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工厂)职业卫生知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62084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工厂)职业卫生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司(工厂)职业卫生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司(工厂)职业卫生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司(工厂)职业卫生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司(工厂)职业卫生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工厂)职业卫生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工厂)职业卫生知识.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司(工厂)职业卫生知识1、职业卫生“三同时”原则“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技术的改造工程项目中,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2、什么是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是企业和用人单位采取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消除劳动者劳动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及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3、我国劳动保护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4、化学毒物对人体的危害:(1)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如环己醇、环己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中毒表现为头昏、头痛、失眠、兴奋等。(2)损坏呼吸系统,如液氨、浓氨水等引起鼻炎、气管炎等。(3)损坏

2、血液系统,如一氧化碳、苯中毒能使血液的转氧功能发生障碍,出现窒息性状态。(4)皮肤溃烂。如强酸、强碱等化学药品可导致皮肤溃烂。(5)化学毒物产生的气体:有毒气体是通过人的呼吸器官在人体内部对人体内部其它组织器官造成危害的气体,如硫化氢、氟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由于这些气体在人体内部一般起的作用是抑制人体内部组织或细胞的换氧能力,引起肌体组织缺氧而发生窒息性中毒,因此也叫窒息性气体。腐蚀性气体一般是消毒气体如氯气、臭氧气体、二氧化氯气体等发生泄露时,对人体的呼吸系统起腐蚀作用产生毒害。而易燃易爆气体则通过与空气混合产生一定比例时遇明火引起燃烧甚至爆炸而造成生命危害,如甲烷、氢气等。5、

3、有毒物品进入人体的途径。(1)皮肤毒物经毛囊空间达到皮脂腺,小部分通过汗腺进入人体,直接进入血液系统。(2)呼吸道企业中的各类危险化学品经化学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和易挥发性液体毒物,主要是从呼吸道进入人体。此类毒物在化工企业居多。(3)消化道误食、不讲卫生;经鼻咽部混入其分泌物中,无意被吞入。6、几种毒物的简单介绍和救护常识。(1)氢氧化钠(烧碱)的中毒、泄露处理及急救措施(a)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片碱、苛性钠(香港亦称“哥土的”),为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易溶于水并形成碱性溶液,可增强水的导电性。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其水溶液有涩味和滑

4、腻感。密度:2.130gcm3熔点:318.4沸点: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为1390C溶解性: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易溶于水、乙醇以及甘油。潮解性: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潮解。吸水性:固碱吸湿性很强,露放在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最后会完全溶解成溶液,但液态氢氧化钠没有吸湿性。相对分子质量:40.00(b)中毒处置:侵入途径一一吸入、食入。氢氧化钠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会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与NaOH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黏膜糜烂、出血和休克。氢氧化钠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危害环境。

5、氢氧化钠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c)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小心使用,小心溅落到衣物、口鼻中手防护:戴橡皮手套。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d)急救措施皮肤接触:可用510%硫酸镁溶液清洗,或在没有硫酸镁溶液情况下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3片硼酸溶液冲洗。或在没有硼酸溶液的情况下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必要时进行人工呼

6、吸。就医。食入:少量误食时立即用食醋、35%醋酸或5%稀盐酸、大量橘汁或柠檬汁等中和;给饮蛋清、牛奶或植物油并迅速就医,禁忌催吐和洗胃。(e)泄漏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NaoH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处理无害后废弃。(2) 一氧化碳的中毒、泄露处理及急救措施(a)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通常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b)一氧化碳的毒性:CO和人体血红蛋白

7、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强,人吸入CO会造成人体缺氧,严重者会致死。(c)中毒处置一一现场急救立即将病人移离中毒现场,置于新鲜空气处,如为密闭空间内应立即开窗通风,松开病人衣领、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迅速纠正缺氧。这是抢救Co中毒患者的关键。迅速给氧是纠正缺氧最有效的方法。轻度中毒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低流量吸氧,中重度中毒者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为810Lmin(时间不超过24h,以免发生氧中毒)。(d)泄漏应急处理:视条件切断气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

8、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防止泄漏氢气进入封闭空间。气瓶泄漏可移至空旷处缓慢放空。消除方法:合理通风,加速扩散。(3)天然气的中毒、泄露处理及急救措施1)天然气危险概述:天然气是一种火灾和爆炸危险性较大的混合气体,含有大量的低分子烷燃混合物,以烧类中的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为主,属甲类易燃、易爆气体,其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其密度比空气小,如果出现泄漏则能无限制地扩散,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且能顺风飘动,形成着火爆炸和蔓延扩散的重要条件,遇明火回燃。(4)油漆和稀料危险特性1)油漆危险特性概述:油漆

9、危险性类别:第3.2类易燃液体,主要成分:混合物,有机混合溶剂。外观与性状:有刺激性气味的易挥发液体。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物质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流速过快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在高温、高热环境下受热的容器有爆裂危险。2)稀料的概述:1.物理和化学特性:稀料是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是石油的直接储分,它同汽油一样,属易燃易爆危险品。稀料的冰点为零下116,沸点为34.6C,闪点为零下45,爆炸极限为1.8536.5%。极易挥发。腐蚀皮肤。2 .危险性:绝缘性较强,很容易产生静电。如果

10、用塑料桶装稀料,反复摇晃后,内部可产生高达15000伏的静电,一旦放电,即可酿成火灾稀料对塑料还有软化作用,盛装稀料过久,塑料就会软化破口而渗漏出稀料,因而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就更大。稀料极易挥发,在短时间内挥发的油气可以扩散到数米以外乃至数10米,如果遇到火种,即可着火,当油气着火后,火焰会沿着气流相反的方向回火,从而引起猛烈的大面积燃烧。3 .使用与保护:运输和使用时使用乳胶手套等防护用品,禁止接触皮肤。4 .防护措施:稀料使用场所,应该严格控制油气在空中的浓度,不得超过0.3毫克/升。一旦发现油气超标,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通风换气,降低其浓度,使之达不到爆炸浓度极限。运输稀料时,不得野蛮装卸,

11、应轻装轻卸,防止摩擦、震荡。利用汽车运输时,应在贮罐尾部安装金属链条接地,以导除静电电荷,防止火灾的发生。在使用、贮存稀料的场所,不得有火源,安装的电器设备必须是防火防爆型的。不要用塑料桶盛装稀料,应用金属容器。输导稀料的导管不宜用塑料管,金属导管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措施。利用稀料清洗涂装工具时,应格外小心,防止摩擦产生静电而引发火灾。5.安全处理运输、储存仓库、使用场所应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如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灭火器等。发生稀料火灾,不可用水扑救,只能用化学灭火剂扑救。当灭火剂不够时,也可用沙土扑救。7、职业性危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

12、性危害因素。如生产焊接粉尘、高温、低温、噪声、振动、射线等。8、自救、互救的方法(1)心脏复苏术:心脏停止跳动后的抢救方法,在现场抢救中可应用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挤压术。在心脏停止跳动后的一二分钟内,心脏的应激性增强,叩击心前区往往可使心脏复跳。操作方法:当发现心脏停跳后,立即用拳头叩击心前区。拳击力中等(能激起胸内震动的力量),一般连续叩击35次。并观察脉搏、心跳,如出现心跳,就说明复苏成功。若没有成功即应放弃,改为胸外心脏按压术。(2)胸外心脏按压术这种方法是通过按压胸骨下端而间接地压迫左右心室,使血流进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建立有效的循环,为心跳恢复创造条件。操作方法:伤员仰卧在硬板床或地

13、上,术者一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下端,另一掌交叉重叠于手背上,以肘和臂力有节律地、冲击式地向患者脊柱后方垂直下压,以能压下35厘米的深度为宜。压后迅速抬手,使胸骨复位(手不离开胸),利于心脏舒张。连续按压每分钟6080次。胸外按压时应经常检查按压效果。主要是观察颈动脉和股动脉有无搏动,如无效应考虑操作方法和压力不当,及时改进。因为无效的按压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延误抢救时间。按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按压位置要正确。否则不仅无效,且会出现肋骨骨折、气胸、心包出血、胃内容物反流窒息等。B、开始按压时不要用力过猛,最初23次用力小些,以摸索患者胸廓的弹性。C、在胸外心脏按压时,必须配合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D、新生儿可用23个手指进行按压。E、按压与抬手及其间歇的时间为1:2:3,三者分清就显得有节奏而不能停顿。呼吸复苏术一般与心脏复苏术同时进行,常用的有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人工加压呼吸(需要器械)两种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