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法模拟法庭开放实验项目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53591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4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交通安全法模拟法庭开放实验项目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模拟法庭开放实验项目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模拟法庭开放实验项目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模拟法庭开放实验项目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模拟法庭开放实验项目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交通安全法模拟法庭开放实验项目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交通安全法模拟法庭开放实验项目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道路交通安全法评析,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构成,第三节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2005年8月2日,甲驾驶机动车在温州市瓯海区与横穿道路的行人乙发生碰撞,造成乙受伤。经调查,瓯海交警大队对该事故作出责任认定,认定甲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当事人甲认为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行人在车辆临近时横穿道路所致,其不应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并向经办民警和大队领导提出异议。交警部门则认为甲驾车行经事故地段,未能注意和避让前方横穿道路的行人,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是正确的。于是甲向其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温州市交警支队提出申请,要求对事故责任予以重新认定。支队则以申请事故责任重新认定没有法定依据而不予受理。,之后,

2、甲到温州市公安局纪委部门投诉,纪委部门经审查则回复:办案民警在办理该案的过程中,程序完全合法,并无违法违纪的行为,至于责任是否准确恰当则不属于其监督职责范围。之后,甲又向检察院反映情况,检察院亦认为责任认定不属其管辖而不予受理。最后,甲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则以责任认定系证据范畴,不具有行政可诉性,故不予立案受理。至此,甲在各部门奔波一大圈后,最后又回到交警队,不得不接受交警部门作出的责任认定和处罚。那么,责任认定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它是否具有行政可诉性?责任认定真的是交警部门的“一捶子买卖”吗?,2005年4月14日,张某驾驶车辆与行人李某发生碰撞,造成李某死亡的交通事故。经初步调查,张某承

3、担事故的主要责任,并应追究其刑事责任。后事故双方就损害赔偿积极协商,自行达成了初步协议,由张某赔偿李某方人民币15万元,但前提是保证张某不被追究刑事责任,否则不履行赔偿义务。于是事故双方一起到交警部门强烈要求双方均承担事故的同等责任。为了及时化解矛盾,交警部门最终认定张某承担事故的同等责任,不承担刑事责任。对此,双方当事人十分满意,并很快履行了赔偿事宜。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护交通弱者的利益,及时化解矛盾,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交警部门一直在事故责任与损害赔偿之间“平衡”,以求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那么责任认定的原则是什么呢?其在事故处理中到底起着什么作用呢?,2005年5月6日,赵某驾驶

4、摩托车在超越前方同向由吴某驾驶的农用车过程中,摩托车右侧与农用车发生刮擦,致使摩托车侧翻,造成赵某当场死亡的交通事故。事故后,吴某驾车逃离现场,并于当晚将肇事车解体成废铁予以变卖后潜逃。6月12日,交警部门终于侦破此案并将吴某抓获。6月17日,交警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之规定,推定吴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并依法提请追究吴某的刑事责任。检察院审查后对该案的责任认定持不同的意见,但如不采纳或变更责任认定又无法定依据,与交警部门多次协商后,最后同意采纳交警部门作出的责任认定,并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则认为:该事故的原因是赵某在超车的过程中

5、未能确保自身安全,吴某系正常行驶,在事故中并无过错。而其驾车逃逸并解体车辆,毁灭证据的行为是其肇事后的行为和表现,以此来推定吴某承担事故的全责并据此追究吴某的刑事责任,与刑法的“疑罪从无”及“罪刑责相当”原则相违背,故准备不追究吴某的刑事责任。但此举立即遭到交警部门和死者家属的极力反对,死者家属甚至纠集一班人马到法院及政府有关部门吵闹、请愿,以此施加压力。最后,政法委就该案的处理召开协调会,最终认为:在该案中,吴某的行为虽然不是造成本事故的主要原因,但其肇事后不顾他人死活而逃逸,且解体车辆、毁灭证据,其行为性质十分恶劣、社会危害极大、影响极坏,给死者家属带来极大的伤害,为平息双方矛盾,维护社会

6、稳定,故同意追究吴某的刑事责任。在该案中,公安部门、检察院、人民法院三个部门都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但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争议呢?难道“合法”的责任推定“不合法”吗?,(一)交通事故的概念及特征,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1.主体必须是车辆。2.空间必须是在道路上。3.主观上必须是过错或意外。,(二)交通事故责任概念,交通事故责任,是指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依照道路交通管理的法规和规章,对当事人在事故中所起的作用作出定性定量的分析。,(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1、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机关,(1)认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技术性活动,(

7、2)现有的人民法院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力对如此众多的交通事故作出责任认定。(3)安全法对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更趋于人性化,便捷化。允许当事人双方私了,(4)交通事故损害结果的调解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法定职责之一。,2、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性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原则,(1)确定当事人行为与事故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2)确认当事人主观有否过错(3)确定过错大小,(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在事故处理中的作用

8、,民事方面的弱化性行政方面的褪化性刑事方面的关键性,完善措施,1.统一责任认定标准 2.加强责任认定监督 3.开辟责任认定救济 4.完善责任推定制度,第四节 模拟民事法庭常用法律文书写作与示例,二 民事答辩状,一、民事起诉状(一)民事起诉状的概念、特点与作用民事起诉状,是民事案件的原告或其法定代理人,因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民事争议时,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请求依法裁判的诉讼法律文书。(二)民事起诉状的结构、内容与写法民事起诉状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二)民事起诉状的格式民事起诉状(公民)说明:本格式适合公民提起民事诉讼用,格式相比法人和其他组织所使用的经济

9、类起诉状简单,通常用于提出婚姻家庭、继承、合同纠纷等的诉讼。民事起诉状原告:(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基本情况)被告:(姓名、性别等情况,出生年月日不详者可写其年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此致人民法院附:本诉状副本份。具状人:年月日,民事起诉状格式(单位)民事起诉状原告:名称:地址:电话: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委托代理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务:工作单位:住址:电话:被告:名称:地址:电话: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此致人民法院 具状人:(盖章)法定代表人:(签章)年月日,回目录,二、民事答辩状(一

10、)民事答辩状的概念、特点与作用民事答辩状是民事诉讼中的被告或被上诉人根据民事起诉状或民事上诉状单方面的内容,针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或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作出复答,并依据事实与理由进行辩驳的法律文书。(二)民事答辩状的结构、内容及写作方法民事答辩状由三部分所组成,即首部、正文和尾部。,(三)民事答辩状的格式民事答辩状答辩人:答辩人因一案(或:辩人因对一案所提上诉),提出答辩如下:此致人民法院答辩人:年月日,回目录,三 民事诉讼代理词(一)民事诉讼代理词的概念、特点与作用 民事代理词是指民事案件的原、被告所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在法庭审理的辩论阶段或人民法院依法进行书面审理中,为了维护其所代理一方的合

11、法权益,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之内发表或递交的具有综合性的代理意见。(二)民事诉讼代理词的结构、内容与写法1、首部。2、正文。3、尾部。,(三)民事诉讼代理词格式民事诉讼代理词审判长、审判员:我依法接受的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出庭参与诉讼活动。现就本案争议事实,发表代理意见如下:诉讼代理人:年 月 日,回目录,四、第一审民事判决书(一)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概念、特点与作用第一审民事判决书,是指第一审人民法院对所受理的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案件,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程序,审理终结时制作的用于就当事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实体问题作出处理的司法文书。(二)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结构、内容与写法一审民事判

12、决书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组成。,(三)第一审民事判决书格式xxxx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x民初字第xx号原告:(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写明姓名和职务)。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写明姓名等基本情况)。委托代理人:(写明姓名等基本情况)。被告:(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写明姓名和职务)。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写明姓名等基本情况)。,委托代理人:(写明姓名等基本情况)。第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写明姓名和职务)。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写明姓名等基本情况)。委托代理人:(写明姓

13、名等基本情况)。(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案由)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或依法由审判员xxx独任审判),公开(或不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写明本案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xxx诉称,(概述原告提出的具体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被告xxx辩称,(概述被告答辩的主要内容)。第三人xxx述称,(概述第三人的主要意思)。经审理查明,(写明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本院认为,(写明判决的理由).。依照(写明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款项)的规定,判决如下:(写明判决结果)。(写明诉讼费用的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xxxx人民法院。审判长xxx审判员xxx审判员xxxxxxx年x月xx日(院印)书记员xxx,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回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