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况钟传》阅读训练.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98994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史况钟传》阅读训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明史况钟传》阅读训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明史况钟传》阅读训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明史况钟传》阅读训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明史况钟传》阅读训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史况钟传》阅读训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史况钟传》阅读训练.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明史况钟传阅读训练,山东省莱芜市第十七中学吴华,花卉#冲刺2明史况钟传,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断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除烦苛

2、,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注释】1、雄剧:谓地位重要而事务繁重。白居易答薛萃谢授浙东观察使表:“宜迁雄剧之藩,以广循良之化。”范仲淹推委臣下论:“惟清要之职,雄剧之任,不可轻授于人。”明史林硕传:“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2、部院:六部和都察院的合称。(1)清代各省巡抚多兼兵部侍郎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故称巡抚为部院。(2)清代中央六部和都察院的合称。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而部院庶僚,亦自以下乔迁谷为耻,迄今十余年,尚无儒衣冠入馆者。”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告以吾辈同在部院当差,均有寅谊。”3、廉能:清廉能干。(1)清廉能干。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二曰廉

3、能。”唐元稹追封王潜母齐国大长公主:“不因恩泽以求郎,每致忠贞而事主。使勤贵富,戒斁廉能。”明史高拱传:“以 广东 有司多贪黩,特请旌廉能知府侯必登,以厉其余。”(2)指清廉能干的人。廖仲恺 致饶潜川黄德源函:“如果属实,自当先行劝令辞职,另举廉能为妥。”参见“廉善”。,4、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译文:况钟因为得到尚书蹇义、胡濙等人举荐,升任苏州知府,宣宗特赐诰敕而派遣他前往。注释:(1)用:介词,因为。(2)赐敕:下诏令。南朝齐萧子良请停台使检课表:“愚谓凡诸检课,宜停遣使,密畿州郡,则指赐敕,遥外镇宰,明下条源,既各奉别旨,人竞自罄。”明沈德符野获编列朝一景泰初赐边

4、臣敕:“罗通寻升右副都御史,总督军务,赐敕,遂居内官潘成之前矣。”明史杨嗣昌传:“帝念嗣昌行间劳苦,赐敕发赏功银万,赐鞍马二。”,5、赋役:赋税和徭役。(1)赋税和徭役的合称。中国古代,赋初指兵赋。春秋后期,各国逐渐从田亩征赋,赋和税渐趋混合。秦汉以后,赋指按户口征收的税,徭役则另行征发,赋和役始有明显区别。明代以后,将按户口征发的徭役折征银两,把丁税并入田赋,至清则以赋役为田租的专称。六韬盈虚:“其赋役也甚寡。”新唐书食货志二:“国家赋役之法,曰租、曰调、曰庸。”清史稿食货志二:“世祖入关,首免都城居民被兵者赋役三年。”(2)分配徭役。资治通鉴唐僖宗乾符三年:“西川节度使高骈筑成都罗城,使僧

5、景仙规度,周二十五里,悉召县令庀(p)徒赋役,吏受百钱以上皆死。”胡三省注:“赋,布也;分布使之就役也。”,6、豪猾:强横狡猾而不守法纪的人。(1)强横狡猾而不守法纪。史记酷吏列传:“济南瞯(xin)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北齐书薛脩义传:“尒朱荣以脩义豪猾反覆,录送晋阳。”(2)强横狡猾而不守法纪的人。史记酷吏列传:“郡中豪猾相连坐千余家。”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发擿(t)奸伏,有若神明,豪猾潜窜,阖境大治。”清王闿运陈景雍传:“亦因问民间疾苦,及豪猾奸宄所在,辄捕至。”,7、舞文:即舞文弄法。玩弄文字,曲解法律。史记货殖列传:“吏士舞文弄法,刻

6、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也。”唐吴兢贞观政要论君臣鉴戒:“刀笔之吏,顺旨承风,舞文弄法,曲成其罪。”8、奸利:指非法谋取的利益。韩非子奸劫弑臣:“百官之吏,亦知为奸利之不可以得安也。”汉书王莽传下:“天下吏以不得奉禄,并为奸利,郡尹县宰家累千金。”,9、乘传:乘坐驿车。(1)乘坐驿车。传,驿站的马车。汉书京房传:“臣出之后,恐必为用事所蔽,身死而功不成,故愿岁尽乘传奏事。”清昭梿啸亭杂录裘文达公:“二十一年,王师征伊犁,公面奏军务机宜,纯皇帝大悦,以其才似舒文襄,即赐御衣冠,乘传至巴里坤传宣圣意。”(2)指奉命出使。苏轼冬季抚问陕西转运使副口宣:“永言乘传之劳,未遑退食之佚。”清陈康祺

7、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公自为员司,屡乘传,随堂上官,谳山西、直隶、湖南、广西诸省狱。”(3)古代驿站用四匹下等马拉的车子。史记田儋列传:“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雒阳。”裴骃集解引如淳曰:“四马下足为乘传。”汉书文帝纪:“乃令宋昌骖乘,张武等六人乘六乘传诣长安。”(4)泛指使车。清史稿礼志十:“若朝贡诸国无子嗣位礼部奏遣正、副使各一人持节往封,特赐一品麒麟服以重其行。行日,工部给旗仗,兵部给乘传。”,10、视事:就职治事。多指政事言。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飨诸北郭,崔子称疾,不视事。”后汉书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唐元稹赠太保严公行状:“疾告久之,有司上言:百日不视事,当绝俸。”

8、11、环立:立于四周。宋洪迈夷坚甲志曹氏入冥:“姑冠帔坐堂上,若神祠夫人,侍儿持雉扇,环立甚众。”12、判牒:处理公务。(1)动词,处理公务。(2)名词,处理的公文。牒:文书、公文。13、佯:佯装;假装。,14、不省:不领悟;不明白。(1)不察看。礼记礼器:“礼,不可不省也。”郑玄 注:“省,察也。”(2)引申为不检查。汉书晁错传:“此将不省兵之祸也,五不当一。”颜师古注:“省,视也。”(3)不领悟;不明白。史记留侯世家:“(张良)为他人言,皆不省。”新唐书宇文士及传:“又尝割肉,以饼拭手,帝屡目,阳若不省,徐啗之。”清昭梿啸亭杂录于文襄之敏:“一日,上召公及梁入,复诵天章,公目梁,梁不省。”

9、(4)不理会。后汉书翟酺传:“书奏不省,而外戚宠臣咸畏恶之。”宋叶适王木叔诗序:“初,木叔仕二十余年,未尝觅举,予屡言于执政,不省。”明史王诏传:“诏上疏力谏,不省。”(5)未见过。杜甫 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诗之二:“黑鹰不省人间有,度海疑从北极来。”(6)不节约。史记平准书:“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15、左右:身边的人(官员)。16、顾问:咨询;询问。(1)指供帝王咨询的侍从之臣。汉书匈奴传赞:“顾问冯唐,与论将帅。”汉应劭风俗通十反:“旧俗常以衣冠子孙,容止端严,学问通览,任顾问者,以为御史。”晋书段灼传:“臣无陆生之才,不在顾问之地。”后指有某方面专门知识,供个

10、人或机关团体咨询的人。(2)咨询;询问。韩诗外传卷七:“诛赏制断,无所顾问。”北史艺术传上萧吉:“时上阴欲废立,得其言,是之。由此,每被顾问。”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是时中贵人买酒于广化旗亭,忽相谓曰:坐来香气何太异也?同席曰:岂非龙脑耶?曰:非也,余幼给事于嫔御宫,故常闻此,未知今日由何而致。因顾问当垆者,遂云公主步辇夫以锦衣换酒于此也。”封神演义第二四回:“子牙拜而言曰:尚 乃老朽非才,不堪顾问,文不足安邦,武不足定国。”(3)审问。(4)存问;慰问。北史高熲传:“其夫人贺拔氏寝疾,中使顾问不绝。”宋罗烨醉翁谈录韩翃柳氏远离再会:“翃从希逸入觐京师,至龙首岗,见柳氏在辎軿中。两情顾问,悲不

11、胜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六郎:“远劳顾问,喜泪交并。”(5)顾惜。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论:“然张耳、陈餘始居约时,相然信以死,岂顾问哉。”司马贞索隐:“谓然诺相信,虽死不顾也。”,17、行止:行动;活动。这里指办理;处理。(1)行步止息,犹言动和定。孟子梁惠王下:“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后汉书吕布传:“卓(董卓)自知凶恣,每怀猜畏,行止常以布自卫。”隋书南蛮传真腊:“其人行止皆持甲仗,若有征伐,因而用之。”(2)偏指行动;活动。列子天瑞:“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3)一举一动。陶潜祭程氏妹文:“能正能和,惟友惟孝,行止中闺,可象可效

12、。”明陶宗仪辍耕录鬼爷爷:“元统间,杭州盐仓宋监纳者,尝客大都,求功名不遂,甚至穷窘,然颇慎行止,不敢非为。”(4)行踪。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别离同雨散,行止各云浮。”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会有以瑨肃行止言者,二公因连骑造门,请见其子。”(5)品行。旧唐书韦贯之传:“同列以张仲素、段文昌进名为学士,贯之阻之,以行止未正,不宜在内庭。”,18、暗:昏昧,愚昧;不明白。(1)本义(日光)昏暗。(2)昏昧,愚昧;不明白。(3)隐秘。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19、诘:责备;质问。(1)本义询问;追问。(2)责备;质问。(3)查究;究办。清方苞狱中杂记:

13、“访缉纠诘。”(4)曲折。晋书卫恒传:“研桑不能数其诘屈。”(5)整治。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子盍诘盗。”(6)名词,明(天);翌(日)。清王玉树说文拈字:“诘,小尔雅:诘朝,旦明也。”又如诘旦(明天早晨);诘晨(明朝;明晨)。20、若辈:你们。(1)你们。宋史忠义传五尹穀:“吾以寒儒受国恩,典方州,谊不可屈,若辈必当从吾已耳。”(2)这些人;这等人。清黄景仁水调歌头谢仇二词:“仆虽不及若辈,颇抱古今愁。”,21、捶杀:中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即“杖杀”或“杖毙”。就是用杖打死。杖杀是唐朝政府运用极其普遍的刑罚,是一种用重杖击打屁股处死罪犯的行刑方式,因为打屁股打不坏,所以先在腹部刺一刀。旧唐书 酷

14、吏列传记载:“笞罚人畏其不死,皆杖讫不放起,须其肿愤,徐乃重杖之,懊血流地,苦楚欲死。”22、斥:斥退;罢斥。23、属僚之贪虐庸懦者:定语后置句。属僚:也作“属寮”。下属的官吏。旧唐书王播传:“(播)凡有详决,疾速如神,当时属僚,叹服不暇。”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三月初七日:“两日俱接见属僚。”清黄六鸿福惠全书筮仕四六启式:“逸兴标而属寮溢庆。”,贪虐:贪婪暴虐。汉书五行志中之下:“王莽贪虐而任社稷之重,卒成易姓之祸。”司马光十二等分职任差遣札子:“因贪虐不公或昏懦废职坐除免停替之人,永不得复旧等差遣。”庸懦:庸下懦弱。亦用为自谦之词。宋书臧质传:“臣诚庸懦,奉教前朝,虽缁衣好贤之美,敢希巷伯恶

15、恶之情,固已藉风听而宵愤,抚短策而驰念。”24、一府:全府。25、奉法:奉行或遵守法令。韩非子有度:“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史记循吏列传:“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宋曾巩范贯之奏议集序:“群臣奉法遵职,海内乂安。”明陈子龙唐论:“江楚之间,晏然奉法,与秦未可一二论也。”,26、烦苛:繁杂苛细。多指法令。汉书文帝纪:“汉兴,除秦烦苛,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哀痛丝纶切,烦苛法令蠲。”严复原强:“其自由平等以观之,其捐忌讳,去烦苛,决壅蔽,人人得其意。”27、条教:法规教令。汉书董仲舒传:“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晋书殷仲堪传

16、:“领晋陵太守,居郡禁产子不举,久丧不葬,录父母以质亡叛者,所下条教甚有义理。”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六:“处则为占毕弦诵,而出则为条教号令。”,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先是,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钟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咸心惮之。,【注释】28、悉心:尽心;全心。29、计画:也说画计。(1)计虑;谋划。古人计事必用手指画,使其事易见,

17、故称。战国策秦策三:“昭王新说蔡泽计画,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三国魏曹操请爵荀彧表:“自在臣营,参同计画,周旋征伐,每皆克捷,奇策密谋,悉皆共决。”(2)计策。史记韩长孺列传:“及杀吴相袁盎,景帝遂闻诡胜等计画,乃遣使捕诡胜,必得。”柳宗元故银青光禄大夫开国伯柳公行状:“公顿首流涕,累陈计画。”,30、善政:良好的政令。(1)妥善的法则。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2)清明的政治;良好的政令。尚书大禹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后汉书臧宫传:“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南史垣护之传:“木连理,上有光如烛,咸以善政所致。”明唐顺之廷试策:“要之,官得其人,则善政行而天下

18、蒙其福。”(3)良好的政绩。新五代史杂传史圭:“(史圭)为宁晋、乐寿县令,有善政,县人立碑以颂之。”明宋濂碧崖亭辞:“(先生)学问富而德行修,践扬中外,其善政盖章章云。”(4)泛指良好的管理。红楼梦第68回:“(尤二姐)又见周瑞家等媳妇在傍边称扬凤姐素日许多善政。”,31、协力:合力;共同努力。宋书柳元景传:“今余东岸万人,贼军数倍,强弱不敌,谓宜还就节下协力当之。”唐陆贽诛李怀光招谕淮西诏:“协力同谋,举城归顺。”清李渔比目鱼攀辕:“同心做好事,协力谏清官。”32、济农:救民。33、仓粟:仓库中贮藏的米谷。吕氏春秋士节:“晏子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史记货殖列传:“秦之败也,豪杰皆争取金玉

19、,而任氏独窖仓粟。”白居易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诗:“仓粟餧(喂)家人,黄缣裹妻子。”34、振荒:赈济灾荒。35、代:代交。36、杂办:古代在规定的赋税之外,因特殊事故加征的税。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庶政额外杂办:“夫杂办者,于正赋之外,而因事以起者也。”,37、逋租:欠租。东观汉记光武纪:“尝为季父故舂陵侯讼逋租于大司马严尤。”柳宗元零陵三亭记:“逋租匿役,期月辨理。”明方孝孺御史府记:“皇上嗣位之初,即下明诏,行宽政,赦有罪,蠲逋租钜万计。”38、为政:处理政事。(1)治理国家;执掌国政。诗小雅节南山:“不自为政,卒劳百姓。”左传宣公元年:“于是晋侯侈,赵宣子为政,骤谏而不入,故不竞于楚。”北周庾

20、信周五声调曲商调曲一:“有熊为政,访道于容成。”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陛下为政九年,除执政台谏外,未尝与群臣接,然天下不以为非者,以谓垂帘之际,不得不尔也。”(2)指执政者。仪礼大射:“(司射)自阼阶前曰:为政请射。”郑玄注:“为政谓司马也。司马,政官,主射礼。”,(3)处理政事。唐宋之问送许州宋司马赴任诗:“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唐岑参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诗:“应须力为政,聊慰此相思。”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为政不相师友:“公虽受知于 文端,而为政不相师友,一切听从民便。”(4)做主。左传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宋沈作喆寓简卷七:“盖金微,不能为政,但随气所胜

21、,革化而已。”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小娘子不肯自草草,得舅为政,方此意慊得。”(5)做官。论语为政:“子奚不为政?”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他日,妻谓生曰:子岂不思为政乎?”明宋濂赵侯神道碑铭:“士君子能建治功于隆平之日,而或不能保大节于危难之时,盖为政以及物者易,而杀身以成仁者难。”,39、纤悉:细微详尽。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昔陆氏文赋,号为曲尽,然汎(泛)论纤悉,而实体未该。”唐孟郊晚雪吟:“镜海见纤悉,冰天步飘飖。”宋曾巩天长朱君墓志铭:“(朱延之)既果于自为,而其治见于家者,规画纤悉备具。”40、周密:周到细密。荀子儒效:“其知虑多当矣,而未周密也。”杨倞注:“周密,谓尽善也。

22、”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此附会之术也。”41、簿:簿册;簿籍。42、识:音zh,动词,标记。引申为记录;记载。43、劝惩:奖惩。左传成公十四年:“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后言劝惩本此。宋曾巩宜黄县县学记:“师友以解其惑,劝惩以勉其进。”清史稿食货志一:“初定劝惩之例,限年之法甚严。”,44、锄:根除;铲除。龚自珍病梅馆记:“又不可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术钱也。”45、植:扶植;培植。46、良善:(1)善良。(2)善良的人。47、先是:在此以前。多用于追述往事之词。48、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后汉书宦者传张让:“凡诏所征求,皆令西园

23、驺密约敕,号曰中使。”49、织造:官名。(1)织作绸、布、呢绒等之总称。亦借指纺织工业。孙中山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2)官名。明清两代于南京、杭州、苏州各地设立专局,掌管织造各项丝织品,供皇室之用。明于三处各置提督织造太监一人。清沿用此制,但不用宦官,改用内务府人员,称织造。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明世宗命内臣苏、杭织造,大学士杨廷和曰:历考洪武、永乐,下及天顺,并无此,有之惟成、弘间一行耳,可谓织造为累朝故事乎?”,50、采办:采购。(1)上贡之物,由地方贡奉称岁办,如不足,则由官出钱收购,称“采办”。清陈康祺郎潜纪闻

24、卷四:“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杀人香。康熙己卯,车驾幸太湖,抚臣宋犖(lu)购此茶以进。上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是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2)指采购。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我好容易千方百计的凑了这些银子来践你的前约,把银子交给你,自己去采办罢。”(3)明制,金银矿藏,皆由朝廷委派内外官员经营管理,或监督开采,规定每年征收金银的数额,称为“采办”。参阅明会典课程六金银诸课。(4)明代各地向朝廷进贡的土产称“岁办”。岁办的物资不能满足需要,或认为不合要求,就出钱向商民采购,称“采办”。续文献通考市籴一:“仁宗洪熙元年六月,趣中官在外采办者还,罢所市场。”,51

25、、踵至:接踵而来。52、郡佐:郡丞。郡守的佐贰(辅佐主司的官员。明清时,凡知府、知州、知县的辅佐官,如通判、州同、县丞等,统称佐贰。其品级略低于主管官)。53、动:动辄;动不动就。54、笞缚:绑打。,55、敛迹:收敛形迹。谓有所顾忌而不敢放肆。(1)收敛形迹。谓有所顾忌而不敢放肆。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迁顿丘令”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新唐书刘栖楚传:“先是,诸恶少窜名北军,凌藉衣冠,有罪则逃军中,无敢捕。栖楚一切穷治,不阅旬,宿奸老蠹为敛迹。”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邵嗣尧)后由御史督学江南,鲠直公廉,势要敛迹。”清王闿运李仁之传:

26、“狱讼衰止,游惰皆敛跡。”(2)隐藏;躲避。晋葛洪抱朴子知止:“夫矰缴纷纭,则鸳雏徊翮;坑阱充蹊,则麟虞敛跡。”白居易与陈给事书:“可与进也,乞诸一言,小子则磨铅策蹇,骋力于进取矣;不可进也,亦乞诸一言,小子则息机敛迹,甘心于退藏矣。”(3)退居;隐居。晋书张轨传:“吾在州八年,不能绥靖区域,又值中州兵乱,秦陇倒悬,加以寝患委笃,实思敛迹避贤。”,56、上官:上司;长官。(1)高官;大官。管子小问:“客或欲见于齐桓公,请仕上官,授禄千钟。”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凡田五亩曰双。上官授田四十双,上户三十双,以是而差。”宋苏舜钦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某观前古之士,歘(x)然奋起于贱庸之地,建名树

27、勋,风采表于当世者,未始不由上官钜公推引而能至也。”(2)上司;长官。后汉书任延传:“(任延)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明李贽与河南吴中丞书:“自为下僚以来,未尝一日获罪于上官。”,(3)指郡府。后汉书陈忠传:“自今强盗为上官若它郡县所纠觉,一发,部吏皆正法,尉贬秩一等。”李贤注:“上官谓郡府也。”(4)复姓。汉有上官桀。见史记大宛列传。(5)受命上任。李白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诗:“朱绂白银章,上官佐鄱阳。”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正五九月不上任:“偶读窦所引用,于是始知不用正、五、九上官之理

28、。”57、省吏:指唐宋时在中央政府及三馆任职的官吏。,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迁御史。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注释】58、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译文:况钟虽然出身于刀笔吏,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大多被他救济供养。注释:(1)虽:虽然。(2)起:出身。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

29、起掾吏。”(3)刀笔:刀笔吏。掌文案的官吏。【又指讼师】A.古代书写工具。古时书写于竹简,有误则用刀削去重写。史记酷吏列传:“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弗与。”后汉书刘盆子传:“酒未行,其中一人出刀笔书谒欲贺,其余不知书者起请之。”李贤注:“古者记事书于简册,谬误者以刀削而除之,故曰刀笔。”,B.借指文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夫说贵抚会,弛张相随,不专缓颊,亦在刀笔。”唐罗隐蝶诗:“汉王刀笔精,写尔逼天生。”C.指法律案牍。史记李斯列传:“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南史循吏传序:“明帝自在布衣,达于吏事,及居宸扆,专务刀笔,未尝枉法申恩,守宰由斯而震

30、。”陆游放翁自赞之四:“进无以显于时,退不能隐于酒,事刀笔不如小吏,把锄犁不如健妇。”D.即“刀笔吏”。E.指诉讼文字。明沈鲸双珠记协谋诬讼:“吾刀笔山可颓,倾人家命如覆杯。”清程趾祥此中人语果报:“讼师杨某阴谋诡计。刀笔多锋。”,F.指奏议及制诰等公牍文字。王安石次韵和中甫兄春日有感:“淮蝗蔽天农久饿,越卒围城盗少逸。至尊深拱罢箫韶,元老相看进刀笔。”苏轼送表弟程六知楚州诗:“子方得郡古山阳,老手生风谢刀笔。我正含毫紫微阁,病眼昏花困书檄。”G.指尺牍。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黄山谷名其尺牍曰刀笔,已非本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别集类存目一:“山谷刀笔二十卷。庭坚全集已著录,此乃所著尺

31、牍也。”(4)学校:指学校教育。(5)礼:礼遇;礼待。,(6)文儒:文士。A.指儒者中从事撰述的人。汉王充论衡书解:“著作者为文儒,说经者为世儒。”明李贽贾谊:“班氏文儒耳,只宜依司马氏例以成一代之史,不宜自立论也。”清王闿运 郭新楷传:“自乾嘉以来,文儒分古今之学。”B.指讲求礼乐教化的儒生。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干戈兴则武夫奋,韶夏作则文儒起。”周书贺拔胜传:“乃招引文儒,讨论义理。”C.文士。李白自广平乘醉走马书怀诗:“赵俗爱长剑,文儒少逢迎。”(7)单门:单寒的家族。汉赵壹刺世疾邪赋:“故法禁屈挠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清黄景仁移家来京师诗之六:“单门余我在,万事让人多。”,(8)寒士

32、:出身寒微的读书人。A.指衣单身寒的士兵。文选潘岳马汧督诔:“霑恩抚循,塞士挟纩。”李善注:“左氏传曰:楚子伐萧,申公巫臣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知挟纩。”B.魏、晋、南北朝时称出身寒微的读书人。晋书儒林传范弘之:“下官轻微寒士,谬得厕在俎豆,实惧辱累清流,惟尘圣世。”南史袁粲传:“袁濯儿不逢朕,员外郎未可得也,而敢以寒士遇物!”C.多指贫苦的读书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明史海瑞传:“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籯(yng竹笼),有寒士所不堪者。”(9)见:介词,被。(10)振赡:也说“赡振”,即“赡赈”。资助救济。魏

33、书高允传:“允散财竭产,以相赡赈,慰问周至。”北史高允传作“赡振”。,59、或:有人。60、毁:诋毁。61、是:这。62、成:成就。63、司务:官名。(1)官名。明代六部都设有司务。清沿袭不改,除六部外,在理藩院、大理院等也设有此官。掌出纳文书及衙署内部杂务。其官署名司务厅。参阅元史职官志一、清文献通考职官三、四。(2)借用作对手艺工匠的尊称。儒林外史第31回:“只见那裁缝走到天井里,双膝跪下,磕下头去,放声大哭。杜少卿大惊道:杨司务!这是怎的?”,64、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1)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晋书杜预传:“文帝嗣立

34、,预尚帝妹高陆公主,起家拜尚书郎。”陆游冬夜戏作诗:“起家来牧民,窃语笑丞掾。”(2)兴家立业;成名发迹。史记外戚世家:“卫氏枝属以军功起家,五人为侯。”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望之继世。”(3)出身。西京杂记卷二:“公孙弘起家徒步为丞相。”司马光苏骐骥墓碣铭:“吾以布衣起家至方伯,承两朝恩渥,不可胜纪。”清侯方域代司徒公赠周生序:“君之祖起家布衣,以甲科谏议,位司空。”,65、遇:对;对待。66、数:屡次;多次。67、延见:引见;接见。汉书金日(m)磾(d)传:“数临正殿,延见群臣。”宋史度宗纪:“臣奉命分阃,延见吏民。”清钱泳履园丛话科第鼎甲:“徐闻之,

35、急问公姓氏,曰:此文开风气之先,真盛世元音也。次早即命延见,收为门生。”68、执礼:对人的礼节。(1)赞礼;执守礼制。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汉桓宽盐铁论崇礼:“贤良曰:昔周公处谦卑士,执礼以治天下。”白居易太常博士王申伯可侍御史等三人同制:“某官王申伯:学优行茂,饰以词藻,执礼定议,多得其中。”(2)对人的礼节。列子汤问:“造父之师曰泰豆氏。造父之始习御也,执礼甚卑,泰豆三年不告,造父执礼愈谨。”,69、给侍:服侍;侍奉。宋何薳春渚纪闻两刘娘子报应:“其一乃上皇藩邸人,敏于给侍。每上食,则就案析治脯脩,多如上意。”明史况钟传:“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

36、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70、仆隶:奴仆。71、籍是:借此。72、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译文:平思忠家向来贫寒,不曾因为旧交情而有所请托,人们都认为他们两人是贤德之人。注释:(1)素:向来。(2)未尝:不曾。(3)缘:因为。(4)故谊:旧交。谊:交谊;交情。(5)有所干:有所求。干:求。(6)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675字)(明史况钟传)【注释】73、丁母忧:指遭逢母亲丧事。也说母忧、

37、丁内忧、丁内艰、内艰。74、诣阙:参见前注。赴京城。,75、起复:封建时代官员遭父母丧,守制尚未满期而应召任职(1)封建时代官员遭父母丧,守制尚未满期而应召任职。旧唐书房玄龄传:“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官。”宋史富弼传:“故事,执政遭丧皆起复,帝虚位五起之,弼谓此金革变礼,不可施于平世,率不从命。”(2)明清后又指服父母丧满期后重行出来做官。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冯主事三年孝满,为有沈公子在家,也不去起复做官。”(3)泛指一般开缺或革职官员重被起用。宋史向子諲传:“初,邦昌为平章军国事,子諲乞致仕避之,坐言者降三官,起复知潭州。”,(4)恢复;康复。红楼梦

38、第55回:“谁知服药调养,直到三月间,才渐渐的起复过来,下红也渐渐止了。”(5)参差。清钱泳履园丛话谭诗以诗存人:“(唐瑀)桃源涧云:清响散高林,暗流出浅草。石脉互起复,安所穷杳渺。”(6)起伏。清褚人获坚瓠首集踢毬:“柳(柳三复)欲见晋公无由,会公蹴毬后园,毯偶迸出,柳挟取之,因怀所业,戴毬以见公,出书再拜者三,每拜,毯起复于背旅襥头间。”参见“起伏”。76、秩满:官吏任期届满。南史虞寄传:“前后所居官,未尝至秩满,裁期月,便自求解退。”陈书袁枢传:“其年秩满,解尹,加散骑常侍,将军、尚书并如故。”,77、部民:统属下的人民;邑民。魏书序纪神元帝:“积十数岁,德化大洽,诸旧部民,咸来归附。”

39、78、走诉:跑来(去)陈诉(情况)。注:“参考译文”和试题中译为“投诉”不准确。投诉: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公民或单位认为其合法权益遭受侵犯,向有关部门请求依法处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向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员反映受害、受损情况,要求解决问题。79、诏进:诏令提升(官职或俸禄)。80、视府事:执掌知府事务,即担任知府。81、立祠:建立祠庙。,【参考译文】况钟,字伯律,是江西靖安人。起初为尚书吕震属吏,吕震对他才能感到惊异,推荐授予他仪制司主事之官,后又升为郎中。宣德五年,明宣宗因为感到各地郡守大多不能称职,又正逢苏州等九府缺少知府,这九府都是重要难治之地;于是命令六部及都察院大臣推荐属下

40、廉正有能力的官吏补各府之缺。况钟因为得到尚书蹇义、胡濙等人举荐,升任苏州知府,宣宗特赐诰敕而派遣他前往。苏州地区赋役繁重,豪强猾吏舞文弄墨以奸求利,是号称最难治之地。况钟乘驿站车马来到苏州府。他开始处理事务时,群吏围立在四周请他写下判牍。况钟装作不懂,向左右请教询问,一切按照属吏们的意图去办。群吏大喜,说知府昏暗好欺骗。过了三天,况钟召集群吏责问他们道:“以前某件事应该办,你们阻止我;某件事不该办,你们强让我去做,你们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该处死。”当即下令打死几人,将属僚中贪赃暴虐庸暗懦弱的全都罢斥,全府上下大为震动,全都奉法行事。况钟于是免除烦苛之征,定立教民条文,事情有不便于民的,即上

41、书朝廷讲明。,当时,多次下诏减轻苏州、松江的重赋。况钟和巡抚周忱精心计划,奏免赋税七十余万石。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况钟都协助大力办成。所积累的济农仓存粟每年有几十万石,用来赈济灾荒之外,还用来代交民间杂办赋役和拖欠的租赋。况钟为政,纤悉而且周密,他曾设置两本簿籍记录乡民的善恶,用来进行劝善惩恶;他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铲锄豪强,扶植良善,民间将他奉若神明。以前,太监奉使织造采办和购求花木禽鸟的接踵而至,府中僚佐以下官吏,动不动便遭他们绑打。况钟到任后,都敛迹不敢再放肆。即使是上级官员和其他省的官吏经过苏州的,也都从心里对况钟有所畏惧。,况钟虽然出身于刀笔吏,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

42、家的读书人多有受到他帮助的。有个名叫邹亮的人,献诗给况钟,况钟想要推荐他,有人写了匿名书信诋毁邹亮,况钟说道:“这是想让我更快地帮邹亮成名。”当即奏明朝廷,朝廷召授邹亮吏、刑二部司务,后升任御史。当初况钟为吏员时,吴江人平思忠也由吏员起家,任吏部司务,对况钟有恩。到这时候况钟多次请见,对待他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让他的两个儿子到自己属下做事,说:“并非我没有仆役,这是想借此报答您。”平思忠家素来贫寒,不曾因为旧交情而有所请托。人们都认为他们两人是贤德之人。况钟曾遭母丧,府中百姓前往朝廷请求他留任,朝廷为此下诏命他戴孝起复留任。正统六年,况钟任期已满应当升迁,府中百姓二万余人,前往巡按御史张文昌投诉

43、,请求让况钟继续任职。英宗下诏进况钟食正三品俸禄,仍然留任知府。次年十二月,况钟死于任上。苏州府吏民相聚哭悼,为他立祠致祭。,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奇:对感到惊异。B.助豪强,植良善植:培植,帮助若辈舞文久。C.或为匿名书毁亮毁:诋毁。D.钟尝丁母忧忧:为担忧。,【答案】D【解析】忧:去世。准确的解释是:名词,居丧。多指居父母丧。或曰父母的丧事。,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C】A.初以吏事尚书吕震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侍坐)B.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逍遥游)C.立捶杀

44、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D.钟乃除烦苛,立条教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答案】C【解析】A、以:介词,凭身份;连词,因为。B、者:助词,定语后置标志;代词,的事物;C、之:助词,定语后置标志;D、乃:连词,表承接,于是;表转折,竟,却。,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况钟“刚直”的一组是【C】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虽上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咸心惮之A.B.C.D.,【答案】C【解析】表现况钟的智慧。非况钟所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45、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况钟为政,纤悉而且周密,他曾设置两本簿籍记录乡民的善恶,用来进行劝善惩恶;他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铲锄豪强,扶植良善,民间将他奉若神明。B.况钟想要推荐邹亮,有人写了匿名书信诋毁邹亮,况钟却认为是想让他更快地帮邹亮成名,于是马上向朝廷推荐了邹亮。C.况钟初到苏州府开始处理事务时,群吏围立在四周请他写下判牍,况钟因为不懂,向左右请教询问,一切按照属吏们的意图去办。D.况钟苏州知府任期已满应当升迁,但百姓不让他走,找巡按御史张文昌投诉,请求让况钟继续任职。最后英宗同意了。,【答案】C【解析】C、“况钟因为不懂”,原文是“钟佯不省”。,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3分)(2)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4分)(3)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3分),【答案】(1)况钟因为得到尚书蹇义、胡濙等人举荐,升任苏州知府,宣宗特赐诰敕而派遣他前往。(用、擢知、赐敕、遣)(2)况钟虽然出身于刀笔吏,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大多被他救济供养。(起、刀笔、礼、见、振赡)(3)平思忠家向来贫寒,不曾因为旧交情而有所请托,人们都认为他们两人是贤德之人。(素、未尝、缘、故谊、有所干、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