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痉挛围手术期康复指导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76228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扭转痉挛围手术期康复指导健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扭转痉挛围手术期康复指导健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扭转痉挛围手术期康复指导健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扭转痉挛围手术期康复指导健康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扭转痉挛围手术期康复指导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扭转痉挛围手术期康复指导健康教育.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扭转痉挛围手术期康复指导健康教育一、扭转痉挛的基础知识什么是扭转痉挛?答:扭转痉挛又称扭转性肌张力障碍,临床上以肌张力障碍和四肢、躯干甚至全身缓慢而剧烈的不随意扭转为特征。扭转痉挛的发病原因有哪些?答:本病分原发性和症状性两类:前者多为遗传性,多见于儿童;后者大多成年期起病,可继发于感染、脑血管病、肿瘤、中毒、变性等多种疾病。扭转痉李病人需要做什么检查?答:(1)一般实验室检查多无阳性发现,但某些特殊的血清病毒抗体检测及代谢疾病筛查有助于明确病因。(2)CT.MRI检查等,以排除椎管狭窄、椎体滑脱等病变。(3)神经肌电生理检查,对决定手术指征来说非必需,但是对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扭转痉挛病人

2、有哪些临床表现?答:病人常见的表现是:站立时头向一侧扭,肩背向后仰,一只胳膊向前伸,另一只向后伸,两膝向内弯曲,两脚分得很开,以保持平衡,或者伴有足内翻,足底不能完全着地。平躺时身体会呈弓形,靠肩与臀支撑,有的只能俯卧在床上。久而久之某些部位肌肉可能异常肥厚,关节也会挛缩变形,病人睡着后症状会消失。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是其典型表现,临床上表现为颈部、四肢、躯干甚至是全身的剧烈、不自主的扭转,手足的过伸或过屈,通常以身体的长轴为中心。其扭转动作往往十分缓慢,间歇重复出现。扭转痉挛有哪些危害?答:肌张力异常根据起病年龄分为儿童型(12岁以前)、少年型(1320岁)和成大型(20岁以后)。成人型肌张力障

3、碍常为局限性,病情不进行性加重,如痉挛性斜颈;儿童和少年型病情进行性加重,下肢首先累及,然后波及全身,如扭转痉挛。一般来讲,肌张力障碍往往造成步行缓慢,步履困难;部分可造成讲话不清。随后,即使安静休息时扭转痉挛状态仍持续存在,而且这样的扭转痉挛姿势很难被意志控制或被动地纠正,仅在睡眠中消失。晚期,常可因不自主运动引起肌肉肥大,但最终往往出现肌肉萎缩。怎么治疗扭转痉挛?答:目前有如下治疗方式。(1)药物对症治疗,如镇静剂、肌松剂、抗帕金森病的药物等,有助于缓解肌张力障碍。(2)手术治疗:脑立体定向毁损手术;脑深部电刺激术的有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比立体定向毁损手术要好,已成为首选治疗方式。二、扭

4、转痉挛的术前健康指导扭转痉挛病人术前应做什么准备?答:(1)常规行心电图、胸部X线片、MRl等检查,完善各项化验项目,排除其他疾病。(2)术前1日剃头。术前812h禁食,4h禁饮,睡眠充足。预防感冒。(3)术晨更换病员服,不能佩戴各类金属电子物件,以免干扰电磁信号,影响定位的准确性。三、扭转痉挛的术后健康指导扭转痉挛病人术后怎么护理?答:(1)常规护理:回病房后给予床头抬高15。30。,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预防脑水肿。由于病人长期肌肉的收缩和僵硬姿态容易引起皮肤的擦伤,在骨突出部位贴减压贴,缓解局部皮肤压力,防止皮肤破溃。术后1个月后才启动刺激器,病人症状跟术前相似,故仍应注意安全,预防外伤。(

5、2)心理疏导:扭转痉挛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手术只能减轻或缓解扭转、痉挛症状,而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治愈。术后应指导病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自身手术前后的对比来增加病人的自信心,从而使病人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尽最大可能缓解症状。(3)康复锻炼:病人长期的肌肉僵硬、扭转痉挛引起姿势异常、关节异常。手术后第2日病情平稳后,开始对病人进行系统的肢体运动康复训练。肢体处于功能位,进行双侧上下肢屈曲、伸展、外旋等运动,按照从大关节到小关节的顺序,每日3次,每次30min。术后57日开始下床活动,逐步训练行走的姿势,有专人陪护,防止跌倒。四、扭转痉挛的出院健康指导扭转痉挛病人术后生活中应注

6、意什么?答:(1)术后6周,每2周程控1次,以后每年随诊13次,进行程控检测。刺激发生器的电池一般可使用510年。一旦电池耗竭,需要更换刺激发生器。出院后日常生活中远离磁性环境,不要紧贴家中的冰箱门、音箱等;进入机场安全门和商场防盗门时,可能会引起报警,病人要携带识别卡,以获得帮助。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后的病人不能进行透热治疗,如果行乳房B超检查、电凝和心电除颤等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2)病人因肌张力障碍,致使肢体挛缩、畸形,手术治疗虽然缓解了症状,但肢体功能的恢复还需长期、持之以恒的功能锻炼。出院后1个月内不宜做剧烈运动,应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强度。1个月后根据身体恢复情况,可以适当地增加活动量。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如自行穿脱柔软、宽松的衣服,加强上肢活动及上、下肢配合训练。每日有计划地进行原地站立位、坐位等重心运动练习。对于症状严重、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病人,关节活动训练是每日不可缺少的。家属要帮助其做肢体活动,活动时动作轻柔,要对颈部、四肢各关节肌肉进行全面按摩,每日35次,每次1530in,尽量保持关节的活动幅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