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初中思想品德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提高课堂实效.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68570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1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好初中思想品德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提高课堂实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用好初中思想品德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提高课堂实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用好初中思想品德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提高课堂实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用好初中思想品德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提高课堂实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用好初中思想品德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提高课堂实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好初中思想品德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提高课堂实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好初中思想品德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提高课堂实效.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用好初中思想品德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提高课堂实效,石壁中学 朱俊擎2012年3月,布卢姆指出: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课程目标要以教学目标为载体。只有将课程目标转化为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时,课程目标才得以落实,并通过一教学目标的达成,使课程目标最终得以实现。有效的学习始于学有目标,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有导向功能,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就必须先设计好教学目标,但是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现状如何呢?,(一)教学目标意识欠缺,1、教学目标缺乏,在新课改环境中,有相

2、当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依然陈旧,教学目标意识欠缺,在平时教学中很少去考虑怎样叙写,在上课前并未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一、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现状,(一)教学目标意识欠缺,2、教学目标流于形式,老师们经常把教学目标当做一个必要的程序,一种摆设,仅仅作为应付检查和考核的一种形式。于是直接将教学参考书或教案设计中现成的教学目标直接抄到自己的教案设计中。而老师上课时只凭借经验和考试要求操作,没有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这既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也影响了教学目标功能的实现,教学目标形同虚设。,一、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现状,(二)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很多的教学设计常用思想品德课程目

3、标来代替课堂教学目标,如“通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国家观念,使学生认识到”等等。,一、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现状,(三)教学目标太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一种情况:“三维目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不仅混淆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区别,而且混淆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或学习策略)的区别。,另一种情况:看上去似乎是有各项目标,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因而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测性,不能实现它应有的功效。,一、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现状,(四)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全班同学仅有一种层次的教学目标,而且要求人人都要达到这

4、个目标。因而导致好学生“吃不饱”,而基础薄弱的学生“消化不了”,并最终远离目标而成为“差生”。,一、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现状,(五)教学目标缺乏整体观念,顾此失彼,第一种情况:偏重知识和能力目标,轻视“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另一种情况:有些教师错误地理解了新课程标准,过分地强调三个维度各自的内容,把三维目标人为地割裂开来。事实上,“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只是理论上的一个分类,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互相融合的一个整体。”,一、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现状,二、依据学标,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是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的

5、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它具有导教、导学和导测评的功能。,(一)教学目标的设置,要设置好教学目标,需要教师通透地理解学业评价标准和教材,达到懂、透、化的程度。具体要求:,1、学评:对各知识点分别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目标评价组新修订的),教师要准确、系统地把握,活化课程标准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烂熟于心,融于教学,运用自如,又要防止超“标”或不达“标”的现象发生。,二、依据学标,确定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的设置,2、教材:一方面要吃透教材,深入了解教材结构和组成内容。对所要讲的内容及与之相配套的参考资料都要了如指掌。包括基本的框架,基本观点、基本内容,要重点展开讲

6、的部分,以及涉及的一些不同观点和争议的问题,都要准确的把握。,二、依据学标,确定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陈述,1)目标应预期学生的学习结果,目标要描述通过教学后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1、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教学目标不应该描述教师做什么,如“帮助学生学习”,“通过使”,“培养能力”等。这类陈述说的是教师做什么,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目标也不应该陈述学生学习什么,如“学习的精神”。这样的陈述不表示学生学习的结果,也不符合目标陈述的要求。,二、依据学标,确定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陈述,1、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原则,目标的陈述应有助于导学、导教、导测评,所

7、谓“导学”,就是目标能够明确告诉学生,通过学习他应该学会做什么;,所谓“导教”,就是目标中应暗含要教会学生的知识、技能、认知策略是什么;,所谓“导测评”,就是目标应暗含观察学生学习结果的条件。,二、依据学标,确定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陈述,2、教学目标陈述的注意事项,1)行为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目标不能陈述”帮助学生“或”通过使“,因为这样陈述的目标的主语是教师,在逻辑上违背了目标陈述的第一条原则。,二、依据学标,确定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陈述,2、教学目标陈述的注意事项,2)用经过心理学界定的动词和名词陈述目标,合格的目标陈述必须有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或名词词组)。布卢姆修订的目标分类

8、中提出了表示六级认知水平的6个动词,即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此外,在每一认知水平内还有更具体的代表能力的动词。如反映记忆水平的动词有回忆和再认,反映理解水平的动词有释义、举例、分类、概要、推论、比较、说明等。为此,应尽量避免用未经心理学界定的动词陈述目标。,二、依据学标,确定教学目标,二、依据学标,确定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陈述,2、教学目标陈述的注意事项,3)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学评已经将学习内容、涉及的技能和能力、可能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都结合在一起了。只要根据自己的班级情况稍加调整,就可以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如:八年级下册第三课同样的权利

9、同样的爱护学标解读如下,根据学评陈述教学目标如下:,(1)记忆生命健康权的具体内容;(2)结合有关案例,分析损害生命健康权造成的危害以及放弃生命健康权的不良后果,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珍爱生命健康的行动;(3)懂得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是我们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4)自觉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远离暴力。,第一个目标行为动词是“记忆”,名词短语是“生命健康权的具体内容”。属于记忆概念性知识类别。第二个目标行为动词是“分析”和“落实”,属于理解事实性知识和运用程序性知识类别。第三个目标行为动词“懂得”和第四个目标行为动词“自觉关爱、远离”属于反省认知知识类别,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指标

10、。,本节课既有知识的目标,也有能力的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根据学评陈述教学目标如下:,这个目标可以起到导学、导教和导测评的作用。,从导学来说,学生一看到这个目标,就知道他们通过这节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要达成的学习目标有:1、最低限度应能记忆“生命健康权的具体内容”;2、要懂得分析案例,并结合案例,分析损害生命健康权的不良后果;3、要将珍爱自己的生命健康落实到日常生活中;4、懂得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既是道德义务又是法律义务,要积极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而且坚决不做损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5、要远离暴力,多做关爱他人生命健康的事。,(1)记忆生命健康权的具体内容;(2)结合有关案例,分析损害生

11、命健康权造成的危害以及放弃生命健康权的不良后果,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珍爱生命健康的行动;(3)懂得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是我们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要积极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而且坚决不做损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4)自觉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远离暴力。,根据学评陈述教学目标如下:,这个目标可以起到导学、导教和导测评的作用。,(1)记忆生命健康权的具体内容;(2)结合有关案例,分析损害生命健康权造成的危害以及放弃生命健康权的不良后果,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珍爱生命健康的行动;(3)懂得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是我们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要积极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而且坚决不做损害他人生

12、命健康的行为;(4)自觉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远离暴力。,从导教来看,教师一看到这个目标,就知道目标中暗含有概念性知识、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反省认知知识,而着重要解决的是程序性知识和反省认知知识的教学。,根据学评陈述教学目标如下:,这个目标可以起到导学、导教和导测评的作用。,(1)记忆生命健康权的具体内容;(2)结合有关案例,分析损害生命健康权造成的危害以及放弃生命健康权的不良后果,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珍爱生命健康的行动;(3)懂得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是我们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要积极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而且坚决不做损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4)自觉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远离暴力

13、。,从导测评来看,教师和学生一看到这四个目标,就知道测验题应如何编写。第一个目标的测验题很容易编写,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都可以测出学生回忆知识的能力。第二个目标暗示“分析”,是让学生能创造发挥的材料分析题和辨析题。第三、四个目标也是可以设置材料分析题和材料选择题来考查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为达成学生的学习而服务的,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标、学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确定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然后设计出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研究和达成学习目标的导学案。,三、依据学标,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导学案,怎样的教学模式才是适当的呢?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要做到教学得法,事半功倍,则不得不

14、先研究学标,明确教学目标,做到“对症下药”。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具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操作如下:,四、依托学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参与,五、遵循学标,创新评价方式,为课堂提效,新课改提出了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根据这一理念,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应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学标中对每个知识点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式的建议。这些评价方式的提出打破了以往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提出了观察、对话、项目评价等多元的评价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遵循学标,创新评价方式,才能通过恰当的评价方式更客观地反馈学生

15、的学科素养养成的情况,以有效地调控教学。,仍以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同样的权利同样的保护为例,学标的评价建议是非纸笔测试:如谈话,项目评价,观察等;纸笔测试。遵循学标的建议,教学中我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评价。首先,课堂上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学生在谈自己受他人关爱的感受时所表现出来的言行和神态来客观地界定学生是否已经树立关爱他人生命和健康的意识,以此来作为对学生进行引导、矫正和评价的依据。,五、遵循学标,创新评价方式,为课堂提效,六、使用学标过程中的几点困惑,(一)如何更好地处理非纸笔测试?,学评前言提到:学评既是“学校进行学业测试和区域组织学业质量监测(抽测)的命题依据,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

16、中对学生进行各种非纸笔的表现性评价的参考。”但是目前,我们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更多的是放在了纸笔测试上,对非纸笔测试是比较欠缺的,而且非纸笔测试:如项目评价、成长记录、自我评价、情景测试等等,其具体的“标准”又是什么?该如何去把握?学评在示例说明时只给出了具体的方法但没有给出明确的操作指引或细化的要求。而采用非纸笔测试好象更有利于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与“标准化”之间的关系,即好像非纸笔测试更有利于在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特别是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内容。,三、使用学标过程中的几点困惑,(二)如何高效使用评价手段?,各种评价手段,虽然都可以落实,但操作起来工作量很大且琐碎,而老师的工作量、压力也大,要落实好实在不容易。,三、使用学标过程中的几点困惑,(三)如何照顾好各层次的学生?,根据学评,把握好底线,促进学困生的发展,那么,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应怎样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在教学中,发现总有一批学生默默无闻,他们成绩既不突出,也不落后,表现也大众化,总是在中间阶段,很容易忽略他们,对这些学生,用观察、辩论、情景测验法,都很难评价他们,如何更好让他们发展呢?,如何用好学标,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探索更优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实效?探索的道路还很漫长,真诚地希望能与大家共享和交流,让我们多角度、多层面地丰富认识,共同进步。最后,以屈原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