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区灵昆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48828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湾区灵昆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龙湾区灵昆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龙湾区灵昆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龙湾区灵昆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龙湾区灵昆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湾区灵昆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湾区灵昆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龙湾区灵昆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调整完善版说明龙湾区灵昆街道办事处二。一七年十月一、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原则与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调整完善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四、主要控制指标调整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五、调整完善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六、调整完善的前后对比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背景灵昆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自2010年由温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实施以来,对灵昆街道土地利用管控与引导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和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龙湾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空间资源配置的变化,规划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

2、性;同时,国家对耕地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灵昆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已势在必行。(一)龙湾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调整完善版)成果批准实施龙湾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调整完善版)成果在国土资源部”在中期评估的基础上,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精神的要求下,已经编制完成并经省政府批准。龙湾区规划对灵昆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起到了引导与控制的作用,同时乡镇级规划需对县级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人均城镇工矿、万元二三产业GDP用地量等主要控制

3、指标进行落实。(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发生较大的变化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已于2013年12月公布。中央政治局在审议通过关于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情况的汇报时提出,要依据二次调查成果数据,适时调整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建设用地规模等,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2014年国务院明确要求,要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尽快完成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根据灵昆街道在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基础上转换后的基数成果,与以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转换获得的现行规划的基数相比,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见下表)。龙湾区灵昆街道现行规划与调整完善基期年基数对比表单位:公顷地类名

4、称现行规划基数(2005年)调整完善基期年基数(2014年)变化情况土地总面积5800.31175800.31170.0000农用地耕地732.2168763.369231.1524园地445.9785298.6477-147.3308林地18.997417.4497-1.5477牧草地0.00000.00000.0000其他农用地1001.6426409.4007-592.2419农用地合计2198.83541488.8673-709.9681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小计375.6920756.6057380.9137城镇用地49.3461419.5878370.2417农村居民点用地271.2

5、667333.575062.3083采矿用地55.07923.4429-51.6363其他独立建设用地0.00000.00000.0000交通水利用地小计109.5590577.2573467.6983铁路用地O.(X)(X)2.80512.8051公路用地28.6940194.2873165.5933民用机场用地0.00000.00000.0000港口码头用地73.382624.4832-48.8994管道运输用地0.00000.07950.0795水库水面7.4825O.(XX)O-7.4825水工建筑用地0.0(MX)355.6022355.6022其它建设用地小计20.95440.76

6、70-20.1874风景名胜设施用地20.05700.7670-19.2900特殊用地0.89740.0000-0.8974盐田0.0000().(XX)00.0000建设用地合计506.20541334.6300828.4246其他地水域小计3()95.271()2976.7522-118.5188河流水面83.895680.7579-3.1377湖泊水面0.00000.00000.0000滩涂3011.37542895.9943-115.3811自然保留地0.00000.06220.0622其他土地合计3095.27102976.8144-118.4566(三)“三线”划定与“多规合一”2

7、014年11月,国土资源部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视频会议上提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建设用地开发边界这“三线”和有条件地区探索“多规合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四化”同步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而提出的新举措、新要求。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建设用地开发边界,合理安排三生空间,实现全街道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一步推进生态保护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二、原则与目标(一)调整完善的目标以灵昆街道发展战略为指导,优化空间布局,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形成合理的生产、生活、生

8、态空间,实现从指标规划向空间规划的转变;从严控制城乡开发边界,以增量撬动存量,优化建设用地内部结构,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城乡用地规模和工业用地比例,逐步实现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的转变。(二)调整完善的原则1、“三线”管控、强化约束、持续发展: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合理确定城乡开发边界,严格管控,强化规划的硬约束,推进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2、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规范建设:依据生态环境容量进行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控制开发建设强度和节奏,实现理性增长。3、节约优先、紧凑集约、均衡发展:统筹安排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紧凑布局产业用地,统筹安排基础设施,促进区

9、域协调均衡发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4、问题导向、重点解决、增强弹性:针对现行土地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解决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节约集约等一系列难点,并安排适当的预留指标以增加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弹性。(三)土地利用战略1、优化国土空间,推进城镇建设: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科学推进城镇和村镇建设,合理配置经济产业发展空间,形成生产空间集聚高效、生活空间适宜居住、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土地利用结构。2、坚持耕地保护,注重质并举:规划期间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全面实行“先补后占”、“占水补水”、“占优补优”政策,实现耕地保护数量和质量并举。3、实施

10、生态优先,巩固生态格局: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饮用水源的保护,维护自然保护区生态体系。4、落实集约节约,盘活存用地: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持控制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的总体思路,推动土地利用模式创新,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四)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灵昆街道行政管辖区域内的全部土地,总面积5800.3117公顷。包括上岩头村、双昆村、九村村、叶先村、沙塘村、王相村、北段村、周宅村和海思村。三、调整完善思路(一)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耕地保护质量不降低依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优化调整永久基本农田的空间布局,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在全街道范围内,将劣质、

11、零星破碎的基本农田调出;同时,适当压缩现行规划的有条件建设区布局,将有条件建设区中部分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提高优质基本农田的比例。为了强化对优质耕地的保护,以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准农田等为主要依据,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并纳入禁止建设区以实行严格保护,强化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刚性。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尽量减少对耕地,特别是水田的占用;通过土地整治增加耕地补充,特别是加强补充耕地的质量建设,保证全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前后,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一)加强生态保护,确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用地保护,在对林业资源、水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深入调查并与相关

12、规划衔接的基础上,划定生态保护区,明确生态用地规模、分布、用途,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将生态保护区中的核心区纳入禁止建设区,强化生态保护。(三)科学划定建设用地开发边界和保护边界,促进产业转型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在充分衔接龙湾区域总规和灵昆街道城市总规的基础上,合理划定城乡建设用地开发边界。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按照串联式、组团式的布局来规划城镇发展空间,这样既有利于保护优质耕地,也能够起到生态保护的功能。在划定城镇建设用地开发边界的同时,着力保障新农村建设的用地需求,通过与村庄规划等的衔接与融合,合理确定新农村建设的空间布局与结构,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规划引导与空间

13、管控。(四)节约集约利用,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成果充分利用城镇低效用地的调查成果,衔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专项规划。在规划调整完善的过程中加强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规划内容,合理规划利用低效土地,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消化闲置土地,逐步实现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提高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四、主要控制指标调整情况本次规划调整完善对现行规划的控制指标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进行适当的调整完善。1、耕地保有量:现行规划灵昆街道耕地保有量为866.26公顷,本次规划调整完善后耕地保有量为386.OO公顷。2、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现行规划灵昆街道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622.41公顷,本次

14、规划调整完善后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306.04公顷。3、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本次规划调整完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按省国土资源厅衔接后的指标进行,现行规划灵昆街道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458.05公顷,本次规划调整完善后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893.62公顷。4、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现行规划灵昆街道人均城镇工矿为0.00平方米/人,本次规划调整完善后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为92.00平方米/人。5、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用地量:现行规划灵昆街道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用地量为0.00平方米,本次规划调整完善后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用地量为11.00平方米。五、调整完善结果(一)三线划定与布局优化Iv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落实最

15、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不少于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来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灵昆街道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07.07公顷,其中示范区基本农田面积197.22公顷,并将其纳入禁止建设区。2、建设用地扩展边界:以城市总规和村庄规划为依据,划定建设用地扩展边界3604.26公顷,以统筹兼顾城乡发展,合理引导产业集聚与转型,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农用地调整:从2015年的1488.87公顷调整为2020年的1554.49公顷,占全街道的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从25.67%上升到26.80%o2、建设用地调整:从2015年的1334.63公顷调整为2020年的1535.99公顷

16、,占全街道的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从23.01%上升到26.48%o3、其他土地调整:从2015年的2976.81公顷调整为2020年的2709.83公顷,占全街道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从51.32%下降到46.72%o(三)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1、耕地保有: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86.00公顷。2、占补平衡:20152020年,建设占用耕地不超过69.84公顷,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不低于245.43公顷,规划期内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力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3、标准农田:加强标准农田保护,确保标准农田数量,落实标准农田先补后占”制度。20152020年,全街道标准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89.00公顷。4

17、、永久基本农田:规划期内,全街道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07.07公顷。主要分布在上岩头村、双昆村、九村村、叶先村、沙塘村、王相村、北段村、周宅村和海思村等。5、基本农田优化布局:规划期间,将零星、破碎、质量较低的基本农田调出,使水田的比例有所提高,基本农田质量整体提高,基本农田分布更加集中。通过划定基本农田集中区将原有布局零散、利用效率低下的基本农田进行置换,实现基本农田集中管护。压缩建设扩展边界并将城镇周边质量好的耕地优先划为基本农田。6、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规划期间,全街道示范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97.18公顷,主要分布在上岩头村、双昆村、九村村、叶先村和王相村等。(四)城镇建设用地规划

18、规划期内,按照小城市概念性规划和“一核四区三片”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完善城市设施和功能。(五)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规划期内,灵昆街道将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合理安排中心村发展用地,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改变农村居民点小、乱、散的局面。(六)节约集约利用到2020年,灵昆街道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用地量控制在ILOO平方米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92.00平方米以内,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在74.00平方米以内。规划调整期末,城市分批次土地供应率不低于90.00%,存量土地供应占比不低于90.00%。(七)建设用地管制分区与土地利用分区U建设用地空间管制(1)允许建设区:允许建设区规模为1

19、880.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42%o(2)有条件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面积为1724.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72%o(3)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总面积为1988.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4.28%o(4)禁止建设区:禁止建设区总面积为207.5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8%o2、土地用途分区(1)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调整完善后,灵昆街道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327.0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64%,包括50个区块。(2)一般农地区:一般农地区包括除基本农田保护区外的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规划调整完善后

20、,灵昆街道一般农地区面积1866.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18队包括55个区块。(3)林业用地区:规划调整完善后,灵昆街道林业用地区面积2.4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4乐包括1个区块。(4)城镇建设用地区:规划调整完善后,灵昆街道该区面积2127.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68队包括19个区块。(5)村镇建设用地区:规划调整完善后,灵昆街道该区面积1476.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46队包括45个区块。六、调整完善的前后对比(一)基本农田布局调整规划调整完善后划定的307.07公顷基本农田,在布局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将原扩展边界内的优质耕地调入基本农田,将零星以及因扩展边界调

21、整涉及的基本农田调出。通过调整,使基本农田质量有提高,分布更集中。调入的基本农田区块集中分布在九村村、沙塘村、北段村、周宅村和海思村。(二)扩展边界规模(有条件建设区+允许建设区)现行规划方案空间布局一方面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制约,空间布局较破碎,缺乏整体性;另一方面由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较少,为满足地区发展导致有条件建设区面积偏大,实际上可建设空间(允许+有条件)为2176.31公顷,可建设规模偏大,致使空间布局集聚程度较低。规划调整完善方案通过“多规”融合与衔接,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建设用地扩展边界,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合理结构,空间布局清晰合理;同时扩展边界内可建设空间(允许+有条件)缩小为3604.26公顷,扩展边界范围压缩了1427.95公顷,强化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的刚性控制,为提高建设用地集聚程度打下基础。(三)存建设用地利用规划调整完善方案采取协商收回、鼓励流转、协议置换、退二优二、“退二进三”及“退低进高”、收购储备等各种方式,优化建设用地内部结构,盘活存量用地,推进空间换地,加快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的消化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2015-2020年,通过推动存量建设用地利用,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在规划调整期内,存量土地供应占比达到9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