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早知道.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59817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7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孩子上学早知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孩子上学早知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孩子上学早知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孩子上学早知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孩子上学早知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孩子上学早知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上学早知道.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教育早知道 贾小飞 好家教:孩子成长的助跑器孩子上小学,您准备好了吗?1、准备学习用具:铅笔、橡皮、削笔器、带盖水杯、布制文具盒,不建议使用多功能文具易分心。2、熟悉环境,做好上学的准备:提前认路,知道教室、厕所等的位置;明白课间10分钟应该处理什么事情。3、让孩子做好学习能力的准备:培养孩子做事专注、投入的能力。4、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引导他自习观察事物。5、多让孩子与小朋友相处,让孩子在与人交往中适应学校生活。,独立:及早给孩子一双翅膀 父母不要包办孩子的所以生活,因为那些无助的“帮助”只会让它们产生依赖性,无法独立起来。做父母的甘心为“奴”,悉心侍奉孩子的事很普遍。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

2、性,给它们一双飞翔的翅膀,原则有三:第一:减少对孩子行动上的“帮助”。3-4岁时,让孩子自己吃饭、洗漱、自己学着穿脱衣服;5-6岁时,则让他做简单的家务,如抹桌子、整理床铺等。孩子在战胜错误中会学会到许多本领,从而逐渐摆脱对大人的依赖性。第二:减少对孩子情感上的“帮助”。在生活中,我们要多给孩子一些独立的空间,让他自由活动。还要注意减少孩子的恋亲情结,鼓励孩子或有意逼迫孩子去寻找伙伴,寻找感情安慰,避免孩子将感情专注于父母。第三:减少对孩子在思维上的“帮助”,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孩子就像做科学研究 教育孩子就系那个科学研究一样,要严谨且有系统性。如果家长不投入,孩子年龄小就是在一种不

3、公平的环境下竞争。(有一位有心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看图些话”,采用了给三毛漫画配文的方法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表面上看,我们都在陪孩子学习,但是,如何帮助孩子是很重要的。在孩子小的时候,我的培养最后转化成了孩子的能力。,好家教,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家庭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习惯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好的早期家庭教育,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先三后:先预习可以带着问题进课堂,使课堂学习变轻松;先理解有助于快速和长效的记忆;先复习可以使作业变得轻松,节省时间。良好的做事习惯:一是以积极的心态做事;二是目标明确;三是要掌握要点,分清轻重缓急;四是要有责任感;五是要有抗

4、挫能力;六是要利己利人,实现双赢。父母爱孩子是自己的天性,父母愿意为孩子的成长不断付出,甚至做出牺牲,但是,这种爱应当更多一些理性,因为父母不仅是父母,还是孩子人生道路的指引着,如果只知道过分的呵护,溺爱,那么自私、任性、追求安逸、不思进取等不良习惯与个性即可能产生。,潜移默化教孩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真正的教育不是喋喋不休地说大道理;家长要以自己的榜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成长。父母亲是孩子的老师,更应该成为孩子生活、学习的榜样。很难想象,父母整天抱怨,孩子会乐观;父母整天算计别人,孩子会善待他人;父母整天喝酒打牌,孩子会珍惜时间。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在孩子的眼皮底下,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

5、孩子的观察之中。滔滔不绝地大讲道理,事事躬亲地“紧盯”着孩子,这并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一个榜样、一次行动的力量远远胜过千句万言,所以家长教育要重视潜移默化的力量,做到“润物无声”,要想培育小树一样,顺应规律,抓住机遇,施以无声细雨,去滋润幼苗,小树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教孩子学做时间的主人 教孩子学会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就等于赢得了时间,真去了学习和生活的主动。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于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一年级主要培养孩子在时间安排上的主次关系意识。二年级要明确抓紧时间的重要性,让孩子明白:磨蹭做作业,损失的是自己的娱乐时间。三年级要强调学习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我安排时间,培养自主学

6、习能力。要学会专时专用。,挫折教育不可少 适当的挫折,是促进孩子个性和心里健全发展必不可少的宝贵财富。美国有一位儿童心理卫生专家曾说过:“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吃苦夏令营”效果不佳,抗挫能力教育从身边小事做起最有效。孩子的抗挫能力有多强,有很多时候直接取决于家长的对待挫折的态度,所以父母在挫折面前也要保持好的心态。家长要告诉孩子失败是什么,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失败,让孩子看到,导致失败的原因是自己可以改变的。,自信是夸出来的吗?不可否认,夸奖和奖励有时候确实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可没有原则一味地夸奖,只会带来消极的

7、后果,孩子经常获得“廉价”的无原则的夸奖,久而久之,便对夸奖无动于衷,从而丧失为获得夸奖去完成各种任务的兴趣。长大以后,会变得谨小慎微,缺乏开拓、创新、冒险的精神。因为唾手可得的夸奖,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一种精神负担,或者让他是非不分,善恶不辩,盲目自满,停滞不前。“自信是夸出来的”,这既不是什么教育原则,也不是什么教育艺术。对待孩子,还是盖表扬则大力表扬,该批评则严肃批评,不能姑息,以使孩子形成一个正确的行为标准。当然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轻易伤害孩子就是了。,批评也要讲艺术 批评的目的是让孩子不断修正自己,何不选择一种孩子更容易接受、更有效的方式呢?有些家长批评孩子,张口闭口总是否定性语言

8、:“你真没出席”、“你真不争气”有的极尽挖苦讽刺之语。其实,这种恶意的批评方式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还会适得其反。任何批评,其根本目的,在于抑制孩子的过错行为,激发起孩子好的行为。所以,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也要讲究艺术。批评孩子首先应尊重孩子的人格。批评孩子要选择无人时为宜。批评要看准时机。批评孩子应有的放矢,把存在的问题和缺点,说深说透。批评孩子还应根据孩子认错的态度及悔改的决心而停止批评或对孩子有所谅解甚至鼓励,不要纠缠不放。总之,批评孩子应从爱护孩子的心理出发。,走出学校大门外,让孩子干啥?功课之外,实在大有可为。效果怎样,则取决于家长的信心、恒心和智慧。孩子将来怎样主要取决于母亲的智慧

9、。学会生活不等于偶尔参加一次劳动;道德修养不只是捡到一块钱交给老师,热爱生命也不是喜爱宠物就能证明。富有爱心不是一次给“希望工程”捐10元钱在教育孩子时,应常常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讲成人的道理,这些都建立在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上,而这种理解又要具备丰富的体验、良好的悟性。与同龄的人的交往中,孩子会发现,这个世界不是只为我一人而存在,他人的事,他人的追求也很重要。我们必须遵守公平原则。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往往是通过日常的点点滴滴表现出来的,而这当中,家长的及时发现和正确引导至关重要。其实素质教育不是学校成心要把“教育”这个皮球踢回到家庭,而是因为家庭本来就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基地。音乐也好,外文也罢,无论孩子

10、从事何种课外兴趣的学习,都需要家长为其当好”后盾”,搞好服务,都需要家长的悉心配合与支持。,用“积分制”管理孩子 把目标转化成一个个积分,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不错的激励机制。也有家长用金钱激励孩子的,这方法刚开始看起来不错,大大激发了孩子劳动做事学习的热情。可是到了后来,副作用也体现出来了:孩子心里只想着钱了,不给钱不干活,给了少了也不干活。而相比之下,“积分制即激励了孩子的热情,又不直接给钱,避免了孩子心里只想着钱的问题。,同理心 千万不要把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因为你自己与别人无法相比。其实,每个孩子都各有特色,自由个性,这点不行,那点行,同时也有不足之处。家长如果经常拿孩子的弱项与别的孩子强项

11、相比,就会使孩子失去竞争或迎头赶上的勇气,长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就会消失殆尽。这种不尊重差异的攀比,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极不公平的。而且,父母对于孩子的这种攀比教育极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失去孩子的信任,影响亲子关系的融洽,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同时一味的攀比,会使我们的孩子产生嫉妒的心理,这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家长不妨抛弃心中期待的评价标准,还孩子一个”本真的我”,让心态回归正常,用一颗平常心对待成长中的孩子。,别让唠叨淹没孩子 再真诚的唠叨,孩子也不爱听,倒不如把话说到点子上。其实,父母们爱唠叨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不自信也不相信孩子。另外,孩子对事物逐渐产生自己的看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父母的观念和习惯往往有很大的差异。父母不懂得耐下心来听取孩子的意见,一味地灌输、强化自己的观点和要求,结果导致说了没效果、没效果更要说的恶性循环。家长们应当相信孩子喜欢美好的东西、渴望成功,相信孩子有向上之心并能够自己要求和管理自己,他们本心不愿意让我们对他失望,更不愿意和我们作对。家长要抓大放小,适时放手。很多家长把唠叨看作是对孩子的关心,岂不知这种特别的“关心”并不被子女们认可。孩子更多表现为对家长“苦口婆心”的不耐烦,甚至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其实,家长教育孩子应该身教重于言教才好,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一次行动要比成千上万句唠叨要有效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