外周血管病等,还有高胆固醇和肾病等。降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球蛋白血症、肝硬化、出血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等。,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通常是指血小板之间相互粘着的能力,是止血和血栓形成的首要基本条件。,【临床意义】,(六)血小板粘附率,增强时则易形成血栓:常见于缺血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过低时易发生出血: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无力症、急性白血病、尿毒症、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等。,血小板粘附于异物、伤口或粗糙表面的特性。,【临床意义】,(七)体外血栓形成测定,许多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体内会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借助体外血栓形成装置,测定血栓长度和干、湿重量,借以推测体内形成血栓的可能程度。参考值:长度:12.0222.48 湿重:40.5863.2 干重:8.7021.30,【临床意义】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冠心病、脑血栓、癌症转移、中风类型、心肌梗塞等。判定病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随着疾病的加重,该组实验结果会呈现明显异常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