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绪论统计调查.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49123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16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二章绪论统计调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第一二章绪论统计调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第一二章绪论统计调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第一二章绪论统计调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第一二章绪论统计调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二章绪论统计调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二章绪论统计调查.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统计的产生和发展统计实践萌芽于奴隶社会的形成过程中早期的统计是从计量人口、土地、粮食、税收和军队等数量开始的。,根据历史记载,我国早在公元前两千年前的夏禹时代,便有人口数字的记载。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建立各级政府逐级上报统计数字的“上计制度”。齐国的鲁仲:“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尤无舟楫而经于水险也”。,秦国的商鞅:“强国知十三数:境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藁之数。欲国强,不知国十三数,地虽利,民虽众,国越弱至削。”,国外:1政治算术学派。产生于十七世纪中期的英国。代表人物:威廉.配第(1623-1687)代表作政治

2、算术有实无名的统计学派,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统计学家。威廉配第出生于英国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从事过许多职业,从商船上的服务员、水手到医生、音乐教授。他头脑聪明,学习勤奋,敢于冒险,善于投机,晚年成为拥有大片土地的大地主,还先后创办了渔场、冶铁和铝矿企业。马克思对配第的人品是憎恶的,说他是个“十分轻浮的外科军医”,是个“轻浮的掠夺成性的、毫无气节的冒险家”;但是,对于他的经济思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他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创见的经济研究家”,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3、国势学派(记述学派)。产生于德国创始人:海尔曼.康令(1606-1681)继承者:阿亨华尔课程国势学1749年正式命名为统计学 主要著作:近代欧洲各国国势学概论有名无实的统计学,1850年德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尼克斯独立科学的统计学国家论作为国势学的科学命名统计学作为政治算术的科学命名。,3数理统计学派代表人物:十九世纪比利时的生物学家、数学家和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1796-1874),第二节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一、统计的涵义统计工作: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总称。统计资料:是通过统计工作活动所取得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及其变化过程的数字资料。,统计学:是

4、根据统计的研究对象系统的阐述统计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社会科学,是统计工作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三者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在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三、统计工作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具体来说,统计工作的任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为国家制定政策、计划,指导国民经济和社

5、会发展提供依据。,、对政策和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通过及时的提供统计资料,科学地进行统计分析,对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全面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研究其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为进行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资料。,四、统计工作的过程统计设计:是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行通盘的考虑和安排。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统计任务,运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象客观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对调查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过程。统计资料分析:是对经过加工汇总的资料加以分析研究。,五、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6、、大量观察法:指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要从总体上加以考察,就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观察加以综合研究。、条件分组法:是指根据事物内在的性质和条件研究任务的要求,将总体各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研究方法。,、综合指标法:指运用各种统计综合指标来反映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一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统计模型法是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假定条件,用数学方程去模拟现实经济现象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所构成的整体。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有限总体

7、:总体所包含的单位数是有限的;无限总体:总体所包含的单位数是无限的。,、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也叫个体。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研究任务的不同可以相互转化。,练习:找出总体和总体单位:、研究全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研究某一汽车公司下属两个车队的汽车运输情况;、研究全国工业企业设备的使用情况;、某商业部门下属个商店的商品库存情况;、研究我国某一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选择:、对名工人的工资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名职工、名职工的工资总额、每一名职工、每一名职工的工资,、某地区有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每个工业企业、家工业企业、每一件

8、产品、全部工业产品,、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每一个工业企业、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要了解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名学生、每一名学生、名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总体的基本特征:()同质性:总体中的所有单位至少具有一个相同的性质;()大量性:总体中总体单位的数目要足够多;()差异性:总体中各单位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的性质。,二、指标和标志、指标即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它体现了事物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两个方面的特点。,2、标

9、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的分类:(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用文字表示。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用数值表示。,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体现。品质标志表现为文字;数量标志表现为数值-标志值。判断:某班组7名工人的日产量分别为6件、6件、7件、7件、7件、8件、8件,则平均日产量为7件,这是对7个数量标志求平均。(),(2)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不变标志:在一个总体的单位中,不管是品质标志还是数量标志它的具体表现在所有单位都是相同的,就把这种标志成为不变标志。可变标志:若某个标志在各个单位上的表现有可能不同,这个标志则称为不变标志

10、。,1,总体:某工厂所有男工人性别、年龄、工资、民族、个人成分、籍贯、文化程度、工作单位,3、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分为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和用文字表示的品质标志两种。,联系:(1)指标是由标志汇总而来的,没有标志就没有指标;(2)指标和标志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三、变异和变量1、变异:可变标志的属性或数值由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统计上称之为变异。没有变异标志就没有统计。,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变量的取值称为变量值。变量的分类: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连续变量:连续变量的取值

11、是连续不段,相邻两值之间可以做无限分割,它必须用度量和测量的方法取得数值的表现。,离散变量:离散变量的取值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形式。可以用计数的方法取得数值的表现。,四、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一)统计指标1、定义:统计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2、指标的构成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范围、空间范围、指标数值。,3、统计指标的特点:(1)数量性:统计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2)综合性: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特征的;(3)具体性:统计指标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数量。,4、统计指标的分类(1)从统计指标所说明的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数

12、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反映总体绝对数量多少的指标。质量指标: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统计指标。,(2)从作用和表现形式上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总量指标:是说明总体现象广度的,表明总体现象发展的结果;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的结果;平均指标:按某个数量标志说明总体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二)指标体系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构成的整体。,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是()(1)统计学(2)统计活动(3)统计方法(4)统计资料,2、一个统计总体()(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3、对50名职

13、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4、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4个数字是()(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1)工人年龄(2)工人性别(3)工人体重(4)工人工资,6、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是()(1)连续变量(2)离散变量(3)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4)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劳动生产率是()(1)动态指标(2)质量指标(3)流量指标(4)强度指标,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1

14、)数量性(2)同质性(3)总体性(4)具体性(5)社会性,2、指标与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1)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相互对调(2)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3)标志有可能成为指标(4)在不同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相互对调(5)在任何情况下,指标和标志都可以相互对调。,3、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1)性别(2)工种(3)工资(4)民族(5)年龄,4、下列哪几个属于质量指标()(1)产品合格率(2)废品量(3)单位产品成本(4)资金利润率(5)上缴利润额,5、在说明和表现问题方面,其正确的定义是()(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2)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3)变异是可变

15、标志的差异(4)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5)标志值是变量的数值表现,6、数量指标反映总体某一特征的()(1)规模(2)工作总量(3)强度(4)水平(5)密度,7、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1)厂房面积(2)职工人数(3)原材料消耗量(4)设备数量(5)产值,三、综合题要调查某商店销售的全部洗衣机情况,试指出总体、总体单位是什么?试举若干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第二章 统计调查,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一、统计调查的意义和要求统计调查:按照预定的统计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客观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按照所确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具体

16、的调查,取得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全部或部分单位以数字资料为主体的信息。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准确性和及时性,二、统计调查的种类(一)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二)按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经常性调查)和非连续调查(一次性调查)连续调查:随着被研究现象的变化,连续不断的进行登记。不连续调查:间隔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所进行的登记。,(三)按调查的组织形式,可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 统计报表是以原始记录为根据采用上级制发的统一表格、按照统一规定的时间、程序和计算方法由基层单位向上级有关部门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专门调查:为了解或研究某项问题而专门组织的调查。

17、,(四)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直接观察法、报告法和采访法直接观察法(直接调查):由调查人员到现场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计量而得到统计资料的方法。,报告法(凭证调查):以各种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为调查资料来源,逐级向有关单位提供资料的方法。采访法:询问调查和问卷调查,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二、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调查对象:需要进行调查的客观事物的总体。调查单位: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所要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填报单位):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的企事业组织。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候一致有时候不一致。,三、调查项目(调查提纲)是在调查过程中需要获得答案

18、的所有问题的列举。四、调查表把调查项目按一定顺序排列在表格上,就是调查表。单一表和一览表,五、调查时间和调查调查期限调查时间:资料所属的时间客观时间调查期限:是进行调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主观时间例:假定某企业2002年的经济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次年的一月底,则调查时间为(),调查期限为()。,六、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方法,一、统计报表制度(一)概念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方法。通过统计报表取得统计资料的这种制度,称为统计报表制度。,(二)特点1、统一性2、全面性3、周期性4、相对可靠性,(三)统计报表的分类1、按

19、调查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面统计报表2、按保送周期长短的不同可分为定期报表(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和半年报)和年报,3、按报送方式不同可分为电讯和邮寄4、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基层报表:是基层企事业单位根据原始记录,汇总整理、编报的统计报表。综合报表:由各级国家统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基层报表汇总整理编报的统计报表。,5、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不同分为国家统计报表、地方统计报表和业务部门统计报表国家统计报表也叫国民经济基本统计报表,由国家统计部门统一制发,用以反映全国性的经济和社会基本情况。,业务部门统计报表:是针对本部门业务管理的需要而制定的专业统计报表。地方统计报

20、表:是针对本地区特点而补充规定的地区性统计报表。,二、普查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作用和局限性普查的具体方式有两种:1、从上至下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和队伍对调查单位直接进行登记2、利用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颁发调查表由调查单位自行填报。,普查的组织原则:1、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点;2、普查范围内各调查单位尽可能同时进行,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3、统一规定调查项目;4、应按一定的周期进行。,普查按资料汇总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一般普查和快速普查,三、重点调查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调查对象中,不是就全部单位,而只是选择其中的一部分重点单位所进行的调查。重点单位:是指在总体中

21、举足轻重的那些单位。这些单位数目不多,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它们在总体中却占有很大的比重,能够反映出总体的基本情况。重点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采用以原始资料为依据的报告法。,四、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典型意义或具有代表性的单位所进行的调查研究。,五、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调查单位构成样本,计算样本指标,并通过样本指标推断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特点:1、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又要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2、按照随机原则取样,是抽样调查的另一个特点。,3、抽样调查的基本形式: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思考题:抽样调

22、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的区别是什么?,(1)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2)调查目的不同。重点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重点单位的调查,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抽样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算总体的数量特征;作为统计意义上的典型调查,是目的类似于抽样调查。,(3)推断总体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不同。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要以部分单位调查的结果推算总体指标,由于二者调查单位选择的方法不同,其推算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也不同。,抽样调查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因而在给定概率和误差范围条件下,可保证推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典型调查单位的选择由人们有意识的选择,难以保证推断结果的准确性和

23、可靠性,推断误差不知道也不能控制。,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二者有何区别?(1)普查属于非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全面统计报表属于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需要经常掌握的各种统计资料。,(2)全面统计报表内容固定,调查项目较少;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在调查时可以包括更多的单位,分组更细,调查项目更多。(3)有些社会经济现象不可能也不需要进行经常调查,但又需要掌握比较全面、详细的资料,就可以通过普查来解决;普查花费的人力、物力有时间较多,不宜经常组织,因此取得经常性的统计资料还需靠全面统计报表。,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人员进行普查

24、,调查对象是()(1)各百货商店(2)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3)一个百货商店(4)每位工作人员,2、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1)全国人口(2)每一个人(3)每一户(4)每位工作人员,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1)全部设备(2)每台设备(3)每个工业企业(4)全部工业企业,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1)普查(2)典型调查(3)抽样调查(4)重点调查,5、统计调查纲要是()(1)调查过程中应进行的工作总和(2)统计调查计划(3)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必须得到回答的问题目录(4)对统计调查的

25、结果来得到答案的项目,6、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1)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2)确定调查的范围(3)确定调查的单位(4)登记的方便,二、多项选择题1、某地区进行企业情况调查,则每一个企业是()(1)调查对象(2)统计总体(3)调查单位(4)调查项目(5)填报单位,2、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有()(1)抽选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2)抽选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不同(3)取得资料的方法不同(4)在对调查资料的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5)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3、非全面调查包括()(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4、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可以分

26、为()(1)采访法(2)抽样调查(3)直接观察法(4)典型调查(5)报告法,5、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以用于一次性调查(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的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取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式方法,6、普查是一种()(1)非全面调查(2)专门调查(3)全面调查(4)一次性调查(5)经常性调查,三、指出下列调查的种类(1)为了解钢材积压情况,上级机关向单位颁发一次性调查表要求填报(2)一批商品运到商业仓库,在这批商品中选出10件进行仔细检查,以判断和记录其质量,(3)某乡在春播期间每隔5天象上级主管部门提交播种进度报告(4)为了解科技人员分配、使用状况,有关部门向各单位布置调查表,要求填报,(5)对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效果进行调查(6)选取部分企业进行调查,以了解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后的成果及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