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的构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43662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7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词的构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古代汉语词的构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古代汉语词的构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古代汉语词的构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古代汉语词的构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词的构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词的构成.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筽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从上首诗歌切分出以下词语: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寤、寐、求、不、得、思服、悠哉、辗转、反侧、采、琴瑟、友、芼、钟鼓、乐。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来对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呢?,可以按音节分,1,音节:单音、复音(包括双音)。单音:在、河、之、洲、淑、女复音:关关、睢鸠、思服、悠哉、辗转、反侧2,复音节词又可按语素来分:单纯词、复合词。单纯词:关关(重言

2、)、睢鸠(双声)、参差(双声)、辗转(双声叠韵)复合词:思服(并列)、反侧(并列)、琴瑟(并列)、钟鼓(并列),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绝对优势,与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的情况很不相同。只要翻阅任何一篇文言作品,我们就能发现这一特点。例如: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这篇短文共140个字,其中双音词仅12个,即:河伯(出现2次)、欣然、天下、北海、面目、望洋、以为、且夫、仲尼、伯夷、大方。其余都是单音词,共116个。如果译成现代汉语,这些单音词中有许多词就必须用双音词来表示。,古汉语单音词与现代汉语双音词的比较,拿古汉语的单音词同现代汉语的双音词进行比较,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从古代单音词到现代双音词,换了完全不同的词:至到来 以认为 视观看 殆危险 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语素,再加上一个实义语素,合成现代的双音词:秋秋天 流水流 灌灌注 道道理 叹感叹 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语素,再加上词头或词尾:虎老虎 果果子 石石头,不要把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双音词

4、,古汉语中连用的两个单音词,有时候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相同,如果以现代双音词的意义去粗粗解释,而不细加推敲玩味,似乎也讲得通,但实际上却错解了古书的含意。对于这种情况,必须细加辨别。例如:虽然墨子公输:“王曰:善哉!雖然,公输般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句中的“虽然”是“尽管这样”、“虽然如此”之意,是个词组,“虽”是转折连词,“然”是代词,不同于现代的转折连词“虽然”。,所以荀子议兵:“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左传成公三年:“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孟子梁惠王:“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在上述三个例句中,“所以”分别表示行为的工具、

5、行为的方式和行为的原因,“所”是个辅助性代词,“以”是介词。现代的“所以”是用在因果复句中表示结果的连词,与古代的单音词“故”的含义相当(如: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然而孟子梁惠王上:“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中的“然而”是“这样却”、“如此,可是”之意,“然”是代词,“而”是连词,不同于现代的转折连词“然而”。生理方苞狱中杂记:“吾辈无生理矣。”句中的“生理”为“活下去的理由(可能性)”之意。晋嵇康养生论:“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句中的“生理”意为“养生之理”。杜甫北征:“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

6、说。”句中的“生理”意为“谋生的方法”。上述“生理”与现代表示“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的双音词“生理”不同。,可以左传庄公十年:“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句中的“可以”,是“可以用来”、“能够凭借”的意思,“可”是能愿动词,“以”是介词(它的宾语“之”省略),不同于现代的能愿动词“可以”。其实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句中的“其实”是“它们的实质”之意。后汉书黄琼传:“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句中的“其实”是“他的实际情况”之意。“其”是代词,“实”是名词,“其实”是偏正词组,不同于现代

7、的副词“其实”。,非常史记项羽本纪:“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句中的“非常”表示“不同平常的意外变故”之意。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句中的“非常”表“非同寻常”之意。现代“非常”则是程度副词。后悔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韩)非。李斯使人遣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句中的“后悔之”是“后来懊悔这样做”之义,“后悔”是两个单音词组成的偏正词组。,于是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雠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

8、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句中前一个“于是”,是介宾词组,含意是“在这个时候”;后一个“于是”也是介宾词组,意为“在这种情况下”,但其用法与现代连词“于是”比较接近。现代连词“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着前一件事,后一件事往往是由前一件事引起的,它是由后一个介宾词组“于是”发展而来的。城市宋张俞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诗中的“城市”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城”是“城市”之意,“市”是动词,意为“做买卖”。,母亲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袁)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袁绍的母亲亲自做过婢仆,袁绍实在是出身低微卑贱的人。句中的

9、“母”是“母亲”之意,作主语;“亲”是“亲自”之意,作动词“为”的状语。树木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句中的“树木”是个动宾词组,意为“种植树木”,现代的名词“树木”与句中的“木”字含意相当。,指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这句话意思是:白璧上有一个小斑点,请允许我指出来给大王看。“指示”是两个动词连用,不同于现代的双音词“指示”。地方孟子梁惠王上:“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句中“地”指“土地”,“方”指“见方”(“方千里”即“千里见方”),与现代名词“地方”不同。,知道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句中

10、的“知道”是动宾词组,意为“懂得道理(事理)”,与现代双音动词“知道”不同。禁止荀子王制:“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句中“令行禁止”是“号令一发就能施行,禁令一下就停止”之意,“禁止”实际上是条件复句的浓缩,与现代动词“禁止”不同。,身体淮南子氾论训:“故圣人以身体之。”句中的“身”指“自己的身体”,“体”指“体验”。成语“身体力行”指亲身体验,努力实行。现代“身体”是双音词。责备淮南子氾论训:“尧有不慈之名,舜有卑父之谤,汤武有放弑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句中“责备”是动宾词组,意即“要求完美”(“责”表“求”义,“备”表“完美”义)。成语“求全责备”中,“责备”与“

11、求全”义近。现代“责备”是动词,义为埋怨、指责。,故事汉书楚元王传:“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名儒俊材置左右。”句中的“故事”是“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之义,与现代“讲故事”中的双音词“故事”不同。放心孟子告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句中“放心”义为“放纵恣肆之心”,是偏正词组,不同于现代表“心情安定,没有忧虑和牵挂”之义的双音词“放心”。睡觉白居易长恨歌:“云髻半偏新睡觉。”“新睡觉”是“刚刚睡醒”的意思,“睡觉”是两个单音词。,三、古汉语的双音词,古汉语的双音词可以分为单纯双音词(只含一个语素)和合成双音词(含有两个语素)两类。1 单纯双音词 古汉语单纯双音词包括重言词和连

12、绵词。重言词。重言词,也叫“重言形况词”,又叫“叠音词”,是重叠两个音节组成的词。例如: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句中的“夭夭”、“灼灼”都是重言词。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句中的“斤斤”也是重言词。,重言词是重叠两个音节构成的,有的重言词的含义与记录这个词的字的含义有关。例如: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句中的“昭昭”是“明白”的意思,“昏昏”是“糊涂”之意,它们的含义分别同“昭”的“明亮”义、“昏”的“昏暗”义有联系。又如,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句中的“忡忡”是“忧愁之貌”,同“忡”的“忧虑不安貌”有关。类似

13、的重言词还有:依依(依恋的样子)、悠悠(久远的样子)、徐徐(慢行的样子)、袅袅(摇曳的样子)、恂恂(小心谨慎的样子)、眈眈(狠狠注视的样子)、悄悄(忧愁的样子),等等。,有的重言词的含义与记录这个词的字的含义无关。例如: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句中的“萧萧”是“马鸣之声”,与“萧”的本义“艾蒿”无关。又如,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句中的“丁丁”是“伐木声”,与“丁”的本义“干支名”无关。类似的重言词还有:夭夭(少盛之貌)、霍霍(磨刀声)、离离(繁茂貌)、坎坎(伐木声)、关关(鸟鸣声),等等。一般来说,重言词都是形容写貌之词或拟声词。,重言词在形式上与单音词的重叠形式

14、相同,但在表意上是有区别的。例如,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句中的“物物”、“种种”都是单音词的重叠形式,含有“遍指”、“每一”之义,这是重言词所不具备的。又如,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句中的“行行”是单音词的重叠形式,意为“走了又走”、“走啊走”,表示动作的重复进行,这也是重言词所不具备的。单音词的重叠形式在古汉语中颇为常见,如“旦旦”(每天)、“卷卷”(每卷)、“朝朝”(每天早晨)、“暮暮”(每天晚上)、“人人”(每人)、“家家”(每家)、“处处”(每处),等等。,连绵词。,连绵词,也叫“联绵词”、“联绵字”。“连(联)绵”是连接不断、不可拆开之义。

15、连绵词在书写上是两个字,这两个字只代表构成连绵词的两个音节的读音;这两个字(音)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意义,不可拆开理解。组成连绵词的每一个字的含义,一般来说,都与连绵词的词义无关。例如: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句中的“望洋”表示“仰视之貌”,是个连绵词,不可以拆成“望”、“洋”两个字理解成“望着海洋”。,由于记录连绵词的两个字只表示读音,因此,它们的写法往往不固定。例如,“望洋”还可以写成“望羊”、“望阳”、“旺洋”;“徘徊”也作“裴回”、“徘回”;“逶迤”也作“委移”、“逶陀”、“委它”、“委他”、“威夷”、“委蛇”、“委施”;“匍匐”也作“匍伏”、“蒲伏”;“黽勉”也

16、作“闵勉”、“闵免”、“文莫”、“密勿”,等等。连绵词一般都是描摹事物的声色形状的,也有表示事物名称的,在古代典籍、特别是诗经中用得比较广泛。,例如: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表示长短不齐之貌。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形容女子身形体态美好,有人将它译成“苗条”。楚辞渔父:“屈原放逐,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憔悴”形容瘦弱萎靡之貌。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徘徊”为往返回旋之貌。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是芦苇一类的植物。,构成连绵词的两个字,在语音上往往有“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两

17、个字的韵相同)或“双声兼叠韵”的关系。这是连绵词在语音上的一大特点。例如:双声连绵词:参差、踟蹰、栗烈、觱发、造次、缤纷、侘傺、容与、突梯、滑稽、忸怩、便嬖、蟋蟀、蒹葭、伊威(昆虫名)、蓬勃、唏嘘、仓卒、倜傥、恍惚、留连。,叠韵连绵词:须臾、窈窕、窈纠、忧受、夭绍、婵媛、崔嵬、仓庚、薜荔、彷徨、徘徊、堂皇、逡巡、妖娆、披靡、扶疏、荒唐、逍遥、混沌、扑朔、蹉跎。双声兼叠韵的连绵词:辗转。也有一些连绵词在语音上没有双声、叠韵关系,如:滂沱、浩荡、蜈蚣、狼藉、陵夷、逶迤、跋扈、芙蓉。,2 合成双音词,合成双音词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双音词。从其结构角度,主要可以分为偏正式、联合式和附加式三类。(1)偏正

18、式合成词 偏正式合成词的两个语素之间,具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例如:天下、足下、陛下、先生、天子、君子、公子、童子、小人、没人(会潜水的人)、白鹭、黄鹂、太医、太史、太守、县长、县令、屯长、亭长、寡人、寡君,等等。这类合成词是由词组凝固而来,结构稳定,整体表义。,(2)联合式合成词 联合式合成词的两个语素之间,是并列关系,每个语素都表示具体意义,多数还能作为单音词独立使用。根据语素间的意义关系,可分为同义复词、反义复词、变义复词、偏义复词。同义复词。同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语素组成,这两个语素往往可以单独作为单音词使用。例如:左传成公十三年:“寡君不敢顾婚姻。”诗经郑风丰序:“婚姻之道缺

19、,阳倡而阴不和,男行而女不随。”“婚姻”指嫁娶之事,应看成双音词。但“婚”、“姻”又可单用,尔雅释亲:“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恭敬”是双音词,但“恭”、“敬”可单用,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属于这一类的双音词还有:饥馑、恐惧、阻隘、朋友、康庄(康指五通的路,庄指六通的路)、宇宙、驽钝,等等。反义复词。反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反的语素组成,每个语素也可单独成词。例如:乾坤(“乾”代“天”,“坤”代“地”)、臧否(“臧”表赞美,“否”表批评)、呼吸,等等。,变义复词。变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成,但这两个语素组成合成词后,其原先的含义发生了

20、引申变化,也就是说,词义并非两个语素原义的相加。例如,“骨”和“肉”本指“骨头”、“肌肉”,它们组合成一个词后,不是“骨和肉”的意思,而是指整个躯体,如礼记檀弓下:“骨肉归复于土,命也。”又引申指具有血缘关系的至亲,如吕氏春秋精通:“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此之谓骨肉之亲。”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而爱过客也,多少之心异也。”,又如,“左”和“右”本指空间的两个方位,组合成一个词后,则指代君王或地位尊贵之人的近臣、近侍,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由此义又引申表示对别人的尊称,如战国策燕策二:“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在书信中,则专指对方

21、,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属于这一类的双音词还有:社稷“社”本指土地神,“稷”本指五谷神,“社稷”代指国家。,消息“消”本指消失,“息”本指滋长,“消息”引申指“音信”、“音讯”。如蔡琰悲愤诗:“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爪牙“爪”、“牙”本指野兽的脚爪、獠牙,“爪牙”喻指“国家的猛将”。如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风水“风”、“水”组合成双音词,表示宅地、坟地的地势、方向,用以附会吉凶祸福。等等。,偏义复词。偏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成,但词义只偏于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作为陪

22、衬。例如,墨子非攻上:“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古代种树的地方叫“园”,种菜的地方叫“圃”,“园圃”的词义偏于“园”,“圃”字只作陪衬。又如,史记文帝本纪:“骂其妻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缓急”在句中表示“急难之事”,词义偏于“急”,“缓”字只作陪衬。,休祲“休”指吉兆,“祲”指妖气,战国策魏策:“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句中“休祲”指不祥的云气,义偏于“祲,“休”字作陪衬。得失史记刺客列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句中的“得失”义偏于“失”,“得”字陪衬。作息“作”指劳作,“息”指休息,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句中“作息”义偏于“作”,“息”字陪衬。成败

23、后汉书何进传:“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句中“成败”义偏于“败”,“成”字陪衬。利害“利”指益处,“害”指害处,史记吴王传:“擅兵而别,多他利害。”句中“利害”义偏于“害”,“利”字陪衬。,异同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句中“异同”义偏于异,“同”字陪衬。寒暑列子杨朱:“无羽毛以御寒暑。”句中的“寒暑”义偏于“寒”,“暑”字陪衬。等等。需要指出的是:组成偏义复词的两个语素,都可以独立成词,以两个单音词的形式连用(这时候结成词组)。例如,盐铁论本论:“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句中的“缓急”就是一个词组,“缓”、“急”都有意义。又如,杜甫偶题:“文章

24、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句中的“得失”是一个词组,意为优劣,等等。因此,对这类组合,要细细体会特定的上下文语言环境,再确定它们是词组还是偏义复词。,3 附加式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是以一个实义语素为中心,在它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虚义语素组成的。根据虚义语素的位置,可分为前加式和后加式两类。前加式,即在实义语素前加上词头。古汉语中常见的词头有“有”、“其”、“言”、“于”、“薄”、“阿”等。“有”常用于专有名词、一般名词和形容词之前。如:有周、有夏、有殷、有虞;有政、有帝;有忡、有溃。“其”一般用于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前面。如,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25、,“言”用于动词之前。例如,诗经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经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蕨。”“于”也用在动词之前。例如,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薄”也用在动词之前。例如,诗经周南葛覃:“薄汙我私,薄澣我衣。”“阿”一般用于名词前,如:阿爷、阿母、阿叔、阿姊、阿兄、阿弟、阿妹、阿子、阿公、阿姑、阿姨、阿娇(人名)、阿瞒(曹操小名)、阿蒙(人名)、阿环(仙女名)。,后加式,即在实义语素后添加词尾。古汉语中常用的词尾有“然”、“乎”、“焉”、“尔”、“如”、“若”等,它们一般用在形容

26、词或动词之后。带词尾的双音词几乎都是形容词。例如:潸然、喟然、欣然、飘然、勃然、沛然、填然、油然、焕乎、确乎、惄焉、率尔、莞尔、荣如、辱如、纷若、沃若,等等。词尾也可用在双音词之后,构成三音节的形容词,如:飘飘然、欣欣然、恂恂如、徐徐焉,等等。合成双音词除了上述偏正式、联合式、附加式三类外,还有其他一些结构形式,如动宾式(将军、司马、司徒、司空、祭酒、执事)、述补式(匡正、扑灭)、主谓式(人定)等等。,也有少数双音词与典故有关,其结构比较复杂,难以用正常方法分类。例如:友于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意思是只有孝心笃厚的人才会对兄弟友爱。后来,取句中“友于”二字,表示“兄弟之间的友爱”,如后汉书史弼传:“陛下隆于友于。”有时则直接以“友于”表示“兄弟”,如曹植求通亲亲表:“今之否隔,友于同忧。”“友于”二字,“友”作动词,“于”是介词,其结构类型难以确定。,金兰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xi,气味)如兰。”后来取“金兰”二字表示交友投合、友情深厚。如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山公,山涛;嵇,嵇康;阮,阮籍)后引申为结拜兄弟之辞,如“义结金兰”、“金兰簿”等。“金兰”二字似为“联合式”,但又不同于我们上文分析过的各种联合关系。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