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经营决策生产决策.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08118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48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经营决策生产决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管理会计经营决策生产决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管理会计经营决策生产决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管理会计经营决策生产决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管理会计经营决策生产决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经营决策生产决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经营决策生产决策.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短期经营决策,第一节 短期经营决策常用的成本概念 第二节 短期经营决策方法第三节 短期经营决策举例第四节 经济订货量决策,第一节 经营决策常用的成本概念,经营决策中,需要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经济效益的大小进行最优化选择。而影响经济效益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本的高低,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备选方案的优劣。因此,必须熟悉经营决策中常用的成本概念。,一、机会成本:是指在使用资源的决策分析过程中,选取某个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例:某公司现有一空闲的车间,既可以用于A产品的生产,也可以用于出租。如果用来生产A产品,其收入为35000元,成本费用为18000元,可获净利17000元

2、;用于出租则可获租金收入12000元。在决策中,如果选择用于生产A产品,则出租方案必然放弃,其本来可能获得的租金收入12000元应作为生产A产品的机会成本由生产A产品负担。生产A产品将比出租多获净利5000元。在决策分析中考虑机会成本,才能对该方案的经济效益做出全面的、合理的评价,最后正确判断被选用的方案是否真正最优。,二、广义的差量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根据不同备选方案计算出来的成本差异。亦称差别成本或差额成本。,例:某公司全年需要1200件甲零件,可以外购也可以自制。如果外购,单价为5元;如果自制,则单位变动成本为3元,固定成本500元。外购或自制决策的成本计算如表所示。于外购总

3、成本比自制总成本高1900元,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应选择自制方案。,方案,项目,三、狭义的差量成本:是指由于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成本差异,亦称增量成本。,例某企业生产A产品,最大生产能力为年产10000件,正常利用率为最大生产能力的80%,A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元,年固定成本为6000元按生产能力正常利用率可达到的产量8000件分摊,每件单位固定成本为0.75元。则以年产量8000件为基础,每增加1000件产品的生产量而追加的差异成本计算如表。,在相关范围内,产量不超过其最大生产能力10000件时,固定成本总额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每增加生产1000件产品而追加的成本额为变动成本300

4、0元。单位成本中的固定部分则呈降低的趋势。,四、边际成本:就是指在企业的生产能量的相关范围内每增加或减少1个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变动数额。,从100增加到104件时,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只是变动成本随产量变化;104105超出了原来的相关范围,增加固定成本,边际成本又以固定数值2,在新的相关范围内随单位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五、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并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是对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都无影响的成本。,例企业有一台旧设备要提前报废,其原始成本为10000元,已提折旧8000元,折余净值为2000元。假设处理这台旧设备有两个方案可予考虑:一是将旧设备

5、直接出售,可获得变价收入500元;二是经修理后再出售,则需支出修理费用1000元,但可得 1800元。在进行决策时,只将这两个方案加以比较,直接出售可得收入500元,而修理后可得净收入800元(1800-1000)显然,采用第二方案比采用第一方案可多得300元。所以,应将旧设备修理后再出售。,六、重置成本:是指目前从市场上购买同一项原有资产所需支付的成本,亦称为现时成本或现行成本,在商品订价决策中,一般需将重置成本作为重点考虑对象。例国华商场今年一月份购进牛仔裤10000条,购入价45元。五月中旬有某顾客愿意单价50元全部买去。若按历史成本为基础来考虑,似乎每条可获购销差价5元,共获毛利500

6、00元。但按管理会计观点,要做出正确的订价决策,必须以重置成本为根据。若五月份在市场上该牛仔裤的现时成本需52元,那么现以单价50元出售,不仅不获利,反而每条亏损2元。,七、付现成本:是指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能够改变其支出数额的成本。,例:企业计划进行A产品的生产。现有甲设备一台,原值50000元,已提折旧35000元,折余净值15000元。生产A产品时,还需对甲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为此须追加支出10000元。如果市场上有乙设备出售,其性能与改造后的甲设备相同,售价为20000元。在是否改造旧设备的决策中,因为旧设备的折余净值属于沉没成本,不影响决策。应将改造旧设备的付现成本10000元与购

7、买新设备的20000元进行比较,从而作出正确的抉择:选择改造旧设备将比购买新设备节约支出10000元。,八、专属成本和联合成本,专属成本是指可以明确归属于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或为企业设置的某个部门而发生的固定成本。专属成本是与特定的产品或部门相联系的特定成本。例如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专用设备折旧费、保险费等。联合成本是指为多种产品的生产或为多个部门的设置而发生的,应由这些产品或这些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如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几种产品共同的设备折旧费、辅助车间成本等,都是联合成本。在进行方案选择时,专属成本是与决策有关的成本,必须考虑;而联合成本则是与决策无关的成本,可以不予考虑。,九、可选择成本与约

8、束性成本,可选择成本是由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来决定其是否发生的固定成本,如广告费、培训费、职工培训费、管理人员奖金、研究开发费等。约束性成本是为进行企业经营而必须负担的,不能改变的最低限度的固定成本,如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所提的折旧,不动产的税金、保险费以及管理人员薪金等。一般说来,可选择成本是相关成本,约束性成本是无关成本。,十、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相关成本是对决策有影响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如差量成本、机会成本、重置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可选择成本等。无关成本是对决策没有影响的成本,这类成本过去已经发生,或对未来决策没有影响,因而不予考虑,如沉没成本、联合成本、约束性成本等。,第

9、二节 短期经营决策方法1、单位资源贡献毛益法 以有关方案的单位资源贡献毛益指标作为决策评价指标,它是正指标,即备选方案中该指标最大的方案中选。单位资源贡献毛益=,前提:生产只受到一项资源的约束,固定成本为无 关成本。缺点:到底可以多获多少利润不清楚。,例题1:某企业尚有一定闲置的设备台时。拟用于开发A、B 两种产品。A 品种的预计单价为 200 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60 元,消耗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 10千克/件;B品种的预计单价为100 元/台,单位变动成本为 70 元/台,消耗甲材料的消耗定额为 6 千克/台。开发新品种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作出开发何种新产品的决策。,解:A品种的单位贡献

10、边际=200 160=40 元/件 B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100 70=30 元/件开发A品种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40/10=4 元/千克开发B品种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30/5=5元/千克(4元/千克)故:开发B 更有利。,例题2:某企业尚有一定闲置的设备台时,拟用于开发一种新产品,现有A、B两个品种可以选择,pA=100,bA=60,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2小时/件。此外,还需消耗甲材料,其单耗定额为5千克/件;pB=120,bB=40,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8小时/件.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2千克/件。假定甲材料的供应不成问题。要求: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作出开发哪种产品的决策,说明

11、理由。,解:A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100-60=40元/件;每台时的贡献边际=40/2=20元/小时=80/8=10单位甲材料贡献边际=40/5=8元/千克=80/2=40,注:甲材料的资源不限制,只需要考虑设备资源的贡献边际。故选择A产品作为开发对象。,2、贡献边际(毛益)总额分析法以有关方案的贡献边际总额(Tcm)作为决策评价指标。也是正指标,即哪个方案指标大就是最优方案。,例题3:仍以例1的资料,假定企业现有甲材料60000千克。计算:利用甲材料分别开发 A、B 两种产品的相关业务量。用贡献边际总额法作出开发哪种新品种的决策。,解:开发A品种的相关业务量=60000/10=6000 件开

12、发B品种的相关业务量=60000/6=10000 件开发A品种的贡献边际总额=(200 160)*6000=240000 元开发B 品种的贡献边际总额=(100 70)*10000=300000 元故:开发B 品种更有利。可见,结论与例1一致,但已知的前提条件有区别。,注:有关方案的相关收入不能为0,且可以计算。,例:某厂利用闲置生产能力1000机器小时可生产甲或乙,请问生产那种产品较为有利?,结论:生产乙较有利。,3、差别损益分析法以差别损益作为评价方案取舍的标准,此法建立在正确确定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的基础上。,例题4:采用例3的资料,但假定开发过程中要装备不同的专用模具,相应分别需要追加专

13、属成本为 8000元、70000元。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开发新品种的决策。差别损益分析表,方案,项目,差别损益,+20000,可见,开发A产品可多获20000元利润,例:某厂用同一设备可生产甲或乙,请问生产那种产品较为有利?,解:差量收入=20.2*800-12.5*1000=3660 差量成本=15.4*800-7.8*1000=4520 差量损益=3660-4520=-860 结论:生产乙较有利。,4、相关损益分析法 以相关损益(各方案的相关收入-相关成本)P 指标的大小作为决策评价指标。P 越大说明获利能力越大。5、相关成本分析法在各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为0时,以相关成本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方

14、案。,6、成本无差别点法 各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均=0,相关业务量不确定时,通过判断在不同水平的业务量与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之间的关系作出决策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a1,a2,X 业务量,Y 成本,YA=a1+b1 x,Y B=a2+b2 x,无差别点x0,a1a2,b1 x0,A 方案优;业务量 x0,B 方案优如左图示,例题5:某企业生产所需的某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采购,当采购量5000件时的采购单价为7元,若追加投入12000元的专属成本则该企业可以自己制造此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作出自制或外购的决策并说明理由。,分析:不知道需用量,否则可以用相关成本法比较 采购量不同单价不同,会有

15、两个成本无差别点存在。,解:采购量不足5000时,设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为X 则:12000+5X=8X,X=4000件,采购量超过5000时,设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为Y 则:12000+5Y=7Y Y=6000件,4000,5000,6000,部件需要量,外购,自制,外购,自制,一、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企业在利用现有的绝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新品种间选择一个最优品种的决策。(互斥方案)方法: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例题1:某企业拟开发一种新产品,有两个品种可供选择。A品种的单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件,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

16、2小时/件,B品种的单价为120元/个,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个,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8小时/个。,要求:作出开发哪种品种的决策,并说明理由。,第三节 短期经营决策举例,解:开发A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100-60)/2=20元/小时 开发B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120-40)/8=10元/小时 因为2010 所以开发A品种比开发B品种更有利。决策结论:应当开发A品种,注意:若需要追加专属成本的品种决策,则采用差别损益。,二、亏损产品决策(书146)(一)亏损产品是否继续生产的决策 方案:继续生产、停产 1、相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决策准则:边际贡献大于0 2、相对

17、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 决策准则:边际贡献大于机会成本(转移生产的收益)(二)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方案:增产、停产 1、相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决策准则:边际贡献大于0 2、相对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 决策准则:边际贡献大于机会成本(转移生产的收益),解:当年销售收入=利润+成本=-10000+110000=100000 元 变动成本=80*1000=800000 元 贡献边际=100000-80000=20000元 0 结论:则继续生产对企业有利。可以使企业少损失20000元。,例题2:某企业某年生产的甲产品产销量为1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件,亏损10000元,完全成本为1100

18、00元。若产品的市场容量、价格、变动成本均不变,做出下年度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的决策。,三、是否转产某种产品的决策 转产是利用原生产能力对原有品种结构的调整。备选方案为:继续生产原品种、转产 决策方法: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四、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备选方案 1、将半成品深加工为产成品 2、直接出售思考:方案1的相关成本可能有哪些?方案2的相关成本为?,1、方案1的相关成本:深加工的增量成本、追加的专属成本、占用生产资源的机会成本,等。2、方案2的相关成本:相关成本为0,是否深加工都无法改变和影响半成品的既定成本,(1)简单条件下的决策:企业已具备将全部半成品深加工为产成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投入

19、产出比为1:1,分析:不需考虑专属成本、机会成本。出售半成品和深加工两个决策涉及的相关业务量相等。相关收入为:相关产销量*产成品单价 相关产销量*半成品单价,例题3:某企业组织甲半成品的生产,单位成本为80元/件,市场售价为100元/件,年产量为1000件。甲经过深加工可转为乙成品,售价将为200元/件,每深加工一件需要追加的变动成本为80元/件。确定是否深加工并说明理由。,解:深加工的相关收入为:200*1000=200000元 相关成本为:80*1000=80000元 相关损益为:120000 直接出售的相关收入为:100*1000=100000元 相关成本为:0 相关损益为:100000

20、(120000)故:应深加工再出售,可多获利20000元。,(2)复杂条件下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1、已具备100%深加工的能力,但能够转移,例题4:以上例,若预计一年对外出租可获得15000元贡献边际,该设备年折旧为6000元。做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并说明理由。,解:据上题,深加工多获利20000元,考虑15000元机会成本后,仍有5000元赢余,故仍应深加工。,折旧为固定成本,是否深加工都会发生,属于无关成本。,2、企业不具备深加工能力 需考虑为获得此能力而发生的专属成本 例题5:仍以例3,如果每年企业支付21000元租入一台设备专门从事深加工,其余条件不变,考虑是否深加工。,依例3结论,深加工在

21、当时条件下多获利20000元,但此时需要考虑专属成本2100020000元,故应直接出售,否则企业将少获利1000元。,3、只具备部分深加工能力 例题6:若企业具备将80%的半成品深加工的能力,但此能力可以转移,若对外出租可获15000元贡献边际,设备年折旧为6000元,其余条件不变,考虑是否深加工。,解:深加工的相关收入为:100080200=160000元 加工成本为:100080 80=64000元 机会成本为:15000元 相关损益为:81000元 直接出售的相关收入为:100080100=80000元 相关成本为:0 相关损益为:80000(81000)结论:应深加工再出售。,4、半

22、成品与产成品的投入产出比不是1:1 例题7:企业具备将全部半成品深加工的能力,且不可转移,但甲和乙的投入产出比为1:0.9。其他条件不变。,分析:相关业务量不同,深加工的相关业务量为900件,直接出售的相关业务量为1000件。解:全部深加工时的相关收入为 200*900=180,000 相关成本为 80*900=72,000 相关损益为 108,000 直接出售的相关收入为 100*1000=100,000 相关成本为 0 相关损益为100,000 108,000 结论:深加工能多获利8,000元,五、是否低价接受追加订货 备选方案:接受、拒绝(1)简单条件下(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又称特

23、殊价格(低于正常售价)订货决策 追加的订货量不超过绝对剩余生产能力:不冲击正常销售 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不考虑机会成本 不考虑专属成本 此时接受的相关成本只是增量成本,例题8:A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每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0件甲产品。本年已与其他企业签订了10000件甲产品的供货合同,平均价格为1200元/件,单位完全成本为10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0元/件。假定企业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B企业要求以900元/件的价格向该企业追加订货1000件。是否接受追加订货?,方案,项目,(2)复杂条件下是否接受追加订货 1、追加订货冲击正常生产任务 例题9:如果现在C公司要求以92

24、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2500件,没有特殊要求,不需要投入专属成本。,分析:若接受,最大生产能力只允许追加2000件,剩余500件必然冲击正常生产任务,减少正常收入带来的机会成本=正常售价*不足的生产能力。,解:接受的相关收入=920*2500=2300000 相关成本=增量成本+机会成本=800*2000+1200*500=1600000+600000=2200000此时,相关收入相关成本 故应接受低价追加订货。注意:若接受此任务使得正常订货不能如期交付而产生违约金,应作为接受追加订货决策的专属成本。,2、可以转移绝对剩余生产能力 例题10:假定A企业在不接受追加订货时的设备可用于承揽零星加

25、工业务,预计可获150000元,其他条件不变。,分析:在上题基础上若接受追加订货又增加了一个机会成本150000。两者比较后接受会给企业多损失50000元,故应放弃,3、需要追加订货的企业有特殊要求 例题11:如果追加订货的企业对订货有特殊要求,需要该企业追加投入180000元,其他条件不变。,分析:将上题的机会成本改变为此题的专属成本即可。此时的相关收入差异额-相关成本的差异额=-80000 0,故不能接受特殊价格订货。,六、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1、自制能力无法转移 例题12:某企业常年生产,每年需要甲零件100000件。该零件可以自制也可以外购,自制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30元,其中直

26、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元,固定性制造费用5元,假定该零件的外购价为27元,自制能力无法转移。,分析:相关成本分析法。只要比较单位变动成本与外购单价的高低即可 题中,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单位变动成本为20+4+1=25 外购零件的单价27,应自制。,2、自制的生产能力可以转移 例题13:上例中若不自制,则生产能力可以用于承揽零星业务预计可获贡献边际300000元,其他条件不变。,分析:仍采用相关成本分析法。只是多了机会成本。,应外购,(一)零部件需要量确定条件下1、自制方案无需增加固定设备(决策与a无关)差量分析法差量成本,例:某厂需用零件12000个,原以每个5元外购,利用

27、本厂剩余生产能力也可生产,单位成本如下:直接材料2.2元,直接人工1元,变动制造费用0.5元。该厂全年固定成本30000元。请问自制还是外购?,2、自制方案需增加固定设备(决策与a有关与专属成本有关)(差量成本)接上例:若自制时每年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6000元,请问自制还是外购?自制:44400+16000=60400外购:60000结论:外购,3、自制方案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自制成本)接原例:若外购时,机器出租每月租金收入1500元,请问自制还是外购?自制:44400+1500*12=62400外购:60000结论:外购,(二)零部件需要量未确定条件下 可用:本、量、利分析法,例:某厂需

28、用零件,原外购,当购买量小于5000个时单价1.84元,大于5000个时,1.45元。利用本厂剩余生产能力也可生产,单位成本如下:直接材料0.6元,直接人工0.3元,变动制造费用0.3元,固定制造费用0.4元。每年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2000元,请问自制还是外购?,自制:Y=2000+1.2X外购:Y=1.84X(X=5000)成本无差异点:X1=3125,X2=8000,七、组合生产的决策(两种产品的组合决策)方法:图解法、线性规划法 例14: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每种产品都需要经过部门A和部门B才能完成。资料如下:甲产品 乙产品 单价 8元 5元 单变 5元 3元 边际贡献 3元 2元 加工小

29、时 A部门 2小时 1小时 B部门 1.5小时 2小时 最大销售量 250件 150件 已知:A、B两部门的最大生产能力为500小时、480小时。问题:确定两种产品的生产组合。,八、概率分析法 对企业经营中的诸多因素(如产品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动程度作出估计,从而把影响决策的各种现象都考虑进去,因而使决策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步骤:1、确定与决策结果有关的变量;2、确定每一变量的变化范围;3、凭决策者假定或以历史资料为依据,确定每一变量 的概率;4、计算各变量相应的联合概率;5、将不同联合概率条件下的结果加以汇总,得到预期值。,例15某企业在进行销售利润决策时,对甲

30、产品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进行综合测定:预计单位售价为100元;预计销售量为60件、80件和100件,其概率分别为20%、60%和20%;预计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0元、20元和30元,其概率分别为20%、30%和50%;预计固定成本总额分别为800元和1000元,其概率分别为80%和20%。计算期望利润。,1、以售价100元、销售量60件、单位成本10元,固定成本800元 这一组合为例,则可实现利润为:利润=(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100*60-(10*60+800)=4600(元)2、计算联合概率为:0.2*0.2*0.8=0.0323、此条件下利润的预期值

31、为:4600*0.032=147.2(元)同理,对其他各种组合依次进行计算求出结果后,将所有预期值汇总,计算出利润预期值为5320元。,九、定价决策(一)影响价格基本因素 成本因素 需求因素 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因素 政策法规因素 竞争因素 科学技术因素 相关工业产品的销售量,(二)企业价格制定的目标追求最大利润 一定的投资利润率 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稳定价格 应对和防止竞争,(三)定价方法1、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决策成本加成定价法 损益平衡定价法 边际成本定价法非标准产品的定价 特别订货定价,2、以需求为基础的定价决策 弹性定价法 根据线性需求函数制定产品价格 反向定价法,3、产品寿命周期与价格策略 不同周期的不同策略,时间(年),销售额,利润/单位,引入期(撇脂、渗透),成长期(提高利润率),成熟期(成本、低价),衰退期(维持),销售额,利润/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