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和个性倾向性.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08270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和个性倾向性.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十章个性和个性倾向性,2,本章教学目标,1、掌握个性的概念、特征和结构。2、掌握需要与动机的概念、功能、类别。3、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1 个性的一般概念,1.1 什么是个性个性/人格(personality)的词源Personality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为希腊戏剧中演员所戴的面具,人物角色不同,演员所戴的面具不同心理学中沿用这个词,但包含两个意思外在的个性品质:可以观察的自我,“面具”内在的个性特征:面具背后的真实自我含义 个性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4,1.2 个性的特征,1.2.1 整体性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个性不是指单一的特点,也不是许多

2、特点的简单累加,而是多种成分和特质有机结合而成的组织和系统,整体中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其中一个部分变化会引起其它部分变化整体性是个性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指标,5,1.2 个性的特征,1.2.2 独特性人与人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由独特的个性心理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组成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1.2.3 稳定性个性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强调稳定性并不排斥可塑性和可变性1.2.4 社会制约性和生物制约性个性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 相互作用的结果“天性-教养”问题,6,1.3 个性的结构,1.3.1 个性倾向性含义:指人对

3、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构成: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特性活跃性: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后天性:个性倾向性较少受先天因素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的培养和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系统性: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以世界观为指导的动力系统,其各成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需要: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动机、兴趣和信念:需要的表现形式世界观:属于最高指导地位,是人的言行的总动力和总动机,7,1.3 个性的结构,1.3.2 个性心理特征含义: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系统的特征结构构成能力:完成

4、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气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性格:对现实环境和完成活动的态度上的特征,8,2 需要,2.1 什么是需要含义: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应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如“渴”,是一种生理不平衡状态,由血液中水分的缺乏引起,并指向水,这种不平衡状态推动个体去寻找水源如“孤独”,是一种心理不平衡状态,由于缺乏朋友引起,并指向他人,这种不平衡状态推动个体去交友,9,2 需要,2.1 什么是需要需要的表现生理不平衡:如饥渴、困倦心理不平衡:如渴望爱情、缺乏安全感需要的起源由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

5、,通常来自内部或外部环境需要的特点需要总是指向客体或事件,不指向任何事物的需要是不存在的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10,2.2 需要的种类,2.2.1 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生理需要包括对饮食、运动、休息、排泄、性等的需要反映了人类的生物自然方面的要求人类自然需要的满足方式不同于动物如饮食需要,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做出美味的佳肴,同时人类进食还要考虑社会习俗和礼仪社会需要包括对工作、交往、求知、审美、道德的需要等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要求被内化的社会要求就成为社会需要,11,2.2 需要的种类,2.2.2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品为满足精神需要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

6、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有紧密的联系人在追求物质产品时,往往伴随精神需要如住房常要求整洁、雅静精神需要又常以物质需要为载体如阅读需要有报纸、杂志等;艺术欣赏要有乐器、表演场地等,12,2.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3.1 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层次生理需要: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安全需要:对稳定、安全、保护、秩序等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需要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对认知和理解的欲望审美需要:对秩序、对称、完整结构和完满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缺失需要,成长需要,13,需

7、要层次论图示,14,五种需要的发展进程图,15,2.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3.1 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需要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从低到高,构成了不同的等级需要层次越低,需要的力量越强,随着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在减弱需要满足具有一定顺序通常先要满足低级需要,然后才谈到高级需要,但是有时候,高级需要产生之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满足就可以了不同层次的需要可能同时存在,但只有一种占据主导地位一旦需要得到满足,就不再成为激励行为的动机,16,2.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3.2 对需要层次论的评价进步性体现了需要的多样性和人与动物的差别指出需要具有层次和发展过程指出需要具有递进式发展的性质将

8、需要归纳为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为理解人类需要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具有高度的实用价值局限性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相对忽视了社会价值的实现其需要层次发展模式并不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其理论缺乏实证支持,17,4 默瑞的需要理论,理论核心把人的需要“有目的动力”作为个性的中心概念需要的含义和分类需要表明了大脑区域内的一种力量,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性源泉,它引起一系列行为反应,使个体从原有的紧张情境向解除紧张的情境变化基本需要(身体能量)和次级需要(心理能量)需要与压力的结合产生“主题”需要是人的内部心理驱动力,压力是外部环境的制约力,某种需要产生压力之后又引起行为的过程,称为主题(thema),主题可视为

9、复杂行为的单元,人的个性即由无数主题构成 主题统觉测验(TAT):发现隐蔽需要,18,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图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境?图中的人正在想些什么?故事的结局会怎样?,19,主题统觉测验,可能反映的问题控制、亲子关系,20,主题统觉测验,可能反映的问题如何处理被攻击的恐惧,21,主题统觉测验,可能反映的问题对家庭关系的描述,22,3 动机,3.1 什么是动机动机是人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行为的原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表现动机不能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

10、外部行为间接推断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需要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诱因正诱因:凡是个体趋向诱因而得到满足时,该诱因称为正诱因负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诱因而得到满足时,该诱因称为负诱因需要和诱因的结合形成动机,23,3.2 动机的功能,引发功能:行为的原始动力动机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体现了个体的能动性指导功能:行为定向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个特定目标例如,个体在学习动机支配下,去图书馆和教室学习;在成就动机支配下,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励功能:维持和调整维持功能:表现在行为的坚持性方面。调整功能:表现在个体通过行为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与更接近目标,24,3

11、.3 动机概念的发展,动机的本能决定论动机的驱力理论动机的诱因理论动机的认知理论动机的唤醒或激活理论,25,动机的本能决定论,主要观点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控制的本能: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的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代表人物麦独孤: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弗洛伊德:人的心理活动的原动力是由人类生来固有的本能驱力决定的生的本能(eros):自我本能和性本能死的本能(thanatos):侵略本能和自我毁灭本能缺点有循环论证之嫌本能论者指出的许多“本能”实际上是后天形成的,26,动机的驱力理论,主要观点用驱力(drive)概念代替本能概念驱力: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代表人物赫尔

12、:驱力减少理论生理需要造成驱力,有机体必须从事某种活动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降低驱力,恢复平衡如:剥夺食物饥饿(驱力)觅食缺点无法解释某些特殊行为过量的强制性进食通宵达旦地工作,27,动机的诱因理论,主要观点针对驱力理论片面强调内在动力的缺陷,强调外部环境,即诱因(inducement)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它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激发的,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28,动机的认知理论,主要观点用人对环境的认知来解释动机的产生和变化认知失调理论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理论要点人的心理通常处于平衡状态,认知失调的出现则会打破这种平衡,

13、使主体感到不快,为保持心理平衡和消除不快情感,主体将做出一定的行为使认知保持一致,以重新恢复心理平衡认知失调是一种动机状态,是一种驱力,是与饥、渴及其他剥夺生理状态同等的概念给人带来不愉快心理体验的失调感可成为动机作用于人,使人努力减弱或消除它与其他驱力一样,认知失调使行为具有能量和方向,29,动机的唤醒或激活理论,主要观点每一个人面对内外刺激都有一个最适宜的唤醒水平,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一个因素事实上,人类的许多活动常常不是为了减少驱力,而是要增加驱力一般来讲,为了达到最适宜的唤醒水平,个体偏好中等强度的刺激唤醒水平过高时,人们倾向于逃避刺激唤醒水平过低时,人们倾向于寻求刺激,3

14、0,3.4 动机的分类,根据动机的起源生理动机起源于生理需要,并以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特点:周期性、力量巨大、遗传特征明显社会性动机起源于社会需要,并在社会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动机特点:持久性、后天习得性、个体差异显著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高尚动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大众利益的动机低级动机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和大众利益的动机,31,3.4 动机的分类,根据动机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时间间接动机持续时间长、相对稳定、影响范围广的动机特点:间接性、持久性直接动机只引起个别具体行为、维持时间短、不够稳定的动机特点:直接性、暂时性根据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主导动机在同时出现几个动机时强度最大、占主要地位的动机对

15、行为具有决定作用辅助动机强度小于主导动机的其他动机,32,3.5 生理动机,饥饿动机人或动物因缺乏食物而引起的求食欲望与胃壁收缩有关与血液化学成分有关:血糖、激素含量与下丘脑的神经中枢有关:摄食中枢、饱食中枢干渴动机人或动物因缺水而引起的饮水欲望与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的化学变化有关好奇心对新奇事物注意、探索的欲望刺激越新异,好奇心越强烈实验:各种动机强度的比较,33,各种动机强度的比较,实验道具:哥伦比亚障碍箱(右图)被试:大鼠研究目的:需要、诱因与动机强度的关系,34,3.6 社会动机,成就动机含义:个人追求成就、成功和社会赞许等方面的动机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去从事、完成、去

16、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密切相关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教师的言行社会性竞争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工作难度的看法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35,3.6 社会动机,成就动机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研究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视中等难度的任务为挑战,并全力获取成功高成就动机者倾向于选择做中等难度的任务以追求成功低成就动机者倾向于选择较高难度或较容易的任务以避免失败所要达到的目标非常明确,并报有成功的希望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选择工作伙伴以高能力为条件,而不是以交往的亲疏关系为前提成就动机可以通过教育加以提高培养独立性/积极顺应性的评价/竞争性活动/成功

17、的机会和体验/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36,3.6 社会动机,交往动机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机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喜欢与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交往动机还反映了劳动和人类社会生活的要求交往动机高者的特征选择工作伙伴时不太考虑伙伴的才能,而更为关心彼此间的友好关系影响交往动机的因素恐惧出生顺序个体的人际交往经验,37,3.7 学习动机,含义人为什么要学习的原因学习动机的类型对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调查学习动机的特点对武汉地区大学生的调查内容复杂多样中远景性学习动机居主导地位远景性学习动机直接受人生观所支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和年龄特点具有性别差异,38,对我国青少年

18、学习动机的调查,39,4 兴趣,4.1 什么是兴趣含义: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是需要的延伸兴趣与认知、情绪与情感过程关系密切兴趣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兴趣伴有积极的情绪体验认识越深刻、情感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浓厚兴趣发展成为行为倾向时,就转化为爱好兴趣的作用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对正在进行的活动的推动作用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40,4 兴趣,4.2 兴趣的分类根据兴趣的内容物质兴趣:对物质条件改善的渴望精神兴趣:对科学、道德和艺术的渴望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直接兴趣:对活动过程的兴趣间接兴趣:对活动结果的兴趣4.3 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倾向性:对什么事物会发生兴趣兴趣的范围:兴

19、趣的广度兴趣的持久性:兴趣稳定的程度兴趣的效能:兴趣调控、推动行为的力量,41,4 兴趣,4.4 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科兴趣与专业选择4.5 兴趣的发展有趣:直观性、盲目性、弥散性乐趣:转移性、自发性、一定程度的坚持性志趣:自觉性、方向性、坚持性、社会价值,42,学习兴趣的作用,2007年5月26日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受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由弗吉尼亚大学的科学教育专家对1988年的3359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显示,那些数学成绩平平但对科学表示出兴趣的学生,最终获得大学理工科文凭的比例要明显大于那些数学成绩超过平均分,但对科学没有兴趣的学生。前者获得理工

20、科大学文凭的占到34%,后者仅为19%。研究负责人说:“我们的国家政策过分强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却忽略了他们的兴趣。”然而,“是兴趣支撑着他们的学习。”,43,5 理想、信念和世界观,5.1 理想含义: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理想是个人对自己设定的目标该目标是人积极向往和追求的对象分类根据理想的内容社会理想:对社会公理、社会制度、社会体系的理想个人理想:关于个人未来的理想从认识能力角度具体形象理想综合形象理想概括性理想,44,5.2 信念和世界观,5.2.1 信念含义坚信某个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为的个性倾向特点坚信感和稳定性作用信念使个性稳定而明确有信念的人理想明确、意志

21、坚定、个性鲜明,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牺牲精神,45,我坚持对太阳的信仰,尽管当太阳没有出现的时候;我坚持对爱情的信仰,尽管当我没有感受到爱的时候;我坚持对上帝的信仰,尽管当他保持沉默的时候。二战集中营题壁,46,5.2 信念和世界观,5.2.2 世界观含义: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内容: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特点:世界观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作用决定个性发展的趋向和稳定性影响认识的正确性和深度制约情绪的性质和变化调节人的行为习惯,47,斯普兰格的价值观分类(Spranger,1928

22、),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把价值观分为以下六种经济价值观从经济观点出发看待一切事物,如商人、实业家理论价值观以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如科学家、哲学家审美价值观以感受事物的美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如艺术家社会价值观崇尚交往和帮助他人,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如社会活动家、慈善家政治价值观以掌握权力为最高价值,如政治家宗教价值观以超脱现实生活、追求绝对满意的境界和体验为最高价值,如传教士、僧侣,48,思考题,1、(书面)什么是个性?它有哪些基本特性?2、什么是需要?需要的种类?3、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4、(书面)什么是成就动机,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与培养?5、什么是兴趣?兴趣的种类和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