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12729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1 概述2 抗震设计的一般要求3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4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5 框架结构设计例题,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墙结构、筒体结构和框架-筒体结构等。,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钢筋混凝土纵梁、横梁和柱等 构件组成承重体系的房屋。,框架-抗震墙结构:在框架房屋中增加抗震墙构成。,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层数一般在十层以下。,抗震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框架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概述,抗震墙,框架房屋,框架-抗震墙,一、框架梁、柱的震害,梁柱变形能力不足,构件过早发生破坏。一般是梁轻柱重,柱顶重于柱底,尤其是角柱和边柱更易发生破坏

2、。,1、柱顶,柱顶周围有水平裂缝、斜裂缝或交叉裂缝。重者混凝土压碎崩落,柱内箍筋拉断,纵筋压曲成灯笼状。,主要原因:节点处弯矩、剪力、轴力都较大,受力复杂,箍筋配置不足,锚固不好等。,破坏不易修复。,2、柱底,与柱顶相似,由于箍筋较柱顶密,震害相对柱顶较轻。,3、短柱,当柱高小于4倍柱截面高度(H/b4)时形成短柱。,短柱刚度大,易产生剪切破坏。,4、角柱,由于双向受弯、受剪,加上扭转作用,震害比内柱重。,5、框架梁震害多在梁端,为剪切破坏。在地震作用下梁端纵向钢筋屈服,出现上下贯通的垂直裂缝和交叉斜裂缝(因弯剪作用)。在梁负弯矩钢筋切断处由于抗剪能力削弱也易产生裂缝,造成梁剪切破坏。原因:梁

3、端屈服后产生的剪力较大,超过梁的受剪能力,梁内箍筋配置较稀,以及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抗剪强度降低等因素引起的。,6、梁柱节点节点核心区产生对角方向的斜裂缝或交叉斜裂缝,混凝土剪碎剥落,节点内箍筋很少或没有放置箍筋时,柱纵向筋压曲外鼓。梁筋锚固破坏。锚固长度不足,从节点内拔出,将混凝土拉裂。装配式框架构件连接处易发生脆断,剖口焊接钢筋处易拉断,焊接处后浇混凝土开裂或散落。原因:节点受弯承载力不足,约束混凝土太少,梁筋锚固长度不足及施工质量引起。,二、填充墙的震害,砌体填充墙刚度大而承载力低,首先承受地震作用而遭破坏。一般7度即出现裂缝,8度和8度以上地震作用下,裂缝明显增加,甚至部分倒塌,一般是

4、上轻下重,空心砌体墙重于实心砌体墙,砌快墙重于砖墙。,框架-剪力墙结构上部较严重,框架结构下部震害严重。,填充墙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墙体受剪承载力低,变形能力小,墙体与框架缺乏有效的拉结,在往复变形时墙体易发生剪切破坏和散落。,三、抗震墙的震害,在强震作用下,抗震墙的震害主要表现在墙肢之间连梁的剪切破坏。主要是由于连梁跨度小,高度大形成深梁,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形成X型剪切裂缝,为剪切型脆性破坏,尤其是在房屋1/3高度处的连梁破坏更为明显。,四、其他1、伸缩缝宽度太小,地震时发生碰撞造成震害。如:天津友谊宾馆,东西段之间没有15cm抗震缝,在唐山地震时,防震缝处不少面积因碰撞而掉落。2、建造在软弱地

5、基上的高柔建筑物,因Tg=T1发生共振,烈度不高但其破坏的例子屡见不鲜。如:1976年委内瑞拉发生6.5级地震,距震中56km的加拉加斯冲积场地上有4幢10至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公寓倒塌。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地震,距震中70km的天津塘沽地区,地质条件为淤泥粘土层的天津碱厂蒸发塔工程,高55m的框架结构,7层以上部分倒塌。3、建造在软弱地基上或液化土层上的框架结构,在地震时常因地基不均匀沉陷使上部结构倾斜甚至倒塌。,抗震设计的一般要求,结构体系选择在震区应综合考虑如下条件:1、现浇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2、房屋高宽比限值。3、建筑物刚度与场地条件有关。4、基础形式及埋置深度。如:

6、天然地基时埋深不小于1/12建筑物高度 天然桩基时埋深不小于1/15建筑物高度5、应注意技术经济指标。,结构布置1、基本原则2、框架结构3、框架抗震墙4、抗震墙5、结构的抗震等级1、基本原则:结构平面应力求简单规则,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应对称均匀布置,尽量使结构的刚心与质心重合,避免地震时引起结构扭转及局部应力集中。结构的竖向布置,应使其质量沿高度方向均匀布置,避免结构刚度突变,并应尽可能降低建筑物的重心,易利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合理设置变形缝。加强楼屋盖的整体性。尽可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2、框架结构布置适用范围:10层以下住宅、办公及各类公共建筑与工业建筑。有方格式及内廊式两类.宜双向

7、设置承重框架楼梯间、电梯间不宜设置在结构单元的两端及拐角处。框架结构沿高度不宜突变。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等原则进行延性框架的设计。,3、框架抗震墙结构布置适用范围:1020层的房屋。,抗震墙在结构平面的布置应对称均匀。抗震墙应沿结构纵横设置,且纵横向抗震墙宜相互俩联合成T形、L形、十字形等刚度较大的截面,以提高抗震墙的利用效率。,框架抗震墙结构平面布置示意,抗震墙与柱中线宜重合,当不能重合时,柱中线与抗震墙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宽的1/4。抗震墙应尽可能靠近房屋的端部,但不宜布置在外墙。抗震墙应设置在墙面不需要开大洞的位置,开洞口时应上下对齐,抗震等级为一、二

8、级的联肢墙的洞口不应采用弱连系梁。抗震墙宜贯通全高,沿竖向截面不宜由较大突变,以保证结构竖向的刚度基本均匀。,4、抗震墙的结构布置适用范围:20-30层高层居住建筑较长的抗震墙可通过开洞口的弱连系梁而形成若干墙段,各段高宽比不应小于2。抗震墙洞口上下对齐,墙肢与连梁明确。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不宜有错洞墙。,框支抗震墙宜少设,若设,抗震墙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相邻上层抗震墙截面面积的50%,框支层落地抗震间距不宜大于24m。底部两层框支抗震墙结构的布置宜对称,且宜设置抗震筒体。落地抗震墙之间楼盖长宽比不应限值。,抗震墙布置的具体要求,(1)楼(电)梯间、竖井等使楼面开洞的竖向通道,不 宜设在结

9、构单元端部角区及凹角处;,这种竖向通道不宜独立设在柱网之外的中间位置。,(2)纵横向抗震墙成组布置,纵横向抗震墙宜合并布置为L形、T形和口字形。,(3)合理调整抗震墙的长度,为了保证抗震墙具有足够的的延性,不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每一道抗震墙(包括单片墙、小开口墙和联肢墙)不应过长,总高度与总长度之比宜大于2。,较长的单片墙可以留出结构洞口,划分成联肢墙的两个墙肢。,(4)抗震墙的最大间距,抗震墙间距不应过大。,抗震墙之间无大洞口的楼、屋盖的长宽比宜满足下表要求:,抗震墙之间的楼、屋盖有较大开洞时,长宽比还应减小。,当超过上述要求时,应计入楼盖平面内的变形影响。,5、结构的抗震等级,地震作用下,

10、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震反应有下列特点:,1、地震作用越大,房屋的抗震要求越高;,2、结构的抗震能力主要取决于主要抗侧力构件的性能;,3、房屋越高,地震反应越大,抗震要求越高。,地震作用与烈度、场地等有关,从经济角度考虑,对不同烈度、场地的结构的抗震要求可以有明显的差别。,主、次抗侧力构件的抗震要求应有差别。,抗震等级是确定结构构件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的标准。根据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建筑类别、结构类型及构件在结构中的重要程度确定,共分四个等级,一级最高。,抗震等级与结构类型、烈度有关,见P128表5-1查用。,甲、乙、丁类建筑应按抗震设防标准中的抗震措施所要求的设防烈度按上表确定抗震等级。,当框架-

11、抗震墙结构有足够的抗震墙时,其框架部分是次要抗侧力构件,可按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框架确定抗震等级。否则按框架结构确定等级。区分标准是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是否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框架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可按下式计算:,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根据教材讲解,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1.框架梁的构造措施(1)梁截面尺寸的要求梁宽200mm梁宽/柱宽1/2粱的高宽比4粱净跨/截面高4(2)梁端箍筋加密符合P147表5-5规定(3)梁纵筋的配筋率及纵筋配置 为了提高梁的正截面塑性铰转动延性,梁的纵向配筋率不宜过高。,为此,框架梁的纵向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a)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

12、大于2.5%;梁端截面最大配筋率应使梁端截面的受压区相对高度(即截面受压区高度与有效高度比)应满足: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b)梁端或任何可能屈服截面处,下部与上部配筋量的比值,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c)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框架柱的构造措施(1)柱的截面尺寸b、h 300 mm;d 350 mm;b/h 3(2)柱轴压比限值轴压比: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即:,它是控制偏心受拉边钢筋先到抗拉强度

13、,还是受压区混凝土先达到其极限压应变的主要指标。柱的变形能力随轴压比增大而急剧降低。,规范规定:柱轴压比不应超过下表,但类场地上的较高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柱的纵向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a)宜对称布置;,(b)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c)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按下表采用。,(d)柱的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e)一级且剪跨比大于2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3、柱内纵向钢筋的配置,4、加强柱端约束(1)加密箍筋可以:承担柱子剪力;约束混凝土,改善混凝土的变形性能,提高构件的延性;防止混凝土过早地压溃及防止纵向钢筋的压曲失稳。

14、(2)加密位置、箍筋直径、箍筋间距等应符合规范规定(P143表59)。(3)柱箍筋加密区范围体积配箍率的要求:最小配箍率特征值,按P143表510取值,框架节点破坏的主要形式是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和钢筋锚固破坏。,框架梁柱节点的构造措施,节点主要受剪力和压力的组合作用,节点核心区未开裂前,箍筋应力很小,基本上是混凝土承受剪力。约当剪力达到核心区极限抗剪能力6070%时,混凝土突然发生对角贯通裂缝,节点刚度明显降低,箍筋应力也突然增大,个别甚至屈服,此后斜裂缝增多赠宽,箍筋陆续达到屈服。,节点区的破坏与交于节点的梁、柱破坏顺序有关,弱柱强梁型的节点区破坏严重。,根据强节点的设计要求,框架节点的设计准则是:,直交梁对节点核心区有明显约束作用。满足一定条件的四边有梁的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抗剪强度可提高50100%。节点区的破坏与交于节点的梁、柱破坏顺序有关,弱柱强梁型的节点区破坏严重。,梁柱纵筋在节点区的锚固,框架结构设计例题,1,6,5,4,3,2,10,9,8,7,19,22,25,30,29,28,11,12,13,16,20,18,17,15,14,27,26,24,23,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