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2最终)[1].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54223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65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2最终)[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2最终)[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2最终)[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2最终)[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2最终)[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2最终)[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2最终)[1].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整合,第7课 汉字与书法,复习思考题:1.简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的过程,认识汉字统一的意义。2.概述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3.中国古代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原因4.汉字演变的趋势,看点一:独特的书法艺术从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到甲骨、青铜器上的铭文,再到小篆、隶书和楷书,缀连成一副生动的历史画卷,讲述了汉字的起源演变;必须把汉字和书法这种文化现象放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去加以认识。古朴凝重的汉隶、从容工整的楷书表现出文化的稳重和有序;行云流水的行书、飞舞飘逸的草书体现了艺术家的狂放不羁;印章与书法是姊妹艺术,实质是书写工艺的另类书法艺术。,汉字与书法,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起源:,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演变:,古文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总趋势:,由繁到简,书法发展历程,书法成因,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基础),知识群体的形成(动力),发展阶段,自发阶段:魏晋以前,自觉阶段:魏晋以来(原因),各阶段书法的特征及成因,篆刻艺术,宋元入画,明中叶成为独立的艺术,秦汉是篆刻标志性时期,主要字体:,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虚玄灵动,草书: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楷书:笔画完备,结构严谨,泰山刻石,王羲之兰亭序,士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等工具的改进;,王朝鼎盛,政治、经济繁荣,草书:张旭、怀素楷书:颜真卿、柳公权,推崇魏

3、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苏黄米蔡四大家,强调个性化的创造,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祝枝山、文徵明,历代书法艺术的特征、成因简表,关于篆刻,篆刻,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印宗秦汉,考点 汉字演变的趋势 1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有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2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

4、在隶楷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楷书。3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辅助性的字体,例如在隶楷阶段,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训练题,课堂练习,1、我国古代,在陶器上出现刻画符号,并与后来的中国成熟的文字有一定渊源,出现在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夏朝 D、商朝2、汉字发明的最大意义是 A、记载人们的生活经验和复杂的社会现象 B、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相传 C、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D、新创了一种艺术3、就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大篆4、颜真卿的书法与当时社会需要密切相关,其最突出的特征是 A、体现了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 B、讲究法

5、度与规范 C、遒劲森严,新意盎然 D、具有平民化、世俗化的特征,5、下列不属于宋代书法艺术发展特点的是 A、宋代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出现一批著名书法艺术家 B、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使书法个性化趋向明显 C、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D、士人趋时而兴“馆阁体”,导致书法艺术缺乏生气6、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是由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 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 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 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A、B、C、D、,7汉字的发展和丰富是其成为书法的一个内在因素,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 A商周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秦汉时期 D

6、隋唐时期,8秦泰山石刻的局部,它所采用的字体是 A籀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9在我国古代艺术发展史上,被称为“姊妹艺术”的两种艺术形式是A书法 绘画 B绘画 篆刻 C书法 篆刻 D诗歌 绘画,10文物是历史的象征,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中不仅看到了那个时期的各种器皿、实物和工具,而且也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艺术等各种情况,据你所学的知识来推测,汉瓦上所使用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书,11自汉字产生以来,就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下列有关汉字演变的历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商周时期已经发现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后人称之为“金文”B 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上已

7、经可以发现我国汉字的雏形C秦始皇时期推行“书同文字”,大大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D东汉时期的著名的文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阐释了汉字造字的规律,12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书法艺术一直被许多士人所欣赏,其主要因素是A汉字数量丰富,富有欣赏性 B书法艺术符合东方特有的审美情趣C书法艺术符合士人自身境界的追求 D自古以来上层统治者的重视和推广,13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十一号墓中,首次发掘出土了大量记录秦律内容的竹简,称作“睡虎地秦墓竹简”,简称“云梦秦简”。其内容主要反映了战国后期商鞅所制定的秦律及秦朝统一初期的法律制度,是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秦律内容的宝贵

8、资料。据你所学知识推断“云梦秦简”采用的文体应该是 A大篆 B小篆 C金文 D隶书,复习思考题:1.说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列举绘画艺术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和作品。2.了解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感受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魅力。考点1 魏晋、唐朝、两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如何影响绘画特点的考点2 中国文人画有哪些特征?考点3 简要说明“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的区别与联系,第8课 笔墨丹青,看点二:令后人神往的绘画中国早期绘画内容中的主题是神仙巫鬼、神话传奇,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想象力和认知水平;顾恺之画宗教画,与佛教盛行、道教发展有关;唐代人物画多雍容华贵,也反映了唐代的政治统一和

9、经济繁荣;宋代重文,绘画被纳入科举考试中,使得宋代绘画艺术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宫廷画、文人画、市井画各具特色,反映了各个阶层的不同追求。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主要线索,新石器时代到汉代-,质朴与浪漫,魏晋到唐代-,从顾恺之到吴道子,宋代到明清,文人意趣(文人画),民间风情(世俗画),起源,发展,繁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绘画的起源,绘画的起源,战国秦汉时的帛画,魏晋隋唐文人画,出现的原因,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特点,宋元山水画,时期:,特点:,新石器时代,稚拙简单,质朴浪漫,浪漫、神秘、古拙,特点:,用具:,毛笔、绢帛,代表作:

10、,魏晋以来政治黑暗,士人群体形成,代表人物及成就,东晋顾凯之,绘画理论:,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以形写神”,地位:,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唐朝吴道子,特点:,代表作:,送子天王图,地位:,尊为“画圣”,兴起原因,文人阶层不断扩大,理学的兴起使人们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北宋: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南宋:描绘江南风光,构图不对称,墨色恬淡(马、夏),元代:抒发南方人士的郁闷心情,历史成因,时间,历程及特点,代表人物/作品,魏晋南北朝,唐朝,出现凸显人物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绘画理论;绘画艺术逐步走向成熟,顾恺之女士箴图,社会动荡;佛、道教发展;文人追求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创制法度;题材丰富、

11、手法创新的繁荣时代;展现盛唐气象,吴道子、阎立本、,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历史成因,时间,历程及特点,代表人物/作品,宋代,明清,文人意趣,文人意趣,民间风情,民间风情,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注重意境、寄托情怀,马远夏圭,重轻武文;文人注重内心修养,百姓绘画艺术兴起,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繁荣,涌现一批风格鲜明的文人画家及作品,八大山人扬州八怪,时代变化社会动荡,木刻版画成为小说、剧本插图;年画、布贴画和剪纸画繁荣,文化普及,考点1 魏晋、唐朝、两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如何影响绘画特点的1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和佛教、道教的发展,对儒学的反省,以道德情操和

12、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的形成。从而使得此时期的绘画凸现个性。2唐朝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从而导致绘画更加追求法度和规范,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3两宋时期: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修养。此时画家更加注重意境。4明清:政治思想专制,社会动荡商品经济发,从而出现一些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画家。,考点2 中国文人画有哪些特征?1追求抒情写意,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形式。2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修养。3注重诗意。,考点3 简要说明“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的区别与联系1文人意趣体现在绘画艺术上即是追求“

13、形神兼备”,重视意境,追求个性的发挥;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作品多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结合;在创作思想上提倡以貌写神,重视主观意兴的抒发。但是这样的画也存在缺点,主要是回避社会矛盾,脱离现实,境界冷僻。2民间风情在绘画上的体现不同于文人意趣,后者讲究诗意、画境等文化内涵,而前者更通俗化,为一般文化层次的平民所喜爱。民间画比起文人画缺乏文学和理论修养,但是它趋于朴实、热烈。,训练题,练习,1、汉代绘画的特点是 A、神仙巫鬼、神话传奇的浪漫主题流行 B、风格奇特 C、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出现 D、充满民间风情2、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

14、“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 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 C、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3、用毛笔绘制的帛画最早出现在 A、春秋 B、战国 C、两汉 D、魏晋,4、我国古代风俗画的代表作是 A、集体舞蹈图 B、女史箴图 C、山径春行图 D、清明上河图5、下列关于唐朝绘画艺术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是基础 B、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 C、手法创新,题材多样,画派众多 D、吴道子是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6、下列绘画中,生活实用性的特点不突出的是 A、年画 B、布贴画

15、C、山水画 D、剪纸画,1文人画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出现的时代是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2山水画是中国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是在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3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备受史学家关注,主要是它反映了A画家技巧、风格的日趋成熟、B当时绘画艺术题材的广泛 C人们对风俗画的喜爱程度高 D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繁荣,5风俗画是民间艺术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风俗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清明上河图是明清时期的作品,反映了京都的繁荣 B风俗画以社会风俗为主题,体现民间风貌 C是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

16、发展的产物 D主要是民间艺人所做,和文人画有着很大的区别,第9课 诗歌和小说,诗歌复习思考题:1.诗经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代表作品2.复述楚辞的形成及特点、汉赋的代表作及代表人物及其的特殊性.3.列举唐诗的代表作品,认识唐诗反映的时代特征。4.简述宋词、元曲形成的背景及名家名作,,看点三:意境优美的古代中国诗歌要对比不同时期文学的不同特色,注意不同时代文化背景的变化。例如李清照作品的委婉含蓄,辛弃疾作品的豪放激愤,陆游诗词对统一的渴望,是当时民族矛盾尖锐和多民族政权并立情况的反映;,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中国古代诗歌,先秦秦汉的诗歌,诗经,历史地位:,楚 辞,代表作:,汉 赋,产生背景:,

17、唐诗,唐诗繁荣的原因,代表人物,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山水诗:孟浩然、王维,边塞诗:高适、岑参,杰出代表:李白、杜甫,中唐:,白居易,晚唐:,杜牧、李商隐,宋词和元散曲,宋 词,宋词繁荣的原因,代 表 人 物,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李清照、柳永,元散曲兴起的背景:,创作年代:,主要内容:,我 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分风、雅、颂三部分,主要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自由灵活,屈原的离骚,主要特点:,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铺陈词藻,文采华丽,繁荣、开放和多元的文化,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商业和城市繁荣,市民队伍扩大,宋词更便于抒发感情、反映现实,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18、,以此抒发愁闷情怀,我国诗歌发展源远流长,上下绵延4000余年,从诗经到楚辞,从汉赋到唐诗,历代诗歌体制一再演变,诗歌风格、表现手法亦随之而异。唐诗渐衰后,宋词和元散曲相继兴起,它反映了诗歌由简趋繁,由粗趋细的内在发展规律。,考点1 唐诗繁荣的原因1政治: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社会前提条件;2经济:经济的繁荣的发展,国力的强盛3文化: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4其他因素: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考点2 宋词繁荣的原因1两宋时期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2

19、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3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训练题,练习,1、下列关于诗经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C、主要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 D、部分诗歌描述了下层人民的生产和生活2、诗经中的“风”主要反映了 A、统治阶级的腐化生活 B、残酷的战斗场面 C、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 D、青年男女的恋爱生活3、“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体现了诗人 A、放荡不羁,蔑视权贵 B、流连山水,宁静平和 C、颠沛流离,饥寒交迫 D、关心民间疾苦,抨击社会现实,4、下列诗句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长太

20、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A、B、C、D、5、李清照是著名词人,其词风深受国破家亡之痛的影响,她所遭遇的“国破家亡”指的史实是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靖康之变 D、土木之变6、同属于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作品反映的内容却大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于两人 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倾向不同 C、性格不同 D、所处社会环境不同,7、下列叙述中,唐诗兴盛的原因有 社会经济繁荣 庶族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科举取士和帝王提倡 民族融合和频繁的中外交往 A、B、C、D、8、下列文学体裁流行的先后顺序是

21、赋 词 散曲 楚辞 A、B、C、D、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词风一致的是 A、李煜 B、李清照 C、李白 D、辛弃疾,10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步诗歌总集,如果你要了解此时贵族宗庙祭祀时所要用的乐曲,你应该查阅 A风 B雅 C颂 D歌,11关心民间疾苦,自言“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昌龄,12元曲是中国戏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列有关元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元散曲又称“长短句”B元时,汉族文人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C元散曲局限于宫廷范围 D元曲在宋代广为流行,13“

2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该作品的体裁是A诗 B赋 C词 D散曲,14两宋时期尽管社会矛盾尖锐激化,但是文学成就造诣很深,其中尤以宋词为首,你认为此时宋词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商业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 市民阶层的活跃 周边少数民族的强大A B C D,15假入你是生活在开元盛世时期,唐都长安城内的一位贵族子弟,你有可能的活动 A和日本来的遣唐使一起吟诵李白的诗篇 B喜欢看辛弃疾的词 C欣赏名画清明上河图 D一起探讨理学,修身养性,明清 小说,复习思考题:1.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演变历程2.唐传奇,宋元话本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代表作品3.明清时期的时代特色及其在小

23、说领域的反映和主要作品的分类,看点四:让你极想逃课去欣赏的传奇与小说市民文学的兴起和发展与城市商业的繁荣息息相关。唐宋以来,随着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市民阶层数量不断增加。为适应市民阶层生活需要,传奇、词、曲和小说等文学形式先后涌现,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文学艺术有更完美的形式和内容,以适应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中国古代小说,传奇与话本,唐传奇,历史地位:,宋元话本,特点:,明清小说,繁荣的背景,代表作,批判现实小说:,代表作:,柳毅传南柯太守传莺莺传,标志着中国小说渐趋成熟,内容:,以浅显白话行文,通俗易懂,有佛经故事故事、历史故事和直接取材于现实

24、生活的爱情小说等,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崛起,印刷术不断完善,社会识字率提高,创作队伍扩大,“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考点1 明清小说出现的社会背景1明清时期,一大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兴起,这为通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轻商思想。市民队伍的壮大使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读者队伍扩大。3社会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考点2 影响文化发展繁荣的原因有哪些?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是否安定或者相对安定。2政治因素: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3经

25、济因素:经济是否发展繁荣,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4文化政策因素: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5文化交往因素: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6前代文化发展所提供的历史条件。,考点3 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1先秦:生产力水平低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2秦汉: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加强。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文学艺术各放异彩。3隋唐: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化艺术全面繁荣,同时社会走向正轨,法度规范称为社会的需要。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

26、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4宋元:宋代重文轻武,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两宋之际,太平景象被金人铁蹄踏破,士人南下,流落异乡。南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众痛苦激发了诗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朝廷不思进取。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5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训练题,练习,1、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为中心,树立中国古代讽刺小说丰碑的长篇小说是 A、红楼梦B、狂人日记C、儒林外史D、西游记2、

27、明清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不包括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聊斋志异 D、西游记3、下列不符合儒林外史的是 A、吴敬梓所作 B、揭露科举制的腐败和封建纲常的沦丧 C、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丰碑 D、借妖狐鬼怪的故事批判封建社会4、下列作品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事实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5、蒲松龄在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妖鬼狐仙的故事,这说明 A、蒲松龄对现实生活了解不多 B、妖鬼狐仙的故事确实存在 C、清朝时期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蒲松龄只能以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D、清朝时期市民阶层开始形成,这类故事符合他们的口味6、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杰作

28、是 A、西游记 B、聊斋志异 C、儒林外史 D、水浒传,7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商人的社会地位是受到歧视的,人们一直认为“士农工商”,把商人排在最后一位,而且大官贵族也不懈于他们往来,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商人第一次以被歌颂的对象写入小说,出现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是 A封建君主制发展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理学带来的影响8鲁迅先生在读中国古代某一部小说时,曾作出以下评价“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你认为应该是以下哪部小说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三言”、“两拍”D儒林外史,第10课 梨园春秋,复习思考题:1.梳理古代戏剧

29、的历史发展线索,简述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就,体验东方戏剧的艺术魅力。2.了解京剧产生的原因,简述京剧发展的历程,归纳其艺术特征。,看点五:逐渐走向民间的戏剧 古代戏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小的舞台上,浓缩着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堪称窥探传统社会发展轨迹和古人生活的窗口。,内容概述:一、戏曲的起源和形成;二、戏曲的成熟与发展:三、戏曲的鼎盛;,(1)萌芽傩戏(2)形成宋代南戏,(3)成熟元杂剧(4)发展明清昆曲,(5)国粹京剧,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戏曲起源,原始时代的歌舞“傩”,先秦时为国家礼仪吸收为“傩仪”,成为中国戏剧源头之一,宋代南戏,流行的原因,元杂剧,兴起的背景,地位:,代表

30、人物:,京剧,形成背景,形成:,特点,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队伍扩大,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体制自由,形式多样,由民间艺人或下层知识分子创作,主要在民间流行,出现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劳动人民愿望和要求的作品,城市经济繁荣发达,市民阶层壮大,元代知识分子地位低下,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元曲四大家)、王实甫,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清朝统治者爱好和重视,清代地方戏曲发达,早期京剧演员的努力,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并兼收其他民间戏曲优点形成。,考点1 京剧的艺术特点1讲究唱、念、打、舞。2讲究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节奏变化,轻重缓急。3有生、旦、丑、净四大

31、行当。4用各种脸谱表现人的性格、忠奸。,考点2 清代京剧兴起的原因京剧的形成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促成的。北京的文化氛围是京剧形成的有利环境。明清时期的北京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又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这里成为达官贵人、各地商人、四方艺人聚集的中心,成为全国的一大休闲文化中心。这就为戏剧艺术在北京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徽班进京”是京剧形成的关键。乾隆帝为庆祝八十寿辰,调三庆班进京,后来,四喜、和春、春台三大徽班进京,其演出风行一时,徽剧占据了北京的舞台。道光年间,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加入徽班演出。在徽汉两剧种交融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逐渐形成一种新剧种-京剧。其本身具有通俗质朴的特点

32、,满足观众的口味。广大艺术家不懈努力的结果。,考点3 影响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产生、发展的因素1政治、宗教因素:()原始时代戏曲的起源-傩戏就带有巫术色彩。()先秦至唐代傩成为国家祭祀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举行活动时载歌载舞。()政治黑暗是宋、元南戏杂剧的创作素材,元朝轻视知识分子的政策,使仕途无门的文人专致于戏剧创作。()京剧产生的标志:徽班进京,是为乾隆皇帝祝寿。,2经济因素:在宋代以后,南戏、元杂剧发展的根本条件就是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加。,3文化因素:()知识群体队伍的壮大,无论是上层、中下层知识分子还是民间艺人,无论是古代戏曲的创造者,还是表演者,正是由

33、于他们的贡献,戏曲艺术发展成熟。()其他文化形式的影响,南戏吸收了宋词的曲调和唐宋乐曲的成分,元杂剧也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京剧的形成,是地方戏曲与北京语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训练题,1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出现了当时被称为“元曲四大家”的剧作家,下列不属于“四大家”的是 A王实甫 B郑光祖 C关汉卿 D马致远,2下列关于宋代南戏和元杂剧的评述,不正确答是 A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其表演方式和表现内容的手法相同 C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D属于现实主义作品3京剧发展史上,“徽汉合流”的局面出现在A乾隆年间 B道光年间 C咸丰年间 D同治年间

34、,4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B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C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D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戏剧5礼堂里正在排练戏剧,导演冲着台上大喊:“演旦角的那个认真点!”,他们排练的剧种是 A。吕剧 B。昆曲 C。京剧 D。黄梅戏,6戏曲自产生以来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下列有关戏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的戏曲是由傩仪发展而来的 B唐代时期傩仪还比较流行 C宋朝时期,南戏流行 D明清时期,中国戏曲走向成熟,7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融,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地

35、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艺术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推陈出新,相互吸收 B艺术的发展不应该过多关注社会,否则会被淘汰 C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能脱离广大民众 D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广大艺人的努力和创作,练习,1、中国古代戏剧成熟的标志是 A、傩戏的出现 B、南戏的出现 C、宋杂剧兴起 D、元杂剧兴起2、中国最古老的戏剧起源于 A、傩 B、傩仪 C、傩戏 D、戏剧3、宋代南戏能够在泉州、福州流行的根本原因是 A、此地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 B、民间艺人的推动 C、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舍 D、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盛行4、京剧形成于 A、乾隆年间 B、道光年间 C、同治、光绪年间

36、D、宣统年间,中国傩“傩(nuo)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其表层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而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目前,它仍活跃或残存于汉族和20多个少数民族的广大地区,涉及到二十四五个省、自治区。,5、四大徽班中最先进京的是 A、三庆班 B、四喜班 C、和春班 D、春台班6、窦娥冤的作者是 A、关汉卿 B、白朴 C、马致远 D、郑光祖7、下列关于元杂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

37、表演形式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B、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C、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促成了元杂剧的昌盛 D、著名的“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真题体验1(2008山东,10)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 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 表述正确的是()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 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 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 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解析:本题考查的目标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考查的知识点是绘画艺术,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38、,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这促成了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明清时期实行闭关政策,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的英国和中国明清时期的社会环境正好相反,故B项错误;明清山水画是文人写意画,表现了文人意趣,不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故C项错误。答案:D,2(2008宁夏,24)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 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俗与年代 之间相关联的知识以及推理和判断能力。十二生肖是 民间源远流长又妙趣横生的民俗现象,排列顺

39、序为子 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唐玄宗属鸡,对应的地支 为“酉”,即酉鸡,题目的四个选项中只有D符合题意。答案:D,3(2008上海单科,4)从上海县竹枝词中,可以知道 许多古代的节日习俗,其中与端午节相关的是()A拜年未了接财神,爆竹通宵闹比邻 B月饼堆盘月样圆,南园向最盛香烟 C童儿接队放风筝,风卷纸钱灰满路 D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 力,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民俗,考查古代端午节习 俗,据D项的“龙舟”即可准确判断出。答案:D,4(2007广东单科,5)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等主流文

40、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主流文学的变化特 点,考查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先对题 干中提到的文学形式进行简单的比较,再从其表达形 式上入手,就不难发现其变化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 的进步,表现形式是越来越接近和趋向平民化。答案:A,突破方法1本专题是对科学文化的学习,其内容本身就具有综合 性的特点,复习过程中应该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 理解文化在各个领域的成果。运用图表法、知识结构法、比较法等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建立本专题的知识体 系,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 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化的 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在复习时要把 握这一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