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知识(苏).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52522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6.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心理学知识(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基础心理学知识(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基础心理学知识(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基础心理学知识(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基础心理学知识(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心理学知识(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心理学知识(苏).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总复习,授课教师:苏缇,2023/9/8,授课教师苏缇,2,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倾向性:需要、动机、价值观,心理过程:知、情、意,第一节 绪论,基础心理学内容0611 31,心理过程包括()。P3A)认知、情感和意志 B)能力、气质和性格C)知、情、意和能力 D)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人的心理的本质0705 8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P4(B)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P58(C)无脊椎动物已经出现知觉P4(D)只有人类才有逻辑思维P5031A;86 ABD,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构造

2、及功能0605/1011 26,神经元是由()组成的。P15A)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B)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C)细胞、突起和纤维 D)细胞核、突起0705 27、脑最古老的部位是()。P17(A)小脑(B)脊髓(C)丘脑(D)脑干0805 87、脑干包括()。P17(A)丘脑(B)延脑(C)脑桥(D)中脑0905 26、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是()P17(A)小脑(B)脑干网状结构(C)丘脑(D)下丘脑26 A;27 D;87 BCD;26 B,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1105 32、人大脑皮质中威尔尼克区严重受损可能会出现()。P551011 47、布洛卡中枢受到严重损伤后会出现(

3、)。P55(A)失写症(B)接受性失语症(C)失读症(D)表达性失语症0711 8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20(A)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是不对称的(B)右利手的人左半球的言语功能占优势(C)单侧化指人脑的主要功能集中在左半球(D)右利手的人右半球的形象思维占优势0611 30,1860年,()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P20 A)布洛卡 B)斯佩里 C)巴甫洛夫 D)艾宾浩斯32 B/D;88 BD;30 A,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感觉概述0611 87、感觉的属性包括()。P22A)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B)它是对过去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C)它是人脑对

4、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D)它是人脑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AC感受性与感觉阈限0605 28,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P23A)正常关系 B)对数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D,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感觉现象P240711&0605 28、在外界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P24(A)感觉对比(B)后像(C)感觉适应(D)联觉0805 88、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P25(A)同时对比现象(B)相继对比现象(C)色彩对比现象(D)感觉适应现象0805 28、红色让人感到温暖,这是一种()现象。P25(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像(D)联觉0905 67

5、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了蓝绿色的灯影,这是()。P25A正后象 B互补现象 C负后象 D彩色对比 C,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各种感觉0705 28、色觉异常的人通常是靠()来辨认颜色的。P28(A)色调(B)明度(C)饱和度(D)照度0711 87、声音的性质包括()。P29(A)音调(B)响度(C)饱和度(D)音色0605 31,痛觉的生物意义在于()。P32A)它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 B)它使我们感到生活的真实 C)它能使我们适应环境 D)它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0705 8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31,32(A)所有的痛觉都是内部感觉(B)所有的痛觉都是外部感觉(C)痛觉不容易适应(D)

6、痛觉具有机体保护的作用28 B;87 ABD;31 D;87 CD,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知觉概述0605 30,知觉的基本特性有()。P32A)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B)直观性、间接性、恒常性、概括性C)直观性、整体性、可操作性、间接性 D)逼真性、可操作性、选择性、理解性0805 29、白纸在橙色灯照条件下,看起来依然是白色,这是因为知觉具有()。P34(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0905 48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称为知觉的()。P33 A恒常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理解性,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知觉种类1005 48、人脑对物质

7、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P38(A)运动知觉(B)时间知觉(C)似动知觉(D)方位知觉B0905 113、人估计时间的依据包括()P38(A)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B)各种计时工具(C)生理活动的同期性变化(D)各种客观规律 ABCD,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08051011 89、错觉的性质包括()。P39(A)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B)错觉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C)只要知道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是可以克服的(D)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ABD0905 86、关于错觉,正确的说法包括()P39(A)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B)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

8、C)只要知道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是可以消除的(D)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ABD,第四节 记忆,记忆及记忆过程0611 26 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是()。P41A)识记 B)记忆 C)再认 D)回忆0611 86 30 B,第四节 记忆,三个记忆系统 0611 88,三个记忆系统是以()作为标准来划分的。P45A)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 B)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C)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方式 D)全部报告和部分报告BC0905 27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衰退和()。P47 A固化 B迁移 C干扰 D定势0905 68瞬时记忆保存的时间一般在()秒以内。P46 A025 B1 C4

9、 D5 1005 47、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方式和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是划分()的标准P45(A)记忆过程(B)图象记忆和声象记忆(C)思维过程(D)三个记忆系统D,第四节 记忆,0711 27、干扰会造成长时记忆的遗忘,干扰可分为()。P47(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B)前干扰和后干扰(C)前摄抑制、中摄抑制和倒摄抑制(D)远干扰和近干扰0605 33,记忆材料在 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P47。A)系列位置效应 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 D)记忆顺序效应0705 30、系列位置效应的一般表现是()的材料记得好。P47(A)开头(B)中间(C)后边(D)两头27 A;33 A;3

10、0 D,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0905 68、()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P48(A)概念(B)思维(C)语言(D)言语B思维的种类0811 89、根据思维的形态所划分的思维的种类包括()P49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创造性思维ABC概念0705/0905 概念是()。P50(A)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B)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应(C)以词为基本单位的符号系统(D)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ABD,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问题解决0811/0905 87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原因包括()P52A、迁移作用 B、原型启发作用 C、定势作用 D、动机作用ABC

11、0811/1005 68由于反复操作而形成的,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叫()。P52A思想准备 B定势 C知觉准备 D策略0811 28、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为()P52 A、迁移 B、定势 C、态度 D、动机,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语言与言语 0811 33、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叫()P52A、言语 B、内部言语 C、语言 D、符号系统0605 102/0811 88、言语的特点包括()。P52,53A)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的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B)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C)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 D)言语是一种社会现象0811/1105 威尔尼克中枢受到严

12、重损伤,患者会出现()P55A、接受性失语症 B、失读症 C、表达性失语症 D、失写症33 A;88 ABC;30 A,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1011 8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P52,53(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B)言语是一种心理活动(C)言语要借助语言实现(D)言语是一种符号系统0805 31、布洛卡中枢即()。P55(A)听觉性言语中枢(B)视觉性言语中枢(C)运动性言语中枢(D)书写性言语中枢C0905 67、大脑皮层中角回受到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P55(A)失读症(B)表达性失语症(C)失写症(D)接受性失语症A,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想象0811 32、想象是()

13、P55A、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B、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C、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D、人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A,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意识0805 32、在觉醒状态下的知觉被称为()。P58(A)意识(B)注意(C)认识(D)知觉A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0811 31、梦出现在()P59A、快速眼动期 B、深度睡眠阶段 C、睡眠锭阶段 D、波阶段A,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注意概述P54 0611 27,注意可分为()。P62A)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B)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C)随意注意、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D)无意注意、有

14、意注意、随意后注意B1005 86一般来说,心理过程包括()。P3,62 A意志 B情感 C能力 D注意,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注意的特征0611 28,按照任务的要求,注意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叫()。P631105 31、个体根据任务的要求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指向并集中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P63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动摇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0905/1011 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过去的现象,称为()P63(A)注意转移(B)分心/注意分散(C)注意分配(D)注意集中/注意转换1011 31、简单任务下的注意广度大约是()。P62(A

15、)46(B)59(C)35(D)69,0605 32,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这是()。P63 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动摇0905 112、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P63(A)必须其中有非常熟练的(B)必须都是非常熟练的(C)不能有内在的联系(D)必须有内在的联系AD,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需要与动机概述0611 89,需要()。P64 A)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 B)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C)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D)是顺利有效地完全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1011 下列说法中正确

16、的包括()P65,71A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 B 动机是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力C 能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的外部条件叫驱力D 情绪具有动机作用0905/1005/1011 99、以下正确的说法包括()P64(A)人和动物的自然需要是一样的(人和动物的自然需要没有区别)(B)自然需要是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原因(C)交往的需要属于获得性需要(D)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其他描述:人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具有对象性,社会需要是人特有的,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需要层次理论0711 31、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爱和归属是第()个层次的需要。P67(A)2(B)3(C)4(D)5B0811 86

17、、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免于恐惧的需要属于()P67A、生理需要 B、生长性需要 C、安全需要量 D、缺失性需要CD 1005 单选100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交友的需要属于()。P67 A安全的需要 B生长性需要 C爱和归属的需要 D缺失性需要,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0711 89、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长需要()。P67(A)是低层次的需要(B)是高层次的需要(C)是优先要满足的需要(D)如果满足就有利于健康 0905 99性的需要属于()。P64 A自然需要 B生物需要 C社会需要 D获得性需要 0905 112符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说法包括()。P67 A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越晚 B层次越

18、低的需要出现越晚 C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 D层次越高的需要力量越强,动机及社会动机1105 27、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是()。P65(A)感觉(B)需要(C)气质(D)性格0905 50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随着任务难度的 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的趋势。P139 A逐渐降低 B逐渐上升 C迅速上升 D迅速降低0905 47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动个体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 称()。P65 A内驱力 B诱因 C情绪 D兴趣,0905 101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P141 A目标的吸引力 B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C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D个体的情绪状态1005 66一

19、对青年夫妇,想生孩子又怕麻烦,这种矛盾心理属于()P77。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1011 33、一个年轻人既想参军,又想上大学,这时候他面临()。P77(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更多动机冲突见“意志”一节),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理论0811 27、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这是()的观点 P72A、沙赫特 B、詹姆斯 C、伊扎德 D、坎农0905 66、詹姆士的情绪理论属于()P721011 32、兰格的情绪理论属于()P72(A)丘脑理论(B)认知理论(C)外周理论(D)动机理论0905 46、詹姆士强调

20、情绪与()的关系P72(A)机体变化(B)动机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27 B;66 C;46 A,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0711 30、()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P72(A)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B)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C)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理论(D)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B0905/101132、沙赫特强调在情绪发生中起主导/决定作用的是()。P72(A)环境刺激(B)生理变化(C)动机过程(D)认知因素 1011 88、情绪的功能包括()。P70(A)适应功能(B)组织功能(C)概括功能(D)信号功能1011 33、情绪能传递信息,沟通思想,这说明情绪具

21、有()。P71(A)适应功能(B)信号功能(C)语言功能(D)概括功能,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的种类0611 29,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P74A)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 B)情绪状态的基本形式C)复合情绪的不同种类 D)情绪和情感变化的几种维度0705 31、一般认为原始情绪指()。P74(A)激动与平静(B)高兴与悲哀(C)喜、怒、哀、乐(D)喜、怒、哀、惧0805 35、按情绪状态可把情绪分为()。P75(A)心境、激情、应激(B)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C)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D)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29 A;31 D;35 A,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22、,意志行动(更多动机冲突见“动机”一节)0711 29、两个目标具有同样吸引力,但不能同时获得时出现的动机冲突叫()。P77(A)双避式冲突(B)趋避式冲突(C)双趋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0811 26、一个高中生在分科时,既想学理科也想学文科,这时他到的冲突属于()P77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趋式冲突0805 90、动机冲突的主要形式有()。P77(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意志品质0905 100、意志的品质有()P78 A 自觉性 B 目的性 C 坚韧性 D 自制性1005 46属于意

23、志行动的是()。P76 A残疾人登山 B单位会餐 C小孩玩游戏 D上床睡觉1011 意志属于()。P76 A心理过程 B 人格特点 C 克服困难的行为 D 动机过程1105 26、与易受暗示性和武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P78 A 坚韧性 B 果断性 C 自制性 D 自觉性,第九节 人格,人格概述0711 86、()属于人格的倾向性。(A)需要(B)气质(C)动机(D)性格1011 8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P84,85(A)人格是个体各种心理特点的总和(B)个体的人格结构相对稳定(C)人格会影响个体的情感(D)人格具有独特性1011 88、人格的成分包括()(A)人格的倾向性(B)人

24、格的独特性(C)人格的心理特征(D)人格的适应性0705 26、性格的静态特征不包括()。P93(A)态度特征(B)情绪特征(C)意志特征(D)内容,1011 43、埃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P205(A)力比多发挥作用(B)心理社会危机(C)自我的调节作用(D)心理防御机制110529、性格属于()。P93(A)情感过程(B)认知过程(C)人格特征(D)社会特征110528、多血质的人其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P91(A)强、平衡、灵活(B)强、不平衡(C)强、平衡、不灵活(D)弱,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1.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和言语

25、有关的概念的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像音乐、美术能力,情绪的表达和识别能力等。2.心理现象的脑功能定位 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症,证明左半球的言语优势。威尔尼克区接受性失语症,3、Spery,R.W的割裂脑实验。割裂脑手术就是彻底切断病人联结左右两个半球的神经纤维束胼胝体,把两个半球分裂开来。这一实验证明,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

26、内容。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的产生人的心理。,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一、感觉和感觉的意义,感觉(sensation):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感觉的意义,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感受性 是用感觉阀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 成反比,阀限值低感受性高。阀限值 高感受性低。,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人的感官器

27、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 sensitivity)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差别阈限,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韦伯定律(Webers law):KI/I 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K为常数。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差别阈限和原来的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只适用中等强度刺激。费希纳的对数定律:PK logI 公式表明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上升。当物理量迅速上升时,感觉量是逐步变化的。只适用中等强度刺激。,三、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

28、发生变化的现象。一般介绍视觉适应: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明适应: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视觉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联觉:看到蓝色觉得清凉,四、感觉后像与联觉,五、什么是知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对事物的整体反应,觉察,分辨,确认,知觉的一般特性是什么?,知觉的选择性双关图,A图,B图,知觉的整体性,隐匿图形 你觉得这仅仅是一些斑点吗?,知觉的理解性(组织性),形状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

29、发生相应的变化。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第四节 记忆,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艾宾浩斯保持/遗忘曲线,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保持量是不同的,刚学完时保持量最大,在学后的短时间内保持量急剧下降,然后保持量渐趋稳定地下降,最后接近水平。,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 在识忆后的最初阶段里遗忘的速度很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越来越慢,甚至一两天后保存量的变化就不大了。,二、记忆的三种常见类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也叫感觉登记、瞬时记忆,是指感觉刺激停止之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容量很大,但保留的时间很短(只有几秒钟)。关于感觉记忆,研究得较多

30、的是图像记忆和音响记忆。短时记忆:多为听觉编码,且容量有限(72),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可被意识到的。保持时间为1分钟左右。长时记忆: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两类;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数量都是无限的;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扰造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问题解决,研究思维的途径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迁移 2.原型启发:蒸汽机的诞生 3.定势:卢钦斯的量杯倒水实验,语言和言语,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1)语言

31、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正常成人赖以进行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以语音或者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流的过程。(3)言语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所以言语离不开语言,只有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语言是在人们相互交际的社会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语言也离不开言语。,言语中枢及言语中枢的功能 言语活动包括说、听、读等形式。布洛卡区 视觉言语中枢角回 失读症书写性言语中枢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 失写症

32、 想象及表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想象以表象的内容为素材,来源于表象;但又具有创造性,因而它创造出来的新形象又不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却和表象有本质上的差别。属于思维的范畴。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形象,形象记忆,属于记忆的范畴。,1、意识:是人类大脑所产生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的根本区别,是物质发展的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2、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特点是什么?眼球出现了快速的运动,如果在眼动活跃的时候叫醒睡眠者,他通常都会报告说正在做梦。3、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选择)和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注意和

33、编码是人脑信息加工的第一步。,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注意的功能,可以把注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倾向,或者一种积极的状态。这种积极状态具有下列功能:选择的功能维持的功能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注意的特征,1.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左手画方,右手画圆”4.注意的转移重点:注意转移和注意分散的区别是什么?,注意的稳定注意的起伏,注意转移指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注意转移的速度和质量,取决于前后两种活动的性质和个体对这两种活动的态度,也受个性特点的影响。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

34、象吸引去的现象。注意转移不同于注意分散,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注意分散则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的任务。,注意转移和注意分散的区别是什么?,睡眠与梦,第七节 需要和动机 行为背后的秘密,八戒也不例外,睡 觉,人类一些特殊的行为,什么是需要?,什么是动机?,需要,人内部的某种缺乏和不平衡状态,表现出对客观条件的依赖。生物性与社会性需要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满足方式,需要和动机的关系,需要在主观上以意向和愿望被体验着。处于静态的需要不是动机当愿望或需要激起人进行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时,需要才成为活动的动机。,动机内涵,涵义:直接推动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是引起和维持一个人的行

35、为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作用 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行为发生的基本心理模式,内驱力:是由于人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所产生的旨在恢复稳态的一种内在推动力。诱因: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正诱因和负诱因。行为发生的基本心理模式,需 要,内驱力,动机和行为,诱因,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在各种活动中都有一个动机最佳水平问题。动机最佳水平因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左图为动机强度、活动难度和工作效率的关系(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只能选一个,你会选择谁?,难吃但可以充饥的树叶,可爱又可厌的鸭子,前者是阿拉伯石油巨头的千金,后者是一普通女孩。作为女/男性你会选择做/娶谁?,动机冲突

36、,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张无忌”双避冲突“左右为难”、“进退维谷”趋避冲突“又爱又恨”双重趋避冲突 例,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什么叫情绪?对待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的认知等复杂成分。,什么是意志?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基本阶段是什么?准备阶段执行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采取决定阶段一般包含确定目的或目标、制订计划、心理冲突、作出决策等许多环节。意志的品质自觉性(独立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第九节 人格,人格的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

37、、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格健康的表征心理完整。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跨情景的一致性。跨时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跨情境狗改不了吃屎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区别与他人的特异性个性(差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人格是个体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基础上的综合。人格的结构:包含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倾向性是指人格的动力,人格的心理特征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

38、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是个人掌握的动作方式。个体能力发展差异的表现是什么?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人的能力有大小: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笨,而大多数人属于中常。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中的各种成分的构成方式上的不同。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有些人在少年儿童时期就表现出优异的能力,这叫“早慧”;有些人的能力表现较晚,这叫“大器晚成”。笑话“大器晚成”的例子:黄忠六十跟刘备,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孙悟空五百多岁西天取经,白素珍一千岁下山谈恋爱”影响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的因素、环境和教育的因素,三、气 质,什么是气质

39、气质是与人的脾气有关的人格特征。是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生活中的气质与心理学上的气质,心理学上的气质,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如初生婴儿:第一类婴儿表现安静、不着急、慎重对待周围的事情;第二类急急忙忙,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伶俐,反应快;第三类动作不规则,注意和性情不稳定,但才气焕发。气质类型的学说:体液说、体型说、血型说和激素说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对应相应的气质类型及外在表现。气质无好坏 气质不能决定人的价值观,它只能使个性带有一定的色彩 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四、性 格,什

40、么是性格?中国心理学界: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特征 1.性格的核心性格的态度特征:表现在对待社会和集体、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劳动等很多方面 2.意志的性格特征:自觉性(独立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性 性格的静态特征:分为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其中,态度特征是性格的核心。,人格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人格)动力论 人格结构:自我、本我、超我。荣格的人格结构的类型理论。认为根据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占优势,可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极端内向或外向的人很少,多为中间型。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把人格特征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一文化形态下的人们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独有的特质,它代表着个体之间的个人差异。个人特质因其在生活中表现的范围不同,奥尔波特又分为三类,即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包括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共同特质在个别人身上的强度和情况不同;在同一个人身上也随时间的不同而各异。还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能够观察得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人格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即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维度理论 即内外倾和神经质、精神质。(测量),人格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