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开展校本研修.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58910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如何开展校本研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学校如何开展校本研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学校如何开展校本研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学校如何开展校本研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学校如何开展校本研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如何开展校本研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如何开展校本研修.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如何开展校本研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冯新瑞,主要内容一、什么是“校本研修”二、为什么要进行校本研修三、“校本研修”的基本要素四、校本研修的基本操作过程五、学校如何开展校本研修六、校本研修取得的进展七、校本研修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什么是“校本研修”,所谓校本研修,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学校是校本研修的主阵地,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教学问题是校本研修的核心,行动研究是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课例研究是校本研修的具体形式。,校本研修的基本理念“为了学校(for)”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

2、平。“在学校中(in)”校本研修发生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研究场所不局限于本校。“基于学校(by)”校本研修的立足点是学校,扎根于学校的实践,以学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解决师生共同生活中、共同面对的实际问题。,二、为什么要进行校本研修,1、新课程培训的需要2原来的教研方式不能有效解决学校的问题:自上而下(检查工作)、研究教材教法、专家研究自己的问题等。3、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三、“校本研修”的基本要素,1、自我反思 2、同伴互助 3、专业引领,1.自我反思校本研修的基础。,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

3、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给教师一些现成的研究方法,而是要把教师的创造潜能诱导出来,将教师的生命感、价值感从沉睡的自我意识和心灵中“唤醒”。“唤醒”教师的研究意识,增强其自我意识,使教师获得一种生命的升华。,经验+反思=成长自我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理解不深透,它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并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从而不仅无助于而且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唯有如此,经验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

4、杠杆。,2同伴互助校本研修的 重点。,同伴互助是指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强调科学的精神和求实态度,学校要培植学术对话和学术批评的文化,营造一个教师内部自由争论的气氛。,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读书汇报彼此交流看到过的书、观点以及心得体会。经验交流大家把自己的成功的事例和体会,失败的教训和感想与同事分享、交流。课改沙龙课改沙龙是一个自由的开放的发散过程,它会诱使教师把深藏于心的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出来、表达出来。课改沙龙可以有主题,也可以无主题。专题讨论(辩论)专题讨论是大

5、家在一起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意见辩护,同时也不断思考和质疑他人的意见。大家互相丰富着彼此的思想,不断地提高自己和同事对问题的认识。知识也因此不断地变更和扩张。在有效的讨论中每个教师都能获得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东西。课题协作指教师共同承担完成任务,新课程要求教师共同承担教研课题或教改任务。,3专业引领 校本研修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专业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修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从教师角度讲,主动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接受理论的指导,努力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

6、维能力,这是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1)显性的专业引领:专业研究人员的引领专业研究人员主要包括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师,相对于一线的教师而言,他们的长处在于系统的教育理论素养。离开了专业研究人员等学校“局外人”的参与,校本研究就常常会出现同水平反复,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甚至会停滞不前,从而导致形式化、平庸化。从这个角度说,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修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学校要积极主动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指导。,(2)隐性的专业引领:学习理论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就只能在低层次上重复。理论的价值不在“操作”,理论更重要的价值在于给人精神和气质的熏陶,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教师

7、一定要养成学习理论的习惯,要认真系统地学习与新课程相关的教学理论。读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实际上就是与一位大师对话,所以,教师自学理论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专业引领。,(3)专业引领的形式。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专业咨询(座谈)教学现场指导-最受教师欢迎的形式现场观摩教学”(公开课)等 实践证明,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听课(观察)、评课(总结),对教师帮助最大。,校本研修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充分地发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各自的作用并注意相互间的整合,才能有效地促

8、成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四、校本研修的基本操作过程,校本研修要建立在教学具体问题基础上,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指导思想。校本研究过程就是问题设计行动总结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四、校本研修的基本操作过程,1、问题。”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教学问题、真实问题、自己的问题。2、设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设计,而是指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设想、策划及行动方案。3、行动。行动是设计方案付诸于实施的过程,对教师而言,行动意味着改革、改进和进步。4、总结(反思)。某问题研究基本结束,必须进行总结,这一总结既是这一问题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研究的中介。,五、学校如何

9、进行校本研修,(一)营造良好研修工作氛围,是搞好校本研修的前提。(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研修方案是规划和落实校本研修的根本。(三)建立规范的校本研修制度,是做好校本研修的保障。(四)科学评估校本研修工作,是做好校本研修的关键。,(一)营造良好研修工作氛围,教师教学创新需要学校营造创新氛围,创造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使教师有机会对课改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鼓励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让新教学理念,新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研新的方向,使教研组成为教师教学创新的心理安全港和精神加油站。,(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研修方案,1、确定研修主题2、明确研修目标3、选择研修方式4、制订研修步骤(内容及时

10、间安排)5、建立保障机制6、评价研修效果,(三)建立规范的校本研修制度,1、建立学校领导引领教研制度。要明确校长是学校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校长及领导成员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参加活动、指导教研;2、建立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学校教科研处(教务处)是校本研修工作的具体责任部门。学校要制订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对教研的计划、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效果、评价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并由教科研处具体落实、检查,以保证教研效果。,3、建立教研组管理制度。要科学设置教研组、甚至建立校际间教研协作组,制订详细的任务要求,建立一种促进学校、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4、建立教师教学研究制度

11、。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是构建校本研修制度的根本。主要应包括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集体备课制度、上课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学生辅导制度、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等。,5、建立专业引领制度,探究新型教学指导模式。学校定期邀请专业研究人员到学校指导、参与学校教研工作,以提高校本研修水平。6、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及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四)科学评估校本研修工作,是做好校本研修的关键。,督导检测法。领导分别深入各教研组,督促指导各教研组平时的教研情况,时间的保证,活动的落实、全员参与,这体现了重过程性的评价。教研成果展示法。把本组所进

12、行的活动或者是课题研究等内容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和全校教师进行交流。成果展示使教研组受益匪浅。如:(自学笔记展示,获奖论文展示、或教研记录展示等),活动体现了分工、合作的主人翁意识,体现出权力的下放为教师带来的欣喜。几种评估方法在操作中会互相渗透、有机结合,这样产生的效果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六、校本研修取得的进展,1、研修内容越来越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课堂管理、学生管理、后进生教育方法、学生心理辅导、师生关系、试卷研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等多种类别。2、研修模式多种多样:“基于教学现场的校本研修模式”,“以关键教育事件为核心的案例解析”,“以教学研讨沙龙为载体平等对话”的校本研修模式,

13、“以项目组为单位的项目教研”活动模式,“以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为支撑的扁平式”校本研修模式等。,3、研修的空间越来越大:在学校辐射周边区域远程。4、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5、真正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6、在一些学校已形成了研修文化。,七、校本研修存在的主要问题,1.校本研修的形式化、功利化的问题;2.研修与教学未能一体;3.校本研修的主体偏离;4.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存在误区;5教研文化尚待形成;6、校本教研制度落实需进一步强化。,对策建议,1确立教师教研主体的地位只有真正确立教师教研主体的地位,校本研修才能充分体现出“校本”二字。否则,即使研究地点是在学校,研究问题也出自学校,也不

14、能叫做“校本研修”。要解决主体移位的问题,教师、学校、教研员三方都要切实改变观念,端正认识。,从教师本身的角度看,首先必须有自我发展的愿望,树立自主研究意识,消除对专家和教研员的依赖心理,把研究看作是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其次,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科研素养。校本研修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具有一个善于发现教育教学问题、反思教育教学经历、总结教育教学规律的头脑。,从学校的角度看,校长作为校本研修的组织者 要准确把握“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制度层面的落实,校园教研文化氛围的创建,校本研修活动的创新,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研修

15、的积极性规范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行为,引导教师全员参与校本研修。,2.聚焦课堂,立足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课堂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校本研究的主战场。校本研究要以新课程实施为导向,紧密联系课堂教学,立足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努力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解决本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是校本研修的要义。,3.教研组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教研组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的基层组织,是学校教研活动最基本的单位,是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最直接的场所,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基地。学校教研组要把教师的个体行为聚合为群体行为,对新课程有较规范的执行力,使教研组站在一个制度化的平台上运作,4、拓展研修的形式,网络研修就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师培训模式,它以学员学习为主线,主要方式包括:视频授课、同伴学习、文本学习、在线研讨、提交作业、互动评论。相比传统教师培训模式,它“最大范围地实现了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保证了教师整体专业发展;最大程度地进行多边互动和经验分享,促进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显性化;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位教师的话语权,弘扬了教师的主体性。创新教研形式,教研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跨学科、跨学校的互动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