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纲二章.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05808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4.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教育史纲二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中外教育史纲二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中外教育史纲二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中外教育史纲二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中外教育史纲二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史纲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教育史纲二章.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章 古代教育理论的奠基,学习目标 1掌握古代教育家的主要教育主张 2理解教育家们的政治主张与教育观的关系 3学记与雄辩术原理的历史地位 4理解古代教育家们各自的教育精神上的特点,一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他出身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先祖为宋国大夫,由于贵族内部的纷争,逃到鲁国,到他的父亲孔纥时,家族已没落为下级武官。孔子3岁丧父,家境贫寒,故他自称“吾少也贱”。但他自幼勤学好问,经常做习礼的游戏。长大后曾做过管仓库的“委吏”和管牛羊的“乘田”等小官。大约自30岁左右,孔子开始私人讲学,向他请教的

2、人越来越多,在鲁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50岁左右,孔子当上了鲁国的“中都宰”,不久又升为“司寇”。但鲁国的政局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他只作了3个月的司寇,便被迫离开了鲁国,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列国,度过了14年的流亡生活。晚年时重返鲁国,专门从事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直至去世。论语二十篇是孔门弟子辑录的孔子言行录,也记载着一部分孔子门徒的言行,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二、论教育作用(一)教育的社会功能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来看,孔子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因为通过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孔子回答说:“书云:孝

3、乎为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这就是说,通过教育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传播开来,就会影响政治。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来看,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这就是“庶、富、教”思想。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冉有替他驾车。“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段话说明孔子把众多的人口,富裕的生活和发达的教育,当作立国的三个要素,人口是最基本的,然后就要使之富裕起来,有了物质生活的基础,还要发展教育,创建精神方面的文明。从教育与法律的关系来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不能只靠政令、刑律,

4、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孔子是第一个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述教育的作用的思想家。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即先天素质本是很接近的,不同的人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后天之“习”的结果。这一观点肯定了人不论等级贵贱,生来的天赋素质应该是平等的。这种立足于普遍意义上的人性论,在西周以前以天生的血缘来决定人的高低贵践的观念支配下是不可能有的,也为他实施“有教无类”提供了理论依据。孔子认为个性差别主要是由于人们的后天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力量更大,这就

5、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四、论教育目的孔子虽然也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官吏,但是已与西周以前对必然作官的贵族子弟进行为官的预备训练不同,孔门私学的教育对象是士人,只有学有所长才可能被选拔为官。论语子张所说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虽出自子夏之口,但也是反映孔子的主张,将学习和作官紧密联系,对后世的学校教育和选士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子从“为政在人”的政治主张出发,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士”和君子。一方面,“士”必须做到立志为道,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他极力称赞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另一方面,士人必须有才能,能处

6、理实际政务,他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说明,在孔子心目中的“士”必须是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君子”原是上流社会人士的专称。孔子把它发展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孔子多次将君子与小人对照而言,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君子总是追求道义,而小人总是追求功利。二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即君子总是要求自己,而小人总是要求别人。强调了君子在修养内容上,将道德标准置于首位,在修养方法上,则首先是严于律己。,三、论“有教无类”春秋以前学在官府,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实行“有教无类”,就是说在教育对象上,没有身份和地域的限制。孔子宣布

7、:“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有求学的志向并行拜师手续的,他都原意教诲。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其它有关史料记载,孔门弟子之中,有贵族家庭出身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司马牛等人,也有贫贱家庭出身的原宪、颜路、颜渊、曾皙、曾参、闵子骞、子张、仲弓等人,商人出身的子贡,甚至还有“大盗”出身的颜涿聚。除鲁国本地的以外,还有从卫、齐、晋、陈、宋、吴、楚、秦等国远道而来的学生。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打破了贵族垄断学术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这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五、论教育内容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六艺”

8、教育的传统,吸收选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了一些新学科,充实了教育的内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包含两大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者为重心。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后三项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他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则是为道德修养服务。孔子在教学中所用的教材,主要是经过他亲自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即后世所称的“六经”,而事实上,由于乐的失传,后世的儒家教育便只剩下了“五经”。“六

9、经”在汉代以后也常被称为“六艺”,孔子传授“六经”,是想借此来传递儒家的修己治人之道,但其中保存了中国古代大量的文化资料,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技能教育 文武兼备,行政才华,商业头脑,六、论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孔子强调道德教育,而且把它放在培养人的首位,他认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成为君子的首要条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总结了一些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一)立志有恒孔子强调了立志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认为连普通人都有其志向,不可被强制改变,作为士、君子,更要确立崇高的志向。孔子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实现志向,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有恒心与百折不挠的精神

10、。他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教育学生要磨炼自己的意志,如他所说的“磨而不磷”、“涅而不淄”,意思是说,最坚硬的东西,是磨不薄的,最白的东西,是染不黑的。孔子曾经自述他的为学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以少年立志求学上进为起点,要经过终生发展,才能达到高度的道德精神境界。,(二)自省自克 道德修养归根结蒂是自己的事,因此,孔子特别强调要从自我做起。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推己及人的原则。应该说这是一

11、种主观与客观完善结合的道德行为方式,当然也会出现自己坚持错误、也容许别人同样的错误的问题,但总比那些要求别人是一套、要求自己又是一套的卑劣小人要强。孔子要求学生要积极进行自我省察,这就是内省的修养方法。他的学生曾参就坚持一日三省吾身的作法:“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随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继续犯错误,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道德修养必须以克己为前提,不为利己而损人以至损害社会利益,也才能达到“仁”这一最高道德水准。孔子还认为,道德准则和规范是公共利益的体现,对个人起着约束作用,因此,需要个人克制自我。善于自克才是道德修养的标志。他说“克己复礼为仁

12、”,克己是复礼的基本条件,只有克制自己非分的欲望,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回复到“礼”的道德规范上来,才能限制对私利的追求,不为利己而损人以至损害社会利益,也才能使道德达到“仁”这一最高道德水准。,(三)勇于改过 孔子认为社会现实中不存在不犯过错的圣人,人非圣人,难免要犯错误,关键是对待错误的态度,孔子把道德修养的过程也看作是一个不断改过的过程。孔子认为,对待过错,首先要认识错误而不要掩饰错误。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承认自己也曾犯有过错,并认为,过错被别人发现,是自己的幸运。他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的过错,就好比日月之蚀,人人都看得到,

13、但只是一时短暂的现象,不会影响日月的光辉;君子改过后,仍然会受到人们敬仰。而“小人之过也必文”,即文过饰非。所以孔子强调:“过则勿惮改”只有“过而不改,是为过矣”。犯了过错,且不能改正,这才真正的过错。,(四)择乎中庸:“过犹不及”。中庸是世界观也是法论,更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七、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孔子教育思想中包含着不少深刻的教学方法理论或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一)启发诱导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为掌握知识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实践中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性问题。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一词即从此而来。意思是说:在教学中必须让学

14、生认真思考,心求通但未得,然后可以启发他;经过思考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此时可以开导他。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论语八佾中有一个例子:当子夏读诗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时,问孔子什么意思,孔子启发说:“绘事后素。”子夏就领会到孔子是说礼须建立在仁的基础上,但不确定,就再进一步问:“礼后乎?”孔子很高兴,说:“能够阐明我的意思的是子夏啊,现在可以跟你谈论诗经了!”孔子善于启发诱导,获得弟子对他的称赞:“夫子循循然善诱人。”,(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特色的一个体现。论语述而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

15、:子游、子夏。”弟子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这就是所谓孔门四科。朱熹对此的注释是:“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有了“因材施教”的说法。因材施教的前提在于对学生要有准确、全面的了解。孔子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特长、优缺点了如指掌,比如他指出,子路有治兵之才,冉有有做邑宰之才,公西华有外交才能等。他曾概括地指出他的几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论语雍也云:“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即子路坚决果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有多才多艺。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孔子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育。例如冉有与子路都分别问过“闻斯行诸?”即听到一个道理是不是要

16、马上去实行呢?孔子的回答不同,由于冉求个性过于“退”,即办事不果断,他就设法以“进之”,让他马上实行,而子路个性过于“兼人”,即争强好胜,他就设法以“退之”。让他先请示父兄再说。所以孔子的弟子都能充分发挥所长,克服所短,取得长足的进步。,(三)学思并重学与思是进修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环节,孔子对二者都是很重视的。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强调学的重要性,反对思而不学,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有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求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他提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即能够虚心向比自己社会地位低的人请教。他本人就非常谦虚

17、好问,做到“每事问”。另一方面,孔子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反对学而不思,他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他还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不经考虑就随便将听来的乱传,也是违背道德修养准则的。,(四)论教学方法好学与实事求是态度好学乐学实事求是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孔子论教师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也出色地体现了为师之道。封建时代将他推崇为“万世师表”,他也确实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孔子对自己执教的概括。前提是爱生敬业,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正是出自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忠,使他能诲人不倦。甚至在颠沛流离的困境中,他都一如既往地开展

18、教学。在宋国,“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国被困断粮,“孔子讲诵弦歌不衰”。诲人不倦的基础是学而不厌,即学习永不满足,这样才能保持教学的永久活力。孔子自己就是终生好学的典范,“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而且是广泛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将学与教联系在一起,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抓住了为师之道的根本的。,(二)身教重于言教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作则是为师之道的又一根本所在,因为学生对教师也会“听其言而观其行”。道理是否正确,是否当行,不在能否讲得娓娓动听,而在讲的人能否身体力行。孔子对弟子的人格感召力,首先是体现在他的“身正”上。(三)教学相

19、长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杰出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立私学,实行“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文化学术的下移。他强调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了教育的地位。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建立作了舆论先导。他从事古代典籍的继承和整理,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学教育体系的基础。他的诲人不倦的为师风范,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他实施了许多好的教育方法,总结出许多精辟的教育原则,如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学思并重、立志力行、推己及人、勇于改过等,都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且行之有效的。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

20、贵的教育遗产。,二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名轲,战国中叶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早逝,其母仉氏教子有方,为教育孟子,为他选择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迁其居,为后世留下了“孟母三迁”的美谈。孟子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徒,子思、孟子之学,后世称为思孟学派。作为孔子思想的嫡传,孟子被后世统治者尊称为“亚圣”。孟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事业,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三大乐趣之一。四十岁以后,他带领弟子游历各国,往来于诸侯之间,处处受到礼遇,度过了二十年的时光。晚年回故乡专事教学与著述。他的弟子很多,著名者如万章、公孙丑、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孟仲子等。在长期的教育实践

21、过程中,孟子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经验。孟子七篇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该书一般被认为是他的弟子对孟子言行的记述,也有人说是孟子本人的著作。,二、论教育作用孟子论教育作用,是以其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一方面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又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在政治上,孟子主张“施仁政”,其中心是“民本”思想。认为仁政的根本在“得民心”,而教育又是“得民心”的最有效的手段。他认为好的行政管理还不如好的教育。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仁政必须辅以善教,善教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在哲学上,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是先天所固有的

22、,是至纯至善的,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就是因为人有善性。不过孟子所说的性本善,并不是说人性中具有纯粹的完全的道德,只是说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而要做一个完善的人,仅有同情心、正义感、礼让态度和道德判断能力这四个善端是不够的。人之贤愚,还取决于对这种先天的善端能否存而养之,扩而充之。如果自暴自弃,或者受到不良的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就会失掉这种善端,这就是他所说的“陷溺其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善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因此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23、”所谓“放心”,指的就是人在后天所丧失了的善端。孟子认为,任何人只要肯接受教育,肯于学习,就可以把先天的善端充分发挥,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就是圣人,他曾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其理由就在于人人都有善端,普通人与圣人在先天本质上并无区别。由此可见,孟子很看重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三、论教育目的孟子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君子”、“圣贤”及“大丈夫”。同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君子”、“圣贤”、“大丈夫”以德为主、德才兼备。他有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就是说,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一定要经得起富贵、贫贱、暴力的考验,把道德意识转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孟子指出这一

24、点是很有道理的,这种人格理想对后世的影响十分巨大。从教育对社会的影响这个角度来看,孟子明确概括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他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主张兴办庠、序、校等教育机构来培养学生,庠是培养之意,校是教育之意,序是习射之所,无论是夏代的校、商代的序、周代的庠,还是三代共同的学,其目的都是为了阐明人际之间的各种关系及掌握社会生活准则,具体来说,所谓“明人伦”,就是“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亦称为“五伦”,代表着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

25、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四、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孟子继承了孔子所提倡的“自省”、“克己”、“过则勿惮改”等思想,并且在其性善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这些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一)持志养气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在立志问题上,与孔子不同的是,孟子

26、提出了立志与养气的关系。孟子提出为修身而养气的观点,他认为气是充满全身的能够反作用于心志、道德的东西,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他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志与气是密切相联、互为因果的:“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孟子认为,普通的人只要注意“养气”,经过量的积累就能形成所谓“浩然之气”,通俗地说就是正直豪迈的心理或精神状态。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正大刚直的,“集义而生”的,所谓集义即指积善,这就是说,浩然之气是靠“养”出来的,是靠一件件平常的善言善行积累起来的。,(二)动心忍性孟子非常强调意志锻炼的重要性,尤其是主张在逆境中得到磨砺。他有一段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

27、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认为,人的成才得之于艰苦的磨炼,环境越是恶劣,对人的造就就可能越大。孟子在此虽然打着天命的旗号,但强调的是个人奋发努力,在艰苦和患难中,提高承受力,不断磨练意志。,(三)存心养性虽然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善端要形成实在的善性要靠存养和扩充。孟子认为,存养的障碍来自于人的耳目之欲。所以孟子主张寡欲,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一个人欲望很少,那善性虽有所丧失,但也很少;反之,如果一个人欲望很多,那善性虽有保存,但也很少。(四)反求诸己孟子继承了孔子“君子求诸己”的修养方法,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

28、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同时,他又提出面对超过自己的人,不能怨恨,也同样应当反躬自问,孟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在道德修养方面如同比赛射箭一样,射箭时要先端正姿态而后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不要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要从自身找原因。总之,凡事须严于律己,时时反思。,五、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孟子把认识看作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对内在善性的发掘。因此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为强调“思”的作用,他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其教学思想更具内倾性。(一)深造自得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

29、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地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二)盈科而进这是指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又说:“其进锐者,其退速。”进程过于迅速,势必影响实际效果,致使退步也快。正确的进程应当象流水一样,注满了一个洼坎之后再往

30、下流,这就是“盈科而后进”的道理。孟子还以“揠苗助长”的寓言来说明循序渐进的重要性,学习知识如同作物生长一样,是一个自然有序的过程,有自己的规律,人们应当关注并促进教学过程的实现,但决不能用拔苗的方法去助长,结果是适得其反。,(三)专心有恒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

31、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32、,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四)教亦多术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三节 荀子的教育

33、思想,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儒学大师。也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主张。他曾在齐国的稷下学宫长期执教,成为资望最高的“老师”,齐襄王时,三次任学宫“祭酒”,影响很大。荀子对当时诸子各家的观点都予以批评,包括儒家的子游、子夏、子张、子思、孟子各派。同时他又批判地吸取了各家学说,特别是法家思想,因此被誉为先秦集大成的思想家。他的学生中,李斯、韩非都是著名的法家代表,而浮邱伯、张苍均是当世名儒。荀子学派与思孟学派是先秦儒家两个影响最大的学派。现存荀子一书,共32篇,大部分为荀子本人所作,也有他的弟子后学撰写的内容。,二、论教育作用在人性论问题上,荀子提出了“性恶论”,批评了孟子

34、的“性善论”。他写了性恶一文,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好利疾恶的,并不存在仁义礼智等先天道德品质,如任其发展而不加节制,必然使社会产生混乱,这就否定了先天道德论。那么,人之善从何而来?荀子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是指人为,泛指后天一切人为的努力而使本性发生的变化。外铄论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起伪”。人性本恶,任何人的道德观念,都不是本性固有的,而是“积伪”的结果,其过程就是由“性”向“伪”转化,“长迁而不反其初谓之化”。最终达到与恶的本性彻底决裂,永远不再走回头路。在这个意义上,荀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他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

35、:其唯学乎!”学习是人的素质和命运的决定因素,荀子否认了道德先验论,肯定了人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具有唯物主义因素。,三、论教育目的与内容荀子在劝学篇中明确地提出了教育目的与内容。他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在荀子看来,教育目的就是将士最终培养成圣人。荀子对“学而优则仕”思想作了更为深刻的阐述:“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治学并非一定要作官,但作官的必须先治学。荀子把当时的儒者划分为几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俗儒是最低一等的儒,这类人徒然学得儒者的外表,宽衣博带,但对“先王”之道仅会作教条诵读而已,全然不知其用;雅儒不侈谈什么

36、“先王”,却懂得取法“后王”,他们虽不能理解“法典”所未载和自己所未见的问题,却能承认无知,显得光明而坦荡;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且能以已知推知未知,自如地应付新事物,新问题,这才是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人才。在教育内容方面,荀子特别强调学习诗、书、礼、乐、春秋和易等儒家经籍,而尤重礼乐。他认为礼是自然与社会的最高法则,所以说:“学至乎礼而止矣。”他曾写乐论一文,认为,乐则是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的教育作用很大,“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他认为礼可使上下有别,乐可使上下和谐,礼乐并施就能“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善美相乐。”荀子

37、重视以儒家经籍为内容的文化知识传授,对经学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由于荀子的传经,使先秦儒家经籍得以保存,这就使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教育有了经典的教科书,为文化、思想定于一尊提供了物质基础。,四、教学思想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培养道德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思想上,与孟子“内省”的思路相反,他更强调“外积”。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其教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重“积”“渐”荀子通过教育可以改变自己的恶性,从而成为君子乃至圣人,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君子,因为人性是随着环境和教育而向多种途径发展变化的,其关键在于人本身的主观努力,这就是所说的“积”。

38、在荀子看来,无论是知识还是道德,都是由于积累而成的。他说:“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注错习俗”即指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与教育。他还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知识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荀子在重视主观上“积”的同时,也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这就是他所说的“渐”。他认为,通过主观的“积”和环境的“渐”,能够使人的本性发生根本的变化。,(二)闻、见、知、行的教学过程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这段话表达了学习过程中阶段与过程

39、的统一,学习初级阶段必然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思想。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也是知识的来源。人的学习开始通过耳、目、鼻、口、形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形成不同的感觉,使进一步的学习活动成为可能,故云:“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但是,闻、见只能分别反映事物的一个方面,无法把握事物的整体与规律。知的阶段实际上是思维的过程。荀子说:“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规律,就能自如地应付各种新事物。这实际上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然而,仅有理性认识而不去实行,虽有广博的知识,也仍然不是终结,还存在更高水平的“知道”,即“行”。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

40、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在他看来,由学、思而得的知识还带有假设的成份,是否切实可靠,唯有通过“行”才能得到验证,只有这样,“知”才能称得上“明”。这是教与学不可违背的“法则”,(三)解蔽救偏,兼陈中衡荀子特别重视良好的思想方法和学习心态。他看到在学习过程中人们容易因片面性而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因此他提出了解蔽救偏、兼陈中衡的原则。所谓“蔽”,就是片面性,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或只被事物的一个方面所支配,从而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缺乏全面了解。只有解除其蔽,以救其偏,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因此,荀子提出了“解蔽”之法,这便是“兼陈中衡”,也就是说,把所有事物都展示出来,摆

41、列在一起,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择其所是而弃其所非,以求如实地把握事物及其关系。这一思想方法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当然,荀子并不知道揭示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他权衡事物的标准不是客观实践而“道”或“礼义”,这就削弱了这种思想方法的积极意义。,(四)虚壹而静,专心有恒荀子教学特别重视对学习态度的培养,他把学习态度归结为“虚壹而静”,特别强调专心有恒。所谓“虚”,即“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就是不要先入为主,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阻碍对新知识的认识和接受。所谓“壹”,即“不以夫一害此一”,就是不一心二用,不以另一项注意妨害这一项注意。所谓“静”,即“不以梦

42、剧乱知”,就是不能用没有根据的胡思乱想或者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思维活动。总之,只有做到虚怀若谷、精神专注、头脑清醒,学习才能取得成效。荀子特别反对志不专注,用心浮躁。而要想做到“专”,就要持之以恒,不断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就如同雕刻一样,只要坚持不舍,金石也可以镂空。“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进学修德的有效途径。所以,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如果能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五、论教师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他说:“国将兴

43、,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教师的作用关系到国之兴衰,原因在于,“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是治国之本,而教师正是传授“礼”和实行“礼”的关键。他说:“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人无师法,就会任凭恶的本性支配,有师法才有礼教,才能向善。荀子礼论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后世将天、地、君、亲、师并列,即由此而出。教师的地位既然如此之高,自然不是人人可以作教师的。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即当教师有四个条件,

44、一般的传习学问,不在其列。一是有尊严,使人敬畏;二是年纪五六十岁,有崇高的威信;三是讲授解说准确适当,不违背师道;四是能体会精微之理且能加以阐发。荀子对教师提出这样高的标准,是与教师崇高的地位相配套的。按照这样的教师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荀子主张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做到“师云而云”,不能有任何违背师说的言论。即使毕业后,自己也当了教师,也不能把老师的教导抛在脑后,否则就是背叛:“言不称师谓之畔,教不称师谓之倍。”这样的要求显然过于苛刻,但它代表着极端尊师的传统流派。,荀子提出“性恶论”,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省说”截然相反的教育“外铄论”,促进了教育理

45、论的发展。他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学习过程、教师地位与作用的阐发都颇具新意,予人启发,其中不少主张对历代封建教育与政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四节 墨家、法家、道家的教育观,墨子的教育观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名翟,生卒年不可确考,活动于春秋与战国之际。墨子出身微贱,精于工技,曾经“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创立墨家学派。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门下弟子众多,声势很大。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墨家私学是一个组织严格、纪律性极强的宗派集团。其领袖称为“巨子”,墨子是第一代巨子。巨子是精通墨家之义的圣贤,而且还是墨家之法的执行者。巨子以自己的品格、道德力量和领袖地位对墨家弟子具有很大的约束

46、力和震慑力。墨家弟子对巨子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墨家以求天下之利为核心内容的教义,使得墨家成员有着一种共同的信仰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境界,规范着墨家弟子的思想与行为。严格的自我磨炼,又使墨家弟子不仅具有为墨家教义忘我牺牲的品格力量,而且具有相当团结的集体凝聚力。,(二)论教育作用墨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在他看来“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因此,可以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这就是教育的社

47、会作用。墨子阐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他以染丝为例,“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来说明“士亦有染”,所以“染不可不慎也”。这就是著名的“染丝说”,在他看来,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三)论教育目的与内容墨子主张教育要培养“兼士”,作为兼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墨家讲的德行的基本要求就是“兼爱”。即能够毫无区别地爱一切人;知识技能要求是为了使兼士们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思维论辩要求是为了“上说下教”,去向社会推行其“兼爱”主张。在教育内容上,以“

48、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要求“兼士”必须奉行墨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义,其宗旨在于造福全社会。墨家重视论辩能力的训练,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游说,推行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墨子对论辩术有深入探讨,提出“察类明故”的原则,强调运用类比,论据要有说服力,是中国古代逻辑理论的开拓者。墨子还提出了判断言谈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即著名的“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通过对大量实际问题的论证,提炼出了各种思维的逻辑方法,同时又将这些逻辑方法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的分析、论证、推理。墨家还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等技能的训练。,(四)论主动施教墨子不赞成儒

49、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被动施教的态度,主张“虽不叩必鸣者也”的“强说人”精神,认为“不强说人,人莫之知”。对不来求教者要主动施教,这叫“行说人”,他说:“行说人者,其劝善亦多,何故不行说人也?”他强调主动施教是出自功利效益的考虑。(五)论强力而行墨子特别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他要求学生树立“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炼精神。他非常重视意志的锻炼,认为“志不强者智不达”,意志不仅是重要的道德品质,而且对知识才能有直接影响,没有在艰苦实践中磨炼出来的意志,就谈不上人的智能。墨家教育思想具有自身特色,其中也包含着不少合理主张,尤其可贵的是其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

50、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并实行的,这就使得墨子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的、很有价值的遗产。,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道家的兴盛是在战国时期,战国道家分为两派,一是稷下黄老学派,这一派不墨守老子的理论,而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各家之长,有选择地吸收法、儒、墨、阴阳、名家的一些思想因素,从而能够成为社会政治活动的一种指导思 另一派是庄子,承袭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并将其演变为一种出世主义的思想,庄子崇尚自然,追求个人精神的解脱,在教育上主张培养“真人”、“至人”,即一种无己、无功、无名、无情的完全自由的人物,但他的思想代表了一种自由主义的思潮,对后世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现今流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