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王金玲.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49961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文化运动王金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文化运动王金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文化运动王金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文化运动王金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文化运动王金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文化运动王金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文化运动王金玲.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2课新文化运动,温故而知新,西学东渐的历程:,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技术,(器物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制,革命派,民主共和制,制度,(制度层面),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文化思想层面,新文化运动(19151919),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运用了一种全新的思想来为其变革政体鸣锣开道。但他们有无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进行抨击?他们变革社会的实践仅停留在哪一个层面?,陈独秀对西方国家的历史进行认真研究后,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几千年封建文化的毒害。因此,救亡之道是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代之以西方文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哪些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背景)看以下材料,思考:,(3)思想文化方面:,(2)经济方面:,(1)政治方面:,看材料、回顾历史,英国于1913年在中印东段边疆制造了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1915年5月9日 袁世凯承认“二十一条”,袁世凯称帝标准像,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极力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1914年9月28日,孔子生日那天,袁世凯头戴平天冠,身穿古装服,率文武百官到孔庙,行三跪九叩大礼,演出了民国以来第一次祭孔朝圣的大丑剧。12月23日冬至节,袁世凯又穿起特制的古怪察服,率领百官,拥到天坛,举行祭天大典。这是袁世凯的又一次复古表演,1914年12月袁世凯到天坛祭天,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什么还会

3、发生这样的闹剧?这说明什么问题?,民主共和的观念虽然深入人心,但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仍没有改变。说明封建统治思想还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这对中国革命发展是极大的阻碍,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时期,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工业分布示意图,一、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北洋军阀(袁)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3)思想文化方面:,(2)经济方面:(根本原因

4、),(1)政治方面:,认识: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要进行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主要活动中心在哪里?,(1)兴起的标志:,1915年 陈独秀 上海 青年杂志,(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3)旗帜:,(4)主要思想阵地:,(5)主要活动基地:,“民主”、“科学”,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鲁迅 胡适 钱玄同 刘半农,陈独秀 李大钊,北京大学,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红楼位于市内沙滩北街,为北大老校舍之一,原名“京师大学堂”。1918年建,楼为工字形,共4层,大楼通体用红砖砌成,故名。1918年初,李大钊在此创建中国

5、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1919年5月4日,北大学生从红楼出发到天安门举行了示威游行(五四运动)。以后,红楼北面的广场多次成为北京学生进行革命运动的集合地。1919-1920年毛泽东曾在楼内图书馆工作。鲁迅任北大国文系教授时的休息室在二楼扶梯对面。1953年北大全部搬到西郊。1984年设置“红楼纪念牌”。,北大红楼,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的部分教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请思考:“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鼓励各科学观点自由发展,让新思想去抢占封建思想的阵地。,台湾知名历史学者、作家李敖在香港拜祭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蔡元培的墓地,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

6、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核心内容),民主:,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包括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反对封建迷信和盲从等,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包括人权平等、个性解放、独立人格、共和政体等,科学:,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狂人日记),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核心内容),实质: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和扬弃,(1)对旧礼教、旧道德攻击最猛烈的代表人物是谁?(2)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3)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是否适用于今天?,思考,狂人日记简介

7、 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4月。它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狂人日记的主题,据鲁迅说,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鲁迅曾说,狂人日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的确,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鲁迅(1881-1936),狂人日记经典段落 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

8、。,狂人日记经典段落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人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睛看我。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狂人日记经典段落狂人日记最后的呐喊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一九一八年四月。),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前期),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核心内容),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胡适文学改良

9、刍议(欣赏P98胡适诗)(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3)鲁迅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4)文化平民化,?,拓展: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新文化运动有了什么新的发展,4、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最早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还有陈独秀、毛泽东等,实质: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和扬弃,为何要进行文学革命?有何意义?,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打击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专制主义;动摇了传统礼教(儒学)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了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10、。,关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梁启超曾说过:“先是从器物上感觉出,再是从制度上感觉出,最后是从文化上感觉出。”请列举具体史实以证明梁启超以上言论的正确性。,(1)器物层次:鸦片战争期间,地主阶级的 派,提出“”的主张,着重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中,地主阶级的 派提出“”,以“”为指导思想,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2)制度层次:洋务运动后期,分离出来的 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实行 政体,但未付诸行动。维新变法运动中,以、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的 和中国传统的 相结合,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 制,发展资本主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抵抗派,“师夷长技以

11、制夷”,西方军事技术,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派,君主立宪制,康、梁,政治学说,儒家学说,君主立宪,资产阶级 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学说为武器,以 为指导思想,主张建立 制,并领导了辛亥革命。(3)文化层次: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 派,以西方的、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提倡,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反对旧道德;提倡,反对旧文学,掀起了一场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天赋人权,自由平等,革命,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激进,民权,平等,民主和科学,新道德,新文学,思考:为什么说新青年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示:新青年任用的编辑大多接受了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进化

12、论;新青年宣传的核心是民主和科学思想。,问题:北京为何会成为1915年之后一段时间内的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917年,新青年从上海随陈独秀迁到北京;进步知识分子担任新青年的编辑或撰稿如李、胡、钱、鲁、刘等人;由蔡元培任校长的北大“兼容并包”、“学术自由”,聘进步知识分子任教,使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中去,而传统的文言文比较难懂,于是新派人士做语言文字的改造工作,力倡白话文,开展文学革命。,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准备,文学革命的原因,文学革命的意义:,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孔教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是否适用于今天?,(1)“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这场扫荡权威、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这个口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2)这个口号不适用于今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