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健康教育问答.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76116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性疾病健康教育问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感染性疾病健康教育问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感染性疾病健康教育问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感染性疾病健康教育问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感染性疾病健康教育问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染性疾病健康教育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疾病健康教育问答.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感染性疾病健康教育问答一、什么是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s):指由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病人可见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各个临床科室。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就开始了感染过程。病原体是否被清除,或定居下来,进而引起组织损伤、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状态,也与来自外界的干预,如药物与放射治疗等有关。二、感染性疾病的类型1.按感染部位分按感染部位分为两类,即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1)局部感染:感染局限于一定部位,如汴、

2、痈、压疮等局部化脓性炎症。(2)全身感染:感染发生后,病原体或其代谢产物向全身扩散,引起各种临床表现。如破伤风杆菌引起的破伤风、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菌血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等引起的败血症等。2.按感染结局分按感染的结局分为五类,即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携带状态、隐性感染、潜伏性感染和显性感染。(1)病原体被清除:即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由于毒力弱、数量少等原因,有的被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清除,有的可由机体内的特异性被动免疫所中和。(2)病原体携带状态:即病原体形成显性或隐性感染后,未被机体排除而成携带状态。携带者无症状,不易被发现,容易作为传染源散布病原体而引起疾病的流行。(3)隐性感染

3、:即人体受病原体感染后,不出现症状或只出现不明显的症状,但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如特异性抗体阳性、皮试阳性等,而且不易再感染该种病原体。(4)潜伏性感染:即病原体长期地潜伏在人体内,与人体的抵抗力保持平衡状态,不引起症状,一旦人体抵抗力低下,病原体就能活跃地生长繁殖,引起疾病。(5)显性感染:即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的情况下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特别是机体发生免疫病理反应,导致组织损伤,生理功能改变,随之出现一系列临床病理体征和症状。除清除病原体外,上述五种类型在不同感染性疾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来说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体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一旦出现则容易识别。传染病

4、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所引起的、具有一定传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部分感染性疾病没有传染性或很难在人群中传播,但也由病原微生物所引起,即为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因而,传染病并不等同于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病范畴,反之则不成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和完善,许多传染病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如天花早已灭绝,麻疹也被列为世界上即将消除的第二种疾病。然而,伴随着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免疫抑制剂及放化疗的广泛应用,各种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呈不断增多的趋势。三、感染性疾病必备的条件(1)病原体:各种病原微生物均能引起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为

5、: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螺旋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从感染者体内检出致病微生物是临床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重要依据。(2)感染途径:经皮肤黏膜、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以及输入带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各种液体,如血液和血浆制品造成。(3)感染部位:全身各个部位或系统均可能成为感染的部位,常见的有支气管、肺部、心脏、胃肠道、肝胆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皮肤软组织等。(4)感染的临床表现:根据感染的部位、病人的免疫功能、疾病的严重程度、年龄等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此在临床上同一疾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的疾病可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一般来说,感染者多有发热、感染部位的局部表现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四、实验室

6、检查特点(1)血常规:外周血粒细胞的变化最显著,表现为粒细胞的增多(如细菌感染性疾病)和减少(如病毒感染性疾病、伤寒)。(2)血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如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等。(3)病原微生物检查阳性结果具有诊断意义。包括各种标本的培养(如血、尿、大便、痰、骨髓、分泌物和脓液、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等)和镜检等。(4)特异性的抗原抗体检测可以较快地提供病原体存在的依据,特异性IgM型抗体检测有助于现存或近期感染的诊断,特异性抗原检测较抗体检测更为可靠。(5)特异性核酸检测: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病原体的核酸(DNA或RNA),也可以诊断是否有病原体感染人体。五、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示1 .感染性疾病

7、的流行病学特点某些感染性疾病具有特定的季节性、区域性,也可能和病人的职业、生活习惯等具有相关性。2 .感染性疾病的病程发展规律感染从发生、发展至恢复,大致包括潜伏期(其长短随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与人体免疫状态而定)、前驱期(病原体产生毒性物质,在疾病初期使病人出现头痛、发热、乏力等轻度全身反应)、症状明显期(原有的症状由轻变重,新的症状相继出现,表现为某些感染性疾病特有的症状)、恢复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典型的临床发展过程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3 .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特征感染性疾病不同于非生物源性疾病,有共同特有的临床表现和每个疾病特有的症候群。(1)发热:是感染病的突出症状,有

8、的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热型,如典型的伤寒、斑疹伤寒的极期以及粟粒性肺结核表现为稽留热等。(2)皮疹:皮疹也是感染性疾病较为常见的体征,包括皮疹和黏膜疹等。(3)独特症候群:如呼吸系统感染,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气短、胸痛以及肺部啰音等;消化系统感染,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胆道系统感染,有发热、腹痛、黄疸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等。六、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护理(1)注意营养均衡。少吃油腻煎炸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在外就餐和不吃外带食物。(2)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体育锻炼。(3)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不带孩子去探病。保持居室适当的温度、湿度及空气流通。流行病季节可用食醋熏蒸1小时或用0.2%过氧乙酸喷雾熏蒸居室进行空气消毒或擦拭地面。(4)注意手部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5)发现不适及时就医。(6)已确诊感染性疾病者,要做好个人防护和他人防护,尤其是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要严格遵守消毒与隔离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