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14518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鲜卑族民歌,提问: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1、原因:中原王朝招抚或强迫内迁,2、主要的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3、消极影响:民族矛盾加剧,战乱频繁,4、积极影响: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复习旧知:,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目录,北方的统一和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改革,进入新课:,北魏骑兵俑,猜猜看:,1.这两个兵佣在做什么?,A、军事征伐,B、娱乐休闲,C、社会风俗,2.它创造怎样的辉煌?又面临什么严峻的问题?,统一黄河流域,需要巩固统治,鲜卑拓拔部的兴起和北魏统一黄河

2、流域的历史,鲜卑拓拔部的祖先居于黑龙江境内的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大约在西汉时期形成部落联盟,“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镇北方”。此后,鲜卑拓拔部逐渐西迁和南下,在东汉初年迁到了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呼伦湖一带。魏晋之际,迁移到了鄂尔多斯草原,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号称有骑兵四十多万。西晋政府为了利用拓拔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允许他们进入今山西省一带长城之内的五县之地,拓拔部的首领被封为代王。此后,拓拔部的政权曾遭到前秦军队的打击而灭亡。淝水之战以后,前秦瓦解,386年拓拔圭纠合旧部,在今呼和浩特一带即代王位。398年,拓拔硅即皇帝位,定都平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北魏政府制礼乐、定律令;给

3、人民耕牛,计口授田,劝课农桑。鲜卑族社会迅速发展,鲜卑政权强大起来。拓拔圭的孙子拓拔焘于431年灭匈奴人建立的夏,436年灭汉人建立的北燕,439年灭匈奴人建立的北凉,统一了北方地区,结束了十六国时期。,早期鲜卑族拓跋部的游牧生活,“鲜卑”作为一个部落集团的名称,约始见于东汉。鲜卑一名,有学者认为鲜卑即“犀毗”,亦称“师比“,指胡人的带钩而言。“鲜卑”意为瑞祥或神,合之为瑞兽或神兽。,鲜卑族最早生活在大兴安岭北部东麓的大鲜卑山,这就是他们最早的家嘎仙洞。这个山洞总面积两千多平方米,可容纳千人。大约一千九百年前(东汉前期),他们的祖先走出了大山,迁徙到呼伦贝尔大草原,又从这里长途跋涉,经历了九难

4、八阻才来到阴山脚下。,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北魏。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趋势,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平城,洛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示意图,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有何意义?,北魏平城遗址,南朝的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都北

5、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想一想:这说明什么?,你能说说北魏孝文帝是在什么情况下实行改革的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2.黄河流域的人民共同居住,形成民族融合的趋势,孝文帝搬家的原因是什么?,迁都的原因:1.巩固统治的需要2、自然条件的局限3、汉族文化的影响,改易服饰,洛阳龙门石窟,鲜卑姓氏改为汉姓,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元,刘,陆,穆,元,楼,贺,与汉族通婚,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为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

6、“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反映了孝文帝的哪一项改革内容?,考考你,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语言: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服饰: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姓氏: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政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风俗: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制,以礼、孝治天下,孝文帝改革的意义:,深化了北方民族融合 壮大了中华民族 丰富了中华文明,有人说:孝文帝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百姓的感受进行改革。这是一次不正确的改革。你怎么看待他的改革?,评价某一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

7、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基于上述标准,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拓跋族汇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南朝,宋-齐-梁-陈,“迁都洛阳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话,改穿汉服。尊敬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阅读材料回答:(1)材料中所反映的是哪位皇帝进行的改革?(2)这些改革起到什么作用?(3)我们应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人物?,当堂练习,论从史出,北魏孝文帝,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方各族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中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课堂练习,1、北魏是下列

8、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2、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 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B.C.D.,B,C,课堂练习,3北魏的都城最初建立在()A建康 B洛阳 C长安 D平城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B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C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D,B,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北方民族融合B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C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A,D,7北朝包括的朝代有宋齐梁陈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A BC D,8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A长安B洛阳C开封D邺城,C,B,探究活动,活动主题:找找我们身上的异族特征活动背景:中华民族是许许多多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或多或少的带有其他民族的特征。不信你就找找看!活动安排:1、搜集各民族包括历史上的民族的相关资料,找得越多越好。2、根据这些资料,展开小组讨论,寻找我们自身所带有的民族融合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民族融合的历史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