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ppt课件(第十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49489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8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第十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第十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第十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第十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第十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第十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学ppt课件(第十章).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汇率制度的选择 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第一节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货币贬值与物价水平 货币贬值与外汇短缺 货币贬值与进出口贸易收支 货币贬值与总需求 货币贬值与就业、民族工业、劳动生产率和 经济结构,一、货币贬值与物价水平 传统的理论认为,在需求弹性比较高的前提下,货币贬值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和降低出口产品的国外价格,通过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进口可以减少,从而生产进口替代品的国内产业得以扩张;出口可以增加,从而生产出口商品的产业得以扩张。贬值不一定真能达到上述理想的结果。原因:,从货币工资机制来讲,进口物价的上升,会推动生活费用的上涨,从而导

2、致工资收入者要求更高的名义工资。从生产成本机制来讲,当进口商品构成出口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贬值会直接导致出口商品价格的上升,并可能最终恶化本国的贸易收支。,从货币供应机制来讲,贬值后,由于货币工资机制和生产成本机制的作用,货币供应量可能增加。从收入机制来讲,当进口和出口的需求弹性均较低时,本国的收入会减少,支出会增加,并导致贸易收支恶化和物 价水平上涨。,二、货币贬值与外汇短缺外汇短缺的根本原因不是货币性的,但货币贬值会影响外汇短缺的扩大或缩小。通过货币供应机制,贬值导致国内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货币发行增多,使人们预期货币的进一步贬值,出于保值,人们转而将资金投向外币,从而加剧外汇市场的缺口

3、。这是货币供应预期机制。,四、货币贬值与总需求 汇率变动与总需求的关系比较复杂。贬值在对经济产生扩张性影响的同时,也有可能对经济产生紧缩性影响。这实际上是货币贬值加在社会总需求上的一种赋税,可称为“贬值税”,“贬值税效应”。,货币贬值可使出口行业利润增加,进口商品成本增加,两者都会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收入再分配效应”。从货币理论和金融资产的角度来看,货币低估使本国货币购买金融资产尤其是外币资产的能力下降,它把较多的本国购买力转移到了相同数量的外币资产上,从而也会导致总需求的萎缩,这是“货币资产效应”。,“债务效应”也会导致总需求的萎缩。货币低估或贬值后,偿还相同数额的外债需要付出更多的本国

4、货币。当外债还本付息额较大时,货币贬值必会引起国内总需求下降。,五、货币贬值与就业、民族工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结构 货币贬值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税赋行为。它是对出口的一种补贴,对进口的一种征税。在单一汇率制度下,货币贬值的税赋效应,具有统一性这样一个特点。,货币贬值,具有明显的保护本国工业的作用。但货币的过度贬值,使以高成本、低效益生产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品的那些企业也得到鼓励,因此,它具有保护落后的作用,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也使社会资源的配置得不到优化。,第二节 汇率制度的选择,国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 其他汇率制度简介 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

5、一、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一)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比较 1单一性 以本国产品价格国际竞争力下降为例(PeP*)浮动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在浮动汇率制下,只需听任汇率e调整,调整的时间快、成本低;而在固定汇率制下,必需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调整本国价格体系,牵涉到许多变量,尤其是价格调整存在粘性时,浮动汇率的优势更为明显。,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对本国价格体系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完全通过汇率变动调整是不合理的。例如,本国产品国际价格竞争力下降是由于出口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导致成本过高造成时,货币贬值只能在短期内增加出口,而在固定汇率制下,相关产业被迫主动采取措施降

6、低成本,提高技术水平,这一价格调整往往是不可回避的。,2自发性浮动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在浮动汇率制下,只要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失衡,货币就会自动贬值或升值,从而对国际收支自发调节;而在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失衡一般都需要政府制定出特定的政策组合来加以解决,这一过程中存在的时滞等问题使其效率较低。,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1)导致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汇率未必能按照平衡国际收支所需要的方向进行调整。例如,一国经常账户出现较大赤字时,如果同时存在大规模资本流入,本币不仅不会贬值发而会升值,将对本国出口部门竞争力带来损害。,(2)汇率只能通过价格因素影响到国际收支,而国际收支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如在

7、一国产品由于其高质量而很少有其他国家产品能替代时,汇率变动并不能改变对其的需求。(3)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整往往需要国内政策的支持,如贬值刺激出口时,必须有国内相应的紧缩政策才能避免通胀抵消贬值作用。,微调性浮动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可以根据一国国际收支的变动情况进行连续的微调而避免经济的急剧波动。而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对国际收支的调整往往是问题积累到相当程度时才进行的,这一调整一般幅度较大,对经济的震荡比较剧烈。,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并不否认固定汇率制下的调整较为僵硬,但是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汇率调整,尤其是当这些调整是货币性干扰所造成的时候。在资本流动对汇率形成产生决定性影响时

8、,浮动汇率的无谓调整是很剧烈的,对经济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稳定性浮动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首先,浮动汇率制下的投机主要是一种稳定性投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是稳定性的,倾向于降低市场价格波幅。其次,投机性资金不易找到汇率明显高估或低估的机会而固定汇率制下,政府较少调整汇率,所以给投机性资金找到汇率错误定值的时机;在政府承诺对汇率水平进行支持时,投机性资金可以在不承担风险的情况下进行投机,从而不稳定。,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首先,由于投机者心理往往非理性,浮动汇率制下盛行的是非稳定性投机,扩大了市场价格波幅,而固定汇率制下,由于投机者预期汇率将向固定水平调整,在现实汇率水平与平价存在差异时通过缩小

9、差异获利。,其次,固定汇率制下政府的介入至少使市场交易者心理上存在名义锚,可以通过改变投机者预期对汇率稳定施加影响,消除不确定性。而浮动汇率制下对未来汇率预期的不确定性使外汇市场完全成为投机者的乐园。,(二)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利益问题1政策自主性要求实行浮动汇率制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货币政策可以从对汇率政策的依附中解脱出来,让汇率自发调节实现外部均衡。并且,浮动汇率制下一国可以将外国通货膨胀隔绝在外,独立制定本国经济稳定与发展的政策。,固定汇率的支持者指出,首先,完全利用汇率政策解决外部均衡,就意味着政府准备接受任何的汇率水平,显然不可能;其次,汇率调整必须有相应的国内其他政策的配合才能发挥效力

10、;再次,浮动汇率制不可能真正隔绝外国通胀对本国的影响,本国货币的贬值会通过各种途径对国内物价水平产生影响。,政策纪律性浮动汇率制的拥护者指出,浮动汇率可以防止货币当局对汇率政策的滥用(如故意高估或低估)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固定汇率制可以防止对货币政策的滥用(如扩张的货币政策会对固定汇率制构成威胁)。,政策放大性浮动汇率制下货币财政政策对收入等实际变量的影响比固定汇率制下的效应一般要大,因为汇率的调整增强了原有政策的效果。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政府在对固定汇率制的维系中,会获得执行政策始终一致的声誉,这样在政府的政策实施过程中,会通过影响人们的心理预期而受到额外的效果。,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

11、响 第一,对国际贸易、投资等活动的影响。第二,对通货膨胀的国际传播的影响。第三,对国际间政策协调的影响。,就本质来说,两种汇率制度的比较实际上意味着在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中,对“可信性与“灵活性的权衡,这两者常常是不可兼得的。那么,有没有较好的结合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优点的其他汇率制度呢?答:有!,二、其他汇率制度简介 爬行钉住制 爬行钉住制是指汇率可以作经常的、小幅度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爬行钉住制的倡导者认为它具有以下优点:(1)它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内外均衡调节机制(2)它可以使一国抵制境外通货膨胀的输入(3)它可以减少一国持有的外汇储备的数量,研究者指出爬行钉住制也具有一些严重的缺陷:

12、国内货币政策仍受到来自外部的严重制约 汇率调整的速度不够迅速。汇率调整极易转化为国内的通货膨胀。,汇率目标区制广义的汇率目标区制是泛指将汇率浮动限制在一定区域内(例如中心汇率的上下各10)的汇率制度。狭义的汇率目标区制是特指美国学者威廉姆森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以限制汇率波动范围为核心的一整套内容的国际政策协调方案。,“蜜月效应”与“离婚效应”,目标区下的汇率围绕着中心汇率而上下变动,当离开中心汇率至一定程度后便会自发向之趋近,这一情形宛如热恋中的情侣短暂分离一段时间后便会尽可能地抗拒进一步的分离、急于寻求重新相聚,所以称之为“蜜月效应”。,当汇率目标区不再具有普遍可信性时,投机行为使得汇

13、率变动剧烈,汇率不再自动倾向于中心汇率,而且汇率变动一般会超过正常汇率变动幅度。这一汇率变动情况正如情侣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发现爱情已褪去了玫瑰色的光芒,双方存在根本上的性格不合而不再指望将婚姻关系维持下去,一些小事都会引起大动干戈,这可称之为“离婚效应”。,第三节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目的(理解)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类型(知道)外汇市场干预的效力分析(重点掌握)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实践(了解),一、干预外汇市场的目的总的来说,干预是因为外汇市场在自发运行中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即市场自发确定的汇率往往不能正确反映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的要求,不能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具体来说,干预

14、目的包括:(一)防止汇率在短期内过度波动(二)避免汇率水平在中长期内失调(三)进行政策搭配的需要(四)其他目的,二、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类型 按干预的手段来分,可分为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两种类型 按是否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分,可分为冲销式干预与非冲销式干预两种类型 按参与干预的国家分,可分为单边干预与联合干预,三、外汇市场干预的效力分析通过外汇市场以及相关的交易来改变各种资产的数量及组成比例,从对在资产市场上确定的汇率产生影响,这可称之为资产调整效应。通过预行为本身向市场上发出信号,表明政府的态度及可能采取的措施,以影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从而达到实现汇率相应调整的目的,这可称之为信号效应。,

15、(一)干预的资产调整效应运用货币模型的分析,假定外汇市场上本币贬值超过一定幅度,非冲销式干预通过在外汇市场上出售外币资产实现,造成本国货币供应量减少,带来本国价格水平的下降和本币的升值;冲销式干预维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如果不考虑预期等其他因素时,不能影响汇率。,(二)干预的信号效应一般在市场预期混乱、投机因素猖獗时特别有效。信号效应的实现要求市场参与者遵循理性预期最为重要的是,政府必须建立起言行一致或具有政策一致性的声誉,从而使政府发出的信号具有可信性。,四、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实践 西方五国(英、美、德、日、法)财政部长于1985年9月22日在纽约的广场饭店召开会议讨论美元币值问题,发表了将采取联合干预措施以使美元从过于高估的汇率水平上降下来的广场宣言。到了1986年底,美元的币值又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各国都认为美元的贬值已足够了。在1987年2月22日,在法国卢浮宫又召开了一次会议,在会议达成的卢浮宫协定上,各国承诺将使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目前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