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讲义之导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60763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讲义之导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宏观经济学讲义之导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宏观经济学讲义之导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宏观经济学讲义之导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宏观经济学讲义之导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讲义之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讲义之导论.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宏观经济学,2,宏 观 经 济 学Macroeconomics,授课教师:刘生电子邮件: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荐参考书:经济学是什么,梁小民,北京大学人民出版社;经济学原理,美曼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2版),宋承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第七版),多恩布什(美)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胡代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3,成绩评定,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作业占40%;考勤占30%;其它表现(如认真听讲、勤学好问、意见反馈)占30%。,4,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

2、论,5,“宏观(Macro-)”是希腊文“大”的词根。这揭示了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与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消费者行为等个量对象相对应,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总量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著名的挪威经济学家鲁格纳弗里斯1933年:“微观分析方法是指对于大的经济体系中的某个经济单位在一般条件下的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的方法,而宏观分析方法是指对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分析”。梅纳德凯恩斯1936年:“我认为,经济学理论应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研究单个产业或公司在给定条件下的产出和利润的理论,另一部分是研究整个经济的产出和就业的理论”。,一、宏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变量,6,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宏观经济总量,可能

3、是个量相加得到的总和,如总消费是每个消费者消费量的总和,总投资是每个厂商投资的总和。总量也可能是个量的平均量,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数。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量,储蓄率,货币存量,政府预算,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等等。利用这些表示经济活动特点方面的概况性指标(summary measures),宏观经济学家能够对宏观经济变动的大致轮廓给以描述和分析。,一、宏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变量,7,二、经济学方法论,研究方法总量分析方法,8,合成推理谬误很多在个体或微观成立的道理,不能因此断定在在整体或宏观同样成立,否则会出现合成推理的谬误。站在凳子上

4、看猴戏?节俭的悖论(paradox of thrift)?降低汇率扩大市场?,二、经济学方法论,9,主观性当你采用一套新的经济原理时,你就以新的和不同的方式去理解现实。,持不同理论的人,同样的事实具有不同的含义,二、经济学方法论,10,二、经济学方法论,后此谬误:事件A发生在事件B 之前,并不能说明A是导致B的原因:警察集中程度越高的城市,犯罪率越高。无政府主义者认为警察导致犯罪增加,主张应该废除法律。其实,可能是为预防犯罪高潮的到来提前雇佣警察;夫妇通常在孩子出生前购买婴儿车等婴儿用品。,11,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失业问题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问题,12,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

5、要问题 产出水平,实际GDP水平及其增长率的重要性:实际产出水平决定一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实力;实际产出水平的增长率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改进速度。经济增长的70规则:实际GDP若每年增长1%,则实际GDP翻一番需要70年;若每年增长10%,则实际GDP翻一番需要7年。发达国家增长率在2%3%之间,翻一番大约需要25年。,13,我国的GDP增长率(%),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产出水平,2006至2011年:12.7%;14.2%;9.6;9.2;10.4;9.2。,14,快速经济增长的代价:快速经济增长需要大比例积累,牺牲当前消费;GDP增长越快,自然资源耗尽越快,环境污染越严重;人们需

6、要接受的生活工作变化越快。波动与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周期性的但不规则的上下运动,它用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的波动来反映;长期看实际GDP是不断增长的,短期看有周期性波动;20美国经历了19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最严重的一次是 Great Depression。,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产出水平,15,长期看各国实际GDP是不断增长的,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产出水平,16,短期看有周期性波动,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产出水平,17,每个商业周期具有两个转折点:peak、trough;每个商业周期有两个阶段:recession、expansion。例:the Great

7、 Depression 1929年开始,持续10年。衰退期,1929.8.1933.3.复苏期,1933.3.1937.5.,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产出水平,18,思考与争论的问题:GDP的国际差异与生活质量?什么力量导致增长率的上升与下降?能否用经济政策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稳定适当的增长速度?,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产出水平,19,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失业,失业率是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百分比,失业率短期变动与商业周期波动有关,20,失业的代价:产出下降Okuns 定律:失业率每上升1%,国民产出下降3%;后来的研究表明,失业率每上升1%,国民产出下降2%。收入减少诱发犯

8、罪伤害自尊,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失业,21,思考与争论问题:失业和失业率?我国失业率是多少?失业与待业和下岗有何区别?市场经济能否自发地保持充分就业?失业率是否越低越好?,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失业,22,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价格平均水平的上升;通货膨胀的直接影响:货币价值下降、汇率下降;通货膨胀是波动的。,23,加拿大和其他工业国家的通货膨胀,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通货膨胀,24,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国家的通货膨胀,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通货膨胀,25,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通货膨胀,26,通货膨胀

9、的代价:预计到的通胀率很高时会引起经济秩序混乱;未预计到的通货膨胀导致效率损失、合同失效;通货膨胀会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投资风险。,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通货膨胀,27,思考与争论问题:通货膨胀是有利、有害还是中性?货币的供给与需求是如何确定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通货膨胀,28,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国际收支,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是以三个帐户记录的国际贸易和借贷:经常项目: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收益和国际间转移支付;资本项目:私人和政府在国际间借入或贷出的资金流动;官方储备:本国金融当局拥有的黄金、外

10、汇的增减、对外国中央银行负债的增减等项目。国际交易不断扩大:1950年,603亿美元;73年5740亿;1988年,28800亿;2000年为6万多亿;跨国公司的发展。,29,加拿大元兑美元的汇率波动,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国际收支,30,思考与争论问题:国际贸易是否对所有国家都有利?加入WTO对我国经济有利吗?对汇率是否应该管制或者固定?国际金融危机是如何形成的,应该如何防范?,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国际收支,31,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税收、财政支出货币政策:货币供给的扩张与紧缩收入政策:工资政策、价格政策对外经济政策:管理汇率、外贸控制、开

11、放或封闭、关税或补贴、非关税壁垒,32,思考与争论问题:政府干预对市场经济是有利还是有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当如何配合使用?宏观经济学家的争论?,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宏观经济政策,33,(小结)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对象,核算(GDP),GDP的决定,货币市场均衡,产品市场均衡,三重市场均衡,四重市场均衡,GDP的波动与增长,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双重市场均衡,宏观经济政策,34,宏观经济学体系,货币,支出和税收,其它因素,资本,劳动,技术,AD,AS,产出,就业,价格,国际收支,35,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济周期与经济增

12、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理论等,36,四、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思潮与萨伊定律宏观经济学形成的引发事件凯恩斯的主要观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37,四、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一)经济自由主义思潮与萨伊定律,亚当.斯密: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看不见的手”经济哲学思想:“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

13、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更大。”,38,斯密的哲学思想在宏观经济学上表现为所谓的萨伊定律,即:“供给自动创造需求”一种产品的生产给另一种产品创造了需求;货币交换的实质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交换;某种产品过剩是因为另一种产品供给不足,所以造成生产过剩的原因是供给不足;局部的产品失衡可以通过价格来调节。1929-1932大危机宣告了萨伊定律的破产,四、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一)经济自由主义思潮与萨伊定律,39,大萧条的发生:1929.8.1937.5.Stiglitz:“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具有催化剂作用的大萧条这个灾难性事件”。,四、凯恩斯革命与宏观

14、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形成的引发事件,40,国民经济统计体系的建立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使得了解经济运行整体情况信息的需求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迫切,国民经济帐户和GDP度量体系应运而生;随后二战期间政府控制经济需要上升,推动了有关统计体系进一步发展;经不断努力,国民收入帐户统计不断改进和丰富。在20世纪即将结束时,美国商业部回顾其历史成就,美国前商业部长威廉戴利把国民收入帐户的发明和运用称为“世纪性杰作”。他认为:“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的先驱们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经济帐户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GDP的发明则当之无愧”。,四、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形成

15、的引发事件,41,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论)1936年,John M.Keynes,四、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形成的引发事件,通论是本革命性的书,这是他自己首先作出的论断。在1935年1月1日,给萧伯纳的一封信中,他说:我相信自己正在撰写一本颇具革命性的经济理论的书,我不敢说这本书将立即改变世界对经济问题的看法,但是在未来十年间,它将对经济理论必然产生革命性的影响。,42,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不论它们是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

16、的确,世界就是由他们统治着。讲求实际的人自以为不受任何理论的影响,其实他们经常是某个已故的经济学家的俘虏。在空中听取意见的当权的狂人们,他们的狂乱的想法也多半是从若干年前学术界拙劣的作家的作品中提取出来的。我确信,和思想的逐渐侵蚀相比,既得利益的力量是被过分夸大了。诚然,这不是就当前而言,而是指一段时期以后。因为在经济学和政治哲学领域中,在25岁或30岁以后还受新理论影响的人是不多的。因此公职人员、政客甚至煽动者们所能运用的理论不大可能是最新的。但是,不论早晚,不论好坏,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四、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形成的引发事件,43,四、

17、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三)凯恩斯的主要观点,经济通常处于非充分就业下的均衡;非充分就业的根源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消费倾向、资本预期收益和货币灵活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市场经济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因而政府必须干预经济。,凯恩斯定理:需求自动创造供给.,44,四、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四)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通论的出版被称为经济理论上的凯恩斯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了检验凯恩斯思想的机会从战后到60年代末以前凯恩斯的理论及建议是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政府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70年代以后出现的滞胀并存现象使凯恩斯理论受到了挑战: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学派)

18、对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进行了全面攻击中心论点:政府干预是不必要的或不可取的,45,80年代初期,美国和欧洲经济经历了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衰退,经济学家们的注意力再次集中于探讨劳动时常持续偏离均衡的可能性;产生的新理论被称为新凯恩斯主义;Paul Samuelson,1970 Nobel Prize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具有时代性,随着经济发展而改变Stiglitz:“今天宏观经济学的主导学派是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学派。”,四、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四)宏观经济学的发展,46,五、为什么要学习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每一个人参政、议政和评价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必备知识;我国的宏观经济形

19、势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实践证明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表现施加重大影响我国经济的软着陆美国Alan Greenspan的货币政策2001年美联储11次降低联邦利率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是微观经济决策的依据;,47,“软着陆”是对经济运行状态的一种形象性比喻,即好比飞机经过一段飞行之后,平稳地降落到陆地上。“软着陆”的基本经济含义则是: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之后,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增长区间。1993年上半年,由于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速过快,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金融秩序混乱,市场物价全面上涨的过热现象。中共中央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从1993年6月下旬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

20、控措施的通知开始,三年多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宏观调控措施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出现的投资、消费增长过快,金融秩序混乱,货币过量发行,物价涨幅过高等突出矛盾和问题,避免了经济可能出现的大起大落,成功实现了宏观经济的“软着陆”。经济增长率从过热的1992年的14.2回落到1996年的9.7。物价涨幅比1994年回落了15.6个百分点。整个经济开始进入适度快速和相对平稳的发展轨道。,48,失业与待业有何区别?长期以来,我国官方文件一直未使用“失业”这一概念,而使用“待业”这一概念。待业人员包括两部分:(1)待业青年,指年龄在16-25周岁、具有劳动能力、未能升学而要求就业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其他要求就业的适龄城镇青年;(2)社会待业人员,指年龄超过25周岁,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具有劳动能力并要求就业的人员。这里所说的待业人员,如果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要求就业而无任何职业者。待业与失业是没有区别的。使用待业这一概念是从传统计划经济角度对失业的认识。,49,失业与下岗有何区别?失业与下岗都表现为劳动者离开原工作岗位,不同的是,下岗指由于用人单位的生产和经营发生困难等客观原因,劳动者离开工作岗位,但与所在单位未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又没有找到新的就业岗位的现象。失业则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已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而没有找到新的就业岗位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