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定量分析》4-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03399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7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定量分析》4-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税收定量分析》4-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税收定量分析》4-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税收定量分析》4-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税收定量分析》4-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收定量分析》4-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定量分析》4-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税收定量分析,河北经贸大学,张瑞锋,Session 3,税收定量分析 session 4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Session Topics,Keith marsden关于税收与经济增长理论,我国宏观税负的实证分析,宏观税负的国际比较,宏观税负的最优区间估计,宏观税负体现了社会产品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数量关系,也体现了经济与税收的关系。从宏观上讲,税负高低会从整体上制约或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反映了政府的社会经济职能及财政职能的强弱;从微观上讲,税负的高低会影响纳税人对消费、储蓄、投资以及劳动等行为的选择,最终影响经济增长。因此,合理界定一定时期内的适度税负水平,对保证政府履行

2、其职能和促进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1 Keith marsden关于税收与经济增长理论,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存在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优宏观税负,最有影响的是英国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顾问Keith marsden的研究。他1983年选择21个国家作为样本,按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分成10组,在每组中有一个高税负国和低税负国。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那些 在效率税制下,使公民承担较低平均税负的国家要比高税负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更快。,上表基本反映了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低税负国家的人均GDP增长率大于高税负国家。按非加权平均计算,10个低税负国家,GDP年增长率为7.3%;10个高税负国家,GDP年

3、增长率为1.6%,其中有两个国家是负数。将税负与经济增长率数据画散点图:,回归方程:RGDP=11.22-0.36SF说明税收占国民收入的比值。(2)低税负国家的公共消费与私人消费的增长幅度大于高税负国家。在低税负国家,由于税收负担轻,税后留利多,导致消费增加,或增加投资,或两者都有。(3)低税负国家的投资增长率大于高税负国家。10个低税负国的国内投资增长率为8.9%,而10个高税负国的投资增长率为-0.8%。回归方程为:RI=17.1-0.69SF说明宏观税负每增加1个百分点,投资增长率就下降0.69个百分点。,(4)低税负国家的出口增长率一般也大于高税负国家。低税负政策有得扩大出口,带动经

4、济繁荣并扩大税基。eith marsden引证了William Taylor 1981年的研究观点:总税收、外贸税收分别降低0.39%、1.09%,国民经济可增长1%。课征高额进口贸易税,可以对民族工业起保护作用,但对国内进口替代产品的竞争力来说,有消极作用。(5)低税负国家的社会就业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大于高税负国家。10个低税负劳动力年均就业增长率为2.45%,10个高税负国只有1.57%。税基的扩大、政府教育与训练支出的增加以及个人税后所得的增多,都带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eith marsden认为税收政策作用于经济行为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1)较低的税收使储蓄、投资、工作与革新

5、有较高的的实际税后收益,较高的收益又刺激了生产要素总供给的更大增加,从而提高了总产出。(2)低税负国家提供财政激励的方式是使资源从低成本向高成本转移,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的总效益,而一些高税负国却恰恰相反。eith marsden的研究还表明,低税负政策不等于低的税收收入。相反,低税负促进了经济高增长,使财政收入增加。而政府财力增强,又使公共服务支出扩大,从而在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2 我国宏观税负的实证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税收收入呈波动式上升趋势,至1996年是个转折点,宏观税负持续超经济增长,且态势明显。2.1我国宏观税负的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宏观税负的影响

6、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经济结构影响,特别是产业结构变动对宏观税负水平的形成影响较大。税负较高的第二产业毕生近年来出现了持续提高的态势,同时伴随着税负较低的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成为助推宏观税负上升的一个重要结构性原因。2004年与1994年相比,第二产业毕生提高了5.04%,其中工业比重提高了4.49%.同期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5.05%.另一方面,经济运行质量改善的影响。在经济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经济运行质量越高,一定的投入产出的增加值和利润的价值就越多,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增长速度加快,相应地推动宏观税负水平的提高。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况,经济运行质量下降,宏观税负也将相应下降。,(2)财

7、税体制因素第一税制变动的影响,如增减税种或调整税率,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发生变化是不言而喻的。A,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从总体上来说,会使税收收入对GDP弹性值小于1。B,过多的税收优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税收的正常增长机制,尤其是减免税过多过乱,是导致税收职能弱化、宏观税负下降的重要原因。以关税为例,1995年平均名义税率为35.9%,实际税率只有2.6%,这种情况同样也存在于其它税种中。2004年不算退还以前年度的出口退税陈欠,仅当年办理的出口退税额为2196亿元,占总收入的近10%,这对税收增长率和宏观税负带来很大影响。C现行税制结构中一些重要的税种尚未设立。如社会保障税的收入已具有一定

8、规模,如果把它计入税收收入总量中,宏观税负也会有所提高。D,重复征税带来过高的税收负担。如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固定资产抵扣所含的税;企业所得税中对生产经营成本税后扣除不足;个人所得税存在费用扣除项目和标准不合理等。,第二,现行财税体制中分配关系不完善。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中,除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外,还存在着不规范的税外多元分配主体与分配行为,由此造成以非税收收入形式存在的预算外资金收入。这就使得我国宏观税负的内涵与国际标准有所不同。以税收收入总量与GDP之比值计算的宏观税负,客观上并没有把纳税人的全部负担计算在内。如果把税外收入(主要是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收入)计算在内,我国的宏观

9、税负可以有很大提高。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收入分类情况来看,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主要包括:(一)行政事业性收费行政事业性收费由于受益对象和受益范围比较明显,具有较强的排他性特征。从市场经济国家通行做法以及建立健全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来看,这部分收费作为税收收入的必要补充,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二)政府性基金政府性基金是我国政府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临时性筹资措施,在性质上属于准税收。(三)彩票公益金彩票公益金是指彩票销售收入扣除返奖奖金、发行经费后的净收入,是国家筹集资金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的一种重要手段。(四)国有资源(资

10、产)有偿使用收入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收入、海域使用金收入、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以及利用其他国有资源取得的收入等。(五)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其来源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的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六)其他非税收入包括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性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3)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从理论上说,税收收入最终来自于剩余产品价值,单位产品提供的剩余价值越多,可提供的税收收入也越多,税负就相对要高。在企业的纳税总额中流转税占较大比重,理论上流转税负是可以转嫁的,但转嫁多少却与经济效益、与供给与

11、需求弹性密切相关。如果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则大部分税收可以向前转嫁给购买者负担;如果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则只有小部分税收可以向前转嫁。从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来看,如果经济增长是高投入的产值速度型,则GDP增量中能提供的税收收入增量就限有限;如果是经济效益型增长,则同等的经济增量可提供的税收收入要比产值速度型增长提供的税收收入多。从现实来看,税负转嫁多少,由价格和市场供求来决定,价格又由社会平均成本加平均利润率决定。经济效益差的企业,成本高于社会平均成本,相应利润率要低于平均利润率,税收无法通过价格的提高或利润的提高而转嫁出去,这就造成了一方面企业税负不高,另一方面又感觉负担沉重的现象。,(4)

12、征管水平征管水平是影响宏观税负水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理论税负既定的情况下,征管水平高,就会有较高的宏观税负;征管水平低,宏观税负也随之下降。从我国实际情况看,1994年实施新税制后,除了经济增长、政策变动因素的影响之外,征管因素是影响宏观税负的另一重要因素。2001年税务系统推行“金税工程”,2003年以后通过创新征管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等,使征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各主体税种的征收率明显上升。如2004年增值税征收率比1994年高出10%以上,直接拉动宏观税负上升。,(5)无税GDP的影响我国GDP中有相当一部分为无税产值或低税产值,如免税工业产值、农业产值等。此外,GDP中期末库存减其实

13、库存余额部分也不能提供税收,对弹性系数也产生一定影响。根据对部分省份的调查,无税产值、低税产值约占GDP的15%左右。再扣除税收收入总额中约10%的与经济增长无相关部分,同时考虑GDP中可能存在的虚报夸大部分,人为追求政绩、人为掺水现象,也使实际税负大打折扣。如2004年我国GDP统计口径上不尽一致,地方合计数比中央政府统计数多数千个亿。根据张伦俊的研究,我国税收收入增长对GDP增长弹性系数在0.8左右是比较合适的。,2.2 我国宏观税负的实证特点,(1)宏观税负基本态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收入持波动式上升趋势,至1996年是个转折点,宏观税负持续超GDP增长,且态势明显。1994年至20

14、04年11年间,税收年均增长17.8%,超过同期GDP现价平均增长率6.2个百分点;年均宏观税负13.6%,期末税负较期初税负高出7.9个百分点,增长71.9%。由此可见宏观税负的提升力度。虽然税收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增长带动的结果,但增势之快与“实行积极财政”、“提高两个比重”等政策不无关系。,(2)模型分析经过,设宏观税负(TB)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根据1978年的统计资料,可建立简单回归方程:Variable Coefficient Std.Error t-Statistic Prob.C 0.225590 0.103633 2.176804 0.0430SF-0.40751

15、40.700449-0.581790 0.5679R-squared0.018457Mean dependent var 0.166500Adjusted R-squared-0.036073S.D.dependent var0.090512S.E.of regression0.092130Akaike info criterion-1.836598Sum squared resid0.152782Schwarz criterion-1.737025Log likelihood20.36598F-statistic0.338480Durbin-Watson stat0.599532Prob(F

16、-statistic)0.567924,由此可见,虽然模型回归拟合程度低,模型也不显著,但是宏观税负与GDP增长率之间的逆向影响关系却是明显的。,以宏观税负为解释变量的回归,虽然各经济变量与宏观税负的拟合程度、模型显著性较差,但是宏观税负与GDP增长率及主要经济指标的负向影响却是一致的,说明这些年来税负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直到了负面影响。相关资料显示,除了一些高福利国家,发达国家的平均税负在30%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税负在20%左右,我国宏观税负2006年达到17.76%,2007年达到19.82%。若考虑到税外收费等因素,我国税收负担水平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税负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重复

17、征税过高,如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固定资产抵扣所含的税;消费税仍对一般生产资料和百姓生活必需品进行课税;企业所得税中对生产经营成本税后扣除不足;个人所得税存在费用扣除项目和标准不合理;以及存在两税互征的地方小税种等。从弹性理论上讲,以商品流转额为计税依据,采用比例税率的税制结构,税收增长率一般应低于GDP的增长率,即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但1997年以来,我国税收弹性系数均大于1,最高达到2.15,这说明近些年来我国实际上执行的是增税政策。,为了说明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趋势,就需要对税收数据进行分析:首先,为了缩小数据的方差,对数据取对数,并和时间数据作拟合如下:,建立回归方程,并考虑税收数据的自相

18、关的特性,加入滞后1期的数据,估计结果如下:,最后使用模型预测的数据和原始数据拟图如下:说明税收增长势头强劲,这必然带来税负偏重的现象。,(3)弹性分析,从弹性理论来分析,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前,除了1985年因税制变动原因引起之外,税收弹性明显偏低。新税制实施以后呈上升趋势,从1994年的0.59到1997年的1.98,到1999年3.23。之后,税收弹性又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2.46到2005年的0.97,表现出一种回归态势。原因并非全是经济增长所致,也有“依靠加征强,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所拉动的。但总体上看,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税收超经济增长现象比较明显,由此带来

19、的直接结果必然是企业的税收负担较重。近几年税收弹性有所降低,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趋于理性,这给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带来利好。弹性系数大小与经济增长方式有关,如果经济增长是高投入的产值速度型外延扩张,则GDP增量能提供的税收收入增量就很有限;如果是经济效益型增长,则同等的经济增量可提供的税收收入要多,弹性系数也相应较高。从弹性理论上讲,以商品流转额为计税依据,采用比例税率的税制结构,税收增长率一般应低于GDP的增长率,即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我国税制结构中流转税占绝对比重,流转税又以增值税为绝对主体,而增值税是以经济增量为计税依据的,当经济增量以较高速度增长时,理论上讲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弹

20、性系数是小于1的。但1997年以来,我国税收弹性系数均大于1,最高达到3.23,这说明近些年来我国实际上执行的是增税政策。,(4)税收收入波动状况分析,税收收入增长、税负、弹性波动分析,见操作,税收收入增长、税负、弹性波动分析,可以得出:从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由于我国的税制仍然处于一个逐步完善的时期,无论是税收收入绝对数,还是税收收入增加额、税收弹性及边际税负都在一个强烈的波动之中;税收收入增长率和宏观税负的波动相对小些,但也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国际比较,国际比较,注:1、表中数据为各国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由于没有世界各国税收收入的资料,因此这里用这个指标来代替宏观税负。3、资

21、料来源于2001年国际统计年鉴。从表中数据可知,世界发达国家的税制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与经济增长基本是同步增长的。通过我国宏观税负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从所有这些税收指标的波动状况看,我国税收收入状况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税收收入正处在一个强波动时期,要想使我国的税收收入走向一个平稳的发展时期,还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因此,各税务部门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3 宏观税负的国际比较,(1)特点高收入国家的宏观税负:三种情况:一直上升趋势;先下降后上升;先上升后下降。总体呈上升趋势。,(1)特点中等高收入国家的宏观税负:三种情况:一直上升趋势;先下降后上升;先上升后下降。总体上呈

22、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特点中等低收入国家的宏观税负:三种情况:一直上升趋势;下降;先上升后下降。总体上基本保持稳定。,(1)特点低收入国家的宏观税负:三种情况:一直上升趋势;先下降后上升;先上升后下降。总体上稳定下降趋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税负经过近30年增长后于2000年达到巅峰,之后,多数国成员国税负呈下降趋势。同时,税负成分也发生变化,消费税在增加,所得税和财产税相应地在降低。之所以出现税收收入下降的情况,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周期有密切关系。从1995到2000年,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使公司利润和个人收入大幅增长,从而带来了税收收入的增加。进入到21世纪,世界经济不景气

23、,以及一些欧盟国家提出的减税措施,加上由次贷危机引起的经济危机,使税收收入占GDP的比例下降。,(2)外国税负变化对我国的启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宏观税负就越高。纵观世界各国宏观税负在20世纪90年代的变化情况,总体上来说,税制改革并没有降低总体税负,宏观税收负担更重了。A、发达国家的宏观税负及启示发达国家以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为主,增值税与商品劳务税次之,再次是公司所得税和财产税。按世界银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8626美元为高收入的标准,税负如下表:,发达国家宏观税负,发达国家个税税率,发达国家的税负高于发展中国家是正常的,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具备了课以较高的税收基础。从前面10个

24、发达国家的数据来看,除高福利国家瑞典税负高达50%以外,总体平均税负保持在38%左右。虽然发达国家的税负有轻有重,但各国的税负从长期看是比较稳定的,随着经济的变化而变化。,B 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税负及启示,发展中国家因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课税的基础比较薄弱,自然总体税负水平低于发达国家。阿根廷等15个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税负仅为17.6%,比发达国家平均低20多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税负低的原因除经济发展水平低以外,还有与其相联系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制度,普遍缺乏以市场经济存在、发展和社会稳定所必需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多数国家没有征收社会保障税,或者推行与社会保障要求极不

25、相称的、不具规模、不规范的社会保障,这是税制一大缺陷。根据张伦俊的研究,未征收社会保障税与征收社会保障各的这种差别大约是10%左右。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总体税负由于两个主要原因较发展中国家高出了20多个百分点。税负上的这种差别反映出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和经济体制完善程度的差别。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制度外存在的非税收入比发达国家多,所占比重大。如果将这些非税收入中的大部分纳入规范的征税范围,那么总体税负水平大约会提高1015个百分点。,C 我国税负水平的观察与认识,对中国的税收负担问题尤其是宏观税负水平,及宏观税负高低的问题各方面历来看法不尽一致,有的是因为计算方法和计算口径不同所起,有的是对问

26、题的学术观点不同所引起。共有三种观点:,其一,认为目前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是适度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国家的分类,将国家分为两大类,工业国家23个,发展中国家14个,总体看,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整体税负出现了由上升转为稳定的趋势。工业国家各国之间的宏观税负存在较大差别,但其变动幅度较小。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税负趋于稳定,保持在20-21%之间,幅度也较小。我国税收收入是不含社会保障税的,宏观税负大大低于不含社会保障税的大部分工业国家。我国在2007年达到最高的20%,比2000年以后工业国家30%左右的平均税负水平低10%。如果与税负水平较高的工业国家相比,差距就更大了;与发展中国家平

27、均税负相比较,略低一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险水平高,覆盖面广,包含社会保障税的宏观税负与不含社会保障税的宏观税负差距大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国家包含社会保障税的宏观税负在1990至2002年保持在37-41%,比我国宏观税负最高(再加2%)还高了15-19个百分点。同期发展中国家保持在26-29%,比我国还高4-7个百分点。因而,总体上看,我国宏观税负与国际水平比较都属于较低水平。,其二,认为我国税负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可以看出,在考虑社会保险税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税负一般以不超过22%为宜,而发达国家的税收负担则能达到30%左右。相比之下,我国的实际宏观税负已超过了发展中国家水平,接近发

28、达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就2004年我国税收的高增长(增长25.7%,增收5256亿元,宏观税负为19%)的情况,当时一些专家认为考虑到社会保障等因素,中国内地2004年的宏观税负水平与发达国家持平,再考虑到大量非税负担,实际宏观税负水平则大大超过发达国家,而中国的经济发展还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三种观点认为:税负水平高不高,要看“实际税负”,如果直接计算税收占GDP的比例,中国的税负看起来似乎仍然不高。如:2002年,全国税收/GDP的比例为16.6%,而美国为28.4%,但是,国内流行的税负衡量标准存在严重的缺陷:首先,国内的计算往往忽视了一个重大事实,即国外政府收入中,非常大一部分是

29、社会保障缴费。这种缴费在一些国家也被称为税收,如美国称为“工资税”,但实际上它和财政性的税收(所得税、销售税)有本质区别。它是专款专用的,如在美国,工资税一律进入全国统一的社保基金账户。政府不但严格禁止挪用社保基金,而且这笔基金也不能用于营利性投资,只能用于购买国债等进行保值。其支出方式也是固定的,政府对这部分资金完全没有自由支配权。因此,严格意义上它不是政府的收入,是一种严格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缴费返还制度,是一种转移支付,是收入在全民之间几乎实时发生的再分配。从总体上说,它并不减少全体居民的收入,也并不增加政府可支配的财富,因此不能看成一种负担性的税收。,第二,在比较各国税负轻重的时

30、,必须把社保收支撇开。在发达国家中,社保收支在政府收支中占较高比例,在账面上增加了政府开支占GDP的比例。然而,这恰恰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相比之下,中国社保缴费并没有列为国家税收,占政府开支的比例也很低。如果由此得出“中国税负较低”,是完全误导的,也是不负责任的。第三,国外政府收入中还包括国有资产经营收入等。而在中国,国有资产的权益利得并不列为政府的收入。如果考虑这个因素,政府的财力占GDP的比例将立刻上升到惊人的程度。既然如此,为了比较的公平起见,这些因素都应当剔除。若是以财政性的税收为准,不能包括社会保障缴费、国有资产收入等其他收入,这样美国2002年把这些因素剔除后,税负仅为19.1%

31、,比我国的16.6%略高。,第四,我国的相对税负不算高?也不能这么说。因为调整税负后,仍然不是实际税负,如:假设一个人一年基本生活费为2001元,低于这个数字就无法生存。则对一个收入为2200元的人征收10%的税,他就会失去生活能力。而对一个收入为22000000元的人征收10%的税,不过是九牛一毛。可见,同为10%,不能说两个人的税负是一样的!鉴于美国人均收入大大高于我国,可以说我国的实际税负已经超过美国。,客观看待我国的税负水平,税负高低是税收收入总量与经济总量的量化关系,税负轻重是在一定的政策条件下,根据固定标准进行的一种判断。税负高低不等于税负轻重,即存在税负轻重的合理判断问题。所谓税

32、负的合理性,从定量分析角度,就是指应征税款与税基之间的恰当比例;从定性分析,则是国家征税的标准应取决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或经济产出量,只有对税负轻重及其合理量限作出判别,才能确定什么是相对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宏观税负轻重判别的标准: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政府支出最低标准原则。即指政府尽量从微观经济活动领域退出,缩减职能以达到支出减少。政府支出最低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在既定的政府职能下,维持政府正常行政职能运转的费用支出及公共商品供给成本应当最低。否则将意味着增加税收,提高宏观税负。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相结合原则。两者角度不同,但本质上都反映的是国家与企业在剩余价值上的利益分割关系,是一个事物的两

33、个方面,所以必须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考察,才可能得到对税负问题的全面认识。,客观的看我国税负水平,应注意以下问题:税收负担不重,非税负担沉重。从我国税收政策来看,没有重大的增税政策,而是减税的因素更多一些。这表明真正税收意义上讲,企业税收负担是在减轻而不是在加重。但是税收负担并不是企业全部负担,政府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的方式也不仅仅是税收这一种方式,还包括各种形式的收费、摊派以及政府职能转移而转嫁给企业的额外负担。据有关部门统计,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职工住房、医疗、学校教育等方面的投资约占企业总投资的15-20%,离退休人员退休金及在岗富余人员工资占职工工资总额的50%以上;对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来

34、说,各种名目的收费、摊派已超过甚至远远超过应纳税额。可见,企业非税负担是相当沉重的。,此外,造成我国财政状况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供给公共商品及服务而设置了庞大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行政管理和事业费支出增长远高出同期收入增长,导致财政支出刚性不断加强,财政支出连年赤字。1978年-2000年我国党政机构职工人数增加了近3倍,远高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和社会就业人口增长率。同期,党政机构行政经费增长了56倍(按可比价格为10倍),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增长了4倍;职工工资增长了40倍(按可比价格为8倍),占财政支出比重增长了2倍。据新华社报道,目前中国仍有4500多万行政官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要靠国家财政供养,大

35、概28个老百姓养一个“吃皇粮”的。,已处于最优税负的上限。按大口径的宏观税负考察我国当前宏观税负水平,并考虑到制度外收入估算等原因,估算我国的实际宏观税负超过30%,从而已接近发达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也处于最优税负的上限。,4 宏观税负的最优区间估计,从国际经验看,使经济增长达到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是20%左右。Keith marsden的研究结论是:在10.3-30.9%的区域里,税负与GDP增长与负相关关系。同时借鉴拉弗理论对我国数据进行分析:,情况一:对我国从一五以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取五年经济发展的数据:,由散点图可以判断税收增长率与GDP增长之间并非直线型关系,近似曲线型关系,因此建立二次方程,估计结果如下:,二次方程:RGDP=-0.1+2.66RTAX-8.4X其中X为RTAX的平方。求极值为:,根据上述分析,如果“十一五”期间我国税收弹性保持在1.4左右,GDP现价增长率为10-15%之间,则税收增长率应在14-21%之间比较适宜。再考虑历史资料中税收增长、GDP增长一税负之间的配合关系,宏观税负应保持在15到18%为宜,考虑政策变动和征管因素,实际宏观税负也应在16-20%之间。否则再对宏观税负加码,势必影响到税收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与协调发展。测算比较粗略,但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基本协调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