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环境与健康3.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876500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环境与健康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生产环境与健康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生产环境与健康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生产环境与健康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生产环境与健康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环境与健康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环境与健康3.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产环境与健康(3),广州医学院预防医学系,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一、生产性粉尘概念: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较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来源:(1)采矿、筑路及固体物质的机械性粉碎或机械加工,皮毛、纺织原料的处理(2)粉末状物质的配料、过筛、混合、包装、搬运(3)物质的不完全性燃烧(4)金属物质的加热、熔融、焊接(5)扬尘,二、生产性粉尘的概述分类:按粉尘性质分 矿物性粉尘 无机性粉尘 金属性粉尘 人工无机性粉尘 植物性粉尘 有机性粉尘 动物性粉尘 人工有机性粉尘 混合性粉尘,三、生产性粉尘的特性及卫生学意义1.化学组成、浓度与接尘时间:决定其对机体的作用性质及危害程度 2.分

2、散度:(1)概念: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 粒子分散度:粉尘粒子直径大小(m)的数量组成百分比。质量分散度:粉尘粒子直径大小(m)的 质量组成百分比。,(2)意义:影响其在空气中的悬浮稳定性及其被人体吸入的机会大小 与比表面积有关 影响粉尘在呼吸道中的阻留部位和阻留率 空气动力学直径(AED):粉尘粒子a在空气中与一种比重为1的球形粒子b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则b的直径即为a的AED。,3.其他:(1)粉尘的比重:影响尘粒在空气中的沉降速度,比重大危害小。(2)粉尘的硬度:决定对上呼吸道粘膜的机械性损伤的程度。(3)粉尘的形状:不规则型稳定,易在空气中漂浮;球型不稳定,沉降快。,3.其他:(4)

3、溶解度:有毒粉尘的溶解度增大,其毒作用增强;无毒粉尘溶解度增大,危害性减弱;致纤维化的粉尘溶解度虽很低,但致病作用很强。(5)荷电性:影响其在空气中的沉降和在呼吸道中阻留以及被巨噬细胞吞噬的速度。(6)爆炸性: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四、生产性粉尘对机体健康的影响1.生产性粉尘在呼吸道的阻留和清除(1)沉降:撞击、截留、重力、静电、布朗运动(2)清除:1)鼻腔滤尘 2)气管、支气管粘膜纤毛运动随痰排出 3)进入肺泡的粉尘 巨噬细 粉尘 呼气 胞吞噬 颗粒 排出 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随痰排出 尘细胞 肺间质、肺淋巴管 肺门淋巴结,2.生产性粉尘对机体的致病作用(1)局部作用:1)对呼吸道粘膜

4、的刺激作用 2)金属粉尘对角膜的损伤 3)堵塞毛囊、汗腺开口引起毛囊炎、脓皮病等 4)沥青粉尘可引起光感性皮炎,2.生产性粉尘对机体的致病作用(2)急慢性中毒(3)呼吸系统疾患 尘肺 粉尘沉着症 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4)呼吸系统肿瘤(5)粉尘性支气管炎,尘肺(pneumoconiosis):在工农业劳动过程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特征:(1)肺内有粉尘阻留并有胶原纤维增生(2)肺泡结构永久性破坏,粉尘沉着症:也可称为良性尘肺 特征:(1)X线胸片改变相对较重,脱离接尘作业后病变不进展甚至会逐渐减轻(2)临床症状轻,通气功能无明显改变(3)肺间质非胶原性

5、纤维增生,五、矽肺定义:(1)矽肺: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达一定量后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2)矽尘:指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或含游离二氧化硅较高的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于10%),六、影响矽肺发病的因素1.二氧化硅的含量及类型(1)含量 粉尘浓度与矽肺的关系 粉尘浓度 游离SiO2 患病率(mg/m3)含量(%)(%)乙矿掘进工 8.4 71.8 14.0甲矿掘进工 7.9 19.4 4.3,1.二氧化硅的含量及类型(2)类型:不同晶体结构:结晶型隐晶型无定型 不同石英变体:鳞石英方石英石英柯石英超石英,2.粉尘的浓度与接尘工龄(1)同种矽尘,粉尘浓度

6、越高,吸入的粉尘量越多,发病率越高,发病工龄越短。(2)粉尘浓度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接近的情况下,接尘作业工龄越长,发生矽肺的可能性越大(3)影响粉尘在肺内的蓄积量,某耐火材料厂两个车间矽肺患病的比较 平均粉尘 患病率 平均发病 浓度(%)工龄(年)(mg/m3)粉碎车间 600.1 55.8 5.5 成型车间 5.4 1.51 5.2,3.粉尘的分散度 4.粉尘的联合作用 5.防护措施 作业场所的防尘措施 个人防护 6.个体因素,七、矽肺的发病机制尘细胞的损伤和死亡:(1)石英尘粒表面硅烷醇基团与肺泡巨噬细胞膜构成氢键 细胞膜通透性增高 细胞破裂。(2)石英直接损害巨噬细胞膜 细胞外钙离子内流

7、 巨噬细胞损伤甚至死亡。(3)石英尘引起的生物膜脂质过氧化 反应可能参与巨噬细胞膜的损伤过程,八、矽肺的病理改变镜下观察:(1)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矽结节形成和弥漫性间质纤维化(2)矽肺的病理形态可分为结节型、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型、矽性蛋白沉积、团块型(进行性大块纤维化型)(3)矽结节: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13mm,横断面由多层同心圆状排列的胶原纤维 构成,其中央或偏侧有一闭塞的小血管 或小支气管,似葱头状。,矽肺的病理改变,镜下观察:(4)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型矽肺:见于长期吸入的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低或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但吸入量较少的病例。特点是在肺泡、肺小叶间隔及小血管和呼吸性

8、支气管周围,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九、矽肺的临床表现1.症状和体征:常见:气短、胸闷、胸痛、咳嗽、咳痰、心悸等症状,病情发展、出现并发症时,有相应体征。,十、矽肺的临床表现2.X胸片表现:(1)圆形小阴影 圆形或近似圆形、边缘整齐或不整齐,直径小于10mm。按其直径大小分为p、q、r三种类型。一般最先出现在两肺中、下肺区。病理基础是矽结节,多为若干个矽结节重叠的影像。,2.X胸片表现:(2)不规则形小阴影 粗细、长短、形态不一的致密阴影,可互不相连,也可交织成网状或蜂窝状。按其宽度分为s、t、u三种类型。多见于两肺中、下区。病理基础主要是肺间质纤维化。,小阴影的形态和大小分类 圆形:p:直径1

9、5mm;q:15mm 直径3mm;r:3mm直径lOmm。不规则形:s:宽度15mm;t:15mm宽度3mm;u:3mm宽度lOmm。,2.X胸片表现:(3)大阴影 长径超过10mm的阴影,呈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多出现在两肺上区,对称形成八字形(翼状)。是晚期矽肺的主要X线表现。病理基础是团块状纤维化。,3.肺功能改变:1)通气功能: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降低 2)肺气肿表现:残气量(RV)、残气量/肺总量(RV/TLC)增高 3)弥散功能:DLCO降低4.并发症:肺结核、支气管及肺部 感染、肺源性心脏病、自发性气胸,十一、矽肺

10、的诊断依据:以确切的接触游离SiO2粉尘职业史和生产环境粉尘浓度测定资料为前提,技术质量合格的 X线后前位胸片检查为依据,根据国家尘肺 X线诊断标准,参考受检者的系列胸片及该单位矽肺发 病情况,由尘肺诊断组集体诊断。,总体密集度:指全肺内密集度最高的肺区的密集度。小阴影的分布范围:指出现有1级密集度(含1级)以上的小阴影的肺区数。小阴影聚集:局部小阴影明显增多聚集,但尚未形成大阴影。,十二、矽肺的治疗1.一经确诊,就应及时调离接尘作业,并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矽肺致残程度)安排适当的工作或全休。2.综合治疗为主 抗矽药物(2)积极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3)加强营养,适当的锻炼,提高抗病能力(4)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十三、尘肺的预防措施1.法律措施(1)立法和执法(2)粉尘最高容许浓度 2.组织措施 3.技术措施 改革工艺和革新生产设备(“革”)(2)湿式作业(“水”)(3)密闭尘源(“密”)、抽风除尘(“风”),4.卫生保健措施(1)作业环境监测与监督(2)健康检查(3)个体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