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检验及其新技术.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36640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5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清学检验及其新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血清学检验及其新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血清学检验及其新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血清学检验及其新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血清学检验及其新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清学检验及其新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清学检验及其新技术.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清学检验及其新技术,报告人:王丽丽报告日期:2013-05-24,Contents,概述,1,临床生化检查,2,3,临床免疫学及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新技术,4,临床生化检查,1常用生化分析技术2参考值、参考区间与医学决定水平3蛋白质测定4糖类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5脂类与脂蛋白测定6电解质测定7非蛋白氮类化合物测定8酶活力测定9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10血气分析,临床免疫学及血清学检查,1总补体和单个成分的测定2免疫球蛋白测定3免疫复合物的测定4自身抗体的检测5肿瘤免疫学检查,Hot Tip,How do I incorporate my logo to a slide that will app

2、ly to all the other slides?On the View menu,point to Master,and then click Slide Master or Notes Master.Change images to the one you like,then it will apply to all the other slides.,概述,概述,全血、血清和血浆,一般的,临床检验采用的血液标本分为:全血、血清和血浆全血:血液经抗凝处理后的全部血液。血浆:离心除去血细胞后所得到的淡黄色液体。血清:如血液不经抗凝处理,让他自行凝固,则在抽血后的一段时间内,血液会自动在一

3、系列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凝集,血液首先凝固成一个整体,再经过一段时间或用离心机离心,血液中凝固的部分会与一些清澈淡黄色的液体分离开,这些液体称为血清。,概述,血浆、血清,血浆与血清的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全血-主要用于血细胞成分的检查血清和血浆,主要用于大部分临床化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 血清-多用于血液生化、免疫等方面的测定;血浆多用于凝血等方面的测定。,概述,血清的主要成分,各种血浆蛋白、多肽、脂肪、碳水化合物、生长因子、激素、无机物等这些物质对促进细胞生长或抑制生长活性是达到生理平衡的。对血清的成分和作用的研究虽有很大进展,但血清的成份可能有几百种之多,目前对其准确的成份、含

4、量及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尤其是对其中一些多肽类生长因子、激素和脂类等尚未充分认识,概述,血清的主要作用,提供基本营养物质提供激素和各种生长因子提供结合蛋白:结合蛋白作用是携带重要地低分子量物质,如白蛋白携带维生素、脂肪、以及激素等,转铁蛋白携带铁。结合蛋白在细胞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提供促接触和伸展因子使细胞贴壁免受机械损伤对培养中的细胞起到某些保护作用,概述,Contents,概述,1,临床生化检查,2,临床免疫学及血清学检查,3,血清学新技术,4,临床生化检查,1常用生化分析技术2参考值、参考区间与医学决定水平3蛋白质测定4糖类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5脂类与脂蛋白测定6电解质测定7非蛋白氮类化合

5、物测定8酶活力测定9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10血气分析,临床生化检验,一、血常规,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在经过血液细胞分析仪器,电脑报告结果,此项目已成为检查病畜的一个惯例,所以称之为血常规。将采取的抗凝全血注入5ml的真空采血管,摇匀后去掉密封上盖,将样本放到采血针下吸样,仪器显示结果后打印。,临床生化检验,一、血常规-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在全身体检中是基本的体检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例如:通常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贫血时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检验值会降低;而血

6、小板的减少会导致容易出血或出血后不容易止住,而血小板增多会增多血栓发生的可能;另外,有些肿瘤、变化反映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血常规检查部分数值的变化。,临床生化检验,一、血常规-常规参数,临床生化检验,一、血常规-常规参数的临床意义,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临床生化检验,一、血常规-常规参数的临床意义,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临床生化检验,一、血常规-常规参数的临床意义,嗜酸性粒细胞,临床生化检验,一、血常规-常规参数的临床意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临床生化检验,一、血常规-常规参数的临床意义,血小板(PLT),临床生化检验,一、血常规-常规参数的临床意义,血沉、网织红细胞计数,临

7、床生化检验,二、血清生化检验-血液化学检查,血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检测:血清钾、钠、氯、钙、无机磷,血气与酸碱平衡,血液乳酸血清酶检测:血清转氨酶、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谷氨酰转移酶、血清肌酸激酶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血清铜氧化酶、血清胆碱酯酶 血清其他生化指标检测:血糖、血清蛋白质、血清胆红素、血清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清肌酐、血清尿素、血清尿酸、维生素(A/B/C.),临床生化检验,二、血清生化检验-内容,临床生化检验,二、血清生化检验-辅助诊断,尿常规可以辅助诊断泌尿系统及其邻近器官疾病,查不出肾上腺,要查肾上腺功能,需要查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

8、巴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临床生化检验,二、血清生化检验,临床生化检验,二、血清生化检验,1.血糖【临床意义】对于胰岛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不足或过多有鉴别意义,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2.二氧化碳结合力【临床意义】对于判断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碱中毒有一定意义。,临床生化检验,二、血清生化检验,3.尿素氮(BUN)【临床意义】判定肾功能。增高可见于各种原因的肾功能损害;肝功能严重损害时减低。4.肌酐【临床意义】对急、慢性肾炎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5.尿酸【临床意义】增高:临床多见于痛风、急性及慢性肾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临床生化检验,二、血

9、清生化检验,6.钾、钠、氯【临床意义】判定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7.钙【临床意义】判定甲状旁腺机能,维生素缺乏症,骨肿瘤,多发骨髓瘤有意义。8.蛋白:总蛋白、白蛋白【临床意义】可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诊断、鉴别诊断意义,临床生化检验,二、血清生化检验,9.血清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临床意义】诊断、鉴别诊断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心血管疾病、中毒时升高10.谷丙转氨酶(ALT)【临床意义】对肝胆疾病的诊断及病情变的观察有重要意义。11.谷草转氨酶(AST)【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塞时升高,肝病及其它脏器炎症时也常增高,临床生化检验,二、血清生化检验

10、,12.r-谷氨酰转移酶或转酞酶(r-GT)【临床意义】肝胆系统病变特别是肝癌时明显增高。13.肌酸磷酸激酶(CK)【临床意义】骨胳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心肌梗塞时显著升高。14.乳酸脱氢酶(LDH)【临床意义】心、肝、肺等组织急性损害时明显增高,临床生化检验,二、血清生化检验,15.碱性磷酸酶(AKP)【临床意义】阻塞性黄疸、肝炎、肝硬化、肺癌、骨肉瘤、肿瘤骨转移等明显升高。16.胆碱酯酶(CHE)【临床意义】有机磷中毒,严重而广泛的肝实质性损害时减低。17.淀粉酶(AMS)【临床意义】诊断胰腺炎、胰腺癌的主要指标之一。流行性腮腺炎甲期,胰腺附近的胃穿孔,也常增高。,临床生化检验,二、

11、血清生化检验,18.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临床意义】了解体内脂代谢情况,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甲状腺机能减退等诊断有意义。,临床生化检验,三、血清蛋白检验,免疫化学法特异定量个别蛋白质 常规:免疫浊度法、免疫扩散法,免疫电泳 法,微量:放射免疫测定(RIA),酶免疫测定法(ELA/ELISA)电泳测定:电泳 组成图谱 半定量 定量定量化学测定TPr,Alb 染料结合法,UV法,折光法等,临床生化检验,三、血清蛋白检验-总蛋白测定,1.凯氏定氮法参考方法 2.双缩脲法(推荐)3.酚试剂法 4.散射比浊法5.染料结合法6.UV 法7.折光测定法,临床生化检验,三、血清蛋白检验-总蛋白测定,

12、1.凯氏定氮法参考方法优点:准确度高,精密度高,灵敏度高,是公认的参考方法。缺点:操作复杂,费时,不适合常规检测,血清各蛋白含氮量会有所变化尤其是疾病时。应用:标准蛋白的标定及校正其它常规方法,临床生化检验,三、血清蛋白检验-总蛋白测定,2.双缩脲法优点:简便,准确,重复性好,10g-120g/L线性好,特异性与精密度好,批内CV%2%,显色稳定。缺点:灵敏度较差,对蛋白质含量低的体液标本不适合。应用:常规推荐方法。手工或上机使用。,临床生化检验,三、血清蛋白检验-总蛋白测定,3.酚试剂法(Folin试剂法)Lowry改良法:在酚试剂中加入Cu2+,提高了呈色的灵敏度,为双缩脲法的100倍左右

13、。吸收峰为745-750nm。优点:操作简单,改良法灵敏度高(10g-60g),适合测定蛋白含量少的标本。缺点:各种蛋白质酪氨酸和色氨酸比例不同,只适合测定单一蛋白质。受一些药物干扰。,临床生化检验,三、血清蛋白检验-总蛋白测定,4.比浊法优点:简便不需特殊仪器。缺点:浊度形成的干扰因素多(加试剂方法,反应温度,蛋白絮状沉淀等)5.染料结合法优点: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且干扰因素少。缺点:特异性不高;不同蛋白质和染料的结合力不一致,标准物不易确定。,临床生化检验,三、血清蛋白检验-总蛋白测定,6.紫外分光光度法优点:敏感而简便,可保留蛋白生物活性,常用与较纯的酶和免疫球蛋白。需紫外分光

14、光度计及石英比色皿。缺点:各种蛋白质中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和比例不同;在280nm测定易受游离色aa和酪aa以及尿酸和胆红素的干扰;核酸在206nm有最大吸收,在280nm有较大吸收,导致准确性和特异性受影响。措施:在220-225nm波长区域,用0.15mol/l的NaCl稀释1000-2000倍可消除干扰。5.染料结合法,临床生化检验,三、血清蛋白检验-总蛋白测定,7.折光测定法优点:简便、快速,易掌握,重复性较好,适合临床急诊,体检筛查和胸腹水蛋白质测定。缺点:准确性较差,易受高血脂症,高胆红素血症以及溶血等因素影响,会由于A/G比值变化而产生误差。,临床生化检验,三、血清蛋白检验-总蛋白测

15、定,临床意义:总蛋白升高:真性升高:MM、巨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假性升高:机体明显失水,总蛋白含量相对升高,A/G几乎不变总蛋白降低:丢失过多 消耗增加 白蛋白合成减少 水肿,临床生化检验,三、血清蛋白检验-白蛋白测定,1.染料结合法(推荐)2.盐析法3.电泳法4.免疫化学法,临床生化检验,Contents,概述,1,临床生化检查,2,临床免疫学及血清学检查,3,血清学新技术,4,免疫血清学技术,临床免疫学检验,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体外免疫反应技术或称免疫检测技术,这一类技术因一般都需用血清进行试验,通常称为免疫血清学反应或免疫血清学技术。,免疫血清学实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一、凝聚性

16、试验凝集试验:由颗粒性抗原参与沉淀试验:由可溶性抗原参与二、标记抗体技术 荧光抗体标记技术 酶标抗体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 三、中和试验 终点法中和试验空斑减少试验,免疫血清学实验-凝集试验,临床免疫学检验,参与凝集试验的抗体主要为IgG、IgM。凝集试验可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凝集试验可根据抗原的性质、反应的方式分为直接凝集试验(简称凝集试验)和间接凝集试验。,免疫血清学实验-凝集试验,临床免疫学检验,直接凝集试验 颗粒性抗原与凝集素直接结合并出现凝集现象的试验称作直接凝集试验(direct agglutination test)玻片法:定性试验,适用于新分离细菌的鉴定或分型 试管法:定量试验,检

17、测待测血清中是否存在相应抗体和测定抗体含量,免疫血清学实验-凝集试验,临床免疫学检验,间接凝集试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关的,一定大小的不溶性颗粒(统称为载体颗粒)的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有电解质存在的适宜条件下,所出现的特异性凝集反应称为间接凝集反应。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差,免疫血清学实验-凝集试验,临床免疫学检验,间接血凝试验将抗原致敏于红细胞表面,用以检测相应抗体,在与相应抗体反应时出现肉眼可见凝集,称为间接血凝试验(passive heamagglutination assay,PHA)将抗体致敏于红细胞表面,用以检测检样本中相应抗原,致敏红细胞在与相

18、应抗原反应时发生凝集,称为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everse passive heamagglutination assay,RPHA)。,免疫血清学实验-凝集试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乳胶凝集试验聚苯乙烯乳胶是利用化工原料聚苯乙稀经过乳液聚合得到的高分子乳胶液,乳胶微球直径约0.8m。对蛋白质、核酸等高分子物质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利用聚苯乙烯乳胶的微球作载体,以吸附某些抗原(或抗体),即能用以检测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称为乳胶凝集反应。(latex agglutination test),免疫血清学实验-凝集试验,临床免疫学检验,协同凝集试验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al protei

19、n A,简称SPA)是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表面抗原,能与多种哺乳动物IgG分子的Fc片结合。SPA与IgG结合后,其Fab片暴露于外,并保持其抗体活性。当此被覆着特异性抗体的葡萄球菌与相应的抗原结合时,就可互相连结引起协同凝集反应,简称COAG。,免疫血清学实验-沉淀试验,临床免疫学检验,可溶性抗原(如细菌的外毒素、内毒素、菌体裂解液,病毒的可溶性抗原、血清、组织浸出液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称为沉淀试验(precipitation test)。,免疫血清学实验-沉淀试验,临床免疫学检验,环状沉淀试验在小口径试管内先加入已知抗血清,然后小心沿管壁

20、加入待检抗原于血清表面,使之成为分界清晰的两层数分钟后,两层液面交界处出现白色环状沉淀,即为阳性反应。本法主要用于抗原的定性试验,如炭疽病的诊断(Ascoli试验)。试验时出现白色沉淀带的最高抗原稀释倍数,即为血清的沉淀价。,免疫血清学实验-沉淀试验,临床免疫学检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抗原抗体在琼脂凝胶中扩散,当二者在比例适当处相遇,即发生沉淀反应,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带,此种反应称为琼脂免疫扩散,又简称琼脂扩散和免疫扩散。单向单扩散 单向双扩散双向单扩散 双向双扩散,免疫血清学实验-酶标抗体技术,临床免疫学检验,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酶催化反应的高敏感性而建立起来的免疫检测技术。基本程序:标

21、记抗原抗体复合物底物根据底物溶液的颜色反应来判定有无相应的免疫反应。颜色反应的深浅与标本中相应抗体或抗原的量呈正比。,免疫血清学实验-酶标抗体技术,临床免疫学检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是当前应用最广、发展最快的一项新技术。其基本过程是将抗原(或抗体)吸附于固相载体,在载体上进行免疫酶染色反应,底物显色后用肉眼或分光光度计判定结果。,免疫血清学实验-酶标抗体技术,临床免疫学检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标本制备和处理:组织切片、压片、涂片、细胞盖片;消除内源性过氧化酶染色:间接法、直接法显色观察,免疫血清学实验-放射免疫测定(RIA),临床免疫学检验,将同位素测量的高度敏感性和抗原抗

22、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结合起来而建立的免疫分析技术可定量分析,也可定性分析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和精密度好,免疫血清学实验-中和试验,临床免疫学检验,抗体能否中和病毒的感染性而建立的免疫学试验称为中和试验。主要用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病毒分离株的鉴定、不同病毒株的抗原关系研究、疫苗免疫原性的评价、免疫血清的质量评价和检测动物血清中的抗体等。,免疫血清学实验-中和试验,临床免疫学检验,终点法中和试验(endpoint neutralization test)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测定病毒毒价;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接种细胞或动物,计算中和价 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法: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接种细胞或动物,计算LD

23、50,然后计算中和指数(中和组LD50/对照组LD50),免疫血清学实验-中和试验,临床免疫学检验,空斑减少试验(plague reduction test):空斑数减少50的血清量作为中和滴度病毒稀释成每一接种剂量含100PFU,加倍比稀释的血清,37 1h接种细胞加入预温的营养琼脂计算空斑数,免疫血清学实验-其他检测技术,临床免疫学检验,免疫转印技术(immunoblotting)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免疫血清学实验-沉淀试验,临床免疫学检验,间接血凝试验将

24、抗原致敏于红细胞表面,用以检测相应抗体,在与相应抗体反应时出现肉眼可见凝集,称为间接血凝试验(passive heamagglutination assay,PHA)将抗体致敏于红细胞表面,用以检测检样本中相应抗原,致敏红细胞在与相应抗原反应时发生凝集,称为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everse passive heamagglutination assay,RPHA)。,免疫血清学实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一、凝聚性试验凝集试验:由颗粒性抗原参与沉淀试验:由可溶性抗原参与,免疫血清学实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一、凝聚性试验凝集试验:由颗粒性抗原参与沉淀试验:由可溶性抗原参与,免疫血清学实验,临床免疫学检验

25、,一、凝聚性试验凝集试验:由颗粒性抗原参与沉淀试验:由可溶性抗原参与,1、总补体和单个成分的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50溶血法:50100Uml脂质体法:2655 lUml目视比色法,1、总补体和单个成分的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意义 补体是机体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抗感染,同时也有引起炎症的作用,参与变态反应。总补体活性测定,主要是反映补体(C1C9)经传统途径活化的活性。等。,1、总补体和单个成分的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总补体活性升高:见于各种急性炎症、感染、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等,一些传染病,如风湿热、伤寒、结核、麻疹等也可见补体代偿性升

26、高总补体活性降低,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1)补体消耗增多:常见于血清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SLE活动期、恶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2)补体大量丧失:多见于肾病综合征乃大面积烙伤等情况;。(3)补体合成不足:主要见于各种肝病患者,如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急性重症肝炎,1、总补体和单个成分的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常作为单个补体成分的检测指标:C3、C4、C1q、B因子和C1酯酶抑制物等。测定方法:免疫溶血法(检测单个补体成分的活性)免疫化学法(检测单个补体成分的含量)自动化免疫散射比浊法,1、总补体和单个成分的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免疫溶血法-以“C4活性测定”为例该

27、方法要用新鲜RBC、溶血素、豚鼠血清、影响因素多。也可用平皿法:用EAR4制备琼脂板、打孔、加样,以溶血环直径大小判断C4活性。用免疫化学法检测C4含量,简单、特异、重复性好,但不能反映其活性。4.临床意义:用于检测先天性补体缺乏;含量降低: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原发性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1、总补体和单个成分的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免疫化学法分类:1.单向免疫扩散 2.火箭免疫电泳 3.透射比浊法 4.散射比浊法前两种方法:手工操作繁琐、耗时长、影响因素多、结果重复性差,已趋于淘汰。后两种方法:通过仪器对补体的C3、C4、B因子等单个成分进行自动化测定。,2、免疫球蛋白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免疫

28、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免疫球蛋白E(IgE)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b)类风湿因子(RF),2、免疫球蛋白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1.低Ig血症(1)先天性低Ig血症(2)获得性低Ig血症2.高Ig血症(1)非特异型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症(2)特异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症,2、免疫球蛋白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一)血清蛋白区带电泳 M区带的出现(二)免疫球蛋白定量 某一类免疫球蛋白的显著增高(三)轻链片段定量测定 单向免疫扩散法或ELISA(四)免疫电泳或免疫固定电泳,2、免疫球蛋白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免疫球蛋白G(I

29、gG)增高:IgG、IgA、IgM在机体的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若IgG、IgA、IgM几种不同的免疫球蛋白均增高称之为多克隆性增高,常见于各种感染,特别是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淋巴瘤、肺结核、肝脏疾病和寄生虫病等;单一的免疫球蛋白增高,又称单克隆性增高,主要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等。IgG降低:可见于各种先天性或获得性体液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等。,2、免疫球蛋白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免疫球蛋白A(IgA)增高:见于IgA型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MM)、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肝硬化和肾脏疾病等。降低:多见于反复呼吸道感染、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

30、陷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2、免疫球蛋白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免疫球蛋白M(IgM)增高:见于病毒性肝炎初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肝硬化等。降低:可见于IgA型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免疫抑制疗法后、淋巴系统疾病和肾病综合征等。,2、免疫球蛋白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免疫球蛋白D(IgD)升高:多发性高IgD血症: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麻风、骨髓炎、化脓性皮肤病)、恶性营养不良、特异反应性疾病、部分原发性免疫缺陷症(高IgM血症、伴免疫球蛋白缺乏症、IgA单独缺乏症)、周期性发热(2-12年)等;单纯性高IgD血症:IgD骨髓瘤、良性单纯性免疫球蛋白血症很少、IgD型多发性骨髓

31、瘤等。降低:IgD缺乏的家族(常染色体异常)、IgD、IgA、IgM免疫球蛋白减少为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症(幼畜的一过性低-球蛋白血症、重症复合性免疫功能缺陷症(SCID)、Good综合征,IgD显著减少甚至消失:类肉瘤病、IgD单独缺乏有易感的倾向等。,2、免疫球蛋白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免疫球蛋白E(IgE)升高: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感染、急慢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特别是IgE型多发性骨髓瘤病病畜,IgE增高可作为临床确诊依据。降低:多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2、免疫球蛋白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心肌肌钙蛋白T(cTnT)

32、肌钙蛋白为近年来发现的心肌蛋白标志物,具有高度心肌特异性。主要用于诊断心肌缺血性损伤,包括心绞痛、可逆性心肌组织损伤、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等。,2、免疫球蛋白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肌红蛋白(Mb)肌红蛋白是一项出现早、敏感性高而非特异性的诊断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它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在急性心肌梗死时释放入血,症状出现后13小时升高,412小时达到高峰,故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病情方面具有主要一定的价值。(1)骨骼肌损伤:急性肌肉损伤和肌病。(2)休克。(3)急性或慢性肾衰竭。,3、免疫复合物的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免疫复合物: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

33、复合物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3、免疫复合物的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一、PEG 比浊法PEG 用于沉淀蛋白质,沉淀具有可选性,对蛋白质生物活性无影响。在pH、离子强度等条件固定时,蛋白质分子量越大,用以沉淀的 PEG 浓度越小。分离血清免疫复合物一般采用最终浓度为 34PEG(分子量 6000),对蛋白质沉淀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其浊度与血清中免疫复合物含量相关,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 A 值,以每批试验热聚人 IgG(heat agglutionafionhuman IgG,HAHG)制备出标准曲线,可得免疫复合物相对含量。,3、免疫复合物的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二、C1q 固相法利用循环免疫复

34、合物具有与 C1q 结合的特性,包被 Clq 于微量反应板,加入待测血清,免疫复合物与 C1q 结合,再用标记抗人 IgG 检测免疫复合物中 IgG,加底物显色,根据颜色深浅判断免疫复合物含量。反应层次为C1q-免疫复合物一酶标记抗人 IgG 底物。,3、免疫复合物的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三、抗 C3 一 CICELISA将抗 C3 抗体包被,循环免疫复合物在体内已结合了 C3,通过 C3 介导CIC 与固相抗 C3 连接,加酶标记抗人 IgG 检测复合物中 IgG,加底物显色,根据颜色深浅判断免疫复合物含量,反应层次为抗 c3 抗体一免疫复合物一酶标记抗人 IgG 抗体一底物。,3、免疫复合

35、物的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Raji 细胞法:Raji 细胞是由 Burkitt 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 B 细胞株,可在体外长期传代。其表面有大量 C3b、C1q 和 C3d 受体,无 mIg,利用这些受体与结合补体的循环免疫复合物结合,加入同位素标记的抗人 IgG,反应层次为 Raji 细胞一循环免疫复合物一同位素标记抗人 IgG 复合物。本方法敏感性较高,实用性强。但需培养 Raji 细胞及同位素标记抗 IgG,操作繁琐,不易长期保持实验结果的稳定。,3、免疫复合物的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评价:高度敏感性;简便可作常规应用;相对特异性,能检出各种抗体类型和分子大小的循环免疫复合物;重复性好;

36、试验前不需对标本进行灭活或特殊处理。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方法虽有几十种,但仍没有一种能具备上述所有特点。所以各种方法只能检测某一类或某个范围的免疫复合物;不同方法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原理各异。,4、自身抗体的检测,临床免疫学检验,(一)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二)抗ENA抗体谱(三)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四)其他自身抗体,4、自身抗体的检测,临床免疫学检验,(一)ANA的检测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用小鼠肝切片或印片作为细胞核基质,还可用核质丰富的培养细胞如Hep-2,作为抗原。用荧光显微镜观察ANA荧光着染强度和免疫荧光图形。稀释

37、待检血清可检测ANA效价。,4、自身抗体的检测,临床免疫学检验,(二)抗ENA抗体谱的检测方法双向免疫扩散对流免疫电泳斑点酶免疫技术免疫印迹技术,4、自身抗体的检测,临床免疫学检验,(三)类风湿因的检测方法RF的检测最常用IgG致敏的胶乳颗粒凝集试验,或速度散射比浊法,但只能检测IgM类的RF。IgG类,IgA类和IgE类RF需ELISA等方法检测,5、肿瘤免疫学检查,临床免疫学检验,肿瘤标志物检测放射免疫测定法(RIA)酶免疫测定法(EIA)荧光免疫测定法(FEIA)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酶免疫测定法(EIA),Contents,概述,1,临床生化检查,2,临床免疫学及血清

38、学检查,3,血清学新技术,4,血清学检验新技术,血清学检验新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基因诊断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微量元素检测及最新研究进展SELEX技术蛋白质组学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生物信息学与检验医学,1、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血清学检验新技术,2、基因诊断,血清学检验新技术,1.DNA诊断斑点杂交 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限制性内切酶图谱(restriction ma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DNA序列分析 2.RNA诊断RNA印迹(Northern blot)RT-PCR,与荧光定量PCR结合,3、生物传感器技术,血清学检

39、验新技术,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在研究与商用领域对于生物传感器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对于特定目标分子的辨别、生物识别成分的实用性以及在某些场合中优于实验室技术的可以一次性使用的检测系统。,3、生物传感器技术,血清学检验新技术,生物传感器在血清方面的应用实例糖尿病人的血糖监测,来自于市场需求的动力病原体的检测 生物修复之前及之后毒素量的确定;有机磷酸酯的检测与定量分析;,3、生物传感器技术,血清学检验新技术,生物传感器的其他实例:日常的叶酸、微生物H、维生素B12以及泛酸分析测量,取代微生物鉴定;其它与医疗相关的目标:环保方面的应用,如杀虫剂检测以及河流污染物检测;空气传播细菌的遥测,如对

40、抗生物恐怖袭击的活动;测定食物尤其是肉食及蜂蜜中抗生素、生长促进素等的药物残留;药品开发以及新化合物生物活性的评测。,4、生物芯片技术,血清学检验新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是通过缩微技术,根据分子间特异性地相互作用的原理,将生命科学领域中不连续的分析过程集成于硅芯片或玻璃芯片表面的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以实现对细胞、蛋白质、基因及其它生物组分的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检测。,4、生物芯片技术,血清学检验新技术,按照芯片上固化的生物材料的不同,可以将生物芯片划分为: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组织芯片。,5、蛋白质组学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血清学检验新技术,蛋白质组是指某一种细胞、组织或生物体的基因组所表达

41、的全部蛋白质及其存在方式。由于同一基因组在不同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各不相同,因此,蛋白质组学是一门从整体的角度研究细胞、组织或生物体蛋白质组成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揭示蛋白质功能与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在 检验医学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6、生物信息学与检验医学,血清学检验新技术,生物信息学为检验检疫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信息平台和技术手段。运用先进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和研究手段,结合我国检验检疫的现状,建立规模化、成熟、高效的检验检疫体系,从而保障我国生物及相关产品的多样性和所有权,并在防止外来生物造成损失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Thank You!,www.医学检验技术.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