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线路.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06479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PPT 页数:237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线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7页
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线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7页
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线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7页
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线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7页
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线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线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线路.ppt(2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2章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线路,2.1制作电动机控制线路的步骤,2,电气原理图、电器元件布置图和接线图,1电气原理图 2电器元件布置图 3电气接线图,3,1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是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各个电器元件的连接关系和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的图形。电气原理图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便于阅读和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4,CW6132型普通车床的电气原理图,5,绘制电气原理图应遵守下面的基本原则,(1)电气原理图包括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两部分。主电路是从电源到电动机的大电流通过的路径,一般从电源开始,经过电源引入的刀开关(或组合开关)、熔断器、接触器的主触点、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到

2、电动机。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信号回路、保护电路和照明电路。辅助电路中经过的电流比较小,一般不超过5A。控制电路一般由熔断器、主令电器(如按钮)、接触器的线圈及辅助触点、继电器线圈和触点、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保护电器的触点等组成。信号回路主要由接触器的辅助触点、继电器的触点和信号灯等组成。,6,绘制电气原理图应遵守下面的基本原则,(2)在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采用展开的形式绘制,如属于同一接触器的线圈和触点分开来画,但同一元件的各个部件必须标以相同的文字符号。电气原理图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子,但并不是按照各电器元件的实际位置和实际接线情况绘制的。(3)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的电气元件必

3、须采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属于同一电器的各个部件要用同一个文字符号表示。当使用多个相同类型的电器时,要在文字符号后面标注不同的数字序号。,7,绘制电气原理图应遵守下面的基本原则,(4)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的电器设备的触点均在常态下绘出,所谓常态是指电器元件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此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5)电气原理图的布局安排应便于阅读分析。采用垂直布局时,动力电路的电源线绘成水平线,主电路应垂直于电源电路画出。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应垂直地画在两条电源线之间,耗能元件(如线圈、电磁铁、信号灯等)应画在电路的最下面。且交流电压线圈不能串联。,(6)在原理图中,各电器

4、元件应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并尽量避免线条交叉。有直接电联系的导线的交叉点,要用黑圆点表示。,8,绘制电气原理图应遵守下面的基本原则,(7)在原理图的上方,将图分成若干图区,从左到右用数字编号,这是为了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和分析。图区的编号下方的文字表明它对应的下方元件或电路的功能,以便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8)在电气原理图的下方附图表示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与触点的从属关系。在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的下方给出相应的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下方要标注其触点的位置的索引代号,对未使用的触点用“”表示。,9,线圈与触点的从属关系附图,对于接触器左栏表示主触点所在的图区号,中栏表示

5、辅助常开触点所在的图区号,右栏表示辅助常闭触点所在的图区号。对于继电器左栏表示常开触点所在的图区号,右栏表示常闭触点所在的图区号。,10,2电器元件布置图,电器元件布置图主要用来表明在控制盘或控制柜中电器元件的实际安装位置。图中的各电器的代号应与电气原理图和电器清单上元器件代号相同。图2-3为CW6132型普通车床的电器元件布置图。,11,CW6132型普通车床的电器元件布置图,12,3电气接线图,电气接线图用来表明电气控制线路中所有电器的实际位置,标出各电器之间的接线关系和接线去向。接线图主要用于安装电器设备和电器元件时进行配线。接线图根据表达对象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单元接线图、互连接线图和

6、端子接线图。单元接线图表示单元内部的连接关系,不包括单元之间的外部连接,应根据位置图布置各个电器元件,根据电器位置布置最合理,连接导线最经济的原则绘制。,13,CW6132型普通车床的互连接线图。,14,绘制接线图时应注意,(1)在接线图中各电器以国家标准规定的图形符号代表实际的电器,各电器的位置与实际安装位置一致。一个元件的所有部件应画在一起,并用虚线框起来。(2)接线图中的各电器元件的图形符号及文字代号必须与原理图完全一致,并要符合国家标准。(3)各电器元件上凡是需要接线的部件端子都应绘出,并且一定要标注端子编号,各接线端子的编号必须与原理图上相应的线号一致;同一根导线上连接的所有端子的编

7、号应相同,即等电位点的标号相同。(4)同一控制盘上的电器元件可以直接连接,而盘内和外部元器件连接时必须经过接线端子排进行,走向相同的相邻导线可绘成一股线。在接线图中一般不表示导线的实际走线途径,施工时由操作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走线方式。,15,制作电动机控制线路的步骤,1.熟悉电气原理图 2.绘制安装接线图3.检查电器元件 4.固定电器元件5.固定电器元件,16,1.熟悉电气原理图,为了顺利地安装接线、检查调试和排除故障,必须认真阅读原理图,明确电器元件的数目、种类和规格;看懂线路图中各电器元件之间的控制关系及连接顺序;分析线路的控制动作,以便确定检查线路的步骤方法;对于比较复杂的线路,还应

8、看懂是由哪些基本环节组成的,分析这些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了方便线路投入运行后的日常维护和排除故障,必须按规定给原理图标注线号。应将主电路与辅助电路分开标注,各自从电源端起,各相线分开,顺次标注到负荷端。标注时应作到每段导线均有线号,并且一线一号,不得重复。,17,2.绘制安装接线图,在接线图中,各电器元件都要按照在安装板或控制柜中的实际安装位置绘出,元件所占据的面积按它的实际尺寸依照统一的比例绘制;各电器元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视安装盘的面积大小、长宽比例及连接线的顺序来决定。,18,3检查电器元件,(1)外观检查(2)触点检查(3)电磁机构和传动机构的检查(4)其它器件的检查(5)电器元件规格的

9、检查,19,4.固定电器元件,按照接线图规定的位置将电器元件固定在安装底板上。元件之间的距离要适当,既要节省板面,又要方便走线和投入运行后的检修。固定元件的步骤如下:(1)定位 将电器元件摆放在确定好的位置,用尖椎在安装孔中心作好标志,元件应排列整齐,以保证连接导线作的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同时尽量减少弯折。(2)打孔 用手钻在作好的位置处打孔,孔径应略大于固定螺丝的直径。(3)固定 所有的安装孔打好后,用机螺钉将电器元件固定在安装底板上。固定元件时,应注意在螺钉上加装平垫圈和弹簧垫圈。紧固螺丝时将弹簧垫圈压平即可,不要过分用力。防止用力过大将元件塑料底板压裂造成损失。,20,5.固定电器元件,

10、接线时,必须按照接线图规定的方位进行。一般从电源端起,按线号顺序做,先做主电路,然后做控制电路。接线前应先作好准备工作:按主电路、控制电路的电流容量选好规定截面的导线;准备适当的线号管;使用多股线时应准备烫锡工具或压线钳。,21,接线步骤,(1)选适当截面的导线,按接线图规定的方位,在规定好的电器元件之间测量所需的长度,截取适当长短的导线,剥去两端绝缘外皮。为保证导线与端子接触良好,要用电工刀将芯线表面的氧化物刮掉;使用多股芯线时要将线头绞紧,必要时应烫锡处理。(2)走线时应尽量避免导线交叉。先将导线校直,把同一走向的导线汇成一束,依次弯向所需的方向。走线应作到横平竖直,拐直角弯。做线时要将拐

11、角作成90度的“慢弯”,导线的弯曲半径为导线直径的34倍,不要用钳子将导线作成“死弯”,以免损伤绝缘层和线芯。作好的导线束用铝线卡垫上绝缘物卡好。,22,接线步骤,(3)将成型好的导线套上线号管,根据接线端子的情况,将芯线煨成园环或直接压进接线端子。(4)接线端子应紧固好,必要时加装弹簧垫圈紧固,防止电器动作时因振动而松脱。接线过程中注意按照图纸核对,防止错接。必要时用万用表校线。同一接线端子内压接两根以上导线时,可以只套一只线号管;导线截面不同时,应将截面大的放在下层,截面小的放在上层。,23,检查线路和试车,制作好控制线路必须经过认真地检查后才能通电试车,以防止错接、漏接及电器故障引起线路

12、动作不正常,甚至造成短路事故。检查线路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核对接线 2检查端子接线是否牢固 3电阻测量法检查线路 4通电试车与调整,24,1核对接线,对照原理图、接线图、从电源端开始逐段核对端子接线的线号,排除漏接、错接现象。重点检查控制线路中易接错处的线号,还应核对同一根导线的两端是否错号。,25,2检查端子接线是否牢固,检查所有端子上的接线的接触情况,用手一一摇动、拉拨端子上的接线,不允许有松脱现象。避免通电试车时因虚接造成麻烦,将故障排除在通电之前。,26,3电阻测量法检查线路,电阻测量法必须断电进行。电阻测量法可以分为分段测量法和分阶测量法。检查时,把万用表拨到(R*1)电阻档,若用分

13、段测量法,就逐段测量各个触点之间的电阻。若所测电路并联了其他电路,测量时必须将被测电路与其他电路断开。用手动来模拟电器的操作动作,根据线路的动作来确定检查步骤和内容;若测得某两点间的电阻很大,说明该触头接触不良或导线断开,对于接触器线圈,其进出线两端的电阻值应与铭牌上标注的电阻值相符,若测得KM线圈间的电阻为无穷大,则线圈断线或接线脱落。若测得KM线圈间的电阻接近0,则线圈内部绝缘损坏,线圈可能短路。测量时根据原理图和接线图选择测量点。,27,电阻测量法检查线路,28,电阻测量法检查线路步骤,(1)断开控制电路,检查主电路。断开电源开关,取下控制电路的熔断器的熔体,断开控制电路,用万用表检查下

14、述内容:主电路不带负荷(电动机)时相间应绝缘;摘下灭弧罩,用手按下接触器主触头支架,检查接触器主触头动作的可靠性;正反转控制线路的电源换相线路及热继电器热元件是否良好、动作是否正常等。(2)断开主电路,检查控制电路的动作情况。主要检查下列内容:控制电路的各个控制环节及自锁、联锁装置的动作情况及可靠性;与设备的运动部件联动的元件(如行程开关、速度继电器等)动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保护电器动作的准确性等。,29,4通电试车与调整,(1)空操作试验(2)带负荷试车(3)调整,30,(1)空操作试验,先切除主电路(可断开主电路熔断器),装好控制电路熔断器,接通三相电源,使线路不带负荷(电动机)通电操作,

15、以检查辅助电路工作是否正常。操作各按钮检查它们对接触器、继电器的控制作用;检查接触器的自锁、联锁等控制作用;用绝缘棒操作行程开关,检查它的行程控制或限位控制作用等。同时观察各电器操作动作的灵活性,有无过大的噪声,线圈有无过热等现象。,31,电压测量法,在空操作试验时,若出现故障,可以采用电压测量法检查故障。电压测量法可以分为分阶测量法和分段测量法。分段测量法如图2-6所示。将万用表调到交流500V档,接通电源,按下启动按钮SB2,正常时,KM1吸合并自锁。这时电路中(1-2)、(2-3)、(3-4)各段电压均为0,(4-5)两点之间为线圈的工作电压380V。分阶测量法是将电压表的一根表笔固定在

16、线路电源的一端,如图中5点,另一根表笔依次按顺序接到4、3、2、1的每个接点上。正常时,电压表的读数为电源电压;若没有读数,说明连线断开,将电压表的表笔逐级上移,当移至某点,电压表的读数又为电源电压,说明该点以上的触头接线完好,故障点就是刚跨过的接点。,32,图2-6 电压测量法检查故障,33,(2)带负荷试车,控制线路经过数次空操作试验动作无误,即可切断电源,接通主电路,带负荷试车。如果发现电动机启动困难、发出噪声及线圈过热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切断电源后进行检查。控制线路经过数次空操作试验动作无误,即可切断电源,接通主电路,带负荷试车。如果发现电动机启动困难、发出噪声及线圈过热等异常现象

17、,应立即停车,切断电源后进行检查。,34,(3)调整,控制线路经过数次空操作试验动作无误,即可切断电源,接通主电路,带负荷试车。如果发现电动机启动困难、发出噪声及线圈过热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切断电源后进行检查。,35,2.2 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控制线路及检查试车,笼型感应电动机直接启动是一种简便、经济的启动方法。但直接启动时的启动电流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47倍,过大的启动电流会造成电压明显下降,直接影响在同一电网工作的其它负载的正常工作,所以直接启动的电动机的容量受到一定限制。允许直接启动的电动机容量应不大于变压器容量的20%;对于不经常启动者,直接启动的电动机容量不大于变压器容量的30

18、。通常容量小于11KW的笼型电动机可采用直接启动。,36,点动控制线路及检查试车,1点动控制线路 图2-7是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的原理图,由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组成。主电路中刀开关QS为电源开关起隔离电源的作用;熔断器FU1对主电路进行短路保护,主电路由接触器KM的主触点接通或断开。由于点动控制,电动机运行时间短,有操作人员在近处监视,所以一般不设过载保护环节。,37,图2-7电动机单向点动控制线路的原理图,38,2照图接线,在原理图上,按规定标好线号(见图2-7)。按照原理图进行接线。先做主电路。主电路使用导线的横截面积应按电动机的工作电流适当选取。将导线先校直,剥好两端的绝缘皮后成型。套上

19、线号管接到对应端子上。做线时要注意水平走线时尽量靠近底板;中间一相线路的各段导线成一直线,左右两相导线对称。三相电源线直接接入刀开关QS的上接线端子。电动机接线盒至安装盘上的接线端子排之间应使用护套线连接。注意作好电动机外壳的接地保护线。控制电路(对中小容量电动机控制线路而言)一般可以使用截面积为1.5mm2左右的导线连接。将同一走向的相邻导线并成一束。接入螺丝端子的导线先套好线号管。将芯线按顺时针方向围成圆环,压接入端子,避免旋紧螺丝时将导线挤出,造成虚接。,39,3检查线路,接线完成后首先对照原理图逐线检查,核对线号,用手拨动导线,检查所有端子接线的接触情况,排除虚接处。接着用万用表检查,

20、检查步骤如下:断开QS,摘下接触器的灭弧罩,以便用手操作来模拟触头的分合动作,万用表拨到R*1挡。,40,(1)检查主电路,拔去FU2以切除辅助电路,万用表笔分别测量开关下端L11L21、L21L31和L11L31之间的电阻,结果均应该为断路(R)。如果某次测量的结果为短路(R0),则说明所测量的两相之间的接线有短路问题,应仔细逐线检查。用手按压接触器主触头架,使三极主触点都闭合,重复上述测量,应分别测得电动机各相绕组的阻值。若某次测量结果为断路(R),则应仔细检查所测两相的各段接线。例如,测量L21L31之间电阻值R,则说明主电路L2、L3两相之间的接线有断路处。可将一支笔接L21处,另一支

21、表笔依次测L22、V各段导线两端的端子,再将表笔移到W、L32、L31各段导线两端测量,这样即可准确地查出断路点,并予以排除。,41,(2)检查控制电路,插好FU2,万用表表笔接刀开关下端子L11、L21(辅助电路电源线)处,应测得断路;按下按钮SB,应测得接触器KM线圈的电阻值。如所测得的结果不正常,则将一支表笔接L11处,另一支表笔依次接1号、2号各段导线两端端子检查,即可查出短路或断路点,并予以排除。移动表笔测量、逐步缩小故障范围是一种快速可靠的探查方法。,42,4通电试车,完成上述检查后,清点工具,清理实验板上的线头杂物,装好接触器的灭弧罩,检查三相电源电压。一切正常后,在指导老师的监

22、护下通电试车。(1)空操作实验(2)带负荷试车 试车中如发现接触器振动,发出噪声、主触点燃弧严重,以及电动机嗡嗡响,不能启动等现象,应立即停车断电。重新检查接线和电源电压,必要时拆开接触器检查电磁机构,排除故障后重新试车。,43,5线路故障检查及排除(1),1)线路进行空操作实验时,按下SB后,接触器KM衔铁剧烈振动,发出严重噪声。分析:线路经过万用表检测未见异常,电源电压也正常。怀疑控制电路熔断器FU2接触不实,当接触器动作时,振动造成辅助电路电源时通时断,使接触器振动;或接触器电磁机构有故障造成振动。检查:先检查熔断器接触情况,将各熔断器瓷盖上的触刀向内按紧,保证与静插座接触良好。装好后通

23、电试验,接触器振动如前。再将接触器拆开,检查电磁机构,发现铁芯端面的短路环断裂。处理:更换短路环(或更换铁芯)后装复,将接触器装回线路。重新检查后试验,故障排除。,44,5线路故障检查及排除(2),(2)线路空操作试验正常,带负荷试车时,按下SB发现电动机嗡嗡响不能启动。分析:线路空操作试验未见异常,带负荷试车时接触器动作正常,而电动机启动异常现象是缺相造成的。怀疑线路中间有一相联接线有断路点,因主电路、辅助电路共用L1、L2相电源,而接触器电磁机构工作正常,表明L1、L2相电源正常。检查:用万用表检查各接线端子之间连接线,未见异常。摘下接触器灭弧罩,发现一极主触点歪斜,接触器动作时,这一极触

24、点无法接通,致使电动机缺相启动。处理:仔细装好接触器主触点,装回灭弧罩后重新试车,故障排除。,45,全压启动连续运转控制线路及检查试车,1全压启动连续运转控制线路 图2-8为电动机全压启动连续运转控制电路。图中QS为电源开关,FU1、FU2为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熔断器,KM为接触器,FR为热继电器,SBl、SB2分别为停止按钮与启动按钮,M为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46,图2-8 全压启动连续运转控制线路,47,继电器、接触器电路中常用的保护,(1)短路保护 由熔断器FUl、FU2分别实现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的短路保护。(2)过载保护 由热继电器FR实现电动机的长期过载保护。(3)欠压和失压保护 当电源

25、电压严重下降或电压消失时,接触器电磁吸力急剧下降或消失,衔铁释放,各触点复原,断开电动机电源,电动机停止旋转。一旦电源电压恢复时,电动机也不会自行启动,从而避免事故发生。,48,2照图接线,(1)接主电路 从刀开关QS的下接线端子开始,先做主电路。电动机的连续运转要考虑电动机的过载保护,若用JR16系列有三相热元件的热继电器,主电路接触器KM主触点三只端子(L13、L23、L33)分别与三相热元件上端子连接;如使用其它系列只有两相热元件的热继电器,则KM主触点只有两只端子与热元件端子连接,而第三只端子直接经过端子排XT相应端子接电动机。注意:切不可将热继电器触点的接线端子当成热元件端子接入主电

26、路,否则将烧毁触点。,49,2照图接线,(2)接控制电路 在连续运转的控制电路中,增加了自锁触点和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在控制电路中出现了并联支路,则应先接串联支路,在串联支路接完后,检查无误,再并联连接并联支路,如并联连接接触器的自锁触点KM(2-3)。接线时注意:按钮盒中引出三根(1、2、3号线)导线,使用三芯护套线与接线端子排连接。经过接线端子排再接入控制电路;接触器KM的自锁触点上、下端子接线分别为2号和3号,不可接错。,50,3检查线路,接线完成后,先进行常规检查。对照原理图逐线核查。重点检查按钮盒内的接线和接触器的自锁触点的接线位置,防止错接。用手拨动各接线端子处接线,排除虚接故障。

27、接着在断电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电阻挡(R*1)检查。断开QS,摘下接触器灭弧罩。(1)检查主电路(2)检查控制电路(3)检查过载保护环节:摘下热继电器盖板后,按下SB2测得KM线圈阻值,同时用小螺丝刀缓慢向右拨动热元件自由端,在听到热继电器常闭触点分断动作的声音同时,万用表应显示辅助电路由通而断。否则应检查热继电器的动作及连接线情况,并排除故障。检查结束后,要按下复位按钮让热继电器复位。,51,4通电试车,完成上述各项检查后,清理好工具和安装板,将接触器的灭弧罩装好,检查三相电源。将热继电器电流整定值按电动机的需要调节好,在指导老师的监护下试车。(1)空操作试验:在实验时必须拆下电动机接线,合上

28、QS,按下SB2后,接触器KM应立即得电动作,松开SB2,接触器KM能保持吸合状态;按下停止按钮SB1,KM应立即释放。(2)带负荷试车:切断电源后,接好电动机,合上QS,按下SB2,电动机M应立即得电启动后进入运行;松开SB2,电动机继续运转;按下SB1时电动机停车。,52,5线路故障检查及排除(1),(1)合上刀开关QS(未按下SB2)接触器KM立即得电动作;按下SB1则KM释放,松开SB1时,KM又得电动作。故障现象说明停止按钮SB1停车控制功能正常,而启动按钮SB2不起作用。从原理图分析可知,故障是由于SB1下端连接线2直接接到SB2下端3或接触器自锁触点的下端3引起。先检查线路,拆开

29、按钮盒,核对接线,再检查接触器辅助触点接线,找到接错的线,改正,再重新试车。,53,5线路故障检查及排除(2),(2)试车时合上QS,没有按下启动按钮,接触器剧烈振动(振动频率低,约1020HZ),主触点严重起弧,电动机轴时转时停,按下SB1则KM立即释放。松开SB1接触器又剧烈振动。故障现象表明启动按钮SB2不起作用,而停止按钮SB1有停车控制作用,接触器剧烈振动且频率低,不像是电源电压低(噪声约50Hz)和短路环损坏(噪声约100Hz),是由于接触器反复的接通、断开造成,可能是自锁触点接错。若把接触器的常闭触点错当自锁触点使用,合上QS时,电流经QSSB1KM的常闭触点FR的常闭触点KM的

30、线圈电源形成回路,使KM线圈立即得电动作,其常闭触点分断,又使KM线圈失电,常闭触点又接通而使线圈得电,这样就引起接触器剧烈振动。因为是接触器的衔铁在全行程内往复运动,因而振动频率低。,54,5线路故障检查及排除(3),(3)试车时,操作按钮SB2时KM不动作,而同时按下SB1时KM动作,松开SB1则KM释放。故障现象表明,SB1是一个常开按钮。打开按钮盒核对接线,将1号、2号线接到停止按钮常闭触点接线端子上。,55,5线路故障检查及排除(4),(4)试车时按下SB2后KM不动作,检查接线无错接处;检查电源,三相电压均正常,线路无接触不良处。故障现象表明,问题出在电器元件上,怀疑按钮的触头,接

31、触器线圈、热继电器触头有断路点。分别用万用表R*1挡测量上述元件,表笔跨接辅助电路SB1上端子和SB2下端子(1号和3号端子),按下SB2时测得R0,证明按钮完好;测量KM线圈阻值正常;测量热继电器常闭触点,测得结果为断路。说明FR没有复位,其常闭触点断开,切断了辅助电路,因此KM不能启动。按下FR复位按钮,重新试车。,56,既能点动控制又能连续运转的控制电路,(a)图由手动开关SA控制。当SA闭合时为连续控制,SA断开时则为点动控制。这种控制电路由于点动和连续运转的控制共用SB2按钮,若是忘记操作开关SA,就会导致操作错误。,57,(a)图由手动开关SA控制,58,1既能点动控制又能连续运转

32、的控制电路,(b)图则改为采用两个按钮,分别实现连续与点动的控制电路,其中SB2为连续运转启动按钮,复合按钮SB3为点动按钮,利用SB3的常闭触点来断开自锁电路,实现点动控制,SBl为连续运转的停止按钮。操作时先合上电源开关QS。,59,既能点动控制又能连续运转的控制电路(b),这种控制方式中,在松开SB3时,必须在KM自锁触点断开后SB3的常闭触点再闭合,如果接触器发生缓慢释放,KM的自锁触点还没有断开,SB3的常闭触点已经闭合,KM线圈就不会断电,这样就变成连续控制了。,60,既能点动控制又能连续运转的控制电路(C),(C)图是用中间继电器实现既能点动控制又能连续运转控制的。其中SBl为连

33、续运转的停止按钮,SB2为连续运转启动按钮,SB3为点动按钮。操作时先合上电源开关QS。,61,中间继电器既能点动控制又能连续运转控制电路,62,2照图接线,在原理图上,按规定标好线号(见图2-9)。在实验台上按照图2-9(b)进行接线。(1)接主电路(2)接控制电路接线时注意:按钮盒中引出三根(2、4、6号线)导线,使用三芯护套线与接线端子排连接。经过接线端子排再接入控制电路;接触器KM的常开触点上、下端子接线分别为6号和4号,不可接错。,63,3检查线路,接线完成后,先进行常规检查。对照原理图逐线核查。重点检查按钮盒内的接线和接触器的常开自锁触点的接线位置,防止错接。用手拨动各接线端子处接

34、线,排除虚接故障。接着在断电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电阻挡(R*1)检查。断开QS,摘下接触器灭弧罩。(1)检查主电路(2)检查控制电路,64,4通电试车,完成上述各项检查后,清理好工具和安装板,将接触器的灭弧罩装好,检查三相电源。将热继电器电流整定值按电动机的需要调节好,在指导老师的监护下试车。(1)空操作试验(2)带负荷试车,65,5线路故障检查及排除(1),(1)合上刀开关QS,按下SB2,接触器KM得电动作;松开SB2,接触器KM保持通电状态;但是按下SB1则KM不释放;按下SB3(没有按到底时),接触器KM先断电释放,当SB3按到底时,接触器KM又通电吸合,松开SB3,接触器KM断电。故障

35、现象说明启动按钮工作正常,并且能够自锁;停止按钮SB1不起作用;点动控制按钮SB3也能实现点动控制。从原理图分析可知,故障是由于SB3上端错接到SB1上端引起。先检查线路,拆开按钮盒,核对接线,重新试车。,66,5线路故障检查及排除(2),(2)合上刀开关QS(未按下SB2)接触器KM立即得电动作;按下SB1则KM释放,松开SB1时,KM又得电动作,按下SB3,KM接触器断电,松开SB3,KM又得电动作。故障现象说明停止按钮SB1停车控制功能正常,而启动按钮SB2不起作用。点动控制按钮没有起到点动控制的作用,只起到停车的作用。从原理图分析可知,启动按钮不起作用是由于被短接造成的,同时点动控制按

36、钮SB3没有实现点动控制,所以故障是由于SB3复合按钮接错造成。拆开按钮盒,核对接线,看是否把SB3的常闭按钮并接在SB2两侧,而把SB3的常开接点和KM的自锁触点串联。改正接线后重新试车。,67,2.2.4 多点控制线路及检查试车,1多点控制线路 如果要在两个地点对同一台电动机进行控制,必须在两个地点分别装一组按钮,这两组按钮连接的方法是:常开的启动按钮要并联,常闭的停止按钮要串联,这个原则对多个地点的控制同样适用。实现多地控制的控制电路如图2-10 所示。,68,图2-10 两地控制的控制电路,69,2照图接线,在原理图上,按规定标好线号,接线时选用两个按钮盒,并放置在接线端子排的两侧,经

37、接线端子排连接。接线图如图2-11所示。,70,图2-11两地控制的控制电路接线图,71,3检查线路,接线完成后,先进行常规检查。对照原理图逐线核查。重点检查按钮的串并联的接线,防止错接。用手拨动各接线端子处接线,排除虚接故障。接着在断电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电阻挡(R*1)检查。断开QS,摘下接触器灭弧罩。检查主电路 检查控制电路,72,4通电试车,经检查无误后,通电试车若操作中出现故障或没有实现控制要求,自行分析加以排除。,73,2.2.5 顺序控制线路及检查试车,1常用的几种顺序控制电路,74,(1)两台电动机M1,M2,要求M1启动后,M2才能启动,M1停止后,M2立即停止,M1运行时,M

38、2可以单独停止。其控制电路如图2-12所示。,75,(2)两台电动机M1,M2,其主电路如图2-12所示,其控制电路如图2-13所示。要求M1启动后,M2才能启动,M1和M2同时停止。,76,(3)两台电动机M1,M2,要求M1启动后,M2才能启动,M1和M2可以单独停止。,77,(4)两台电动机M1,M2,要求M1启动后,M2才能启动,M2停止后M1才能停止。,78,(5)按时间顺序控制电动机按顺序启动,两台电动机M1,M2,要求M1启动后,经过5s后M2自行启动,M1和M2同时停止。,79,2照图接线,在顺序控制线路(1)的原理图上(图2-12),按规定标好线号,画出接线图。如图2-17接

39、线图所示。接线时注意:按钮盒中引出六根(2、3、4、6、7、8号线)导线,SB1、SB2使用一根三芯护套线与接线端子排连接,SB3、SB4使用一根三芯护套线与接线端子排连接。经过接线端子排再接入控制电路。,80,图2-17 顺序控制线路(1)的接线图,81,3检查线路,接线完成后,先进行常规检查。对照原理图逐线核查。用手拨动各接线端子处接线,排除虚接故障。接着在断电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电阻挡(R*1)检查。断开QS,摘下接触器灭弧罩。先检查主电路,再检查控制电路,方法同前。控制电路中重点检查顺序控制的触点:将万用表的一只表笔放在SB3的上端,另一只表笔放在KM2线圈的下端,按下SB4此时应为断开

40、。按下接触器KM1的触头支架,再按下SB4,此时应测得KM2线圈的电阻值,即电路为接通状态,松开KM1的触头支架,电路断开。,82,4通电试车,完成上述各项检查后,清理好工具和安装板,检查三相电源。将接触器的灭弧罩装好,将热继电器电流整定值按电动机的需要调节好,在指导老师的监护下试车。(1)空操作试验(2)带负荷试车,83,5线路故障检查及排除,在通电试车后,若出现故障或没有达到控制要求,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重新试车。,84,正反转控制线路及检查试车,1常用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85,(1)倒顺转换开关控制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86,(2)电气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87,(3)按钮电

41、气双重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88,2.照图接线,在按钮电气双重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原理图上(图2-20),按规定标好线号,画出互联接线图,如图2-2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主电路从QS到接线端子板XT之间的走线方式与单向启动线路完全相同。两只接触器主触点端子之间的连线可以直接在主触点高度的平面内走线,不必向下贴近安装底板,以减少导线的弯折。(2)做辅助电路接线时,可先接好两只接触器的自锁线路,然后做按钮联锁线,核查无误后,最后做辅助触头联锁线。每做一条线,就在图上标一个记号,随做随核查,反复核对,避免漏接、错接和重复接线。按钮盒的接线可以参考图2-21。,89,图2-21 按

42、钮电气双重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的互联接线图,90,3检查线路,首先对照原理图、接线图逐线核查。重点检查主电路两只接触器之间的换相线,辅助电路的自锁、按钮互锁及接触器辅助触点的互锁线路,特别注意自锁触点用接触器自身的常开触点,互锁触点是将自身的常闭触点串入对方的线圈回路。同时检查各端子处接线是否牢靠,排除虚接故障。接着在断电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电阻挡(R*1)检查。断开QS,摘下KM1、KM2的灭弧罩。,91,(1)检查主电路,断开FU2以切除辅助电路。首先检查各相通路:两支表笔分别接L11L21、L21L31和L11L31端子,测量相间电阻值。未操作前应测得断路;分别按下KM1、KM2的触头架,

43、均应测得电动机绕组的直流电阻值。接着检查电源换相通路:两支表笔分别接L11端子和接线端子板上的U端子,按下KM1的触头架时应测得R0;松开KM1而按下KM2触头架时,应测得电动机绕组的电阻值。用同样的方法测量L21V、L31W之间通路。,92,(2)检查辅助电路,拆下电动机接线,接通FU2将万用表笔接于QS下端L11、L21端子,操作按钮前应测得断路。按下SB2应测得KM1线圈电阻值,同时再按下SB1,万用表应显示线路由通而断,这样是检查正转停车控制,同样的方法可以检查反转停车控制线路。按下KM1触头支架应测得KM1线圈电阻值,说明自锁回路正常,用同样的方法检测KM2线圈的自锁回路。检查电气互

44、锁线路,按下SB2(或KM1触头架),测得KM1线圈电阻值后,再同时按下KM2触头架使其常闭触点分断,万用表应显示线路由通而断;说明KM2的电气互锁触点工作正常,用同样方法检查KM1对KM2的互锁作用。检查按钮互锁线路,按下SB2(或KM1触头架),测得KM1线圈电阻值后,再同时按下反转启动按钮SB3,万用表应显示线路由通而断,说明SB3的互锁按钮工作正常,用同样方法检查SB2的互锁按钮的工作情况。按前述的方法检查FR的过载保护作用,然后使FR触点复位。,93,4通电试车,上述检查一切正常后,检查三相电源,装好接触器的灭弧罩,清理试验台上的杂物,在老师监护下试车。(1)空操作试验 拆下电动机接

45、线,合上刀开关QS。检查正反停、反正停的操作:按一下SB2,KM1应立即动作并能保持吸合状态;按下SB3,KM1应立即释放,将SB3按到底后松开,KM2动作并保持吸合状态;按下SB2,KM2应立即释放,将SB2按到底后松开,KM1动作并保持吸合状态;按下SB1,接触器释放,操作时注意听接触器动作的声音,检查互锁按钮的动作是否可靠,操作按钮时,速度放慢一些。(2)带负荷试车 切断电源后接好电动机接线,合上刀开关后试车,操作方法同空操作试验。注意观察电动机启动时的转向和运行声音,如有异常立即停车检查。,94,5常见的故障,1)将KM1的常开辅助触点,并接在SB3常开按钮上,KM2的常开辅助触点并接

46、到SB2的常开按钮上。使KM1、KM2均不能自锁。如图2-22所示。这种故障现象是:按下SB2,KM1动作,但松开按钮时接触器释放,按下SB3时,KM2动作,松开按钮,KM2释放。,95,图2-22常见的故障(1),96,常见的故障(2),(2)将KM1的常闭互锁触点接入KM1线圈的回路,将KM2常闭互锁触点接入KM2线圈回路,2-23所示。这种故障的现象是:按下SB2接触器KM1剧烈振动,主触点严重起弧,电动机时转时停;松开SB2则KM1释放。按下SB3时KM3的现象与KM1相同。因为当按下按钮时,接触器得电动作后,常闭互锁触点断开,切断自身线圈通路,造成线圈失电,其触点复位,又使线圈得电而

47、动作,接触器将不断地 接通、断开,产生振动。,97,图2-23常见的故障(2),98,限位控制和自动往复循环控制线路及检查试车,1限位控制电路限位控制线路可以是电动机所拖动的运动部件达到规定位置后自动停止,然后按返回按钮使机械设备返回到起始位置后自动停止。停止信号是由安装在规定位置的行程开关发出的,当运动部件到达规定的位置,其挡铁压下行程开关,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断开,发出停止的信号。限位控制电路如图2-24所示。,99,图2-24 限位控制电路,100,2自动往复控制电路,自动往复循环控制线路示意图,101,图2-26往复运动的控制电路,102,3照图接线,按照图2-26 往复运动的控制电路接

48、线,接线要求与正反向控制线路基本相同。应注意接线端子排XT与各行程开关之间的连接线应使用护套线,走线时应将护套线固定好,走线路径不可影响运动部件正、反两个方向的运动。接线前应先用万用表认真校线,套上写好的线号管,核对无误后再接到端子上。特别注意区别行程开关的常开、常闭触点端子,防止错接。接线时参看接线图2-27。SQ1和SQ2的作用是行程控制,而SQ3和SQ4的作用是限位保护,这两组开关不可装反,否则会引起错误动作。,103,图2-27 往复运动的控制电路的接线图,104,4检查线路,对照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逐线检查线路并排除虚接的情况。接着用万用表按规定的步骤检查。断开QS,先检查主电路,再拆

49、下电动机接线,检查辅助电路的正、反向起动、自锁、按钮及辅助触点联锁等控制和保护作用,方法同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排除发现的故障。最后再做下面的检查:,105,(1)检查限位控制,先按下SB2不松开(或KM1触头架)测得KM1线圈电阻值后,再按下行程开关SQ3的滚轮,使其常闭触点断开,万用表应显示线路由通而断。先按下SB3不松开(或KM2触头架)测得KM2线圈电阻值后,再按下行程开关SQ4的滚轮,使其常闭触点断开,万用表应显示线路由通而断。,106,(2)检查行程控制,按下SB2不要放开,测得KM1线圈电阻值;再轻轻按下SQ1的滚轮,使其常闭触点分断,万用表应显示电路由通而断;将SQ1的滚轮按

50、到底,万用表应显示电路由断而通,测得KM2线圈的电阻值。按下SB3不放,应测得KM2线圈的电阻值;再轻轻按下SQ2的滚轮,使其常闭触点分断,万用表应显示电路由通而断;将SQ2的滚轮按到底,万用表应显示电路由断而通,测得KM1线圈的电阻值。,107,5通电试车,作好清理准备工作,安装好接触器的灭弧罩,检查三相电源。在指导老师的监护下试车。(1)空操作试验(2)带负荷试车,108,(1)空操作试验,合上刀开关QS,按照双重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试验步骤检查各控制、保护环节的动作。试验结果一切正常后,再按一下SB2使KM1得电动作并吸合,然后用绝缘棒按下SQ3的滚轮,使其触点分断,则KM1应失电释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