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08500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9/2,第三节五行学说,2023/9/2,一、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所形成的 五大行类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等五种基本物质。“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若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2023/9/2,二、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向上向外生长、舒展、升发、条达、舒畅;火曰炎上:温暖、炎热、上升、光明、昌茂、盛;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清洁、发声;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2023/9/2,三、

2、事物或现象的五行归类:1、归类的标准 以五行特性为依据;2、归类的对象 以人和自然的事物或现象为对象 进行五行属性的归类;3、归类的方法 主要是“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2023/9/2,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2023/9/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简表,2023/9/2,相生,2023/9/2,相克,2023/9/2,(二)五行制化与胜复(相生与相克的关系),2023/9/2,五行的胜复,含义:五行之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无行之间复归于协调稳定。五行的胜复是按五行之间的相克规律自我调节。胜气复气出现的原因:胜气的出现是由于五行中一行太过(包括绝对亢盛

3、和 相对亢盛)复气的出现是由于胜气的出现,“有胜则复”五行的胜复又称“子复母仇”,通过胜复调节机制,五行系统在局部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下,自行调节以维持其整体的平衡。,2023/9/2,(三)五行相乘与相侮:,次序:,2023/9/2,2023/9/2,五行乘侮规律示意图,2023/9/2,(四)五行的母子相及:指五行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遭 到破坏后,引起的相生关系的反常。包括母病及 子和子病及母两种情况。,2023/9/2,、子病及母,2023/9/2,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023/9/2,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以五行特性类比五脏生理特点;如:,2023/9/2,、构件天人

4、一体的五脏系统;,2023/9/2,、以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2023/9/2,(2)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五脏的生理功能,都是受其所不胜之脏递相制约的,如:,2023/9/2,(3)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 因有他脏的资助而不至于虚损,又因有他脏的制 约和克制,而不至于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 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则又可由他脏之气补 之。,2023/9/2,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相生关系的传变:又称“母病累子”,是指病变顺着五行相生次 序,由母脏累及到子脏的传变,即

5、先有母脏 的证候(原发)后有子脏的证候(继发),一般表现为母脏虚弱,引起子脏亦不足,即 所谓“母能令子虚”,母子皆虚。例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就是母病及子。,2023/9/2,子病及母,是指病变逆着五行相生次序的传变,由子脏波及到母脏的传变。即先有子脏的证候(原发),后有母脏的证候(继发),例如:肝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故肝为母脏,心为子脏,若心火亢盛而致肝火炽盛(子盛引起母亦盛,即所谓“子能令母实”,称“子病犯母”),有升无降,最终导致心肝火旺证。(子藏实引起母藏虚的,或子虚引起母虚的称为“子盗母气”),2023/9/2,它可归纳为传其“所胜”(相乘)

6、和传其“所不胜”相侮(即“反侮”)两个方面。即:是指病变顺着五行相克次序的传变,即相克 太过为病,其原因不外乎一行过强,而致其 所胜之脏受到过分克伐,一行过弱,不能耐 受其所不胜之脏的正常克制,从而出现相对 的克伐太过,也可同时兼见。,2、相克关系的传变:,2023/9/2,指相克不及为病或由克方的虚弱不及,消弱了对被克方应有的克制能力,导致 被克方的相对有余,反而对其所不胜的 一方进行反克;或由于被克一方偏盛有 余,导致克方的相对不足则被克方对其 克方进行反侮。如肺阴虚,其清肃下降功能减弱,对肝气升发制约无力;导致肝气火有余而反侮肺。肺金本能克制肝木,若因暴怒而致肝火亢盛,肺金不仅无力制约肝

7、木,反遭肝火之反向克制,而出现肝火犯肺,2023/9/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如:,2023/9/2,三、指导疾病的诊断:1、确定五脏病变部位:五行学说以事物五行属性归 类和生克乘侮规律确定五脏病变的部位,包括,2023/9/2,四、指导疾病的治疗:1、指导脏腑用药:药物有其不同的颜色和气味、特征,而五色、五味、五脏均分属五行,故根 据药物的色味特征,可大体测知起作用的脏腑 取向。以药的颜色分,有青、赤、黄、白、黑“五色”,以气味辨则有酸、苦、甘、辛、咸“五味”。药物的五色与五味与五脏的关系是 以天然色味为基础,以其不同性能与归经为依 据,按照五行归属确定的,即青色,酸味入肝;赤色,苦味入

8、心;黄色,甘味入脾;白色,辛 味入肺;黑色,咸味入肾。,2023/9/2,2、控制疾病的传变: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调整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太过者,泻之;不及者,补之,以控制其进一步传变,从而使其恢复正常的功能 活动。“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实则传,虚则受”是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2023/9/2,3、确定治则和治法:(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治则:补母(虚则补其母)与泻子(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就是指一 脏之虚证,不仅须补本脏之虚衰,促使其康复;同 时还要以五行递相资生的次序,补益其“母脏”(即 生我之脏)通过“相生”作用

9、而使其康复。,2023/9/2,“实则泻其子”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即通过泻子,抑制子脏过分亢进的功能活动,以治疗母子两脏皆实之证或母脏的实证。例:肝火炽盛,除须用泻肝火药物(龙胆草、柴胡)等外,还可以用泻心火(如生地、木通等)的方法。通过“心受气于肝”,“肝气舍于心”的机理,以助泻肝火。,2023/9/2,2023/9/2,(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临床上引起 五脏相克规律异常出现相乘,相侮 等病理变化的原因不外乎“太过”和“不及”两个 方面。即“太过”属强,表现为机能亢进;“不及”者属弱,表现为机能衰退,因而治疗上须同时采 取抑强扶弱的治则,并侧重于制其强盛,使弱者 易于恢复

10、。治则:抑强扶弱,2023/9/2,抑 强,指抑制功能过亢之脏,使两脏力量对比改变,以利于被克,被侮之脏即能恢复。它主要用于相克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为病。,扶 弱,就是扶其不及,扶助被乘或被反侮之脏机能,使双方力量对比恢复均衡,病理变化得以纠正。它主要用于不及相克引起的相乘和相侮为病。,抑 强,指抑制功能过亢之脏,使两脏力量对比改变,以利于被克,被侮之脏即能恢复。它主要用于相克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为病。,扶 弱,就是扶其不及,扶助被乘或被反侮之脏机能,使双方力量对比恢复均衡,病理变化得以纠正。它主要用于不及相克引起的相乘和相侮为病。,2023/9/2,2023/9/2,4、指导针灸取穴:根据不

11、同的病情以五行的 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现专指用“五志相 胜”的原理治疗某些情志病。五志指。因五志分属五行,故五行相克,则五志亦 相胜。,2023/9/2,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 伤脾,怒 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就是情志病治疗中的所 谓“以情胜情”之法。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 木,金能克木,所以悲胜怒。恐为肾志,属水,喜为 心志,属火,水能克火,所以恐胜喜。怒为肝志,属 木,思为脾志,属土,木能克土,所以怒胜思。喜为 心志,属火,忧为肺志,属金,火能克金,所以喜胜 忧。思为脾志,属土,恐为肾志,属水,土能克水,所以思胜恐。,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