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轮复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44786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轮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轮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轮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轮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轮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轮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轮复习.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四课,走向整体的世界,课程标准: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课堂设问,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的庞蒂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务,余下近4000美元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的国家任务,罗伯特赖克的这个数学分析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怎样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一、第二次工业

2、革命-电气时代的来临,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1)政治前提:(2)经济条件:(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原料)(3)直接推动因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初步实现工业化-技术基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广阔市场、原料、劳动力大量积累的资本-充足的资金城市化-劳动力,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发源地和中心:开始标志:,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1)新能源:(电力),(2)交通:(电车、汽车、飞机),(3)石油化工:,贝尔-1876,电话(附:1882年传入中国),图,美国、德国1866年,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

3、机,-“电气时代”,(4)电信:(电话、电报),诺贝尔-炸药,爱迪生1877留声机1879电灯1889电影机,美,国,德国,瑞,典,戴姆勒1883汽油内燃机,狄塞尔1897柴油内燃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电的应用,解放了促进开辟了,产业结构的变化,(2)生产关系(生产组织形式):,(3)国际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殖民扩张)P112,(4)世界市场:,-垄断组织产生,生产和资本高度的集中,a/促进生产力发展;b/垄断资本开始控制国家政治和经济命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a/公司b

4、/纽约股票交易市场c/巨型企业,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二、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课外阅读),1、历史背景:,根本原因: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经济实力上升;垄断加剧了对市场的竞争),2、瓜分情况:,(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英法俄等),(2)德美日等后起强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导致列强 之间矛盾加剧,3、美国的对外扩张政策:,(1)早期对外政策重点是建立美洲体系(西半球霸主),(2)19世纪末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内容、表现、背景),(P.113“学习思考”),美国的对外侵略扩张

5、,早期政策重点,门罗主义,泛美同盟,新殖民主义倡导者和设计者,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1、目的是追逐商业利润,要求“公平”竞争,不搞歧视和垄断,措施和政策,“海权论”,“美西战争”,“门户开放”政策,建立美洲体系,2、“不割让主义”,反对分割殖民地和势力范围,3、“保全”中国的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门户开放”政策,原因,提出,内容,实质,1、新殖民主义的提出,美国国务卿约翰1899年9月6日提出“自由贸易”原则。次年7月3日,重申“公平贸易”原则,1、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即得利益,为了缓和列强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影响,1、标志美国侵华进入

6、新阶段有了独立政策,2、使帝国主义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2、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实行排他性殖民政策。,2、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利益均沾”,1823门罗主义,1889泛美主义,19C90N海权主义,19C中期新殖民主义“太平洋商业帝国”,自由贸易,公平贸易,门户开放,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三、世界连接为一体,1、世界一体化的原因:,(1)根本:,(2)客观:,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2、世界一体化的表现:,(1)基础(框架):,(2)手段(途径):,(3)主要内容:,资本主义市场

7、,国际贸易、殖民主义,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和选择,(4)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3、世界一体化的影响:,促进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也带来动植物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世界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促进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1)积极性: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推动世界发展。,(2)消极性:,扩大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19C末国际关系的日趋复杂:,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不平衡,资本主义列强与亚非拉之间不平衡,4、如何评价近代世界一体化?,(1)实质:(2)积

8、极性:(3)消极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或世界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容和形成过程:内容: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参考 P.87“导语”),亚洲大部分,几乎整个非洲,整个拉美,世界殖民体系,帝国主义列强,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分散的文明,文明的链接(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文明对东方文明的征服(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专题总结】,开辟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炮舰开路,商品输出,瓜

9、分世界资本输出,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1)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 发展;(2)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 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 经济结构发展壮大;(3)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 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 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 现。,【小结与升华】,试比较两次工业革命不同特点。,(1)发源地和时间进程:,(3)发明基础:,(2)开始标志和代表性成就:,(4)产业结构:,试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生产 组织形式和国际格局、世界市场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工匠生产实践的总结,科学理论和技术紧密结合,工匠、技师生产实践的总结,探究二: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第二次工

10、业革命的特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棉纺织-轻工业,1765-19世纪中期英开始-法美结束100年 19世纪中期 德俄日开始,1866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0多年,科学家、工程师自然科学成果,同时开始于几国,英国法美德俄日,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电力-重工业,交叉进行,自由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形成,若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看,对应三个时期,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联系中国近代史,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近代企业产生(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经济激发国人探求新

11、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设厂自救”“实业救国”,出现民族工业的第一个高潮。经济救亡图存运动高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思想,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江泽民 十六大报告:,讨论:欧洲工业革命对我国工业化的启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

12、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启示:,1、发 展 工 业 与 注 重 保 护 环 境 并 举。2、提 高 目 前 我 国 工 业 的 科 技 含 量。3、注 重 培 养 科 技 人 才。4、坚 定 不 移 地 走 新 型 工 业 化 道 路。5、坚 持 走 可 持 续 发 展 道 路。,(1)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国最快、中国最慢(2)社会性质、对科技态度、统治方式(3)经济的发展要有先进的社会制度作保障。清政府腐败导致近代中国的落后。要跟上世界潮流。近代中国与两次工业革命无缘,错失机遇。我们今天有优越的社会制度,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市场经济,重视科技教育等等。,对世界整体

13、化的认识,材料一:巴西人对全球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也进行了讨论。有观点认为,全球化、市场化与实行私有化,使那些拥有巨大潜力参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国家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全球化从来不是为了弱者的发展。”张宝宇巴西的全球化意识 材料二: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曾说,“经济全球化的列车已经开动,不管你是否坐在车上。”材料三:美国总统克林顿说:我们的父辈和祖父辈所经历的那个世界上的壁垒、障碍和边界正在被打破。哪一个国家不向美国和西方开放市场,同时接纳美国的信息、思想、文化、观念、生活方式,哪一个国家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你怎样看待当今世界的全球化?,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 世贸组织总干事鲁杰罗,经济全球化为贫穷国家带来灾难 经济全球化抗议者同盟,经济全球化的抗议者,不同的呼声,支持 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促进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WTO建立)反对 全球化的利益风险极不均衡;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贫富更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与主权面临空前压力,未来展望,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西门子,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州打出的第一口油井,卡尔 本茨设计的第一辆汽车,莱特兄弟及设计的飞机,贝尔试通电话成功,马可尼及试制的无线电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