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中美术教学故事一.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925410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初中美术教学故事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的初中美术教学故事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的初中美术教学故事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的初中美术教学故事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初中美术教学故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初中美术教学故事一.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的初中美术教学故事一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诸如学生不带材料上课、课堂学习状态差、教学缺乏说服力等。对此,笔者就结合以下三则教学故事来谈谈自己的想法。一、学生上课不带材料怎么办?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初中学生不带材料上美术课的现象非常普遍,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经常导致教学计划难以顺利实现的局面,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故事1上八年级的艺术与科学单元时,根据安排在第二课时上“乒乓球摩天大楼”、事先已通知学生准备好材料,可在上课时发现许多学生没有带来乒乓球,这课还能上吗?老师很生气,准备好的教学计划就这样“流产”了吗?又有点不甘心,突然灵机一动,没有乒乓球我

2、们可以自己做呀!于是,教师没有过多地责怪那些没有带乒乓球的学生,而是临时增加了一个教学环节,启发学生想办法自己做乒乓球,学生们把纸团起来,再用纸把团起来的纸包起来粘好,有的还在里面塞了块橡皮或其它硬物,一些带来乒乓球的学生也很感兴趣,纷纷参与其中,很快一个个“乒乓球”就诞生了,最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计划。思考在解决学生学习材料的问题上,最常见的办法有:一是教师事先采取统一购买或代买的方式,准备一些常用的工具材料和特色材料来保证学生的基本使用;二是老师因地制宜地改变一些教材内容和单元顺序,采用容易准备或现有的材料来开展教学。这些办法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材料”问题,但需要我们掌握好”准备”

3、或“改变”材料的尺度,既要把握好购买材料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显然,这种单方面依靠老师准备或改变学习材料的办法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解决学生的材料问题。案例中老师没有因一些学生忘带乒乓球使教学陷入困境,而是机智地采取了让学生自己做“乒乓球”的办法解决了该课的材料问题,既表现了教师应有的教学创造力,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我们还应调动学生自身的能力来解决美术课堂的材料问题,要是能教导学生养成事先收集废旧材料的习惯和启发他们想办法用其它材料代替等,使他们具有“采集“和“创造”材料的能力,就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好他们的材料问题,而且还可以让他们的材料准备既能省钱,

4、又能多样,使教学更具创造力。二、课堂学习状态差怎么办?初中学生在美术课中学习状态差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如果对学生采取强硬的批评态度,势必会引起一些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师生关系紧张;但如果听之任之,自己上自己的课,又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最终尴尬的还是美术教学本身和美术老师自己。对此,我们又该怎么办?故事2教师去初二某班上课,发现许多学生低着头无精打采,有的还歪着头打瞌睡,教室里的气氛很沉闷,没有一点准备学习的状态。怎么办?教师就模仿起拍照片的模样取了一下“景”,嘴里还发出了“喀嚓”声,一些学生就好奇地抬起了头。接着教师转身在黑板上画起了速写,不到1分钟,黑板上就出现了一个歪着头、闭着眼的学生形象

5、,许多学生发出了赞叹声,纷纷在猜测画的是谁,课堂气氛顿时热闹起来。老师借机问道:”我画得象不太象”,看到学生露出疑惑的目光,教师却摇摇头说:”我觉得不太象,看到学生露出疑惑的目光,老师就解释道:”艺术表现要有典型性,要反映我们班级的整体面貌,你们还觉得象吗”?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一些学生还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教师就笑着说:那我改过来吧”!学生们被触动了,在老师改的过程中都自觉地坐端正起来。思考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避免刻板的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知觉的方法并加以正确的运用案例中的教师正是采取了随机应变的教学技巧,幽默

6、地先用“拍照片”引起学生的关注,然后通过”绘画表演与“象不象,的对话,巧妙地达成了”改,的愿望,最终使学生进入了学习状态。由此不难发现,幽默和巧妙的教学机智是教学得以成功的关键,所谓随机应变就是为了达到既幽默又巧妙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首先要让机智充满幽默。教学应该用情趣调动学生,用幽默感染学生。幽默的情趣可以让学生同老师、同教材产生共鸣,使学生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使老师教学有说服力和表现力。一个幽默机智的老师在面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低落时,不会急于去说教,面对学生注意力比较分散时,也不会急于去强制,或许会说句逗趣的笑话,又或许会利用某种矛盾来展示教学意图,还会在言谈、神态、举止上表现出一种故

7、意的“错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笑声中受到教益。这种先“浪费”一份钟的幽默机智,不正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美术课堂充满生机吗?同时,要掌握好幽默的尺度。巧妙是机智的生命力,恰到好处的幽默才会得到巧妙的结果。幽默的巧妙就在于我们的反应是不是做到适时、适情与适度。巧妙的机智不仅能让我们妥善地处理各种教学事端,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还能让教学中的问题变为可利用的生长点,使教学更具有张力。三、教学缺乏说服力怎么办?审美是因人而异的。教师与学生客观上存在着年龄差异、学识差异,在主观上存在着意向差异、趣味差异等。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经常会产生审美分歧,出现教学缺乏说服力的情况。对此,我们需

8、要怎么办?故事3在七年级的一次生动的小泥人课堂上有个男生喜滋滋地来交作业,并大声说:“老师,你看。”教师一看他手中的作品,心中有些不悦,心想:”怎么还是做成这样子呢?“那个男生又问:”老师,能打几分?”教师就反问道:“你说呢?”他笑着说:”这么好,肯定是A哦!”教师有点恼火了,就告内容来于斐斐课一件园FFKJ.Net诉他说:你的作品缺乏艺术感,手法也太简单了。”说着就对他的作品进行了捏扁的处理,让人物造型显得夸张些。没想到他十分不高兴,对老师说:“我不要了。”后来别的学生来交作业时,他还不时地提醒说:”当心老师搞破坏O思考要改变教学缺乏说服力的现状,首先我们应常置身于学生之中,了解他们习惯、爱

9、好和特点,才能把握好学生的审美倾向,从而才能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有说服力的评价。案例中的教师或许就是缺少这一基础,才使得他的指导与评价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陷入一厢情愿的尴尬局面。其次,要把握好处理分歧的方式方法。如果案例中的教师在学生练习时能及时给予指导,或许该学生能接受一点老师的要求,能提高一点制作的能力,使他的审美倾向有所触动;又如果在他交作业时老师先给予的是肯定,而不是随手就修改,那么,学生就不至于一点也不能接受老师的指导与评价,更不会对老师耿耿于怀。其实,案例中的学生“喜滋滋”地请老师”看,内心需求的并不是指导,更不是“挑刺”,而是兴奋地想诉说,想得到老师的肯定,或许此时教师采取一种沉

10、默的聆听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诚如马克思范梅南所言:”沉默也是一种机智。机智的沉默是指你认识到有些时候,不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建议或任何评论要更加重要些。是一种给予学生认识自己和成长留下了空间的沉默”。显然,机智的沉默是一种有的放矢的教学策略。有的放矢,讲究的是对症下药二因此,在教学中出现一些分歧与矛盾时,我们应及时地捕捉、悉心地察辩,要从学生外在与内在的变化中去“对症”,要从学生思维的发展趋势和内心的实际需求中来”下药”。这样我们才能有目的地调整教学,有针对性地处理问题,最终达成到化解矛盾、促进教学的目的。总之,我们既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足够的估计,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课前;又要在课中善于运用到教学机智,随机应变、有的放矢地使问题得到解决,由负面影响变成正面动力。这样,我们才能化解各种教与学的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