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心室辅助系统护理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75984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危重症患者心室辅助系统护理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急危重症患者心室辅助系统护理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急危重症患者心室辅助系统护理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急危重症患者心室辅助系统护理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急危重症患者心室辅助系统护理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危重症患者心室辅助系统护理技术规范.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危重症患者心室辅助系统护理技术规范【名词定义】左心室辅助装置泵缆护理技术是指对装置泵缆出口部位的皮肤进行评估、清洁消毒及泵缆固定,从而预防和控制泵缆出口部位的感染。【适应证】短期应用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患者。【目的】1 .评估泵缆出口部位皮肤生长情况。2 .保持泵缆出口部位清洁,预防泵缆出口部位感染。3 ,定期更换泵缆锚固装置,预防泵缆出口部位损伤。【制度与依据】本规范部分主要依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和国际循环辅助临床医师联合会2015年发布的持续性机械循环支持感染的控制、预防及管理措施的专家共识,该共识主要针对持续性机械循环支持感染的流行病学和微生物学、围术期和抗感染预防策略、术后驱动系统管理等

2、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准备】1.用物准备:无菌治疗盘、消毒液(75%酒精、0.5%活力碘)、一次性消毒套包各1个、检查手套、洗手液,检查用物的有效期,物品处于备用状态。2 .环境准备: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适宜操作,关闭门窗(或窗帘),请无关人员回避,保护患者隐私。3 .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4 .患者准备:取半卧位或坐位。【操作流程】1 .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盘、消毒液(75%酒精、0.5%活力碘)、一次性消毒套包各1个、检查手套2 .洗手戴口罩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3 .体位准备取半卧位或坐位,暴露泵缆区域4 .撕除纱布/敷料由出口远侧到近侧,缓慢地撕下纱布/敷料,以免泵缆被拉扯5

3、.皮肤观察L观察敷料附着的出血量、渗出液量2.观察泵缆出口部位皮肤有无感染表现(1)气味、分泌物、肉芽组织状态(2)询问患者是否疼痛、发痒3.拍照记录6.周围皮肤消毒1.抬起泵缆,以泵缆出口处为中心由内向外消毒,消毒半径IOCnb重点是78点钟方向的皮肤2.消毒3次:顺时针1次,逆时针1次,顺时针1次3.待干7,泵缆消毒L轻柔、反复擦拭泵缆出口皮肤污物2.由近端至远端反复擦拭出口部位泵缆(1)出口2cm以内为近端清洁部(2)出口2IOCm为远端准清洁部3.待干8,泵缆固定L体型肥胖者:以“过背式”向78点钟方向倾斜45,从背后穿过的方式固定泵缆2.体型显瘦者:以PigTail式”绕1圈固定3.

4、选用导管固定装置进行固定9.粘贴敷料以泵缆出口处为中心粘贴敷料,并进行健康宣教10.处理记录分类处理用物1.记录敷料附着的出血量、渗出液量2.记录泵缆出口部位皮肤有无感染表现(1)气味、分泌物、肉芽组织状态(2)患者是否疼痛、发痒【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泵缆出口处感染。2.告知患者家属(1)泵缆出口处出现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加时须及时就医,请医务人员处理伤口。(2)泵缆是生命线,须要妥善固定。固定不当可能会对泵缆出口部位皮肤过度施压,可能会造成泵缆出口处皮肤问题。【前沿进展】1.根据泵缆出口处伤口情况选用不同的敷料(1)渗液较多时,可选用银离子敷料覆盖,保护泵缆出口部位,避免感染。(2)为避免泵缆出口处周围皮肤破损,胶布粘贴处皮肤可选用液体敷料。2,淋浴前需要在泵缆出口部位粘贴防水敷贴,预防伤口敷料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