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6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03658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第6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经济学基础》第6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经济学基础》第6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经济学基础》第6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经济学基础》第6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第6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第6章.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类精品教材经 济 学 基 础 黄泽民 编著,2,第 6 章,经济学基础,第 2 编,企业投入产出,3,本章内容企业的主要经济行为产量最大化条件规模经济,目的要求认识企业主要经济行为掌握投入产出机理了解规模经济,经济学基础,第 1 章,4,6.1 企业经济行为简述,1.企业是什么?(1)企业的本质属性。以赚取利润为目的且能作出统一经营决策的独立经济单位。(2)企业的功能,首先,批量生产的功能。其次,筹集资金的功能。再次,经营管理的功能。(3)企业的类型。从企业制度角度来分,通常分为三类: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从企业的竞争或者垄断特质角度来分,理论上可以分为完全竞争企

2、业、垄断竞争企业、寡头垄断企业和完全垄断企业。,第 6 章,6.1.1 企业的主要经济行为,5,6.1 企业经济行为简述,2.企业的生产 生产,是指企业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把投入变为产出的过程。(1)投入。企业要投入的生产要素有劳动(L)、资本(K)、土地(N)与企业家才能(E)。在属性上,要素的投入首先是一种引致投入,或者说是间接需要。其次是一种联合投入,或者说联合需要。(2)产出,是指经过生产过程所能得到的各种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第 6 章,6.1.1 企业的主要经济行为,6,6.1 企业经济行为简述,3.主要企业经济行为(1)企业的目标 经济学中假定生产者都是具有

3、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实现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涉及到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使用价值方面,涉及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第二,价值方面:涉及成本与收益的关系;第三,市场方面:涉及厂商与厂商的关系。(2)企业的主要经济行为 企业有到要素市场购买生产要素的采购行为,有投入-产出的生产行为,有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售卖出去的销售行为,有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和偿还贷款的融资行为。在以上基本行为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细化。,第 6 章,6.1.1 企业的主要经济行为,7,6.1 企业经济行为简述,1.生产函数(1)生产函数的含义生产函数,是描述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数量的某种组合和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

4、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2)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Qf(L,K,N,E)其中,Q代表总产量;L,K,N,E分别代表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生产要素;f可以理解为生产技术系数,即要素的组合比例。,第 6 章,6.1.2 生产函数,8,6.1 企业经济行为简述,为了论述简便,通常只考察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投入,而假设土地、企业家才能是给定的。这样,生产函数又可写为:Qf(L,K)(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经济学中的宝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人们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出各种各样的理论,同时还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其表达式为:QALK 在这一生产函数中,A为“技术、习惯、经验、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后来

5、的研究将其中的某些因素内生化);,第 6 章,6.1.2 生产函数,9,6.1 企业经济行为简述,2.生产技术系数 生产函数中f为技术系数,即各种要素的组合比例,企业的生产技术系数大体上分为两种:(1)固定技术系数,生产要素彼此不能相互替代,即各种市场要素之间的配合比例不能改变。(2)可变技术系数,生产要素彼此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相互替代,即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配合比例可以改变。,第 6 章,6.1.2 生产函数,10,6.1 企业经济行为简述,3.生产时间长短的划分 经济学中关于企业生产时间长短的划分不是以日历时间划分的,而是以生产要素调整所需要的时间长短来划分的。一般分为四种类型:(1)瞬时,指

6、这样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所有生产要素及技术系数都无法变动的时间。(2)短期,指这样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可以调整,其余要素及技术系数都无法变动的时间。,第 6 章,6.1.2 生产函数,11,6.1 企业经济行为简述,(3)长期,指这样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所有生产要素可以调整,生产技术系数可以为保持不变的或者发生改变的。(4)超长期,指这样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不仅所有生产要素可以调整,而且生产技术发生了实质性改变。,第 6 章,6.1.2 生产函数,12,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1.短期分析的假设前提与基本分析概念(1)假设前提:一是固定技术系数;二是短期。这两个前提

7、的结合形成了“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可以调整”的条件,即:时间上限定了可调整的要素种类的数量,技术上给定了要素组合的最佳比例。,第 6 章,一种可变要素的最优投入短期分析,13,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2)三个分析概念 总产量,是指投入一定量的某生产要素X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用TPX表示,X表示要素,可以是劳动L、资本K、土地N、企业家才能E。总产量平均产量生产要紊投入量TPXAPX*X,第 6 章,一种可变要素的最优投入短期分析,14,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平均产量,是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用APX表示。平均产量总产量生产要素的投入量APXTPXX 边际产量,是指

8、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用MPX表示。边际产量总产量的增量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量MPXTPXX,第 6 章,一种可变要素的最优投入短期分析,15,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边际产量可以由总产量推导出来,如图6-1所示:,第 6 章,一种可变要素的最优投入短期分析,16,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2.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与网络经济中的反趋势(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系数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大幅度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总产量绝

9、对减少。这是一条在传统工业经济中普遍适用的规律。,第 6 章,一种可变要素的最优投入短期分析,17,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前提 第一,技术水平既定不变,即现有的生产方法工艺和术是确定不变的。第二,生产要素投入时的比例是可变的。这就是说,在维持其它生产要素既定而只增加某种生产要索的投入量情况下,边际收益才会出现递减的现象。第三,增加的生产要素必须具有同等的效率,或者投入的生产要素是同质的。如果增加的生产要素比以前的更有效率,那么边际收益不是递减而可能是递增的。,第 6 章,一种可变要素的最优投入短期分析,18,第四:假定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即假定生产规模不变为前提。如

10、果生产规模发生变动,边际收益也会发生变动,但是相对于新的生产规模而言,增加可变要素的边际收益仍然是递减的。第五:以可变要素投入量超过一定界限为前提。在此之前,因固定要素相对过多,增加可变要素投入还会出现收益递增的现象。,19,边际收益递减的原因,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之间都存在数理上的最佳配合比例。当固定要素投入不变,可变要素的连续投入量达到一定量之前,固定要素的数量相对于可变要素,显得过多,这一方面会限制固定要素效率的充分发挥,如厂房、机器设备闲置;另一方面相对不足的劳动力无法在生产中实行有效的分工协作,这使可变要素的效率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初始阶段,随着可变投入量的

11、不断增加,过多的固定要素与逐渐增加的可变要素相配合,各要素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不断增加。,20,但是,当可变要素的投入达到足以使既定的固定要素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后,再持续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必然会出现固定要素相对不足,可变要素相对过多,越来越多的可变要素与相对越来越少的固定要素相配合,必然使要素的使用效率下降,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将不断减少。,21,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2)网络经济中的边际产量递增趋势 网络经济产品边际效用呈递增趋势。在知识经济中,边际效用可以看成是相关运营商的边际产量。知识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网络经济产品并不普遍适用。当网络节点的数

12、目以算数级数增加时,网络产品的总效用则以指数增长。网络经济产品的效用表达。网络经济产品的效用往往同时与几种产品有关并且总效用也随着不同网络产品的不同数量消费而不同。TU(X,Y)TUx(X)+TUy(Y),第 6 章,一种可变要素的最优投入短期分析,22,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3.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1)一种可变要素投入区间的划分,第 6 章,一种可变要素的最优投入短期分析,23,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2)三个区间内总产量、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区间:边际产量虽然先升后降,但还是正值,仍然在使总产量增加;并且平均产量尚未达到最高点。区间:虽然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已经开始下降了

13、,但边际产量仍然为正值,它使总产量继续增加,直至最高水平。平均产量也处于正值区间。区间:此时虽然平均产量还未下降到零以下,但边际产量已经为负值,随着劳动投入的继续增加,以负产量降低总产量的数量(在图上表现为降低总产量曲线的高度)。,第 6 章,一种可变要素的最优投入短期分析,24,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3)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选择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选择与生产目标有关:如果生产者以产量最大化为追求目标,可以不考虑单位产品成本,变动要素投入以第二区域右边为界,即劳动投入量为LB,达到总产量最大为目标。如果生产者以平均成本最低为追求目标那么一种可变要素投入应在第一区域的右边界,劳动投入量为

14、LA,达到平均产量最大,亦即单位产品平均成本最低。,第 6 章,一种可变要素的最优投入短期分析,25,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如果生产者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生产者决策应该满足:一种变动要素的投入起码必须达到平均产量的最高点;使单位成本最低,同时又绝不会超过总产量最高点。不然边际产量就要变负了。这样生产者应该选择在第二区域,即劳动投入LALB之间,到底哪一点能达到最大化利润,还必须结合成本分析才能确定。,第 6 章,一种可变要素的最优投入短期分析,26,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边际产量分析法的生产者均衡表述如下:在总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各种要素投入数量组合,满足各要素最后

15、一单位增量的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与其价格之比均相等,此时的要素数量组合即为能够实现产量最大化的组合。使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价格的比例相等,也就是使每一单位货币成本所带来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相等,就能实现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第 6 章,多种要素投入的最适组合边际产量分析法,27,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条件可表示为:(限制条件)CPLLPKK(实现条件)MPL/PMPK/PK 公式表明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即每一单位货币不论用于购买资本,还是购买劳动,所得到的边际产量都相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第 6 章,多种要

16、素投入的最适组合边际产量分析法,28,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1.等产量线分析法的两个分析工具(1)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的含义。等产量曲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或者说是在一定技术水平下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生产出来的一条曲线。,第 6 章,多种要素投入的最适组合等产量曲线分析法,29,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等产量曲线的表达有函数表达、表格表达和图形表达三种方式,第 6 章,多种要素投入的最适组合等产量曲线分析法,30,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等产量曲线的特征(1)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这是由边际技术替

17、代率递减决定;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在脊线以内其斜率为负值。这表明,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存在替代关系。(2)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3)在同一坐标平面内,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第 6 章,多种要素投入的最适组合等产量曲线分析法,31,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相同的产量水平时,减少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增加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之比。以L代表劳动的增加量,K代表资本的减少量,MRTSLK代表以劳动代替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则有:MRTSLKKL 在正常情况下,边

18、际技术替代率呈递减的趋势。这是因为,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它的边际产量在递减。这样,每增加一定数量的劳动所能代替的资本量越来越少,即L不变时,K越来越小。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等产量曲线的斜率递减决定了它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第 6 章,多种要素投入的最适组合等产量曲线分析法,32,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脊线和生产区域。一般来说,维持既定的产量可以通过增加一种要素投入并相应减少另一种要素投入来实现。但要素之间的这种替代关系可能仅在一定的限度内是有效的,如果超出这个限度,这种替代关系就不存在了,而转向互补关系,其组合变成无效的了。有效组合转变为无效组合表

19、现为等产量曲线上点的斜率由负值转变为正值,这所有负值转变为正值的临界点的连线就是经济学中的“脊线”,如图6-5所示。,第 6 章,多种要素投入的最适组合等产量曲线分析法,33,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两条“脊线”所形成的区域是要素的有效组合区域。厂商可以在此区域内从事生产,任意变动其投入要素的组合。这一区域称为“生产区域”,,第 6 章,多种要素投入的最适组合等产量曲线分析法,34,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2)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含义。等成本线就是一条表示在既定的总成本和要素价格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点的连线,也称为企业预算线,如图6-6所示:,第 6

20、章,多种要素投入的最适组合等产量曲线分析法,35,等成本线的斜率之绝对值等于生产要素价格之比,36,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等成本线的变动。图6-7表示三种情况下等成本线的变动。,第 6 章,多种要素投入的最适组合等产量曲线分析法,37,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2.多种要素投入的产量最大化条件(限制条件)CPLLPKK(实现条件)MPL/PL MPK/PK,第 6 章,多种要素投入的最适组合等产量曲线分析法,38,生产者均衡的条件,即投放在各种要素上的每笔钱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39,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第一种情况,成本既定时产量最大。由于成本已定,平面上只有一条等成本线,某

21、条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只有一个切点,使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点L*,K*)。,第 6 章,多种要素投入的最适组合等产量曲线分析法,40,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第二种情况,产量既定时成本最小。在图6-10中,由于产量既定,平面上只有一条等产量曲线Q,选出一条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切,切点就是产量既定时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点(L*,K*)。,第 6 章,多种要素投入的最适组合等产量曲线分析法,41,6.2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3)生产扩张线 又称 生产扩展线,其经济含义是:当厂商沿着这条线扩大生产时可以始终实现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从而使生产规模沿着最有利的方向扩大。见图6-11:,第 6 章,多种要

22、素投入的最适组合等产量曲线分析法,42,6.3 规模经济,长期中企业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而所有要素投入的变动,意味着企业生产规模的变动。企业规模变动对产量的影响。就是规模经济问题。规模经济研究有两个假设前提:一是固定技术系数;二是长期,意味着在给定时间内所有要素都可调整的。1.规模经济的含义 规模经济,是指产量变动的比率与企业规模扩大的比率之间的关系。这个概念很容易被误解为产量变动的绝对量与企业规模扩大的绝对量之间的关系。两者不是一回事。,第 6 章,6.3.1.规模经济三阶段,43,6.3 规模经济,2.规模经济的三个阶段(1)规模经济三阶段 第一阶段,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会使产量增加

23、的比率大于、小于或等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规模扩大的比率这就是规模收益递增。例如,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数量增加倍,即生产规模扩大了倍而产量的增加大于一倍。第二阶段,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等于规模扩大的比率。这就是规模收益不变。例如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数量都增加倍即生产规模扩大一倍,产量也增加倍。,第 6 章,6.3.1.规模经济三阶段,44,6.3 规模经济,第三阶段,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规模扩大的比率,这就是规模收益递减。例如,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数量都增加一倍,即生产规模扩大一倍。而产量的增加不到一倍。(2)根据生产函数QALK的幂指数进行判断 当1时,规模收益不变;当1时,规模收

24、益递增;当1时,规模收益递减。,第 6 章,6.3.1.规模经济三阶段,45,6.3 规模经济,企业自身生产规模的变化对其经济利益的正负面影响称为内在经济、内在不经济。(1)内在经济,是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原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增加。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只有在大规模生产中,大型的先进设备才能充分发挥效用,使产量大幅度地增加。第二,实行专业化生产。这样就会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第三,管理效率的提高。第四,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第 6 章,6.3.2.规模经济变动的原因,46,6.3 规模经济,(2)内在不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

25、产量或收益减少。其原因主要有:第一,管理效率的降低。生产规模过大,使管理层次过多,信息不灵,指挥不灵,管理上漏洞百出,致使产量和收益减少。第二,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生产规模过大,必然造成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另外,为了解决滞销问题,销售机构和人员增多费用加大成本提高,致使产量或收益减少。因此,企业的生产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规模过大会使一些优势转化为劣势。企业应该要实现适度规模。,第 6 章,6.3.2.规模经济变动的原因,47,6.3 规模经济,2.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变化对个别企业经济利益的正负面影响称为外在经济、外在不经济。(1)外在经济,是

26、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由于个别厂商可以从整个行业的扩大中得到更加方便的交通辅助设施、更多的信息与更好的人才等等,由此促成企业产量与收益增加。,第 6 章,6.3.2.规模经济变动的原因,48,6.3 规模经济,(2)外在不经济,是指一个行业的生产规模过大,使个别厂商的产量与收益减少的情况。这是因为一个行业过大,各厂商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争夺生产要素与产品销售市场,取得竞争优势,各个厂商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同时,整个行业的扩大,也会使环境污染严重,交通紧张,个别厂商也要为此付出代价。由此最终导致企业产量与收益减少。因此,行业的生产规模既不能过小,也不能

27、过大,行业也应该实现适度规模。,第 6 章,6.3.2.规模经济变动的原因,49,练习题,1.已知生产函数Q=f(L,K)=2KL-0.5L2-0.5K2假定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K=10。(1)写出在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总产量TPL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L函数。(2)分别计算当劳动的总产量TPL、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L各自达到最大值时的厂商的劳动投入量。,50,(3)什么时候APL=MPL?它的值又是多少?,51,答案,(1)由生产函数Q=2KL-0.5L2-0.5K2,且K=10,可得短期生产函数为Q=20L-0.5L2-0.5*10

28、2=20L-0.5L2-50于是,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有以下函数:劳动的总产量函数TPL=20L-0.5L2-50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PL=TPL/L=20-0.5L-(50/L),52,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dTPL/dL=20-L(2)关于总产量的最大值:令dTPL/dL=0,即dTPL/dL=20-L=0解得 L=20且d2TPL/dL2=-10(二次求导,知道凸点,即有最大值)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20时,劳动的总产量TPL达极大值,53,关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令dAPL/dL=0,即dAPL/dL=-0.5+50L-2=0解得L=10(负值舍去)且d2APL/d

29、L2=-100L-30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极大值。关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由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20-L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MPL达极大值。,54,(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到最大值时,一定有APL=MPL。由(2)已知,当L=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最大值,即相应的最大值为:APL的最大值=20-0.5*10-(50/10)=10以L=10代入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20-L,得MPL=20-10=10。很显然,当APL=MPL=10时,APL一定达到其自

30、身的极大值,此时劳动投入量为L=10。,55,2.已知生产函数为Q=min(L,4K)。求:(1)当产量Q=32时,L与K值分别是多少?(2)如果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为PL=2,PK=5,则生产100单位产量时的最小成本是多少?,56,答案:,(1)生产函数为Q=min(L,4K)表示该函数是一个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所以,厂商进行生产时,总有Q=L=4K。因为已知产量Q=32,所以,相应地有L=32,K=8。(2)由Q=L=4K,且Q=100,可得:L=100,K=25又因为PL=2,PK=5,所以有:,57,C=PL*L+PK*K=2*100+5*25=325即生产100单位产量的最小成本

31、为325。,58,3.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2/3K1/3劳动的价格w=2,资本的价格r=1。求:(1)当成本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的均衡值。(2)当产量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和C的均衡值。,59,答案:,(1)根据企业实现给定成本条件产量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PL/MPK=w/r其中 MPL=dQ/dL=(2/3)L-1/3*K1/3MPK=dQ/dK=(1/3)L2/3*K-2/3因w=2 r=1于是有:,60,(2/3)L-1/3*K1/3/(1/3)L2/3*K-2/3=2/1整理得:K/L=1/1即K=L再以K=L代入约束函数2L+1*K

32、=3000,有:2L+K=3000解得 L=1000,且有K=1000以L=K=1000代入生产函数,求得最大的产量Q=10002/3*10001/3=1000,61,(2)根据厂商给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化的均衡条件:MPL/MPK=w/r其中 MPL=dQ/dL=(2/3)L-1/3*K1/3MPK=dQ/dK=(1/3)L2/3*K-2/3因w=2 r=1,于是有:(2/3)L-1/3*K1/3/(1/3)L2/3*K-2/3=2/1整理得:K/L=1/1即K=L再以K=L代入约束函数L2/3K1/3=800,有:,62,L2/3L1/3=800解得L=800,且有K=800,将L=K=8

33、00代入成本方程2L+1*K=C,求得最小成本:C=2*800+1*800=2400即在Q=800时,厂商以L=800,K=800进行生产的最小成本为C=2400。,63,经 典 解 析,第 6 章,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建立与发展的一个核心理由,案例: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建立与发展的绩效 1.金融板块发展势头强劲,中外金融机构及各类金融资源集聚强度不断提升。截止2003年年底,在陆家嘴开业的分行级以上中外资金融保险机构已达146家62家外资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2200亿元,占全国外资金融机构资产总额57。2.要素大市场发展迅速,上海期货交易所异军突起,2002年成交2434.6万手,成交金额达16401

34、.4亿元;2003年成交金额在此基础上实现新飞跃,达到6.05万亿元,占全国期货市场份额的60以上。,64,经 典 解 析,第 6 章,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建立与发展的一个核心理由,3.经由陆家嘴区内各类中外贸易类企业的“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超过165亿美元,成为我国加入WTO后的重要国际接口(Interface)和贸易平台 4.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财团各类总部(包括区域总部、研发总部、培训总部、投资总部等)云集,机构层次高、科技含量高、人才级别高,形成我国利用外资格局中特有的“三高”现象。5.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世纪公园、世纪广场等为主要载体,陆家嘴已成为亚太新兴的国际会

35、议中心和旅游目的地。,65,经 典 解 析,第 6 章,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建立与发展的一个核心理由,解析:外部规模经济理论揭示:当同一行业或相关行业积聚在同一地域,会给该行业的单个企业带来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的好处,即外部规模经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部规模经济的来源可归结为如下三种:1.专业投入品供给者的涌现。对于特定的行业,必有一些专用的机器设备与基础设施,作为固定投入部分,其使用的程度越高,则分摊到每个使用者的身上的固定成本则越少。,66,经 典 解 析,第 6 章,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建立与发展的一个核心理由,2.不仅专业行业有专用设备,而且专用设备与服务也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本供给。金融区为专业技术人的储备、流动、使用建立了良好的培训基地。同类企业的集中为知识的扩散,技术的流通与信息的交流提供了方便。3.同类与相关企业在地理上的高度集中性为消费者或客户比较与选择最优的技术、服务与产品,节约了大量决策成本与交易成本。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创建与发展则是外部规模经济得以彰显的结果。,67,本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