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复习研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44204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复习研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古诗词复习研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古诗词复习研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古诗词复习研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古诗词复习研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复习研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复习研讨.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诗词复习研讨交流课,房村镇中心中学 李铁2010.11.,研讨交流问题:,古诗词默写 古诗词赏析,古诗词默写,古诗词默写研讨交流提纲,1、考点解析2、主要题型及考查内容3、备战中考古诗词的复习4、考前强化记忆的方法(探寻高效记忆法)5、古诗词默写难点突破(错别字及答题小技巧)6、让学生了解专题式默写7 操作范例(以25课词五首中的三首豪放词为例),一 考点解析,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较好地反映一个人的语言积累、文化功底和人文底蕴,故各省市均加强了考查力度(为什么考)。近年在我市的中考语文试卷中,03-06 占10分 满分150,07-10 占8分 满分120 均约占总分的7%。考查范围为语文教学

2、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所规定的古诗文诵读篇目。,二古诗词默写的主要题型及考查内容,(一)、四种主要题型:即填空式默写、理解性默写、迁移性默写、拓展性默写。还有专题性默写。从03-10年我市试卷看以填空、理解性默写为主,迁移性、拓展性默写开始涉及,特点是内容相近或对比式的。这要引起大家的重视。(部分省市加大拓展性默写考查的力度)下面是我市近年来拓展性默写考题 例如2006(6)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2007(5)王安石凳飞来峰中”_,_”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2008(5)出师表中有这样两句话“,”与诸葛亮集 中“赏不

3、可不平,罚不可不均”的意思一致。,2009(7)“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两句诗表现了落花积极进取的精神但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_,_”在境界上更胜一筹。以上都是拓展性默写。(开放性灵活性是其特点)2010.2请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6)5月1日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为了表达对各国嘉宾的热烈欢迎,同时凸显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引用了论语中的“_,_”作为欢迎标语。热点大事件 迁移性默写(注重应用性)(二)、主要考查内容 1、选材上着眼于名篇名家名句,强调名句的知名度、积极向上和生命力。这类句子主要是写景名句、抒情名句、哲理名句、议论句、主旨句(文眼句)、对仗工整的名句等。小提醒:绝句四句都考 律诗

4、尤其是颔联颈联 词尤其是片尾句 2、考查对作家作品等文常的掌握。,三 备战中考古诗文默写平时复习应注意(建议),首先 要将背诵的篇目背熟,人人都要熟背,做到信口道来。只有会熟练的背诵,才能做到会默写。这关键看老师的检查力度。(背时一并落实文常)其次 认真注意每一个字的写法,尤其是笔画多的字及易错字,遇到不熟或容易写错的字要反复写、练。再次 对古诗词内容要深入了解,这样,应答理解性默写才能游刃有余。最后 备战时要多做一些古诗文默写训练题,这对巩固记忆很有好处,四 中考前强化记忆的方法:,过度记忆法(六遍能记住,超过50%效果最佳,即九遍)零散复习与整块复习相结合(平时化整为零、最后化零为整,由分

5、而合,考前1-2天再次强化。)反复记忆法(反复是记忆之母)(反复背、写、练)线索或专题复习法(打破学习顺序、册课顺序进行归类-爱国-送别)等,记忆就要与遗忘搏斗特别推荐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制定较科学的记忆法,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并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同样的比例忘掉的。在学习内容刚刚记住的时候 20分钟后回忆,遗忘率为42%;经过1小时后再检查,遗忘率为56%;经过一天后再检查(保持率为33%),遗忘率为67%;六天后(保持率为25%),遗忘率为75%;一个月后,保持率为21.9%,自此以后基本上就不再遗忘了,可见遗忘是客观存在的,它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根据这一规律,刚刚学习过的

6、知识应当及时复习巩固,开始复习时的次数要多,间隔的时间要短,以后再减少复习次数,扩大时间间隔。可以说,把握规律及时复习巩固是高效记忆的有力保障。,中考冲刺60天强化记忆法,根据艾氏规律的几个重要周期:人的记忆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第一个记忆周期是5分钟、第二个记忆周期是30分钟,第三个记忆周期是12小时 这三个记忆周期属于短期记忆的范畴 第四个记忆周期是1天 第五个记忆周期是2天 第六个记忆周期是4天 第七个记忆周期是7天 第八个记忆周期 是15天 第九个记忆周期是60天 以上的9个周期应用于背诵,作为一个大的背诵循环的9个复习点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记忆的效率。我们的安排是;倒数第60天、倒

7、数30天、倒数第15天、倒数第7天、倒数第4天、倒数第1天 六轮强化复习法,五 难点突破之一:错别字,今年我市中考古诗文默写难度是0.78 即平均失分率达22%,失分率偏高。错别字是重要原因。如何突破它?首先弄清主要错误类型:有增减笔画、偏旁错误、字形相近、音同形近 同音异形等,尤其以同音异形、同音形近字为最多。其次、分析造成错别字的原因。原因可能有:1 在教学时中老师没有进行细致的讲解强调(汗青-汉)2、距离时代久远 不知其内含(归雁洛阳边-燕)3、同音字或音同形近字,易混(10年化作春泥-化做)4、自然知识的匮乏 5、字,笔画太繁、生僻 6、对诗词背景、内容、意境、主旨不了解或理解不深。何

8、当共剪西窗烛-竹(近-进7常识性(10年见此屋现),类型举例认清“字”我字我救赎,“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洲”字误写作“州”,“州”与“洲”音同形近,但意义相差较大:“州”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洲”是指河流中由沙石、泥土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与水有关系,在这里鹦鹉洲是长江中的一块陆地,当然要写作“洲”。,“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的“罢”误写作“吧”,“吧”是语气助词,用在这里表示祈使语气;“罢”则是完毕的意思,表示动作结束,诗中描写了一少妇盼夫归来,所谓“女为悦己者荣”,早晨起床满怀希望,梳洗打扮一番,独倚望江楼,期盼丈夫归来,显然应该用“罢”。“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

9、近”误写作“进”,这句虽是一字之差,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内容主旨上却产生巨大影响。,泊秦淮是诗人乘船在秦淮河岸停泊,从附近的酒家隐隐传来歌女吟唱玉树后庭花的歌声,诗人无限感慨,谴责抨击那些不顾国家艰难醉生梦死的上层人物。“近”是靠近之意,“进”则是进入之意。让杜牧进入酒家,岂不是与那些醉生梦死的达官显贵沆瀣一气、同流合污!这些都属内容主旨不理解。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雁”误写作“燕”深层原因是对古典文化的不熟悉对“鸿雁传书”的典故不知道,或是自然知识匮乏,疏忽了塞外天寒大雁秋天应南飞。,纠正错别字方法推荐,讲清主旨 及时强调联系语境理解记忆 反

10、复默写纠正 或强制纠错 注重本字与易错字的比较(字形、字义或造字法)(形旁分析法)整理初中阶段应背诵古诗文的错字集,学而时习之第一次接触时先入为主,死记硬背。师生共同探讨找纠正妙法,例如,季节法燕-雁 奇特联想法 多角度法 趣味法、夸张扭曲法 找错字比赛 特征联想法(看孙郎-射天狼-凶狠侵犯人),难点突破之二 理解“类”默写的答题,无论是理解性还是迁移性、拓展性默写,均是带有理解性质的。深入理解诗词曲本身主旨思想感情是做题的基础理解性默写。采用提示篇名、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对整篇诗文的背诵,又考查对记诵内容的理解。如:清朝诗人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两句诗是().要求学

11、生对名家名篇,尤其是一些名句的意思要能知晓,这样,不管怎么出题,也不会因为不理解题意和诗句的意思而默写不出来.,答题技巧 1、.把握题干 审清要求 古诗文理解背默,也要像做其他试题一样,抓住题干部分,仔细弄清试题的要求,这才可能答好这类试题。2、斟酌语句 比较含义 审清了题干要求,但有时还不可能马上明确答案,这就需要将与背默部分相关的语句回忆,逐句斟酌,哪些句子最符合题干要求,以作为试题答案。3、注意空缺 查看暗示 文言诗文理解背默试题。常常从形式上给答题者留下或多或少的暗示,如空缺的数目、空句间的标点符号等。注意了这些暗示,有助于答案的确定。4、答罢试题 注意检查答案。逐字逐句检查答案,凭记

12、忆,分辨出错字,联系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找出别字。查出后,一一订正。这样,方能消除失误,或将其降低到最低限度。5、会使用排除法,举例,1、2006、(6)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 句:“?。”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答题:句意理解、?(明暗示)、舍生就是死与“死”(隐藏提示)、排除法 2、2008、(5)出师表中有这样两句话“,。”与诸葛亮集 中“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的意思一致。答题:句意理解、(暗示)”赏”“罚”与“陟罚”、不可不平不可不均就是“不宜异同”要求标准要一致。,六 让学生了解专题式(专题性)默写(可能时兴的),专题式默写。只是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任意默

13、写,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开放性默写就是根据平时的积累和题目的要求,写出表示同一主题的著名诗句。如: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诗篇抒发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请写出其中的两句()。这样的试题不局限于默写某一首诗中的诗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七 范例展台 填空式默写热句(重点句)渔: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江城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为报倾国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破阵子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考题回放(徐州中考),1、2005年默写古诗文名句或填写作家作品(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

14、意。(作者:渔家傲)2、2008年 5、默写古诗文名句或填写作家作品(3)了却君王天下事,。(作者破阵子)3、2009年 2、请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4)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4、2010年 2、默写古诗文名句或填写作家作品(每空1分计8分)(2),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理解性默写操千曲而后晓声(多练),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1、描写塞外孤城落日的名句是:_,_ 2、渲染古代西北边塞秋景的悲凉奇异的句子_,_ 3、作者借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匈奴的典故,表现将士思乡之情和报国激情的句子是:_,_。4、表达戍边将士思乡却有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抒发爱国情怀的

15、句子是;_,_。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1、表现词人愿效法武将魏尚,戍边抗敌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_,_。2、表达词人杀敌卫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3。抒发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_,_。4、借用典故,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_,_?5、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述自己希望得到朝廷信任、期盼为国效力的诗句是:_,_?,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1、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 句子是_,_。2、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出无尽感叹的句子是 _,_。3、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

16、追求的句子是_,_ 迁移性默写 拓展性默写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荒凉,这句是_,_。2、(2010 湖北黄冈中考)一、古诗词名句填写(6)、唐朝诗人王维出使到边塞,被眼前的奇异风光所震撼,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无独有偶,宋代范仲淹在边塞军中也对这奇异风光作过描写,其诗句是_,_。3理想是什么?理想就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关心寒士的济世情怀;理想就是苏轼_,_,_。杀敌立功的爱国精神;理想就是辛弃疾 _,_。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4、2010年福建晋江中考 按提示填空(6)马致

17、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的“_,_。”,是羁旅之人对故乡的思念;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的“_,_。”是夜不能寐的守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5、2010湖北 荆州中考(典型的拓展性默写 热点鲜活)(5)(8分)吟三国华章。阅读下面语段,按编号填写诗文。昔魏武吟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其志宏阔如宇;武侯临表:“受任于败军之际,_”,其情沛然如注;孙权劝学,蒙曰:“_,即更刮目相待”,其事流芳千古。太守出猎,狂书“_,亲射虎,看孙郎”,托古以言志;英雄梦回,忽作“马作的卢飞快,_。”,用典以抒怀;书生论史,偏说“_,铜雀春深锁二乔”,借题以讽今。诗仙饯别,且吟“_,中间小谢又清发”,激赏建安文风;稼轩

18、登临,笑谈“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总论三国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多少事,都在诗文中!,这三首豪放词易错字归纳,渔家傲 雁(燕)嶂(障)勒 羌、寐 江城子 擎、貂、裘、倾(顷)、郎(狼)鬓、妨(防仿)遣、冯(逢)、挽、狼(郎)破阵子 麾、炙(灸)、霹雳 了却(确)赢(嬴),古诗词鉴赏,研讨交流提纲,一、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主要考点(考什么)二、试题考查的热点角度(怎样考)三、中考古诗词鉴赏选材特点、题型、分值及备考建议四、古诗词鉴赏答题提示五、学生怕古诗词鉴赏的原因浅析六、诗歌赏析时学生常理解不清的概念七、考点梳理例谈,一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主要考点(考什么):,一,联系背景正确理解诗词的

19、思想内容,把握主旨 包括:1、对主要内容的理解 2、对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3、对抒情主题形象的理解 二、品析诗歌的语言 1、重点词语的品味(修辞、作用等:以动词为主)2、重点诗词名句的含义(句表面意思及寄寓的感情)重点名句指写景名句、抒情名句、哲理名句、主旨句(诗眼 词眼句)名句赏析时注意答题角度,可从多角度赏析 三、分析表现手法、修辞、写法,归纳其作用 四、分析意象,品味意境,感受创作风格,二试题考查的热点角度(怎样考),1、从整体上宏观上俯视全诗:考查整体感知主旨或思想感情2、从微观上细节处探微深究 考查 具体细节、动词赏析等3、从关键句(主旨句或文眼句)入手4、从诗歌表现手法等入

20、手,例题述说(徐州中考),一、2006-杜甫望岳 14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高大雄伟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2分)考诗眼 写景内容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考名句 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二、2007-浣溪沙 晏殊11词中作者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及自己的观察与感受,抒写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思考,做到了_情景或景情_结合,浑然一体。(1分)考表现手法 1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好在哪里。(2分)

21、答:(开放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学生能从某一个角度比较深入准确的赏析即得2分。)。名句赏析,参答:(1)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堪称佳对;(2)景物描写典型,画面生动;(3)蕴含着生活哲理,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4)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名句赏析 三、2008-游山西村 陆游 1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l 分)考词语赏析 14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赏写景名句(景中哲理)四、2009-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10.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_最爱(爱)(1分)考诗眼 思想感情 11.“几处

22、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 名句赏析 五2010-春望 杜甫 13(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2)请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诗作简要评析。(2分)考名句评析,三 中考古诗词鉴赏选材、题型分值及备考建议,一、考查选材重点、题型、分值:纵观我市中考(试卷篇幅的局限),备考时以绝句、律诗、短词为主,其余为辅。以填空题、简答题居多,我市没有选择题。06-10均是3分,第一题多填空第二多简答二、备考参考:1、古诗词赏析对学生来说较困难,故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是基础,也应考基础,也是得高分的基础。2、复习时力求做到考点细、准、讲透到位,既要从

23、整体上俯视理解,又要重视局部(如细节描写及诗眼)的赏析。(这二者是考试出题角度,很重要。)3、适量练习及指导学生答题技巧是得高分保证。4、适当补充赏析知识是必要的。例如诗歌常见写景技巧、表达方式、抒情方式等。,四 古诗词鉴赏答题提示,(一)仔细审题 弄准答题要求(思路、角度)(二)构建术语,规范表述(三)答到点子上、要点全面(四)重视检查 好”答“不怕回头改 答题技巧因时间和篇幅的原因,加上老师们对此非常重视有心得,故本节课不再赘述,敬请见谅!,五 学生怕古诗词鉴赏的原因浅析,年代久远 代沟巨大。对于古人诗词曲的创作技法了解太少。诗歌语言言简义丰 含蓄蕴籍(诗贵含蓄故 不易理解)。背景生平性格

24、等需要了解的太多,学生烦。鉴赏能力是高级能力,一般学生缺乏。,六 诗歌赏析时学生常理解不清的概念,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常用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比兴 象征 虚实结合(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静、化静为动、以声衬静)借古讽今 用典、铺陈、渲染、以小见大、等抒情方式常用有:一、间接抒情 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二直接抒情 如直抒胸臆等。古诗词以间接抒情为主。描写方法(状写景物的方式).渲染、白描、细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多角度写景(从视觉、听觉等、从声、形方面等、俯视仰视

25、等、),七 考点梳理例谈江城子,背景: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请外任,至密州 与同僚冬猎上片描写了密州打猎的威武壮观场面,突出地表现了词人的 少年狂气。聊欲为国出力不得志的怨愤 狂字统领上片 描写壮观场面及太守形象 赏“卷”及射虎下片言志抒发了渴望报效国家、卫国杀敌(为国效力抵御外侵)的爱国情怀。鬓句直抒壮志,不服老,老当益壮 持句化用典故,渴望重用,为国立功 会句用典 卒章显志 卫国杀敌抵御西夏入侵 中心略 请老师们在复习时要善于梳理考点做到:细、精、准、全、能考。,因三首词风格类似主旨接近易混,故取比较记忆法突破之,问题:试比较这三首词的异同?相同点:爱国 渴望建功立业 为国效力 风格 豪放不同点:1、景或事的意境气氛特点不同 渔-塞下秋景 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打猎 雄壮开阔 破-忆军旅生活 豪迈热烈 2、感情侧重点略有不同 三首词主旨识记(关键词记忆法)渔家傲范仲淹燕然未勒忧国思家-苍凉悲壮 江城子苏轼出猎渴望重用卫国杀敌-雄壮开阔 破阵子辛弃疾可怜白发壮志难酬-豪迈悲壮,古诗词鉴赏的真谛,没有对作品的透彻领悟,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鉴赏。“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上的话,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的名言一语道破了古诗词鉴赏的真谛。,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背词赏曲,顿觉余香满口回肠荡气,滋养精神净化灵魂 陶冶情操,不亦快哉!,谢谢大家!祝我区明年中考再创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