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基础第5章摩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33321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学基础第5章摩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力学基础第5章摩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力学基础第5章摩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力学基础第5章摩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力学基础第5章摩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力学基础第5章摩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学基础第5章摩擦.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静力学篇,第 5 章 摩 擦,2,两个表面粗糙的物体,当其接触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趋势或相对滑动时,彼此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作用,称为滑动摩擦。当其接触表面之间有相对滚动趋势或相对滚动时,彼此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滚动的作用,称为滚动摩擦。阻碍的程度用力来度量,分别称为滑动摩擦力或滚动摩擦力。,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3,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摩擦,4,摩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物理-力学现象,本章主要研究滑动摩擦,仅介绍工程中常用的简单近似理论。重点研究有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摩擦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摩擦学,5,摩擦力作用于相互接触处,其方向与相对滑动的趋势或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

2、它的大小根据主动力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即静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滑动摩擦力和动滑动摩擦力。,5-1,滑动摩擦,6,1静滑动摩擦力,由上式可知,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水平力的增大而增大,这是静摩擦力和一般约束反力共同的性质。,7,2最大静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又与一般约束反力不同,它并不随力的增大而无限度地增大。当力的大小达到一定数值时,物块处于将要滑动、但尚未开始滑动的临界状态。这时,只要力再增大一点,物块即开始滑动。当物块处于平衡的临界状态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即为最大静滑动摩擦力,简称最大静摩擦力,以 表示。此后,如果 再继续增大,但静摩擦力不能再随之增大,物体将失去平衡而滑动。这就是静摩

3、擦力的特点。综上所述可知,静摩擦力的大小随主动力的情况而改变,但介于零与最大值之间,即,8,大量实验证明: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即法向反力)成正比,即,式中 是比例常数,称为静摩擦系数,它是无量纲数。上式称为静摩擦定律(又称库仑定律)。静摩擦系数的大小需由实验测定。它与接触物体的材料和表面情况(如粗糙度、温度和湿度等)有关,而与接触面积的大小元关。静摩擦系数的数值可在工程手册中查到,表5-1中列出了一部分常用材料的摩擦系数。但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很复杂,如果需用比较准确的数值时,必须在具体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定。,9,表5-1常用材料的滑动摩擦系数,10,静滑动摩擦力的特点,1 方向

4、:沿接触处的公切线,,2 大小:,3,(库仑摩擦定律),与相对滑动趋势反向;,静摩擦定律给我们指出了利用摩擦和减少摩擦的途径。例如,汽车,火车。,11,3动滑动摩擦力,当滑动摩擦力已达到最大值时,若主动力再继续加大,接触面之间将出现相对滑动。此时,接触物体之间仍作用有阻碍相对滑动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为动滑动摩擦力,简称动摩擦力,以 表示。实验表明: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即,式中 是动摩擦系数,它与接触物体的材料和表面情况有关。,12,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不同,没有变化范围。一般情况下,动摩擦系数小于静摩擦系数,即,实际上动摩擦系数还与接触物体间相对滑动的速度大小有关。对于不同材料

5、的物体,动摩擦系数随相对滑动的速度变化规律也不同。多数情况下,动摩擦系数随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稍减小。但当相对滑动速度不大时,动摩擦系数可近似地认为是个常数,参阅表5-1。在机器中,往往用降低接触表面的粗糙度或加人润滑剂等方法,使动摩擦系数降低,以减小摩擦和磨损。,13,2 大小:,(对多数材料,通常情况下),动滑动摩擦的特点,1 方向:沿接触处的公切线,与相对滑动趋势反向;,14,5-2 摩擦角和自锁现象,1摩擦角 当有摩擦时,支承面对平衡物体的约束反力包含两个分量:,15,摩擦角与摩擦锥,动画,第5章 摩 擦,16,可见,摩擦角与摩擦系数一样,都是表示材料的表面性质的量。,17,2 自锁现

6、象,18,应用这个道理,可以设法避免发生自锁现象。,自锁条件:,3.测定静摩擦系数 利用摩擦角的概念,可用简单的试验方法,测定静摩擦系数。,19,动画,第5章 摩 擦,利用摩擦角测定摩擦因数,20,动画,摩擦自锁条件,第5章 摩 擦,21,动画,螺旋千斤顶,第5章 摩 擦,22,考虑摩擦时,求解物体平衡问题的步骤与前几章所述大致相同,但有如下的几个特点:(1)分析物体受力时,必须考虑接触面间切向的摩擦力,通常增加了未知量的数目;(2)为确定这些新增加的未知量,还需列出补充方程,即库仑定律,补充方程的数目与摩擦力的数目相同;(3)由于物体平衡时摩擦力有一定的范围,所以有摩擦时平衡问题的解亦有一定

7、的范围,而不是一个确定的值。工程中有不少问题只需要分析平衡的临界状态,这时静摩擦力等于其最大值,补充方程只取等号。有时为了计算方便,也先临界状态下计算,求得结果后再分析、讨论其解的平衡范围。,5-3 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23,第5章 摩 擦,例 题,24,小物体A重G=10 N,放在粗糙的水平固定面上,它与固定面之间的静摩擦因数fs=0.3。今在小物体A上施加F=4 N的力,=30,试求作用在物体上的摩擦力。,2.列平衡方程。,1.取物块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解:,25,3.联立求解。,最大静摩擦力,因为,所以作用在物体上的摩擦力为,26,在倾角大于摩擦角f 的固定斜面上放有重G

8、的物块,为了维持这物块在斜面上静止不动,在物块上作用了水平力F。试求这力容许值的范围。,取物块为研究对象。,1.设 F 值较小但仍大于维持平衡的最小值Fmin,受力分析如图。,列平衡方程,解:,27,2.设F 值较大但仍小于维持平衡的最大值Fmax,受力分析如图。,联立求解,28,3.综合条件(a)和(b),得,联立求解,列平衡方程,29,物块重G,放于倾角为的斜面上,它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为fs,如图所示。当物块处于平衡时,试求水平力F1的大小。(用几何法求解),30,解:,由图a可见,物块在有向上滑动趋势的临界状态时,可将法向约束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用全约束力FR来代替,这时物块在G,FR,F

9、1max三个力作用下平衡,受力如图。,根据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可画得如图b所示的封闭的力三角形。,求得水平推力的最大值为,31,FR,F1min,G,法线,同样可画得,物块在有向下滑动趋势的临界状态时的受力图 c。,(c),作封闭的力三角形如图 d 所示。,得水平推力的最小值为,32,综合上述两个结果,可得力F1的平衡范围,即,33,图示匀质木箱重G=5 kN,它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 fs=0.4。图中h=2a=2 m,=30。(1)问当D处的拉力F=1 kN时,木箱是否平衡?(2)求能保持木箱平衡的最大拉力。,h,a,A,D,34,解:,因为 FfFmax,所以木箱不滑动。,又因为d 0

10、,所以木箱不会翻倒。,解方程得,1.取木箱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欲保持木箱平衡,必须,(1)不发生滑动,即FfFmax=fsFN。,(2)不绕点A翻倒,即d 0。,木箱与地面之间的最大摩擦力为,列平衡方程,35,2.求平衡时最大拉力,即求滑动临界与翻倒临界中的最小力F。,列平衡方程,解得,木箱发生滑动的条件为 Ff=Fmax=fsFN,木箱绕 A 点翻倒的条件为d=0,则,F=F翻=1 443 N,由于F翻F滑,所以保持木箱平衡的最大拉力为,36,制动器的构造和主要尺寸如图所示。制动块与鼓轮表面间的摩擦因数为fs,试求制动鼓轮转动所必需的力F1。,O,A,B,C,a,b,c,R,O1,r

11、,37,1.取鼓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解:,列平衡方程,解方程得,38,2.取杠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39,列平衡方程,由于,40,物块重G=1 500 N,放于倾角30o为的斜面上,它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为fs=0.2,动摩擦因数为f=0.18。物块受水平力F=400 N,如图所示。问物块是否静止,并求此时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O,G,F,41,取物块为研究对象,假设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受力分析如图。,列平衡方程,解得,摩擦力为负,说明平衡时摩擦力的方向与假设的方向相反,即沿斜面向上。,因为,所以物块下滑。,最大摩擦力为:,解:,42,一活动支架套在固定圆柱的外表面,且h=20

12、 cm。假设支架和圆柱之间的静摩擦因数 fs=0.25。问作用于支架的主动力F 的作用线距圆柱中心线至少多远才能使支架不致下滑(支架自重不计)。,h,d,B,A,F,x,43,2.列平衡方程。,3.联立求解。,1.取支架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解析法,解:,补充方程,44,支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解得,几何法,45,宽a,高b的矩形柜放置在水平面上,柜重G,重心C在其几何中心,柜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是 fs,在柜的侧面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求平衡时地面的约束反力,并求能使柜翻倒或滑动所需推力F 的最小值。,h,C,a,b,F,G,46,1.假设不翻倒但即将滑动,考虑临界平衡。,

13、解:,取矩形柜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联立求解得柜子开始滑动所需的最小推力,补充方程,列平衡方程,47,2.假设矩形柜不滑动但将绕 B 翻倒。,柜不绕 B 翻倒条件:FNA0,使柜翻倒的最小推力为,列平衡方程,48,图示为凸轮机构。已知推杆和滑道间的摩擦因数为fs,滑道宽度为b。设凸轮与推杆接触处的摩擦忽略不计。问a为多大,推杆才不致被卡住。,49,解方程可得,d,A,x,y,a,O,B,b,FB,FA,取推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解:,列平衡方程,补充方程,代入式(c)解得,50,解:,取推杆为研究对象,这时应将A,B处的摩擦力和法向反力分别合成为全约束反力FRA和FRB。这样一来

14、,推杆受F,FRA和FRB三个力作用。,图解法,用比例尺在图上画出推杆的几何尺寸,并自A,B两点各作与水平线成夹角f(摩擦角)的直线,两线交于C点,如图所示。C点至推杆中心线的距离即为所求的临界值alim,可用比例尺从图上量出。,或按下式计算,得,A,x,y,a,O,B,C,b,a极限,F,f,f,FRA,FRB,51,长为l的梯子AB一端靠在墙壁上,另一端搁在地板上,如图所示。假设梯子与墙壁的接触是完全光滑的,梯子与地板之间有摩擦,其静摩擦因数为fs。梯子的重量略去不计。今有一重为G的人沿梯子向上爬,如果保证人爬到顶端而梯子不致下滑,求梯子与墙壁的夹角。,l,a,A,B,G,52,例题,以梯

15、子AB为研究对象,人的位置用距离 a 表示,梯子的受力如图。,解:,由式(b)和(c)得,53,因 0al,当 a=l 时,式(e)左边达到最大值。即就是人爬到梯子的顶端时梯子不下滑,则人在人梯子任何位置上,梯子都不会下滑。所以为了保证人沿梯子爬到顶端时而梯子不下滑,只需以a=l 代入式(e),得,A,B,f,E,C,FNB,G,FRA,式中f 为梯子与地板间的摩擦角。,或,(e),54,在坑道施工中,广泛采用各种利用摩擦锁紧装置楔联结。坑道支柱中的联结结构装置如图所示。它包括顶梁I,楔块II,用于调节高度的螺旋III及底座IV。螺旋杆给楔块以向上的推力FN1。已知楔块与上下支柱间的静摩擦因数

16、均为fs(或摩擦角f)。求楔块不致滑出所需顶角的大小。,55,1.取楔块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解:,列平衡方程,补充方程,解方程可得,由此得,56,将 fs=tanf 代入上式得,即,所以,57,匀质轮子的重量G=3 kN,半径 r=0.3 m;今在轮中心施加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H,使轮子沿与水平面成=30的斜面匀速向上作纯滚动。已知轮子与斜面的滚阻系数=0.05 cm,试求力FH的大小。,FH,A,r,O,1.取轮子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解:,58,2.列平衡方程。,3.联立求解。,补充方程,59,重为G=100 N的匀质滚轮夹在无重杆AB和水平面之间,在杆端B作用一垂直于AB的力

17、FB,其大小为FB=50 N。A为光滑铰链,轮与杆间的摩擦因数为fs1=0.4。轮半径为r,杆长为l,当=60 时,AC=CB=0.5l,如图所示。如要维持系统平衡,(1)若D处静摩擦因数fs2=0.3,求此时作用于轮心O处水平推力F的最小值;(2)若fs2=0.15,此时F的最小值又为多少?,60,解:,此题在C,D两处都有摩擦,两个摩擦力之中只要有一个达到最大值,系统即处于临界状态。,先假设C处的摩擦达到最大值,当力F为最小时,轮有沿水平向右滚动的趋势。,61,受力分析如图,其中D 处摩擦力未达到最大值,假设其方向向左。,62,1.以杆A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解得,列平衡方程,补充

18、方程,63,2.以轮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由式(c)可得,代入式(e)得 FND=184.6 N,当 fs2=0.3时,D处最大摩擦力为,64,解方程得,最小水平推力为,受力图不变,补充方程(b)改为,此时C处最大摩擦力为,说明前面求得 不合理,D处应先达到临界状态。,3.当 fs2=0.15时,。,65,半径为R,轮上绕的滑轮上作用有力偶有细绳拉住半径为R,重量为G的圆柱,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圆柱与斜面间的滚动摩阻系数为。求保持圆柱平衡时,力偶矩MB的最大与最小值;并求能使圆柱匀速滚动而不滑动时静滑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R,B,A,MB,R,O,G,66,解:,1.取圆柱为研究对象,当

19、绳拉力最小时,圆柱有向下滚动的趋势。,最小拉力为,补充方程,列平衡方程,G,x,y,A,O,FN,Ff,Mf,max,67,2.取圆柱为研究对象,当绳拉力最大时,圆柱有向上滚动的趋势。,所以最大拉力为,补充方程,列平衡方程,x,y,A,O,G,FN,Ff,Mf,max,68,3.以滑轮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列平衡方程,当绳拉力分别为 或 时,力偶矩的最大与最小值为,69,4.求圆柱只滚不滑时的最小动摩擦因数fmin。,取圆柱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补充方程,联立解得,满足只滚不滑的条件为,比较上述结果,可得,例 题 14,摩 擦,例题,70,如图所示,总重为G的拖车在牵引力F作用下要

20、爬上倾角为的斜坡。设车轮半径为r,轮胎与路面的滚动摩阻系数为,其它尺寸如图所示。求拖车所需的牵引力。,a,C,x,y,b,H,h,F,G,A,O,71,拖车的两对轮子都是从动轮,因此滑动摩擦力的方向都朝后。设拖车处于开始向上滚动的临界状态,因此前后轮的滚动摩阻力偶的力偶矩 M1f,max 和 M2f,max 都达到最大值。,解:,列平衡方程,1.取整个拖车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72,2.再取前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同样由后轮得,轮子滚动临界时的补充方程,解方程可得,列平衡方程,FN1,Fx,Fy,F1,M1f,max,O,y,x,73,系船的绳索紧绕在码头的立柱上,码头工人以20

21、0 N的力拉绳索的一端,绳索的另一端拉船的力为7 kN,如图所示。已知绳索与立柱之间的静滑动摩擦因数为0.3,问钢索应在立柱绕多少圈才能维持平衡,防止打滑?,码头工人,船,74,F1,F2,解:,由,得,所以所需圈数,75,胶带传动机构如图所示,已知胶带与胶带轮之间的静滑动摩擦因数为fs=0.35,胶带允许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 500 N,胶带轮的半径r1=50 mm,r2=200 mm,试求电机给予胶带轮I的最大力矩MA,以及这时作用于胶带轮II的工作阻力矩MB的大小。,76,由胶带轮的平衡,容易判断紧边拉力在各胶带轮的下方。,解:,当MA达最大值时,胶带轮的平衡处于临界状态,F2达到胶带拉力的最大允许值。,即,可得,分别作胶带轮及的受力图。,77,由胶带轮的平衡得,由胶带轮的平衡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